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海外建築工程材料采購風險研究

海外建築工程材料采購風險研究

發布時間:2021-03-14 16:39:58

Ⅰ 如何防範材料采購風險

一、采購風險 采購風險通常是指采購過程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人為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具體說來,如采購預測不準導致物料難以滿足生產要求或超出預算、供應商群產能下降導致供應不及時、貨物不符合訂單要求、呆滯物料增加、采購人員工作失誤或和供應商之間存在不誠實甚至違法行為。 ( 一 ) 企業采購的風險分析 1.企業采購外因型風險 (1 )意外風險。物資采購過程中由於自然、經濟政策、價格變動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風險。 (2)價格風險。一是由於供應商操縱投標環境,在投標前相互串通,有意抬高價格,使企業采購蒙受損失;二是當企業采購認為價格合理情況下,批量采購,但該種物資可能出現跌價而引起采購風險。 (3)采購質量風險。一方面由於供應商提供的物資質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加工產品中達到質量標准,或給用戶在經濟、技術、人身安全、企業聲譽等方面造成損害;另一方面因采購的原材料的質量有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整體質量、製造加工與交貨期,降低企業信譽和產品競爭力。 (4)技術進步風險。一是企業的製造產品由於社會技術進步引起貶值、無形損耗甚至被淘汰,原有己采購原材料的積壓或者因質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損失;二是采購物資由於新項目開發周期縮短,如計算機新型機不斷出現,更新周期愈來愈短,剛剛購進了大批計算機設備,但因信息技術發展,所采購的設備已經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 (5)合同欺詐風險。合同欺詐風險涉及以下幾種情況: ①以虛假的合同主體身份與他人訂立合同,以偽造、假冒、作廢的票據或其他假產權證明作為合同擔保。 ②接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款、預付款、擔保財產後逃之夭夭。 ③簽訂空頭合同,而供貨方本身是"皮包公司",將騙來的合同轉手倒賣,從中牟利,而所需的物資則無法保證。 ④供應商設置的合同陷阱,如供應商無故中止合同,違反合同規定等可能性及造損失。 2.企業采購內因型風險 (1)計劃風險 (2)合同風險。一是合同條款模糊不清,盲目簽約;違約責任約束簡化,口頭協議,君子 協定;鑒證、公證合同比例過低等。二是合同行為不正當。賣方為了改變在市場競爭中的不利地位,往往採取一系列不正當手段,如對采購人員行賄,套取企業采購標底;給予虛假優 惠,以某些好處為誘餌公開兜售假冒偽劣產品。而有些采購人員則貪求蠅頭小利,犧牲企業 利益,不能嚴格按規定簽約。三是合同日常管理混亂。 (3)驗收風險。在數量上缺斤少兩;在質量上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種規格上貨不對路,不合規定要求;在價格上發生變動等。 (4)存量風險。一是采購量不能及時供應生產之需要,生產中斷造成缺貨損失而引發的風險;二是物資過多,造成積壓,大量資金沉澱於庫存中,失去了資金的機會利潤,形成存 儲損耗風險;三是物資采購時對市場行情估計不準,盲目進貨,造成價格風險。 (5)責任風險。許多風險歸根到底是一種人為風險,主要體現為責任風險。例如,合同簽約過程中,由於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未能把好合同關,造成合同糾紛;或是采購人員假公濟私、收受回扣、謀取私利。 ( 二 ) 企業降低采購風險的關鍵 企業要降低質量、交期、價格、售後服務、財務等方面的采購風險,最關鍵是要做好以下 幾項工作: 1.供應商的初步考察階段 2.產品認證及商務階段 對所需的產品質量、產量、用戶的情況、價格、付款期、售後服務等進行逐一測試或交流。 3.小批量認證階段 對供應商的產品進行小批量的生產、交貨期等方面的認證。 4.大批量采購階段 根據合作情況,逐步加大采購的力度。 5.對供應商進行年度評價 對合作很好的供應商,邀請他們到公司交流明年的工作打算。

Ⅱ 全球化對建築行業風險與機會並存,討論全球化對建築行業的影響(從戰略管理來分析)

全球化經濟危機很大程度影響著我們建築行業的發展,而建築業發展的方向在於與世界的溝通和聯動。事實上,中國乃至世界的建築業正是缺乏這種溝通和交流。我想,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建築學會應該首先把行業內人士和企業的溝通和交流放在戰略的位置上。
建築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大,奧運工程的招投標以及建設過程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經典的案例,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這種跨國和國際化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企業或者個人將會在競爭中更加關注建築的成本和投資效益、關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關注企業全球化發展的機遇,這對整個建築業發展本身是有幫助的。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去增加和建立這個溝通和交流,對於行業的人和企業是非常有幫助的。
舉一個例子,香港和大陸的承包商由於歷史的原因,各自的優勢和弱勢非常明顯。香港的承包商在國際化觀念、招投標的能力、索賠的能力、合同管理的能力,具備了長期在國際市場競爭和磨練的經驗和能力,而這些恰恰是國內承包商缺乏的。對於內地而言,我們則具備更加優良的技術優勢、相對低廉的成本優勢。如果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就會產生優劣互補,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到國際市場上去競爭就會如魚得水。
對於目前這場金融行業的危機而言,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建築行業。當然,危機當前有「危」也有「機」,現在包括東南亞、澳大利亞和歐洲在內的一些建築企業正在計劃或者已經開始和我們內地的一些建築企業進行合作。在金融危機這種大背景下,我相信他們比我們更想尋找機會,同樣,我們的機會也隨之產生了。
我們國內的建築企業更要通過這樣一個會去提高自己。從國際慣例來看,金融危機是具有時間界定的,就是數學結構上的拋物線,有波峰就有波谷,當然不會有永遠的危機。國際建築企業或個人通常的做法是在這個時間內進行學習和調整。培訓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即在這段時間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提升企業的結構和管理,當風暴結束的時候我們可以應對和承受更大的危機和災難,所以說,金融危機也是一個機會。
對於建築行業而言,金融危機的來臨預示著原有的結構和模式將發生改變。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過去原有的融投資模式和經營模式必然受到沖擊,原有的技術和管理也必然因此而發生變化。在技術方面而言,新的建築技術、管理技術也會應運而生,比如說,節能環保、綠色建築、風能等新技術的應用都會在這個時間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
從金融危機的角度出發,企業應該是減少產能的投入,資金的投入使用也是拉緊閘口。但是目前,很多世界500強的企業都在這個期間進行充分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管理的創新提高,技術投入和資金使用不降反升。
從全球的角度看金融危機,我們會發現危機爆發後,的確某些地區、某些企業由於缺乏資金投入出現了種種問題,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區和人是具備資金實力的,並且他們還在進行著投資和發展經濟。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去思考,怎樣把二者有機聯動起來,也就是剛才我提到的尋找和提供一個平台,為企業和行業提供機會。
有一些地區機構和個人是具備這種經濟實力的。當然他們不會選擇把錢放在口袋裡,一定會投入到市場中去。問題是,什麼時候投、選擇哪個市場投是個關鍵。危機形勢下,信心是最重要的。過去,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全世界都是機會,但是現在不行了,現在要選擇在全球市場最好的地方投入這筆錢。我相信,目前很多國際承包商進入中國市場的目標,明確說明我們的機會正在一步步靠近。
我們的企業要去尋找和挖掘這些機會,關注市場的運動軌跡和資金流動方向,在危機時努力提高自身的實力和能力,當機會來的時候才能具備把握機遇和財富的實力和能力。其實,我們鼓勵中國建築企業「走出去」的口號已經很多年了,但事實上不僅我們對外國承包商和外國市場不夠了解,外國承包商和市場對我們更不了解。同時,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企業沒有信心「走出去」。
雖然從政府和行業角度而言,各種政策和信息鼓勵我們的企業「走出去」,但是鑒於國內市場本身的體量優越性,中國建築業天生不具備海外生存的緊迫感和慾望,大概4000多萬的中國建築企業因此也纏綿於中國這個市場裡面。
然而,不具備戰略眼光的企業將更容易面臨危機。這次危機的到來,從一定程度上對這些企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對國際市場沒有打算的企業不會走的長遠,那些堅持「走出去」的建築企業會體會到危機到來後,海外市場為自己增加的生存空間,平台和機遇是留給這些企業的。

Ⅲ 國際采購的風險有哪些

由於國際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及一些人為的因素,采購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主要有采購計劃的風險,這主要是由於計劃管理不當或不科學導致了采購進度、采購目標、采購質量、采購運輸等受到影響,在采購過程中經常由於信息不對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牛鞭效應」引起了采購計劃與實際市場需求量的偏差。采購存量風險,這種風險有三種情況:存量不足、存量過剩、價格波動都將發生存量風險。企業「零庫存」策略可能因供應商供貨時間不及時或是采購數量出現偏差,采購量不能及時供應生產的需要,發生生產中斷造成缺貨損失而引發的風險。物資采購過多,造成積壓,其中多數因技術進步而導致的無形損耗,使企業大量資金沉澱於庫存中,失去了資金的機會利潤,形成存儲損耗風險。物資采購時對市場行情估計不準,盲目進貨,結果很快價格下跌,引起價格風險。價格風險主要是由於市場需求、通貨膨脹、國際匯率的變動等引起的。

Ⅳ 簡述國外工程特點及國外工程的風險主要有哪些

特點:要求高,工期緊,利潤相對較高。
風險:1. 工期,主要是人力問題、運輸時間長(海運)等。 2. 質量,不同國家相關標准不同,很多高於中國標准,因此如何確保質量符合要求需要相應的投入。3.匯率,合同額、相關材料價格都與匯率變化有關。

建築工程材料采購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規

正確答案為:A 《建築法》第二十五條按照合同約定,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由工程承包單位采購的,發包單位不得指定承包單位購入用於工程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或者指定生產廠、供應商。

Ⅵ 國際市場運作中,建築公司是否認為海外建築項目的風險比國內建築項目大

當然,首先是政策風險;其次是人力風險,國內的工程師或者工人由公司擔保到國外,有些就不回來了,對公司損失也很大;還有就是資金風險。中國的建築企業在海外的項目很多都不是一級承包商,都是通過總承包商再分包項目的,這樣利潤也不高。

閱讀全文

與海外建築工程材料采購風險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