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州大都會廣場的建築設計
建築外抄觀非常簡潔,方正襲、直線條,建築主體部分的外牆全部以耀眼的金色玻璃幕牆覆蓋,干凈利落,充滿理性色彩。這種極富現代感、工業化的很「光亮」的表現手法,雖然可能被批評為「冷漠」,但它一方面透過建築前的小廣場緩和了「冷漠」感,另一方面它與天河北濃郁的商業氛圍非常協調,使其成為附近一帶的建築亮點。
高度 182米
樓層 48層
建築師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
年份 1996年
②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簡介
大都會建築事務常簡稱為OMA(,OMA),是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在鹿特丹成立的。1975年創辦,創辦人除雷姆·庫哈斯外,還有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 與 Madelon Vriesendorp 和 Zoe Zenghelis。創始人雷姆·庫哈斯 1944年生於鹿特丹,早年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曾在倫敦建築聯合學院、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建築。曾引起廣泛爭論的中國中央電視台新大樓設計方案就出自他之手。
③ 美式大都會風格建築特點
美式大都會建築的特點是大、有震撼力,以雕塑造型為主,不是理性建築,而是感性的。
不是從功能的合理性、結構的經濟性方面考慮,而追求視覺上的震撼性。
早在上個世紀20——50年代,紐約大片的大都會風格建築就讓人過目不忘。大都會風格簡潔卻不失奢華,雅緻又科學,將理性和感性沖突的美學發揮到極致,雖表現卻克制
就如同建築本身的特色:低調卻有不張揚的奢華,只要見過,就難以忘懷。
曾在電影《金剛》、《西雅圖夜未眠》、《獨立日》等多部影視作品出現的大都會風格有著豐富的線條裝飾,以沖入雲霄的氣勢與繁茂豐美的頂冠為多數人辨識,對稱性既時尚又不至於太過激進,是古典和現代主義的完美結合體。
建築外立面基本上單色或者單色系的面磚或石材,這種風格的建築物,之所以能讓無數人群為之傾心,還在於其每一處空間和細節的打造、高雅而時尚的格調等無不體現出居者尊貴的身份。
(3)大都會建築設計擴展閱讀:
中央電視台新台址設計就是庫哈斯的荷蘭大都會建築所的作品。
在大都會79號曼哈頓式的商業街區中心位置,是一座由斯特恩親自操刀打造的建築藝術館。穿過高大的拱券石門,是約24米高,全杭州都難以得見的弧形穹頂設計。穹頂由225塊形狀完全不同的玻璃,以及393塊鋼結構構件融合而成。
據稱,每塊巨大的閃耀著迷人色彩的玻璃需要11台專業設備加工,用3種工藝耗費半年時間才得以完成。這個工藝甚至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穹頂工藝還要復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都會建築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波瀾壯闊的立面藝術之旅 建築大師牽手萬科大都會79號
④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目前的OMA
目前OMA依然以庫哈斯為主要負責人,另有2位主要合夥人,分別是Ole Scheeren、艾倫·房龍;原合夥人之一的約書亞·拉莫斯在2006年5月離職(新聞),公司規模約為100名員工,總部位於鹿特丹,並在紐約市、北京都有辦事處。專門承接建築設計、市區規劃和文化分析等工作,並以採納Arup結構和僱用專門的機械工程師聞名,另有研究分公司稱為AMO。
⑤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歷史
在1970年代早期,庫哈斯與增西利斯在AA建築學院相遇,當時庫哈斯是學生,而增西利斯是建築學的講師。1972年,他們合作的第一個案子是庫哈斯在AA的畢業作品;稱為烏托邦/惡托邦計劃,此作品宛如一道柏林圍牆,將倫敦切開成兩半。名稱是「大出走:或成為建築的志願囚徒」(Exos, 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ture)。此作品帶有強烈的庫哈斯風格,將尖銳的概念貫穿整件建築作品。
接下來的作品還有1974年《給地球俘虜的城市》﹙City of the Captive Globe﹚、1975年的Sphinx旅館(Hotel Sphinx)、1975年到1976年的新社福島與社福旅館(New Welfare Island/Welfare Palace Hotel)、1975年的羅斯福島再發展計劃(Roosevelt Island Redevelopment);這些案子充滿了大膽的建築理念,以驚人的紙上模型呈現﹙基地皆為紐約市的曼哈頓﹚
僅管上面這些具有強烈理念的建築從未被建造過,但在庫哈斯1975年出版的知名著作《神智不清的紐約:一個追尋自由宣言的主題城市》﹙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ISBN:1885254008﹚里,引起了相當多的討論和共鳴。
在搬到鹿特丹之前,OMA可說僅在於紙上談兵的階段。當辦公室在鹿特丹成立之後,他們所接到第一個實際建築案是透過競圖而贏得的,庫哈斯與後來加入OMA的薩哈·哈帝成功的在大約10個首選建築提案中,贏得了海牙新荷蘭議會大廈的建築合約(主要設計來自薩哈·哈帝)。當時這項競賽結果引起了不少爭議,國際建築界和輿論批評荷蘭議會不應將重要的建築案交由完全沒有實務經驗的OMA,最後以至OMA並不是建造此案的事務所,當時在國際建築界中,此案詳細的紀錄與出版物引發了相當多的討論,並將OMA知名度大為提升,推向成功的1980年代時期。 1981年,OMA的頭兩個建築實務經驗來自《荷蘭舞蹈中心》與《阿姆斯特丹昔日港防區之規劃》。荷蘭舞蹈中心(圖片)的建築案,由於基地變更,導致設計與建造上一波三折,在1984年才開工,到1987年完工時,被國際建築界批評充滿了「新手的錯誤」,僅管飽受源源不止的評論,荷蘭舞蹈中心被視為OMA第一個能貫徹庫哈斯理念的建築案。
至於《阿姆斯特丹昔日港防區之規劃》、則鮮少被庫哈斯提起,他在此案中設計了兩道長型住宅大樓﹙約供1300個家庭居住﹚,並有學校、社區活動中心等規劃。在1980年代裡,OMA又陸續接了不少建築案,如荷蘭阿美爾警蜘v1982年到1985年﹚、鹿特丹巴士站﹙1985年到1987年;在2005年拆除﹚、阿姆斯特丹Byzantium公寓﹙1985年到1991年﹚、柏林查理檢查哨﹙1984年到1990年﹚;然而這些建築案都不如1980年代後期,OMA在鹿特丹與巴黎進行的兩個重要建築。
1985年到1988年,在鹿特丹,OMA在堤岸區建造了名為「密斯追隨者」(Miesian)的露台別墅區,將知名建築師密斯·凡德勒的風格融合在其中,1984年到1991年間,則在巴黎建造了Dall』Ava別墅(圖片);此別墅依據委託人的需求打造,據庫哈斯說法,原先他設計的是玻璃屋,但委託人還想要一個屋頂游泳池,因此最後變成了一個具有屋頂游泳池的玻璃屋,以至於此案在建造中遇到不少難題。庫哈斯在著作《小、中、大、超大》一書中說:「然而它也帶來了OMA的成長紀錄」。
1980年代,OMA也做了不少研究,包括有1979年阿納姆監獄改造計劃、1979年鹿特丹的Boompjes塔建案、1980年柏林IBA之家建案、1983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建案。這些研究案都是OMA參與競圖的作品,盡管沒有獲得委建合約,但也替OMA奠定了國際建築事務所的聲望。 2005年;西雅圖中央圖書館的落成,是OMA在21世紀的第一個經典作品,雖然在1998年,OMA並沒有被列在此案的初選邀請建築事務所清單中,但透過西雅圖當地OMA夥伴約書亞·拉莫斯Joshua Ramus的協助,OMA被列入了邀請名單,最終贏得了競圖。
此圖書館大膽而新穎的設計落成後,引起西雅圖當地居民一些批評,主要是其外觀一點都不像一般圖書館,且與市容格格不入。但這個造價接近兩億美金的經典建築也引起了設計界不少好評,並將西雅圖推向了國際建築舞台的一部份。此案也使OMA獲得《時代雜志》2004年最佳建築獎與2005年AIA榮譽獎﹙美國建築業界最高成就獎﹚。
另一個OMA在德國柏林施普瑞河﹙en:Spree_River﹚的建案,也在2005年引起了不少注目。該案為荷蘭駐德國柏林大使館。由庫哈斯與艾倫·房龍﹙Ellen Van Loo﹚領銜設計,獲得了歐盟兩年一次的當代建築獎。此建築亦帶有濃厚的庫哈斯風格,以玻璃為外觀主角,使用貫通樓層的通道將內部切割為兩半,在河畔夜色里相當突出。
⑥ 現代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有哪些啊,
順序分別是英文名
中文名
代表作歐洲的:
NORMAN
FOSTER
諾曼-福斯特
香港匯豐銀行和新機場
北京首都新機場
RICHARD
ROJAS
理查德-羅傑斯
巴黎蓬皮杜中心
RENZO
PIANO
倫佐-皮亞諾
柏林波茲坦廣場
GMP
德國的諸多項目
OMA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
北京CCTV
荷蘭駐柏林大使館
HERZOG&DE
MURON赫爾佐格和德穆隆
北京鳥巢
UN
Studio
UN
賓士博物館
美國的
SOM
SOM
北京工行總行
上海金茂大廈
KPF
KPF
世界銀行總部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Frank
O
Gehry
蓋里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
sasaki
北京奧運公園規劃
日本的有
安藤忠雄
伊東豐雄
妹島和市
谷口吉生
日本建設
日清建設
山本理顯
⑦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有哪些設計管理模式
雷姆·庫哈斯(荷蘭語:Rem Koolhaas),荷蘭建築師。早年曾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1968至1972年間,庫哈斯在倫敦的建築協會學院(AASchoolofArchitecture)學習建築,之後又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1975年,庫哈斯與艾利婭·曾格荷里斯、扎哈·哈迪德一道,在倫敦創立了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後來OMA的總部遷往鹿特丹。目前,庫哈斯是OMA的首席設計師,也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建築與城市規劃學教授。庫哈斯於2000年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中央電視台的新大樓便是由他所設計。
⑧ 新人求問,地產說的大都會風格建築是個什麼風格
大都會建築的特點是大、有震撼力,以雕塑造型為主,不是理性建築,而是感性的。
不是從功能的合理性、結構的經濟性方面考慮,而追求視覺上的震撼性。
早在上個世紀20——50年代,紐約大片的大都會風格建築就讓人過目不忘。大都會風格簡潔卻不失奢華,雅緻又科學,將理性和感性沖突的美學發揮到極致,雖表現卻克制
就如同建築本身的特色:低調卻有不張揚的奢華,只要見過,就難以忘懷。
曾在電影《金剛》、《西雅圖夜未眠》、《獨立日》等多部影視作品出現的大都會風格有著豐富的線條裝飾,以沖入雲霄的氣勢與繁茂豐美的頂冠為多數人辨識,對稱性既時尚又不至於太過激進,是古典和現代主義的完美結合體。
建築外立面基本上單色或者單色系的面磚或石材,這種風格的建築物,之所以能讓無數人群為之傾心,還在於其每一處空間和細節的打造、高雅而時尚的格調等無不體現出居者尊貴的身份。
(8)大都會建築設計擴展閱讀:
美國紐約的帝國大廈就是典型的大都會風格。帝國大廈1930年始建,至今已有88年,總建築面積達到204385㎡
整棟建築簡約卻不失設計感,一種低調的奢華,展現給世人,就算沒親自到場看過,卻也早已深知這座建築的魅力。
⑨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介紹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於1975年由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ss)、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Madelon Vriesendorp 和 Zoe Zenghelis在倫敦創立。目前總部位於荷蘭鹿特丹,在美國紐約有分所,是一家專門從事當代建築設計、都市規劃與文化分析的公司,共僱用了約10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建築師、研究人員、設計師、CAD建築師、模型構建師、工業設計師以及平面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