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以色列建築設計公司

以色列建築設計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03 23:08:53

A. 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 廣告設計師有哪些

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 1.奈爾維(Pier Luigi Nervi,1891-1979) 義大利工程師兼建築師。1891年6月1日生於義大利北部小鎮桑德利奧,1913年從波侖亞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在波侖亞市混凝土學會工作兩年。1915—1918年在義大利工程兵部隊服役,1920年同奈比渥西合組工程公司,1932年起同巴托利合作,組織奈爾維-巴托利工程公司,1947年任羅馬大學教授。奈爾維具有把工程結構轉化為美麗的建築形式的卓越本領。他的主要貢獻是,認識了鋼筋混凝土在創造新形狀和空間量度方面的潛力。他的作品大膽而富有想像力,常以探索新的結構方案而形成他的構思。他擅長用現澆或現場預制鋼筋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結構,這種建築具有高效合理,造價低廉,施工簡便,形勢新穎美觀等特點。他是運用鋼筋混凝土的大師,他的作品形勢優美,具有詩一般的非凡表現力。奈爾維的代表作品有羅馬小體育宮(1956—1957,與A.維泰洛齊合作)、大體育宮(1958—1960)、皮瑞里大廈、(1956—1959,與蓬蒂合作)、都靈展覽館B廳(1947—1949)等,而最富戲劇性和令人震驚的一件新結構是1971年建於梵蒂岡城的梵蒂岡會堂的內部空間。1963年美國哈佛大學授予他榮譽學位,其後他又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2.諾依特拉,R.J. (Richard Joseph Neutra ,1892~1970)
洛杉磯市勞維爾住宅(1929)
美國建築師。1892年4月8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畢業於維也納高等技術學校。1921~1922年在柏林建築師E.門德爾松事務所工作。1923年移居美國,在芝加哥市荷勒柏-洛歇事務所工作。1924年,在建築師F.L.賴特處的工作對他的事業產生重大影響。1929年入美國籍。1970年 4月16日逝於聯邦德國伍珀塔爾。諾依特拉的作品主要是小住宅。這些住宅因特別適合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要求和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地區的特點,而在美國獨樹一幟。 洛杉磯市勞維爾住宅(1929)
諾依特拉的早期作品洛杉磯市勞維爾住宅(1929)引起建築界的注意。這所住宅為輕鋼框架結構,以鋼筋混凝土板和金屬材料圍護,結構符合機械裝配施工的要求和美學原則。他設計的加利福尼亞州考夫曼住宅(1946)和特里邁尼住宅(1948),標志著諾依特拉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前者明顯地帶有L.密斯·范·德·羅的影響,後者則有新型田園風格。他在50~60年代設計的住宅,充分發展了後一種風格,其建築平面布置適應樑柱結構體系,簡潔、明了,大面積玻璃外隔斷使室內外空間互相滲透,巧妙利用地形和背景以加強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並反映了當地氣候的特點。他利用鋼、玻璃、木材、塊石和混凝土這些不同材料的質感來豐富建築的藝術表現力。這些建築是諾依特拉對人在建築空間環境中的各種感覺進行深入研究的結果。1956年設計的洛杉磯塞爾魯尼別墅可以作為代表作品。 諾依特拉設計的公共建築雖規模不大,但有所創新,對美國同類建築有一定影響。1935年設計的洛杉磯市考羅那初級小學,結合當地氣候特點,使每一間教室都有露天活動場地,教室之間有推拉隔斷,教室中的坐位不固定,以適應小學生自由發展的需要。幼兒園部分則利用草坪和綠籬代替慣用的瀝青地面和圍牆。1948年設計的梅列海濱的汽車旅館、1953年設計的洛杉磯市鷹石俱樂部也都是諾依特拉負有盛名的作品。 諾依特拉生前曾獲得多種榮譽獎和榮譽博士學位。1977年,美國建築師協會還追授他金獎。 3.尼邁耶 (Oscar Niemeyer,1907-)
三權廣場
尼邁耶是巴西建築師,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建築的倡導者。1907年12月15日生於里約熱內盧,1934年畢業於里約熱內盧國立美術學院建築系,後在L·科斯塔的事務所工作。他們一起設計了巴西教育衛生部大樓(1936-1937)和紐約世界博覽會巴西館(1939)。1937年尼邁耶在里約熱內盧開設事務所,1947年代表巴西參加了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的十人規劃小組(中國代表為梁思成教授)。1956-1961年參加了巴西利亞的建設工作,設計了三權廣場、總統府、巴西議會大廈、大教堂、巴西利亞宮等主要建築,達到其事業的頂峰。1960年以後移居巴黎和以色列。尼邁耶受到勒·柯布西耶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又增加了表現主義和巴洛克的因素。
三權廣場
尼邁耶重視體形的表面,尤其愛用「自由的和有感情的曲線」。他的作品具有現代主義建築的形象特徵,又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曲線體形。尼邁耶的著作有《我在巴西的經驗》(1961)、《論建築形式》(1978)。 4.邁克爾·格雷夫斯 (Michael Graves,1934-)
邁克爾·格雷夫斯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建築師。1934年生於印第安納波利斯。在辛辛那提大學畢業後,又在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1960年獲羅馬獎後又在羅馬美國藝術學院留學,1962年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64年在該地開設事務所,1972年成為該大學教授,此外還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格雷夫斯首先以一種色彩斑駁、構圖稚拙的建築繪畫,而不是以其建築設計作品在公眾中獲得了最初的聲譽。有人認為,他的建築創作是他的繪畫作品的繼續與發展,充滿著色塊的堆砌,猶如大筆塗抹的舞檯布景。邁克爾·格雷夫斯的代表作品有波特蘭市政廳、和佛羅里達天鵝飯店,這兩座建築都是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
5.馬塞爾·布勞耶 (Marcel Lajos Breuer,1902-1981)
法國戛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研究中心(IBM)大廈
馬塞爾·布勞耶是國際式建築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1902年5月21日生於匈牙利佩奇市。1920-1924年在包豪斯學習,畢業後任教至1928年。1928年柏林開設事務所,1937-194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任教,以後開業。1944年入美國籍,1946後遷居紐約,1968年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1977年退休。
法國戛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研究中心(IBM)大廈
馬塞爾·布勞耶在美國主要從事住宅設計,1938-1960年與格羅皮烏斯合作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市設計過一些住宅,把包豪斯的國際式與新英格蘭地方風格融為一體,簡潔、明快、新穎,對當時美國的傳統建築觀念是一次突破,對美國各地的住宅建築很有影響。布勞耶後來還設計了不少大型公共建築,比較重要的有紐約薩拉·勞倫斯學院劇場(1952)、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廈(1953-1958,與P.L奈爾維,B.采爾福斯合作)、鹿特丹比仁考夫百貨商店(1955-1957)、法國戛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研究中心(IBM)大廈等。布勞耶的作品風格嚴謹,功能組織簡潔,細部簡明完整,注意利用材料的對比,有明確的特徵和一貫性。 6.羅伯特·文丘里 (Robert Charles Venturi,1925-)
費城母親之家
美國建築師。1925年6月25日生於費城,就學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1950年獲碩士學位,1954-1956年在羅馬的美國藝術學院學習,後曾在O·斯托諾洛夫、E·沙里寧、L·卡恩等人的事務所任職。1957-1965年在賓西法尼亞大學建築系任教。1958年起在費城開設共同事務所。1964年和洛奇一起開辦事務所。1965年曾代表美國國務院赴蘇聯講學。1966年任羅馬美國藝術學院住宅建築師及該學院理事(1966-1971),1977年任普林斯頓大學建築與城市設計學院顧問。
費城富蘭克林故居
羅伯特·文丘里的作品與著作與20世紀美國建築設計的功能主義主流分庭抗禮,成為建築界中非正統分子的機智而又明晰的代言人。他的著作《建築的復雜性和矛盾性》(1966年)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1972年)被認為是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宣言。他反對密斯·范·德·羅的名言「少就是多」,認為「少就是光禿禿」。他認為現代主義建築語言群眾不懂,而群眾喜歡的建築往往形式平凡、活潑,裝飾性強,又具有隱喻性。他認為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面貌,包括狹窄的街道、霓虹燈、廣告牌、快餐館等商標式的造型,正好反映了群眾的喜好,建築師要同群眾對話,就要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於是過去認為是低級趣味和追求刺激的市井文化得以在學術舞台上立足。
羅伯特·文丘里的代表作品有費城母親之家、費城富蘭克林故居、倫敦國家美術館、俄亥俄州奧柏林大學的艾倫美術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馬爾巴羅·布朗赫姆旅館的改建等。 文丘里聲明自己是「現代的」建築師,他批評後現代派「只強調回收歷史,是復舊」。 7.路易·康 (Louis Isadore Kahn,1901-1974)
賓西法尼亞大學理查德醫學研究中心
美國現代建築師。1901年2月20日生於愛沙尼亞的薩拉馬島,1905年隨父母移居美國費城,1924年畢業於費城賓西法尼亞大學,後進費城J·莫利特事務所工作。1928年赴歐洲考察,1935年在費城開業。1941-1944年先後與G·豪和斯托諾洛夫合作從事建築設計,1947-1957任耶魯大學教授,設計了該校的美術館(1952-1954)。1957年後又在費城開業,兼任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
路易·康發展了建築設計中的哲學概念,認為盲目崇拜技術和程式化設計會使建築缺乏立面特徵,主張每個建築題目必須有特殊的約束性。他的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開創了新的流派。他在設計中成功的運用了光線的變化,是建築設計中光影運用的開拓者。在有的設計中他將空間區分為「服務的」和「被服務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間性質進行解析、組合、體現秩序,突破了學院派建築設計從軸線、空間序列和透視效果入手的陳規,對建築師的創作靈感是一種激勵啟迪。路易·康的代表作品有賓西法尼亞大學理查德醫學研究中心(02、03、04、05)、耶魯大學美術館、索克大學研究所(02、03)、愛塞特圖書館(02)、孟加拉國達卡國民議會廳(02、03、04)、艾哈邁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學院(02、03、04、05)、等。路易·康的著作有《建築是富於空間想像的創造》、《建築·寂靜和光線》、《人與建築的和諧》等。 8.雅馬薩基 (Minoru Yamasaki,1912-1977)
印度世界農業博覽會美國館(1959)
即山崎實,美國建築師,祖籍日本。1912年12月1日生於西雅圖,曾就學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和紐約大學,1934年後在紐約擔任過很多設計工作,1943-194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山崎實的作品特徵是裝飾手法的運用。他認為建築應帶有裝飾,應注意細部處理,將裝飾建立在技術美的基礎上,並從結構的規律出發,使結構構件裝飾化,如使牆體成為裝飾構件,猶如一種編織的屏風。他是現代建築中典雅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沙烏地阿拉伯達蘭機場候機樓〔1953-1955〕、印度世界農業博覽會美國館(1959)、聯邦科學館、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學院、雷諾茲金屬公司大廈、西雅圖世界博覽會美國科學館〔1962〕、紐約世界貿易中心〔1972〕等。 廣告設計師 1. 靳埭強生於1942年,1957年定居香港.1976年合創新思城設計製作公司,1988年改組為靳埭強設計公司,任職創作總監. 
靳氏曾在香港及海外設計競賽中,獲獎三百多項,包括多項紐約創作力年展優異獎、美國CA傳藝優異獎、洛杉磯世界藝術比賽金獎、英國剛古紙機構形象設計金獎、香港市政局設計大獎全場冠軍
靳氏作品經常展出海外各地,並獲國際權威設計刊物刊載,並選為世界和平設計師百傑之一
靳氏曾出任香港設計師協會三任主席,現為香港藝術館榮譽顧問、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香港美術家協會理事會副主席、比利時國際商標中心榮譽大使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出版有《平面設計實踐》、《商業設計藝術》、《海報設計》、《廣告設計》、《日本設計師對談錄》及《商標與機構形象》.
靳氏個人在美術及傳藝設計中具有卓越的成就,加上在教育工作的參與及貢獻,1979年入選十大傑出青年,92年更獲選為90年代傑出男士之一 2.福田繁雄(1932-)是日本當代視覺設計大師,他的設計理念及其設計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對當代平面設計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福田於1932年生於日本東京,1951年(19歲)畢業於岩手縣立福岡高等學校;1956年(24歲)於東京國家藝術大學設計系畢業後,福田開始在其創作的作品中顯示出獨特的個性和觀念,並藉此開創出多種創作發展的方向和表現手法,成為當時較有名氣的設計新秀。1967年(35歲)即在美國紐約IBM畫廊首次舉辦個人展,隨後其作品在歐洲、美國及日本等地廣為展出,並獲得多項大獎。1982年(50歲)他應美國耶魯大學的邀請,擔任客座講師。同時,福田還是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副會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TADC)委員、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GAI)會員、英國皇家藝術協會(RDI)會員。福田是繼龜倉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設計大師之後的第二代平面設計師。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歐洲、美國等地,他都被視為一名設計天才。福田繁雄與崗特·蘭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並稱為當代"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1]他在高中時曾想成為一名漫畫家,但由於當時藝術學校里沒有漫畫專業,最終將其幽默和天賦投入到設計領域,由此其設計作品具有濃厚的幽默性特點。例如他1975年設計的"1945年的勝利"(圖2)這張海報,就採用類似漫畫的表現形式,創造出一種簡潔、詼諧的圖形語言,描繪一顆子彈反向飛回槍管的形象,諷刺發動戰爭者自食其果,含義深刻。這張紀念二戰結束30周年的海報設計,獲得了國際平面設計大獎。其設計作品中的這種幽默、風趣,均能帶給觀者一種視覺愉悅。福田的創作范圍相當廣泛,除了書籍裝幀設計、海報、月歷、插圖、標志設計等之外,也涉及工藝品、雕塑藝術、玩具、建築壁畫、景觀造型等各種專業領域。他所涉及的設計領域,均能將其創作靈感發揮到極至,給人一種印象深刻的視覺美感與藝術表現力,流露其獨特的創作魅力。他的大量的"福田式"的海報作品更為世人所熟知,現在的平面設計書籍中幾乎都會出現他的作品。 3.安尚秀,1952年出生。
1970—1977年弘益大學校美術大學視覺設計系。
1979—1981年弘益大學校大學院字體專業美術學碩士。
1988—1995年漢陽大學校大學院理學博士(應用美術學專業)。

經歷:

1970—1973年弘大新聞社學生記者,學生主編輯。
1977—1978年金星社設計研究室設計研究員。
1978—1981年喜星產業(現廣告代行社LGAD)海外廣告設計師。
1981—1985年月刊《院子》、《氣派》藝術指導。
1985—1991年「安平面設計室」代表理事。
1991年至現在,弘益大學校美術大學視覺設計系教授。

出版、著書:

1981年《韓字字體可讀性的研究》,弘益大學校大學院畢業論文。
1983年《中學校教科書體制改善的研究》,韓國教育開發院。《新聞字體的可讀性研究》,韓國言論研究院。
1984年《韓字體的設計課題》、《藝術和批評》創刊號。
1985年《新聞橫組體制提案》、《藝術和批評》夏季號。
1992年《韓字體的原形態研究》,第四屆韓字和韓國語情報處理學術大會。《韓字體的未來》,國語情報學會學術發表會。
1993年《韓字體的原形態研究—2》,第五屆韓字和韓國語情報處理學術大會。
1995年《李箱詩的字體解釋》、《設計學研究》94年九月刊,韓國設計學會。《從字體的觀點來看李箱詩的研究》,漢陽大學校大學院博士學位論文。
1985—1996年《韓國傳統紋樣集》第1—12卷,「安平面設計室」。
1995年《韓國傳統紋樣集》博物館系列第一卷,《宮中遺物展示館篇》,「安平面設計室」。
</FORM>

B. SOM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作品

SOM的早期作品受密斯·凡-德·羅的影響很大,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情況有所改變,但其作品仍然保持干凈利索、簡潔新穎的特點,結構體系則更為多樣化,外部輪廓增加了變化。SOM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築設計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公認。SOM的著名建築師G.邦沙夫特設計的紐約利華公司辦公大廈(Lever House,195l~1952年建,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牆高層建築)是當時新型辦公樓的代表。建築理論家L·芒福德說:「它在兩個顯著方面超越了傳統的辦公樓,即設計不是根據最大租賃率而是為了獲得迅速開展業務的效率,充分運用了當時的所有辦法使大廈出落得舒適、雅緻和漂亮。」
SOM在60年代設計的辦公樓大都是直上直下、不加裝飾的各式高層框架,如60層的紐約大通曼哈頓銀行、52層的休斯敦貝殼廣場大廈、紐約美國鋼鐵公司等;而晚些時候芝加哥的100層約翰·漢考克大廈(1970年)和110層西爾斯大廈(1974年)都是非常別致的超高層建築。約翰·漢考克大廈上小下大,斜撐外露,屋頂豎有高106m的兩層電視塔;每平方米耗鋼量為145kg,相當於一般傳統框架結構40~50層塔式建築的用鋼量。SOM的其他著名作品很多,如比利時布魯塞爾朗伯特銀行、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新國際機場以及美國許多大學校園和一些工廠實驗室等。
SOM的體系包括了項目構思、規劃、設計、結構計算等一系列工作。項目類型從城市綜合功能、商業、酒店、住宅、政府及機構到文化、教育、醫療健康與科學以及交通、航空等各個領域。SOM因在美國設計並建造了諸多的知名摩天大樓而受到尊敬。自成立以來,SOM已經在世界上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完成1萬多個工程項目。公司因其69年來的出色成就而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1961年,由美國建築師學會(AIA)頒發的公司獎是SOM歷史上首次獲獎,這是AIA頒發給設計事務所的最高獎項。而且,SOM是唯一一個兩次獲得該項殊榮的公司:1996年再次獲獎。多年以來,SOM已經獲得了800多個設計獎項,遠遠多於美國其他設計公司。
SOM始終致力於全球化的發展方向。公司已經在世界上包括亞洲、歐洲、南美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在內的幾乎所有區域內完成了諸多的工程。近期,SOM~]MqNq在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智利、法國、義大利、英國、荷蘭、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以色列、約旦、科威特、巴林、黎巴嫩和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完成了工程項目。目前,SOM在芝加哥、紐約、舊金山、華盛頓特區、洛杉磯、倫敦、香港和上海設有公司。

C. 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有哪幾位

義大利工程師兼建築師。1891年6月1日生於義大利北部小鎮桑德利奧,1913年從波侖亞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在波侖亞市混凝土學會工作兩年。1915—1918年在義大利工程兵部隊服役,1920年同奈比渥西合組工程公司,1932年起同巴托利合作,組織奈爾維-巴托利工程公司,1947年任羅馬大學教授。 皮瑞里大廈

奈爾維具有把工程結構轉化為美麗的建築形式的卓越本領。他的主要貢獻是,認識了鋼筋混凝土在創造新形狀和空間量度方面的潛力。他的作品大膽而富有想像力,常以探索新的結構方案而形成他的構思。他擅長用現澆或現場預制鋼筋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結構,這種建築具有高效合理,造價低廉,施工簡便,形勢新穎美觀等特點。他是運用鋼筋混凝土的大師,他的作品形勢優美,具有詩一般的非凡表現力。奈爾維的代表作品有羅馬小體育宮(1956—1957,與A.維泰洛齊合作)、大體育宮(1958—1960)、皮瑞里大廈、(1956—1959,與蓬蒂合作)、都靈展覽館B廳(1947—1949)等,而最富戲劇性和令人震驚的一件新結構是1971年建於梵蒂岡城的梵蒂岡會堂的內部空間。1963年美國哈佛大學授予他榮譽學位,其後他又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諾依特拉,R.J. (Richard Joseph Neutra ,1892~1970)
洛杉磯市勞維爾住宅(1929)

美國建築師。1892年4月8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畢業於維也納高等技術學校。1921~1922年在柏林建築師E.門德爾松事務所工作。1923年移居美國,在芝加哥市荷勒柏-洛歇事務所工作。1924年,在建築師F.L.賴特處的工作對他的事業產生重大影響。1929年入美國籍。1970年 4月16日逝於聯邦德國伍珀塔爾。諾依特拉的作品主要是小住宅。這些住宅因特別適合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要求和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地區的特點,而在美國獨樹一幟。
洛杉磯市勞維爾住宅(1929)

諾依特拉的早期作品洛杉磯市勞維爾住宅(1929)引起建築界的注意。這所住宅為輕鋼框架結構,以鋼筋混凝土板和金屬材料圍護,結構符合機械裝配施工的要求和美學原則。他設計的加利福尼亞州考夫曼住宅(1946)和特里邁尼住宅(1948),標志著諾依特拉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前者明顯地帶有L.密斯·范·德·羅的影響,後者則有新型田園風格。他在50~60年代設計的住宅,充分發展了後一種風格,其建築平面布置適應樑柱結構體系,簡潔、明了,大面積玻璃外隔斷使室內外空間互相滲透,巧妙利用地形和背景以加強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並反映了當地氣候的特點。他利用鋼、玻璃、木材、塊石和混凝土這些不同材料的質感來豐富建築的藝術表現力。這些建築是諾依特拉對人在建築空間環境中的各種感覺進行深入研究的結果。1956年設計的洛杉磯塞爾魯尼別墅可以作為代表作品。 諾依特拉設計的公共建築雖規模不大,但有所創新,對美國同類建築有一定影響。1935年設計的洛杉磯市考羅那初級小學,結合當地氣候特點,使每一間教室都有露天活動場地,教室之間有推拉隔斷,教室中的坐位不固定,以適應小學生自由發展的需要。幼兒園部分則利用草坪和綠籬代替慣用的瀝青地面和圍牆。1948年設計的梅列海濱的汽車旅館、1953年設計的洛杉磯市鷹石俱樂部也都是諾依特拉負有盛名的作品。 諾依特拉生前曾獲得多種榮譽獎和榮譽博士學位。1977年,美國建築師協會還追授他金獎。 尼邁耶 (Oscar Niemeyer,1907-)
三權廣場

尼邁耶是巴西建築師,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建築的倡導者。1907年12月15日生於里約熱內盧,1934年畢業於里約熱內盧國立美術學院建築系,後在L·科斯塔的事務所工作。他們一起設計了巴西教育衛生部大樓(1936-1937)和紐約世界博覽會巴西館(1939)。1937年尼邁耶在里約熱內盧開設事務所,1947年代表巴西參加了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的十人規劃小組(中國代表為梁思成教授)。1956-1961年參加了巴西利亞的建設工作,設計了三權廣場、總統府、巴西議會大廈、大教堂、巴西利亞宮等主要建築,達到其事業的頂峰。1960年以後移居巴黎和以色列。尼邁耶受到勒·柯布西耶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又增加了表現主義和巴洛克的因素。
三權廣場

尼邁耶重視體形的表面,尤其愛用「自由的和有感情的曲線」。他的作品具有現代主義建築的形象特徵,又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曲線體形。尼邁耶的著作有《我在巴西的經驗》(1961)、《論建築形式》(1978)。 邁克爾·格雷夫斯 (Michael Graves,1934-)
佛羅里達天鵝飯店

邁克爾·格雷夫斯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建築師。1934年生於印第安納波利斯。在辛辛那提大學畢業後,又在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1960年獲羅馬獎後又在羅馬美國藝術學院留學,1962年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64年在該地開設事務所,1972年成為該大學教授,此外還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格雷夫斯首先以一種色彩斑駁、構圖稚拙的建築繪畫,而不是以其建築設計作品在公眾中獲得了最初的聲譽。有人認為,他的建築創作是他的繪畫作品的繼續與發展,充滿著色塊的堆砌,猶如大筆塗抹的舞檯布景。邁克爾·格雷夫斯的代表作品有波特蘭市政廳、和佛羅里達天鵝飯店,這兩座建築都是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
波特蘭市政廳
馬塞爾·布勞耶 (Marcel Lajos Breuer,1902-1981)
法國戛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研究中心(IBM)大廈

馬塞爾·布勞耶是國際式建築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1902年5月21日生於匈牙利佩奇市。1920-1924年在包豪斯學習,畢業後任教至1928年。1928年柏林開設事務所,1937-194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任教,以後開業。1944年入美國籍,1946後遷居紐約,1968年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1977年退休。
法國戛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研究中心(IBM)大廈

馬塞爾·布勞耶在美國主要從事住宅設計,1938-1960年與格羅皮烏斯合作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市設計過一些住宅,把包豪斯的國際式與新英格蘭地方風格融為一體,簡潔、明快、新穎,對當時美國的傳統建築觀念是一次突破,對美國各地的住宅建築很有影響。布勞耶後來還設計了不少大型公共建築,比較重要的有紐約薩拉·勞倫斯學院劇場(1952)、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廈(1953-1958,與P.L奈爾維,B.采爾福斯合作)、鹿特丹比仁考夫百貨商店(1955-1957)、法國戛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研究中心(IBM)大廈等。布勞耶的作品風格嚴謹,功能組織簡潔,細部簡明完整,注意利用材料的對比,有明確的特徵和一貫性。羅伯特·文丘里 (Robert Charles Venturi,1925-)
費城母親之家

美國建築師。1925年6月25日生於費城,就學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1950年獲碩士學位,1954-1956年在羅馬的美國藝術學院學習,後曾在O·斯托諾洛夫、E·沙里寧、L·卡恩等人的事務所任職。1957-1965年在賓西法尼亞大學建築系任教。1958年起在費城開設共同事務所。1964年和洛奇一起開辦事務所。1965年曾代表美國國務院赴蘇聯講學。1966年任羅馬美國藝術學院住宅建築師及該學院理事(1966-1971),1977年任普林斯頓大學建築與城市設計學院顧問。
費城富蘭克林故居

羅伯特·文丘里的作品與著作與20世紀美國建築設計的功能主義主流分庭抗禮,成為建築界中非正統分子的機智而又明晰的代言人。他的著作《建築的復雜性和矛盾性》(1966年)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1972年)被認為是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宣言。他反對密斯·范·德·羅的名言「少就是多」,認為「少就是光禿禿」。他認為現代主義建築語言群眾不懂,而群眾喜歡的建築往往形式平凡、活潑,裝飾性強,又具有隱喻性。他認為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面貌,包括狹窄的街道、霓虹燈、廣告牌、快餐館等商標式的造型,正好反映了群眾的喜好,建築師要同群眾對話,就要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於是過去認為是低級趣味和追求刺激的市井文化得以在學術舞台上立足。
倫敦國家美術館

羅伯特·文丘里的代表作品有費城母親之家、費城富蘭克林故居、倫敦國家美術館、俄亥俄州奧柏林大學的艾倫美術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馬爾巴羅·布朗赫姆旅館的改建等。 文丘里聲明自己是「現代的」建築師,他批評後現代派「只強調回收歷史,是復舊」。路易·康 (Louis Isadore Kahn,1901-1974)
賓西法尼亞大學理查德醫學研究中心

美國現代建築師。1901年2月20日生於愛沙尼亞的薩拉馬島,1905年隨父母移居美國費城,1924年畢業於費城賓西法尼亞大學,後進費城J·莫利特事務所工作。1928年赴歐洲考察,1935年在費城開業。1941-1944年先後與G·豪和斯托諾洛夫合作從事建築設計,1947-1957任耶魯大學教授,設計了該校的美術館(1952-1954)。1957年後又在費城開業,兼任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
索克大學研究所

路易·康發展了建築設計中的哲學概念,認為盲目崇拜技術和程式化設計會使建築缺乏立面特徵,主張每個建築題目必須有特殊的約束性。他的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開創了新的流派。他在設計中成功的運用了光線的變化,是建築設計中光影運用的開拓者。在有的設計中他將空間區分為「服務的」和「被服務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間性質進行解析、組合、體現秩序,突破了學院派建築設計從軸線、空間序列和透視效果入手的陳規,對建築師的創作靈感是一種激勵啟迪。路易·康的代表作品有賓西法尼亞大學理查德醫學研究中心(02、03、04、05)、耶魯大學美術館、索克大學研究所(02、03)、愛塞特圖書館(02)、孟加拉國達卡國民議會廳(02、03、04)、艾哈邁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學院(02、03、04、05)、等。路易·康的著作有《建築是富於空間想像的創造》、《建築·寂靜和光線》、《人與建築的和諧》等。雅馬薩基 (Minoru Yamasaki,1912-1977)
印度世界農業博覽會
美國館(1959)

即山崎實,美國建築師,祖籍日本。1912年12月1日生於西雅圖,曾就學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和紐約大學,1934年後在紐約擔任過很多設計工作,1943-194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山崎實的作品特徵是裝飾手法的運用。他認為建築應帶有裝飾,應注意細部處理,將裝飾建立在技術美的基礎上,並從結構的規律出發,使結構構件裝飾化,如使牆體成為裝飾構件,猶如一種編織的屏風。他是現代建築中典雅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沙烏地阿拉伯達蘭機場候機樓〔1953-1955〕、印度世界農業博覽會美國館(1959)、聯邦科學館、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學院、雷諾茲金屬公司大廈、西雅圖世界博覽會美國科學館〔1962〕、紐約世界貿易中心〔1972〕等。</FORM>

D. 以色列著名建築師頂尖建築設計師以色列建築大師有哪些

路易斯·康 胡瓦
代表作是 胡瓦猶太會堂

E. 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的新館建築

1993年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為了取代六十年代建築的舊館,決定建築新館。目前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為全球最大的大屠殺博物館,設計為反映大屠殺時歐洲猶太人及日後以色列由灰燼中復活的歷史。
博物館中心由一條長廊構成,分別通往十間展廳,每間展廳展示大屠殺歷史的一個不同部分。博物館內約有2500項大屠殺受害者及倖存者的個人簡介和物品:大屠殺倖存者贈送的大屠殺的藝術品和信。新博物館包括大禮堂、學堂、記載大屠殺受害者的數碼資料庫和紀念大屠殺受害者的紀念碑。
從1950年代開始,本館開始進行大概44000位大屠殺倖存者的證詞錄音工作。由於多數大屠殺倖存者年歲已高,越來越不能訪問紀念館,所以本館擴展證詞方案,改為直接拜訪大屠殺倖存者進行證詞錄音。
2005年3月15日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的大屠殺博物館正式開幕,由有名猶太建築師 Moshe Safdie 設計。四十位國家領導人和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都出席大屠殺博物館開幕典禮。以色列總統摩西·卡察夫並表示新博物館「是全人類的一塊重要路牌,一塊提醒仇恨與謀殺及種族主義與種族滅絕兩者之間的距離有多麼短的路牌。」 據說博物館的三角形代表大衛星的下半部,這是為了紀念由於大屠殺而死去的全球半數猶太人。
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國際義人
博物館設立的國際義人共2萬多人:例如法國村莊Le Chambon-sur-Lignon的居民(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他們收留躲避納粹的猶太人。)、中國外交官何鳳山(發給猶太人簽證)、日本外交官杉原千畝(發給猶太人簽證)與潘均順(收留逃離屠殺的猶太少女)等人。

F. 上海世博會以色列館設計圖

基本信息
場館主題:創新,點燃美好生活:與自然歷史和未來需求對話
設計團隊:建築師Haim Dotan
國家館日:5月6日
展館面積:1200平方米
展館位置:A片區

概況
展館由兩座流線型建築體組成,似環抱在一起的雙手,又似一枚海中的貝殼。三大體驗區盡顯「創新與未來」。在「低語花園」,參觀者可以同自然對話;在「光之廳」,可以與猶太人的歷史進行交談;在「創新廳」,飄浮在三維空間里的光球360°呈現視聽盛宴,展現以色列的科技創新成果。
展館解讀
建築外觀
以色列國家館因其獨特設計被稱作「海貝殼」,這一名稱也恰好呼應了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以及上海沿海城市的特點。以色列館在建築上充滿著創新與未來元素,由兩座如同環抱在一起的雙手組成的流線型建築體象徵著以色列的科技與創新。
展館內容
以色列館面積大約1200平方米,分為「低語花園」、「光之廳」、「創新廳」三個體驗區。在建築材料上,由天然石塊搭建而成的創新廳象徵著與地球、歷史的聯系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循環利用;而採用透明PVC及玻璃材料的光之廳象徵著科技、透明、輕盈和未來。 供遊客等候的「低語花園」中將種植令人愉悅的綠色果樹。道路兩旁有繁茂的樹木覆蓋,使遊客可以在長凳上休息,且免受陽光曝曬或雨水的煩惱。「低語花園」里種有54棵蘆柑樹,展示物盡其用的「滴灌技術」與農業特色。 在光之廳,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遊客都可以在以色列館外相鄰的高架步道上觀看視頻展示。這個展示將被投影到展館玻璃空間內部的一座15米高的牆面上。 整個以色列館的高潮部分是「創新廳」。一場由漂浮在動態空間里的燈球所呈現的360度視聽演出將在這里演繹,演出將展現以色列在其各領域中科技創新所帶來的嶄新局面。集中展示當代技術:從植物中提取柴油,加工成航空用油;在奶牛蹄上安裝智能「蹄鐵」,窺知奶牛的想法……
亮點
猶太智慧
上海生活通過「低語」的形式,展示猶太人5770年的悠久歷史及文化遺產;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盡情演繹以色列從「創造到創新」的發展過程,讓參觀者看到現代猶太人的生活,展示一個遠古民族如何通過不斷創新迎接未來挑戰;融入豐富、獨特的「猶太文化在上海」的內容,尤其是詮釋二戰期間的上海猶太文化,體現中以兩國的歷史淵源。
微型膠囊 人體漫遊
水科技、太陽能、人造衛星及微型攝像機等一系列展現以色列創造發明的高新技術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一一呈現。展品中包括一顆神秘「膠囊」,是一個微型攝像機,吞服後可攝制體內照片,完成無痛苦的體檢。

G. 北京東方易地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說明:因應聘人員非常多,非常抱歉,時間關系,不可能一一回信,敬請諒解,謝謝!

關於EDSA
EDSA是世界景觀規劃設計行業的領袖企業。創始於1960年的EDSA以總部羅德岱堡為輻射中心,在中國、洛杉磯、奧蘭多、巴爾的摩、尤他州建立起全球經營網路,業務遍及五大洲。經過40餘年的發展,其在大型綜合開發項目、旅遊度假項目、居住社區項目、城市設計項目及主題公園與娛樂項目的規劃設計方面所展現出的無與倫比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作為國際型的規劃設計事務所,EDSA擁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規劃師、建築設計師、景觀設計師及支持人員,形成開放而多元的設計文化。EDSA的優勢還體現在它的綜合運作能力上,公司擁有各學科的專家,並且能組織來自建築、工程、經濟、社會學、生態學的專家成為一個緊密的合作團隊,有能力勝任各種大型綜合開發項目。

EDSA憑借其對環境的敏銳把握和卓越的專業設計在國際上榮獲無數專業設計獎項,特別是在旅遊度假區及酒店的規劃設計方面,多個大型項目屢次榮獲美國旅遊發展協會(ARDA)、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金獎。更為重要的是,規劃設計中展現的活力與成功被所有體驗過的人認同,也給開發商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北京易地斯埃東方環境景觀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EDSA Orient)
EDSA Orient是EDSA在亞洲地區的分支機構,由李建偉先生出任執行總裁兼首席設計師,領導著百餘名設計師組成的卓越團隊,能夠提供從規劃、設計至現場指導的全程服務。這支設計團隊包括美國的資深設計師與國內外優秀設計人員,來自美國、英國、澳洲、日本、以色列、中國大陸、香港的多元化設計高手,使規劃設計充滿活力與創意。EDSA Orient同時採取與美國公司互換員工、共同設計的工作方式,致力為亞太地區提供高水平的規劃設計服務。作為國內最大的規劃設計事務所之一,EDSA Orient有足夠的資源來勝任來自各個領域、各種類型的規劃設計項目,業務遍布全國各地,在遠程操作方面卓有成效,並能適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們致力於每一個項目、每一個客戶的長期利益,作為專業服務的提供者,EDSA Orient幫助客戶成功。

目前,EDSA Orient憑借其在亞洲地區的出色的項目表現,已得到眾多房地產發展商、旅遊開發商及政府機構的高度認可,贏得廣泛的尊重和贊賞,並多次榮獲嘉獎:
2003年,榮獲中國住區環境推展活動頒發的「中國知名景觀設計機構」大獎;
2004年,榮獲「2004年度CIHAF中國建築十大品牌影響力景觀園林設計院」稱號;
2004年,榮獲中國休閑度假年度榜頒發的「中國休閑度假規劃設計品牌機構」;
2005年,由國際房地產學會、國際規劃建築設計聯盟授予「國際人居環境特殊貢獻品牌企業」稱號;
2005年,由聯合國國際交流合作與協調委員會授予「聯合國人居環境貢獻獎」;
2006年,由世界房地產研究會、建設主管部門、中國房地產協會授予「中國商務建築設計機構十強」稱號;
2006年,由全球地標聯盟、中國社科院授予「中國地標建築卓越景觀設計機構十強」;
2007年,由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中國社科院、香港理工大學亞洲品牌管理中心授予「全球化人居生活方式最具影響力景觀設計品牌」;
2008年,由中國房地產協會、中國建築節能減排產業聯盟授予2008中國景觀設計突出貢獻院所。

設計理念及程序
EDSA Orient擅於控制場地分析、概念設計、詳細設計、施工圖設計及現場指導的全程操作,能夠在規劃、景觀、建築等領域提供一體化的專業服務。

設計宗旨
EDSA Orient作為一個國際型的規劃與設計公司,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專業服務;
EDSA Orient的使命就是幫助客戶成功,並致力於做一個具有創意的規劃設計者;
EDSA Orient在互信和尊重的基礎上,理解並滿足客戶的期望;
EDSA Orient提供土地規劃、建築設計及環境景觀設計等方面的服務,創造最好的設計產品;
EDSA Orient致力於使工作充滿樂趣,並尋求與客戶建立長期關系。

業務范圍
EDSA Orient與EDSA總部一起,承攬亞洲地區規劃設計項目,為客戶提供國際一流的規劃設計服務:

設計范圍: 項目類型:

1.項目評估與策劃 1.大型綜合開發項目
2.土地規劃 2.度假區及高檔度假酒店項目
3.城市規劃 3.居住社區(低、中、高密度)項目
4.建築設計 4.市政及公建項目
5.景觀設計 5.科技園區及校園項目
6.主題公園及娛樂項目
法定代表人:李建偉
成立日期:2001-09-28
注冊資本:6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1146000917433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英文名:Beijing Yidisi'ai Dongfang Environment Sight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人員規模:50-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富康路18號511室
經營范圍:環境景觀設計及軟體開發和信息咨詢;銷售自產產品。(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H. 世界十大現代建築有哪些

1.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
2.埃及吉薩大埃及博物館
3.阿聯酋迪拜布吉大樓
4.耶路撒冷「寬容博物館」
5.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
6.倫敦現代美術館擴建工程
7.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
8.中國中央電視台新址
9.倫敦主教門大廈
10.紐約世貿中心重建工程

I. 世界頂級建築設計師都有哪幾位最好是女士。

皮埃爾·奈爾維
(Pier Luigi Nervi,1891-1979)

義大利工程師兼建築師。1891年6月1日生於義大利北部小鎮桑德利奧,1913年從波侖亞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在波侖亞市混凝土學會工作兩年。1915—1918年在義大利工程兵部隊服役,1920年同奈比渥西合組工程公司,1932年起同巴托利合作,組織奈爾維-巴托利工程公司,1947年任羅馬大學教授。
諾依特拉,R.J.

(Richard Joseph Neutra ,1892~1970)

洛杉磯市勞維爾住宅(1929)

美國建築師。1892年4月8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畢業於維也納高等技術學校。1921~1922年在柏林建築師E.門德爾松事務所工作。1923年移居美國,在芝加哥市荷勒柏-洛歇事務所工作。1924年,在建築師F.L.賴特處的工作對他的事業產生重大影響。1929年入美國籍。1970年 4月16日逝於聯邦德國伍珀塔爾。尼邁耶

(Oscar Niemeyer,1907-)

三權廣場

尼邁耶是巴西建築師,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建築的倡導者。1907年12月15日生於里約熱內盧,1934年畢業於里約熱內盧國立美術學院建築系,後在L·科斯塔的事務所工作。他們一起設計了巴西教育衛生部大樓(1936-1937)和紐約世界博覽會巴西館(1939)。1937年尼邁耶在里約熱內盧開設事務所,1947年代表巴西參加了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的十人規劃小組(中國代表為梁思成教授)。1956-1961年參加了巴西利亞的建設工作,設計了三權廣場、總統府、巴西議會大廈、大教堂、巴西利亞宮等主要建築,達到其事業的頂峰。1960年以後移居巴黎和以色列。尼邁耶受到勒·柯布西耶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又增加了表現主義和巴洛克的因素。

邁克爾·格雷夫斯

(Michael Graves,1934-)

佛羅里達天鵝飯店

邁克爾·格雷夫斯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建築師。1934年生於印第安納波利斯。在辛辛那提大學畢業後,又在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1960年獲羅馬獎後又在羅馬美國藝術學院留學,1962年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64年在該地開設事務所,1972年成為該大學教授,此外還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

馬塞爾·布勞耶

(Marcel Lajos Breuer,1902-1981)

法國戛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研究中心(IBM)大廈

馬塞爾·布勞耶是國際式建築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1902年5月21日生於匈牙利佩奇市。1920-1924年在包豪斯學習,畢業後任教至1928年。1928年柏林開設事務所,1937-194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任教,以後開業。1944年入美國籍,1946後遷居紐約,1968年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1977年退休。
羅伯特·文丘里

(Robert Charles Venturi,1925-)

費城母親之家

美國建築師。1925年6月25日生於費城,就學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1950年獲碩士學位,1954-1956年在羅馬的美國藝術學院學習,後曾在O·斯托諾洛夫、E·沙里寧、L·卡恩等人的事務所任職。1957-1965年在賓西法尼亞大學建築系任教。1958年起在費城開設共同事務所。1964年和洛奇一起開辦事務所。1965年曾代表美國國務院赴蘇聯講學。1966年任羅馬美國藝術學院住宅建築師及該學院理事(1966-1971),1977年任普林斯頓大學建築與城市設計學院顧

J. 以色列著名建築師頂尖建築設計師以色列建築大師有哪些

每次看到戴帆 (復DAI FAN )DESTRO建築事務所制 當代全球最前衛的建築大師之一是著名的建築師,我都驚異於這個團隊怎樣為我們創造出一整個世界,創造出另一個現實的維度……他們構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宇宙,關於一個時代的建造神話,以一種溢滿生命力的語言感受。

閱讀全文

與以色列建築設計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