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設計有哪些常用的形式美規律
建築設計有哪些常用的形式美規律?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一、以簡單的幾何形狀求統一
古代美學家認為,簡單、肯定的幾何形狀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不少人認為,原始的體形,就是美的體形,因為它能使我們很清晰地辨認。這個觀點可以說,從古到今都一直被許多建築實例所證實。
二、主從與重點
在由若干要素組成的整體中,每一要素在整體中所佔的比重和所處的地位,將會影響到整體的統一性。倘使所有要素都競相突出自己,或者都處於同等重要地位,不分主次,就會削弱整體的完整統一性。在一個有機統一體中,各組成部分應當有主與從的差別;有重點與一般的差別;有核心與外圍組織的差別。否則難免流於鬆散、單調而失去統一。
三.均衡與穩定
1、人類從與重力作斗爭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與重力有聯系的審美觀念,這就是均衡與穩定。
2、對稱的形式天然就是均衡的,但也可以用不對稱的形式來保持均衡。
3、除了靜態的均衡外,也可依靠運動來求得平衡,這種形式的均衡稱為動態均衡。
4、古典建築的設計思想更多地是從靜態均衡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近現代建築師還往往會用動態均衡的觀點來考慮問題。
5、和均衡相關聯的就是穩定。均衡所涉及的主要是建築構圖中各要素左與右、前與後之間相對輕重關系的處理。
6、穩定所涉及比較廣泛,而最重要的,則是建築整體上下的輕重關系處理。
四、對比與微差
1、建築功能和技術賦予建築以各種形式上的差異性。對比與微差研究指的就是,如何利用這些差異性來求得建築形式上的完美統一。
2、對比所指的,往往是各要素之間的差異。對比可以借彼此之間的烘托陪襯來突出各自的特點以求得變化,
3、微差所指的,是不具有很明顯的差異。微差則可以藉助相互之間的共同性以求得和諧。就形式美而言,微差與對比兩者都不可缺少。
4、對比和微差一般只限於同一性質的差異之間。
五、韻律與節奏
1、愛好節奏和諧之類的美,是人類生來就有的自然傾向。
2、韻律美是一種以具有條理性、重復性和連續性為特徵的美的形式。韻律美有幾種不同的類型:
3、韻律與節奏的美,往往表現為:.連續的韻律、漸變的韻律、起伏的韻律、交錯的韻律等多種形式。
4、藉助韻律,既可加強整體的統一性,又可以求得豐富多彩的變化。
六、比例與尺度
比例研究的是物體長、寬、高三個方向量度之間關系的問題,和諧的比例可以產生美感。怎樣才能獲得和諧的比例,人類至今並無統一的看法。有人用圓、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具有定量制約關系的幾何圖形作為判別比例關系的標准。至於長方形的比例,有人提出1:1.618的「黃金分割」或稱「黃金比」。
然而,現在的很多情況,都違背了這一黃金分割法,但卻被看成高端,如前一時期,中央電視台的「大褲衩」,就獲得了世界高層都市建築學會2013年度高層建築獎評選在美國芝加哥揭曉的2013年度全球最佳高層建築獎。該世界高層都市建築學會評委所指出的是「央視大樓是一個不尋常的摩天樓類型」。
⑵ 什麼是建築設計的三要素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建築家阿爾伯蒂在他的《論建築》一書中提出:「所有建築物,如果你們認為它很好的話.都產生於需要(Necessity ),受到適用(Conven-ience)的調養,被功效(Use)潤色,賞心悅目(Pleasure)在最後考慮。」後人將這觀點概括為「實用、經濟、美觀」,成為建築設計三要素。目前國內學術界有人提出建築設計三要素是「環境、功能、形式」,則更能體現建築設計的特點。
(1)建築功能的相關因家
1)人的行為因素,不同的民族,相異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歷史、現狀的人文文化對建築功能和形式的要求。
2)根據建築所屬的不同功能類型,滿足其各自特殊的功能要求。
3)建築空間因素,從規章制度和規劃要求的角度,確定建築群體是高層還是低層空間。從群體中確定單體的空間關系,從單體的空間中確定因功能需要具體使用空間的細部及組合。
(2)建築形式與環境的關系
建築與環境密不可分,環境的協調和統一對建築設計的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築形式與環境的關系應符合以下要求:
1)建築基地選擇應在無地質災害或洪水淹沒等危險的安全地段。
2)建築總體布局應結合當地的自然與地理環境特徵,不應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3)建築物周圍應具有能獲得日照、天然採光、自然通風等條件。
4)建築物周圍環境的空氣、土城、水體等不應構成對人體的危害,確保衛生安全的環境。
5)對建築物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氣、廢水等廢棄物應進行處理,並對嗓聲、眩光等進行有效的控制,不應引起公害。
6)建築整體造型與色彩處理應與周圍環境協調。
7)建築基地應做綠化、美化環境設計,完善室外環境設施。
(3)建築形式與功能的關系
建築形式是指建築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體形。外部體形是建築內部空間的反映,建築空間又取決於建築功能的需要,因此,建築形式與建築功能有直接聯系。建造房屋的目的是為了使用,即所謂建築功能。使用功能不同可以產生不同的建築空間,因此也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建築形式,從這一觀點來說,建築功能決定了建築形式。然而對同一功能要求也可以用多種形式來滿足,也就是說有多種方案來適應一種建築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建築形式也並非一成不變,它可以反過來對功能起到更新、發展的作用。建築形式往往不是簡單的建築功能的反映,人們還從建築藝術和審美觀點的角度去對建築形式進行創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材料和施工技術的發展也會影響建築形式的發展。高層建築和大跨度建築就是建築技術發展的反映,也斌予了建築新的形式。因此科學技術對建築形式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從建築歷史發展來餚,建築形式往往是不斷變化的,例如從封閉到開敞、從簡單到復雜、從粗獷到纖細、從對稱到非對稱、從有規律到無規律等,而且這一現象還會出現反復、周期性的變化。從辯證法的觀點來看,這也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建築形式的不斷發展和變化也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反映,一種建築思潮的出現並非孤立的.它往往是社會發展的反映和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反映了建築發展階段螺旋式上升這一規律。統一與多樣是藝術形式應具備的基本原則。建築形式也同樣有美的要求,也應遵循統一與多樣這一形式美的法則。當然,建築藝術與其他藝術《繪畫、書法、音樂等)有原則性區別,建築藝術必須以物質為基礎,受技術、經濟條件的制約,如果脫離開功能、技術、經濟條件,建築藝術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統一與多樣就是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任何造型藝術在體形上可以分解成若幹部分,這些部分之間既有區別,又有內在聯系。各部分組合應有和諧的秩序,既有變化又有統一,不能雜亂無章,這樣才會使人感到美。只有統一沒有變化,會使人感到單調、枯燥、千篇一律,不能喚起人的美感;只有變化沒有統一,會使人感到無秩序、雜亂,同樣也不會使人認為是美的;只有統一變化,方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這是人們在實踐中得出來的美學規律。如何達到建築的統一與變化,可以通過多種創作手法來實現,如主從與對比、均衡與穩定、對比與微差、韻律與節奏、比例與尺度等,這些處理手法都可以達到統一變化的目的@建造師掛靠,就選大數據證書掛靠平台bjob100.com。
⑶ 建築設計怎樣布置的房間的尺寸形式
建築群體的平面組合形式及其特點:
1.走道式組合
走道式(又稱走廊式)的組合方式是用走專道將各房間連接屬起來,即在走道一側或兩側布置房間。
特點:房間與交通聯系部分明確分開,各房間不被穿越,相對獨立,房間之間通過走道保持聯系 。
適用:房間面積不大、同類型房間數量較多的建築,如學校、辦公樓、醫院、宿舍等建築。
2.套間式組合
套間式的組合形式是以穿套的方式將主要房間按一定序列組合起來。
特點:把水平交通聯系部分寓於房間之內,房間之間聯系緊密,具有較強的連貫性。
適用:房間的使用順序性和連續性較強的建築,如展覽館、博物館、商店、車站等建築。
3.大廳式組合
大廳式組合是以主體大廳為中心周圍穿插布置輔助房間。
特點:主要房間突出,主從關系分明,主要房間與輔助房間聯系緊密的。
適用:影劇院、體育館等建築。
4.單元式組合
單元式的組合形式是將關系較密切的房間組合在一起,成為相對獨立的單元,再將這些單元以一定的方式連接起來。
適用:住宅、幼兒園、學校等建築中 。
5.混合式組合
混合式組合是指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基本組合形式將各房間連接起來。
適用於功能復雜的建築,如文化宮、俱樂部等建築。
⑷ 古典 風格 建築 設計 主義 和 復古 風格 建築 設計 主義
古典復主義建築 classical architecture 運用「純正」的古制希臘羅馬建築和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樣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築。主要是法國古典主義建築。17世紀下半葉,古典主義成為法國文化藝術的主導潮流,在建築中也形成了古典主義建築理論。古典主義者在建築設計中以古典柱式為構圖基礎,突出軸線,強調對稱,注重比例,講究主從關系。巴黎盧浮宮東立面的設計突出地體現古典主義建築的原則,凡爾賽宮也是代表作之一。
新(仿古)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其實就是經過改良的古典主義風格。一方面保留了材質、色彩的大致風格,仍然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傳統的歷史痕跡與渾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又摒棄了過於復雜的機理和裝飾,簡化了線條。新古典主義的燈具則將古典的繁雜雕飾經過簡化,並與現代的材質相結合,呈現出古典而簡約的新風貌,是一種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將懷古的浪漫情懷與現代人對生活的需求相結合,兼容華貴典雅與時尚現代,反映出後工業時代個性化的美學觀念和文化品位。
⑸ 建築設計中的藝術性,指的是建築的形式或者說,是造型的問題他是通過什麼
1、美學思想在建築設計中的基本特點
美學向來被人們認為是藝術哲學,建築這個詞的拉丁文原意是指「巨大的工藝」,說明建築原本同藝術抑或美學密不可分,因此建築學本身就有藝術美學的內涵。建築的美學是相對具體的,但由於建築是龐大的物品,人在建築中品味的內容也是很多的。有時一塊材料的色質,質感,形式能產生美感,有時一種結構形式也能產生美感,有時一個空間形態也能產生美感。有時一種構造也能產生美感,有時整體形式能產生美感,有時立面構圖能產生美感,有時建築外部虛空也能產生美感;有時由於對力的表現能產生美。建築的內容也能產生美感,建築的美感是由建築外部邊緣開始對整體形式風格和性格的審美到人口到內部到局部到細部。通過時間這個線索來體驗建築的美感。這些通過形式所承載的對人真善的意義象徵,從而給人以超功利、超世俗的人文的理想的聯想升華,給人以自由、解放、天堂般的感受而產生美的快感。
2、美學思想在建築天際線設計中的表現手法
天際線的構圖應盡量提倡穿插、錯落、起伏的原則和具有某些韻律節奏及雋永輕盈的特色,體現自然美、曲線美、均衡美、象徵美、陰陽美和和諧與秩序的特點。同時要考慮不同天際線可見面建築體的高低、錯落、遮擋、疏密、虛實、凹凸的間距、尺度等建築藝術手法進行處理的適度問題,以便能逐步由自由散落無約束式天際線走向有創意的約束式天際線。
(1)均衡美的設計上應當視為強調單體設計的同時,務必把握與群體(組團)的關聯性。這里和曲線美強調的重點不同,均衡美更注重不同形式屋頂組合的「度」的問題。在追求屋頂形式變化以形成美感的同時,盡量避免出現誇大的、偏激的、失調的、無動感和張力的天際線出現,把整體觀賞性作為天際線設計的重點。
(2)象徵美的設計主要在於使得建築天際線的觀賞性存在可以聯系和象徵的空間。如不斷上升的階梯型天際線,象徵城市不斷發展,人均收入節節攀升等寓意,可用於城市商業區、政府辦公區等節選的天際線片斷設計(這種片斷也要考慮與周邊整體天際線的銜接與整合)。在天際線的建設上劃分城市區域,確定發展方向,從另一個角度探尋城市規劃與設計的突破口。
(3)天際線的和諧與秩序的設計,主要是確定視圖中的主次、從屬關系。確定一個核心的制高點或屋頂形式,從而散發開去,以周邊的高度和形式來配合和突出重點,以求秩序上的統一和和諧。要求消解非中心控制點的其他高層建築的獨立性,使之成為地區肌理的從屬元素。軸線守望——在中軸兩側設置形態上對應的設施。同源模擬——作為空間構形的叢從屬元素,採用相似的高度和體量。鏡像效應——群體中各建築在形態、材料、色彩等方面的協調統一。
3、美學思想在建築房屋設計中的表現手法
3.1統一協調性的表現手法。建築藝術的設計應在總體上具有統一協調性,從而通過統一的表現形式實現了建築設計的藝術美感的表現,房屋建築的藝術設計中,應在滿足建築需求的基本形式之上實現建築藝術的多樣化發展,從而給人們帶來不同形式的藝術美感的享受房屋建築的藝術形式如何形成統一而又有不同的建築美感的藝術設計形式是在具體的設計中的重要和關鍵。
3.1.1建築外形的統一。房屋建築的外形統一實際上是指建築外形的類似和統一,通過人們對建築形狀的辨識實現了有效的建築藝術的設計,建築的美學規律的應用不僅僅體現在單獨的建築上,而是通過城市的各種建築的氛圍而形成的建築的美感享受。若是缺乏相應的建築環境,那麼建築的設計將與環境格格不入,也難以給人以美感的享受,那麼房屋建築的藝術形式也就難以實現。建築外形的統一可從對建築中的主要部門和從屬關系進行管理和控制,並且通過建築設計主從關系的搭配實現了建築設計的整體協調。
3.1.2通過建築色彩實現設計統一。房屋建築的設計通過色彩的運用也能實現建築設計的統一發展。色彩的統一和協調是在建築設計過程中其他因素的系統難以實現有效的統一發展的形式而採用的唯一辦法,建築材料的選擇與建築風格的統一密切相關,建築材料的選擇也與建築色彩的統一相關,從而通過材料和色彩的變化和統一實現了在一定范圍內的協調過程。建築的統一性設計應實現設計材料的整體搭配的協調,從而才能形成統一的風格,從而才能具有建築藝術的美感享受。
3.2均衡穩定性的表現手法。房屋建築的設計可通過建築的形狀、大小、選用材料、顏色、層次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建築設計的美感和風格享受。建築設計由於多種設計因素的不斷變化實現了各種風格的設計,通過良好的搭配和層次的有效設計實現房屋建設的均衡穩定發展。
3.2.1對稱均衡。對稱均衡是最簡單的均衡房屋設計,對於結構復雜的對稱房屋建築。房屋建築均衡中心的凸顯和強調往往難以從外觀的設計中體現出來。而成功的房屋建築設計,能在房屋建築設計過程中自然地凸顯建築的均衡點,從而通過均衡點的凸顯實現了對人們的自然引導和發展,從而也能明確體現房屋建築的均衡點以及設計的美感。
3.2.2不對稱或不規則房屋建築的均衡設計。房屋的建築設計具有相當靈活的表達形式和特徵,從而當房屋建築的均衡中心並不對稱,但其在建築美學的角度設計上看是平等的,從而體現出了建築設計中的不對稱均衡,通過使用杠桿的平衡原理。實現了對不對稱建築設計在建築美學中的平衡發展,從而也能實現對人們的引導和發展,均衡點的設計實際上引導人們自然過渡到建築的中心點,具體可通過導向的標志實現對人們的指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建築創作不是孤立的,是人們心理認知以及美學意象的轉換和映照。建築藝術形象應具有充實的視覺表現力和沖擊力。市政建築、公司建築這些迅速增長的新建築所具有的意義是異乎尋常的,聯系著一種公眾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載的首創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觀、心理認知與歸屬感的凝聚點,體現著現代人文精神的追求。與象徵性的表現,市民自豪感相結合的新的美學意象。應通過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築予以反映。
⑹ 如何利用功能分析進行建築平面的組合設計
如果感覺不知道的太多
就針對具體問題找答案吧
不要求急功近利~
我覺得能照顧到一下就行了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關系及其位置對建築相應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關系有三種:
1 、基地面臨交*路口。要求建築具有一定標志性,並有一定面積的綠化和休息空間。
2 、基地面臨主要道路。立面處理最為重要,可入口,停車,但在城市主幹道上不宜開入口和停車場,因為會降低車輛行駛速度。
3 、基地面臨次要道路。立面處理可稍簡化,適合入口停車並宜退讓紅線較大距離,以使對行人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4 、基地面對著道路。建築適宜有一定的層次感,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在建築上開口。
5 、道路需要疏浚。當道路轉折角度過大,視線不便時,需考慮使一部分基地作為舒緩道路的過渡部分,有適當面積的鋪地及不遮擋視線的綠化,以滿足人行交通。
建築與周邊舊有建築的關系。
1 、建築同周圍建築圍合成庭院。
2 、建築遮擋舊有建築。
3、 透過建築能看到舊有建築。
4 、建築同舊有建築在高度上或形式處理上的統一或對比。
停車場的設置。
停車場一般應位於城市次要道路邊上或L型道路的交*埠。
快速建築設計的設計過程:內部功能分析和外部環境分析。
內部功能分析
1、功能組成;動靜,公私分類;面積方塊圖;空間的特殊需要;門廳,樓梯間,衛生間的大小,數量,位置;注意是否有面積過大的房間。
2 、根據建築密度和基地面積估算出一層面積和層數,並在總平面圖上確定建築的主次入口,停車位置和基本流線,並按比例畫出建築的基本布局。
3、功能流線圖。
4、層高和結構形式,柱網布局。
外部環境分析
1、城規要求:建築密度50%,容積率,高度控制,綠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間距。
2、地形地貌分析。
平整地形建築布局可適當靈活扭曲,復雜地形建築布局宜完整簡潔。
十字路口或缺角地形中建築處理宜為鋸齒型或弧型,城市邊角料地形中不宜多實際功能。
坡地地貌依據其起坡角度的大小,可採取全埋,半埋,架空等不同的處理方式;建築與等高線一般有平行和垂直兩種關系;根據落差的大小可選擇跌落半層,一層;落差應結合停車場等功能進行有效利用。
臨水地貌應注意兩點原則:建築平面舒展,立面輕盈;建築可適當延伸至水面並與水面產生關系。
3、基地周邊環境景觀,視線,雜訊分析。
4、基地周邊原有建築物的高度,布局,立面及屋頂形式 。
5、基地內部原有綠化,遺址等要素分析。
6、基地所在地的氣候和風土傳統。
建築造型分析
1、辦公樓與旅館立面處理外窗較為規律化,可通過窗的設計和突出局部構架使構圖活躍。
2、博物館,展覽館類建築主要依*天窗採光,故外立面較實,可通過對天窗造型;運用片牆,構架;牆體內陷做洞口處理;具厚重感的體塊咬合;牆面突出片牆或凹進做側窗;牆面做影壁;建築與水結合等手法進行活躍化。
博物館,展覽館的用窗常用形式主要有天窗,高窗,側窗,局部有高角窗處理,由於功能的文化性需要,經常有局部與大片玻璃幕牆對比的運用。
3 、綜合體建築的處理沒有固定原則,依據氣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運用牆體,虛構架,廊道,窗等建築元素進行活躍。
常見問題:
1 、平面中易忘指北針,剖切符號,主次入口,室內外不同地平的標高,房間名稱,樓梯指針,
消防樓梯,室外台階,通高線,上層懸挑的投影虛線,在2層以上平面中若能看見屋頂,要將屋頂打格同室內空間區分開來。有要求時需進行無障礙設計和電梯設計以及停車位設計,室外地磚一般到1500X1500左右。
2 、剖面中易忘畫女兒牆,室內外高差,標高,梁線,不宜畫陰影和材質表現,可畫人表達尺度。
3、總平面中易忘指北針,主入口標識和標層數,宜打陰影,並應與平面圖方向一致。(避免理解混亂)
4 、立面處理形式感應較強,多用虛實對比,突出的片牆和框架,隔柵,遮光板,百葉窗以及各式的窗(橫豎條窗,大小點窗,方窗圓窗,側窗,天窗,高窗,玻璃幕)雨蓬等突出。光影關系應強烈,適當輔以綠化,時間充裕時應將建築外輪廓線加粗,並畫出材質(木,磚,石,塗料,鋁板,玻璃,混凝土等)
5 、2000M2以下的建築樓梯間一般不多於4個(特殊需要除外),衛生間不多於3個,樓梯間和衛生間合並設置時位於入口或建築端部,位於入口時宜與人流進入方向一致,盡量不使樓梯中間平台正對大廳和入口。(視覺效果差)分開設置時常位於主體功能之間,形體上可做凹進處理。
6 、建築形體布局常用的有一字型,L字型,T字型,十字型,工字型,王字型。設計時按功能靈活使用,比如工字型的一邊可扭轉或改變形狀。
7 、流線宜簡潔通暢,景觀豐富。
8 、透視圖畸變不宜過大造成變形。透視圖背景是天故比軸側圖方便繪制。
9 、樓梯間一般3M X 6M左右,衛生間(男女合計)6M X 6M左右,蹲位900X1100,應至少配有公共盥洗室。
10 、單間面積較大時,需考慮獨置或置頂以及疏散。
建築設計手法筆記
建築設計手法
手法的涵義:建築形象的構圖、建築形象的氣質、以及通過什麼方法達到形態的和諧性,手法比技巧抽象和有情趣,它貫穿於立意構思到細部處理。
建築設計手法的基本內容:立意性手法:通過什麼素材和手法,表現什麼意境和思想。解決心理需求、情態和審美的內涵。如空間的緩沖處理、空間的延伸作用、形態的人情味。布局性手法:將意具體化,把形式轉化為形象。如將建築語言化、符號化,產生眾所周知的共識性符號,然後納入自己的作品中,門窗、檐部、欄桿、踏步等。〔把朦朧、抽象的想法落實到具體的建築形象,首先要善於思考,即形象思維,或稱視覺思維,心目中的建築形象,既包括歷史和現實的,也包括自己萌發出來的形象。〕單體處理手法:布局完成後要研究具體形象的細節安排,如門窗要考慮比例、高低、大小、前後、明暗、色調,材質。細部處理手法:細部即細小處、局部,室內裝飾視距近、對象具體,細部很重要,尤其材質、色澤、轉折、過渡、收頭更為重要。
建築造型設計手法實例:古希臘波賽頓神廟(正三角形的穩定)。日本京都人臉住宅(明喻)。美國紐約利華大廈(垂直與水平裙房的比例、高層下端內縮收頭、高層頂端的收頭)。美國科羅拉多州空軍士官學院教堂(尖三角隱喻飛機,群體的秩序感、韻律感)。蘇州拙政院香洲(仿船坊,由平台、廊亭、外廊、內廳組成,整體比例確當、既分又合、虛實-全虛、半虛、實-處理有序、高低錯落)。
幾何分析
把建築抽象為最簡單的基本形體,研究其形式關系,這就是幾何分析法。是一種從大處著眼的方法。
黃金分割:直角三角形直角邊比2/1,以短邊長截鈄邊,鈄邊剩下長度截長直角邊,交點兩側比為黃金比。此比構成的矩形最和諧。
古典主義三段式:檐部、柱廊、基座之比為1/3/2。
幾何分析實例:北京故宮太和殿(等邊三角形的下半部疊兩個圓形)。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廈(九宮母題,漸次減少方柱體)。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位於國會前廣場三角地,貝聿銘大膽把它安排成兩個平面為三角形的建築,用塊體的切割、挖補、移位的手法設計立面。
建築形象的輪廓線:上海外灘建築群、巴黎埃菲爾鐵塔、阿爾及爾英雄紀念碑、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西安小雁塔、印度泰姬陵,都是拋物線、圓尖頂外隱含圓尖線。
建築的軸線
中軸線或視覺重心線。把握軸線是很有用的設計手法。
對稱軸線:特徵是莊重、雄偉、空間方向明確,有規則。性質1:左右物對於對稱軸線的對稱性越強,軸向強度越強。性質2:限定物的自對稱性越強,軸向強度反而減弱。
非對稱軸線:一般與建築形象的重心相一致。
軸線的暗示:1、用功能性的牆體、坡道。2、用形的有序排列,如柱列、窗。3、線型連續的點列。4、牆面漏窗。5、形的軸向暗示。
軸線的轉折手法:軸線的交叉、轉折、過渡較難。處理方法為1、作暗示性的飾物,起指路標作用。2、加強主要軸線的強度。比如說作起首處理。
軸線的起訖及收頭:上海魯迅公園魯迅墓建築,墓碑形似終端,但實際軸線未終了,應在墓碑後處理過渡物,如用松林,正如天王殿,正面是彌勒,後面是韋馱,就避免了造成軸線終結。
建築的虛實處理
虛和實即物質實體和空間,牆、屋頂、地面實,廊、庭院、門窗虛。虛又可以引伸到實牆的凹面,因為凹面增加了陰影和空間,而實又可以引伸到凸面。
建築立面的虛實法則 左右的虛實法則是對稱性的,左虛右實和左實右虛等價。分幾種節奏關系:大虛大實、小虛小實,以實為主和以虛為主都可以。隨機的、似對稱非對稱的較難把握。上下關系的虛實是不等價的。一般說,上下的虛實可以用三段式來處理。羅馬斗獸場,三層虛的連續拱圈上是一層實牆,顯得有一定視覺重量,立面形象完整,券間牆都作倚柱,其凹凸和陰影的作用,也增加了形象的虛的成分。某體育館頂有一個寬大的尾蓋,把原來外面的空間放在里外之間,增加了層次。
空間和實體的關系 1、空間為虛,實體為實,虛因實而生,實之目的是虛。2、構成空間的實體,因其大小、位置、形狀、質地等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構成空間的視覺能量。3、空間之應用,必須用實體來限定和表達。實例:上海教育會堂中庭空間,用水池切入,實樓梯聯繫上下,玻璃引入街景。中國園林一般一面緊,一面松。上海商城入口,既封閉,又通透。杭州西湖小瀛洲水中有島,島中有水,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建築群的虛實分析 北京的傳統民居是組織了外實內虛的空間。現代居住區將密集的住宅做成開放式,然後與公園相鄰,空間結構是公園(公共空間)-中庭(半公共空間)-小路(半私密空間)-住宅(私密空間)。蘇州網師園東部為多進式布局的居住性建築,中軸線規劃,密集,中部為園林主體,水池形成大空間,為了增加層次,將水池東南角和西北角做成港灣形式,以小橋分割,西部以一牆之隔引向建築,牆下一廊,引入的院子以池水和建築收頭。杭州玉泉以兩個觀魚池為中心,組織起兩個院落,以景區之空始到建築之實,又到魚池之空結束。西泠印社把山頂空間圍起來,但圍而不閉,宜於遠眺,疏密有致。
建築的層次
層次與造型 [距離的遠近不同產生景物的層次,沒有層次,景物一覽無余,也就沒有情趣了。歐陽修蝶戀花寫道,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增加層次的手法有,設圍欄物、改變地面材料、改變地面或空間的高度、使用傢具圍護、使用玻璃隔斷。大凡層次處理,一定要注意格式塔法則,即凡事都應當注意自身的形狀,不但注意實的、使用部位,還要注意空的、不使用的部位。單視場:一眼望去能見到數個層次的。桂林榕湖飯店四號樓入口內庭院,門斗到門廳,門廳通過大片玻璃看到內院,內院又有水池、綠地、廊、樓梯,進入內院又須轉彎抹角。廣州白雲賓館入口小院與門廳有大片玻璃相連,視線通透,院子中小橋、水池、廊、山石林木盡收眼底,一座小平橋把水池分成兩個,大的方正,小的曲折,更覺生動[兩個空間形態,如果是視覺層次的,有兩種做法,要麼完全一樣,要麼完全不一樣]。上海某別墅客廳,在客廳可見餐廳和門廳,形成三聯空間,使客廳與門廳間有過渡,廁所在客、餐之間的廊邊,既有暗示,又隱蔽,客廳餐廳間用高低步、對柱分隔。崑山中國銀行底層空間,中庭和營業廳用柱子分隔,中庭與門廳用不同層高處理,中庭與後部,用柱又用不同層高區別。多視場:多視點感受時的建築形象,從入口到出口沿線都能感受到,有如展覽館內的人不斷改變視角。此時人對空間的層次感受,以記憶的形象為主,輔以邏輯思維完成。多視場層次,不可能讓每一空間都有強烈個性,只須使人記住流線,即層次的結構,也就突出了要記住的主要空間。多視場的層次,設計在關系。一組空間,有大路、小路,有亭子、草地,大路讓人快行,小路讓人慢步,亭子用於休息,草地可以隨意,空間形態與功能是一致的。蘇州留園的入口非常巧妙。上海魯迅陳列館,進廳後向右參觀,一路三折到休息廳,上樓亦如是。大型江南私家園林蘇州拙政園,空間構圖必須注意多視野層次。拙政園原東部是明王心一歸田園居,西為張氏補園。從原來中部腰門入院較為合理。長弄堂從東北街到頭是腰門,開門見山,以山障景,造成非視野層次,繞過假山,豁然開朗,是個十分豐富的單視野層次,可見到遠香堂、南軒、荷風四面亭、池水、小山、見山樓、香洲等;可供選擇的路有三條;園中還有園,東南角的枇杷園、西部之園都自成一體。還有更小的層次小庭院,如海棠春塢、玉蘭堂,層層深入,其趣無窮,這就是空間層次手法。小滄浪是單視野層次觀景佳處,通過小飛虹(廊橋)可見荷風四面亭,屬典型空間層次手法。
建築層次的運用 用多層次來解決私密功能要求,如住宅、辦公中的經理室(經過秘書室到經理室)。還可以解決有聚有分的功能要求,如展覽館建築,不封閉空間,只起隔擋作用;美國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空心圓形建築,玻璃頂,人乘電梯上,沿螺旋形展覽空間走下來;洛杉磯海特旅館中庭是美國建築師波特曼的共享空間理論的典型表述,在一個大空間里,劃分出限定不太強烈的小空間,產生空間層次效果,體現當代社會的交往精神。空間層次還可以用來解決深度感要求。住宅的空間性質和關系比較單一,空間不大,處理時不能大手大腳,應該精打細算。起居和餐廳在一起時,要適當作一些暗示以交代分隔,有大空間需要時則可以合二為一。[有的空間對內是外部空間,對外是內部空間,這被稱為重置空間。][有的空間分隔用的手法很特殊,比如把一個西方古典式的門廊倒置、斜放,非同一般,不但有了層次,還令人激動,這被稱為手法主義。]廣場是沒有頂蓋的建築,也有層次問題。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廣場,起始於一個長方形廣場,然後是一個正梯形,再加一個橢圓形,然後是教堂。效果是氣勢非凡,有利於遠看的教堂視覺形象。美國聖地亞哥霍頓廣場,三大塊,用廊式符號化了的分隔來處理,上下內外都有交織,有分有合,十分有機。現代廣場空間層次手法有多種形式,廊、綠化、雕塑,還向高度方向發展,使用下沉廣場、天橋、樓廊等,使空間更多樣。
收頭方法
一個形體的邊界,或起始,或終止,或轉折,進行處理使之有一個完美的交代,這就是收頭。基本法則為:形象終止要有交代。不理想的形象要設法隱蔽。不同的材料平面交接要用凸凹縫。不同的材料立體交接,陰角可直接交接,陽角處理要用線腳、凹槽、壓條把陽角轉變為陰角。近年來,建築形象上多用空架子表述形式,作為收頭,有的不合邏輯,顯得虛假。有的建築形象由地面鑽出來,好像沒有作完,就是沒有在地面上作收頭。兩個立方體相貫,需要有咬合部,不能面面相貼。坡屋頂的相貫也要咬合,這樣才符合邏輯。窗和洞口在面上通過對位關系,確定收頭之處,如果邊界與邊界的位置含混不清,其形態就不會好看。幾種材料的交接最好不要作平接,要有凹凸處理,不能凹凸處理作凹線也行。
建築的尺度
建築形式以多大尺度為合適,建築的內部形象尺度如何統一,是相當重要的問題。建築的尺度以人的尺度為基準。人的基本尺度是:站高1700、頭頂距目120、重心高1000、垂手指尖至地700、兩手距1700、舉手高2100、肩寬500、坐小腿高440、坐肘高660、坐頂高1320。人的空間要求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適度,6平方米以下適合1人書房,6-12平方米適合4人以下交談,12平方米以上可供5人以上活動。人與人的空間關系的參照:相好者的空間距在兩臂內(1.5米),不識者在四臂外,排斥者在六臂外。日本的席為空間單位,一席2平方米,兩個人的情感空間是四席半,9平方米最理想。建築尺度反映在建築體量、內部空間尺度和建築空間場-建築物、空間、人之間的統一關系。宗教建築之所以祟高,是以大的空間壓倒心靈,要有升騰感,高度要超過人的20 倍。上海南京東路建築的高大是因為路狹的原因。對建築的尺度判斷來源於人的經驗:認知部件門、窗、台級、檐部、欄桿、陽台等大小基本固定的局部形象上。有一些巨大體量的建築,不能用窗來作尺度參照,就要完全取消熟知的建築構件和心理模式,得以用車、人來參照,千萬不能似是而非,令人難以捉摸。同一建築形象中,尺度要統一,德國萊比錫的聯軍紀念碑(戰勝拿破崙)拱門巨大,門下的台階不是台階,高達一層樓,使建築尺度混亂,人們不覺其偉大,只覺其巨大。建築與環境的尺度應當統一,特別是風景名勝區,杭州西湖周圍的高層建築,體量與西湖不協調,顯得西湖小了。不同的形狀和大小的場空間,對人的影響可以用等值線表示,內側一面的房角、門、窗、飾物的影響要大一些。內部空間一般較外部空間小,視場收,視距近,還要親切可人,處理手法有:室內空間太高,可把牆角降低作圓角;空間太低,可以把牆角向內移,作圓角。適宜的高度與面積的關系是:H=lg(S+1),如果是走廊,S=16.18*寬。卧室、書房、閱覽室等需要靜的地方,高度宜低,一般為2.5米,就寢、寫字還可更低。跳層大廳一般不宜太狹,寬至少不小於高度。
空間的組織
空間的眼即建築的關鍵空間。公共建築中一般為路線相交的門廳,園林建築中一般是院子,住宅中是起居室,飯店裡的餐廳,賓館里的中庭。空間的組成由圍(可以有缺口,更生動)、覆蓋(有關懷、保護作用)、凸起(如台、壇)、凹入(有隱藏、安全感)、設立(如碑,空間邊界不確立)、地面材料不同等七種構成方式。空間的類別有並置(性質相同排比)、重置(大套小,前套後)、主從(一主數從)、賓主(兩個空間性質不同,地位相近,最好有一個過渡空間)、順序(有順序關系)、綜合性(多種關系)六種空間。空間的組合手法一是每個單體空間形式的選取,二是這些空間怎樣組織。實例:麻省理工學院宿舍(並置,蛇形彎曲,單元並列);客廳里沙發圍出的一圈(重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賓主,秘書處和會議廳間用門廳過渡)。空間既要分隔,又要流通,分平面和立體兩方面。平面實例:美術館;金魚廊;杭州玉泉;上海豫園。立體:兩層合一不宜太狹小,寬不小於高,上下層的高寬比最好一樣,不宜太扁,如太深感覺較差,上下之間流通部分最好作曲線形狀,有動勢,並用吊燈或其它有形之物(樓梯欄桿、觀光電梯)溝通上下。空間的方向性即導向性:長方形長為主向;正方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有靜止感;圓形有運動感又有旋轉的感覺;直角三角形有四個方向作公共空間較好;非直角三角形有六個運動方向有來去匆匆的感覺。實例:體育館作成圓形,適合觀看比賽,圓形有向心的興奮性,但開會不宜;帳蓬結構空間自由多變,宜於展覽會、運動場、健身房、候機樓及文娛游樂場。
建築形態的意象構思
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建築形象不含其他意義,建築形象只要符合自身的藝術法則的要求-變化和統一、均衡和穩定、比例和尺度、節奏和韻律,以及層次、虛實、方向性。二是認為建築形象要反映文化,表達某種意義,表現船帆、飛翔。形的基本心態:立方體靜穆、理性、方直;長方體理性、劃一、有方向性;柱體確定性、嚴肅性、紀念性、祟高性;錐體和棱錐穩定性、永恆性;圓柱體如果高大,運動感強烈,嚴肅性減弱。建築形體是由以上這些母體構成的。而建築設計的文化有一些是由象徵符號如蝙蝠、魚,隱喻如黑瓦白牆中黑喻水以避火,文字如匾額、楹聯等表現的。西方古典手法:古希臘古羅馬用柱式(陶立克平直,喻男性美;愛奧尼奧帶卷渦,喻女性美;科林斯帶藻葉,來自科林斯一位少女的墓碑,少女的奶媽把祭籃放在長有茛菪草的碑頂,到了春天茛菪草伸出籃子,沿著它成長起來,成了渦卷形的曲線)、柱廊、山花、水平檐部、連拱。中世紀用尖拱,拱中向上升騰,用尖塔,用作成拉丁十字的平面象徵耶穌受難。文藝復興時期形上多用圓和正方,強調水平構圖。文藝復興以後的古典主義強調嚴格的比例關系。中國古典手法:長期穩定不變,宮殿高大,開間11間,飾物多;宗教建築中的塔又是樓閣,又高聳入雲,既世俗又至高無上。民居都是分進布局,顯示內向。園林布局自由,強調人的個性,樹姿順其自然,池水則求靜。現代建築手法:形象從原來的建築抽象出來。表現出為人的情態。賴特說我喜歡抓一個想法,戲弄之,直至最後成為一個有詩意的環境。
建築方案設計的運作
有人喜歡從內容出發,有人喜歡從形式出發。前者缺少創造性,不是建築創作,立體不會好,但是基礎。後者常用,對基地和設計手法對象都要熟。還有一種是構成式的,以一個體系為出發點,作各種變換,形成方案,難度較高。第四種是意象性的,把某意念投射到某種形象上,讓人聯想,一經點破,越看越象,如聶耳紀念碑-琴台-耳字,這需要建築師的自我修養。一般要經過主體分析、環境構思、個性創造幾個環節。
⑺ 土木工程和建築學有什麼區別
土木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和建築學都可以從事建築設計,最起碼土木結構和建築學都可以報考建築師,但一般都是建築學來做。
===============
建築學主要是研究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的學科。
建築技術的目的在於為人的各種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舒適的和功能使用合理的環境空間,比如建築設計和建築構造就是建築學專業其中主要的課程。建築藝術的目的在創造建築物優美的形體和建築物所構成的空間給人的精神享受,比如建築各種表現技法和建築理論都是建築學專業學習的方面。
建築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建築師,主從建築設計。
================
土木工程是學習怎麼去建造的學科,具體主要以建築結構和建築施工為主要。
建築結構就是為建築提供合乎使用空間並承受建築物全部荷載和其他不可知荷載的骨架,以保證建築物的安全和維持建築的堅固程度。力學和結構是土木工程的重點學習方面。
建築施工就是把設計圖紙在指定區域通過技術手段和組織措施變成一個現實存在體。學習課程有建築施工技術,測量,材料等。
土木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結構工程師和施工技術人員等。
================
土木工程具體指地表附近一切建築物與構築物的統稱,包括房屋建築,道路,橋梁,隧道,還包括煙筒,排水管等等,可以說連你修個水池,蓋個圍牆都屬於土木工程。
指具體專業包括房屋建築,道路橋梁,隧道,都可以是土木工程 。既然放在和建築學比較,那麼上面所說是土木工程中一個類別,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或叫建築工程等。
⑻ 建築構圖中主從與重點具體指什麼內容
建築構圖中主從與重點規則屬於建築構圖原理的基本范疇。
建築構圖原理的基本范回疇有;答
主從與重點
對比與呼應;
均衡與穩定;
節奏與韻律;
和比例與尺度。
建築構圖裡面的話肯定是主體建築的一些東西就比較重要。
建築構圖法則是指導建築造型設計的原則,又是檢驗建築造型美觀與否的標准。在建築設計中,除了滿足功能要求、技術經濟條件以及總體規劃和基地環境等因素外,還要符合一些美學法則。
(8)主從建築設計擴展閱讀:
多樣統一,既是建築藝術形式的普遍法則,同樣也是建築創作中的重要原則。達到多樣統一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如對比、主從、韻律、重點等形式美的規律。
另外,建築物是由各種不同用途的空間組成的,它們的形狀、大小、色彩、質感等各不相同,這些客觀存在著的千差萬別的因素,是構成建築形式美多樣變化的物質基礎。
然而,它們之間又有一定的內在聯系,諸如結構、設備的系統性與功能、美觀要求的一致性等。這些又是建築藝術形式能夠達到統一的內在依據。
所以,建築藝術形式的構圖任務,要求在建築空間組合中,結合一定的創作意境,巧妙地運用這些內在因素的差別性和一致性,加以有規律、有節奏的處理,使建築的藝術形式達到多樣統一的效果。
⑼ 建築設計常用尺寸比較詳細點的
1.門高:
供人通行的門,高度一般不低於2m,再高也以不宜超過2.4m,否則有空洞感,門扇製作也需特別加強。如造型、通風、採光需要時,可在門上加腰窗,其高度從0.4m起,但也不宜過高。供車輛或設備通過的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其高度宜較車輛或設備高出0.3~0.5m,以免車輛因顛簸或設備需要墊滾筒搬運時碰撞門框。至於各類車輛通行的凈空要求,要查閱相應的規范。
如果是體育場館、展覽廳堂之類大體量、大空間的建築物,需要設置超尺度的門時,可在大門扇上加設常規尺寸的附門,供大門勿需開啟時,人們可以通行。
現今建築內各種設備管井的檢查門頗多,它不是經常通過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與普通門齊或還低一些,下邊還留有與踢腳線同高的門檻,其凈高就不必拘泥於2m,1.5m左右即可。
2.門寬:
一般住宅分戶門0.9~1m,分室門0.8~0.9m,廚房門0.8m左右,衛生間門0.7~0.8m,由於考慮現代傢具的搬入,現今多取上限尺寸。
公共建築的門寬一般單扇門1m,雙扇門1.2~1.8m,再寬就要考慮門扇的製作,雙扇門或多扇門的門扇寬以0.6~1.0m為宜。
供安全疏散的太平門的寬度,要根據計算和規范(有關防火規范)規定設置。
管道並供檢修的門,寬度一般為0.6m。
供機動車或設備通過的門,除其自身寬度外,每邊也直留出0.3~0.5m的空隙。
附帶說一下,供檢修的"人孔"其尺寸也不宜小於0.6m×0.6m。
窗的尺寸
--------------------------------------------------------------------------------
1.窗高:
一般住宅建築中,窗的高度為1.5m,加上窗檯高0.9m,則窗頂距樓面2.4m,還留有0.4m的結構高度。在公共建築中,窗檯高度由1.0~1.8m不等,開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應低於2.0m。至於窗的高度則根據採光、通風、空間形象等要求來決定,但要注意過高窗戶的剛度問題,必要時要加設橫梁或"拼樘"。此外,窗檯高低於0.8m時,應採取防護措施。
現代玻璃幕牆中,整塊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過7.2m,那已不屬於一般窗戶的范圍了。
2.窗寬:
窗寬一般由0.6m開始,寬到構成"帶窗",但要注意採用通寬的帶窗時,左右隔壁房間的隔聲問題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動范圍問題,也要注意全開間的窗寬會造成橫牆面上的炫光,對教室、展覽室都是不合適的。
過道
--------------------------------------------------------------------------------
1.過道寬:
最窄的走道應該是住宅中通往輔助房間的過道,按《住宅建築設計規范》(GBJ96-86)規定,其凈寬不應小於0.8m,這是"單行線",一般只允許一個人通過。規范規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過道凈寬不宜小於1.0m的寬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側身相讓的尺寸。這個尺寸用"不宜小於"是考慮到磚混建築中,0.24m牆,1.2m中距的過道,凈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慮的。
高層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築的過道的凈寬,一般都大於1.2m,以滿足兩人並行的寬度。通常其兩側牆中距由1.5~2.4m,再寬則是兼有其他功能的過道,如課間活動、候診等等。至於大型公共建築人流如潮的過道,那就要根據使用性質和疏散要求來決定它的寬度了。還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過道的長短,是否採光等因素都對過道的寬度起到相當的影響作用,一般長的、暗的、雙側有房間或牆壁的過道,都要適當寬一點或採取變換寬窄的手法加以處理,避免又長、又黑、又悶、又窄的過道,但也不能無原則加寬,白白浪費建築面積。
2.過道高:
過道的凈高原本隨建築層高而定,設計中通常未予專門的考慮。當今建築設備的要求較前普遍了,風管、水管、電氣、消防各種管線利用走道上部空間作為"通廊",過道除了供通行之外、往往成為管線的載體,於是過道凈高的問題經常出現在設計者面前。我們把過道的總高分成下面四個部分:①結構高度;②設備管線高度,一般在0.6m左右,視風管的截面、布置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動噴淋水管的安排而定;③平頂的構造高度,一般0.05m即可;④凈高,這是設計者要認真把握的尺寸,它是決定層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按常規,這個凈高度應在2.2m以上為妥,特別是平頂上還有下垂的煙感探頭、噴淋水喉時,為避免人手觸摸,這個高度要高於普通人摸高2.15m。現今有時會遇到為了盡量減小層高,將走道凈高壓縮到2.10m,這恐怕是最小的高度了。順便提一句,這么低的吊頂,其質地必需十分精細、否則會有壓抑感,過長走道遇此情況,還要從平面上加以寬窄相間的變化處理,以免既壓頭又單調。
⑽ 什麼是建築設計原理
就是在進行建築設計時,所必須要遵循的一些規律。如對建築外形設計時,要考慮運用內形式規容律美的手法,比如比例、尺度、對比、主從、韻律等技巧;還有建築結構的選擇,有混和結構、框架結構和空間結構;還有建築室外空間環境的設計時,要依據建築或建築群體的組合,或者廣場、道路、綠化、雕塑及建築小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