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需關於藏族建築的書籍,民居和寺廟的都要。同求昌都地區香堆鎮的歷史資料和香堆鎮向康大殿的歷史資料。
你可以參考《中國藏族建築(精)》一書,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藏族建築文化、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成就,介紹了藏族民居、庄園、政府建築、宮殿、寺院、園林等建築類型。
這本書以文字及測繪圖、黑白照片為主,有少量彩色照片,是目前我國研究藏族的權威著作。
在漫長的歷史中,居住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創造出眾多的輝煌建築群。各種類型的建築,無論是城鎮、宗山、宮殿、寺院、林卡,還是庄園、王府、貴族府邸、民居、橋梁、均有特色。
㈡ 藏式風格裝修該如何設計
藏式傳統建築有著十分獨特和優美的建築形式與風格,與雪域高原壯麗的自然景觀渾然一專體,給人屬以古樸、神奇、粗獷之美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和鮮明的基本特點。隨著旅遊業的興起,人們對藏式風格的裝修也極為有興趣,很多的人有熱情將自己的家裝成藏式風格。
藏式傢具的形式比較單調、而且品種也不多。因為藏族人都喜歡盤坐在地上,沒有凳子、坐椅,只有箱子、櫃子和桌子。藏式傢具的形態不拐彎抹角,只有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在藏族固定居民中,室內陳設中置主次分明,重點也很突出,主要部分是主居室和經堂,其他部分都比較簡陋和朴實。主居室即是餐廳,又是卧室,也是待人接客的廳堂。藏式傢具的材質多為雪松或者是普通的松木,需要雕刻的傢具要選用稀有的高原硬木。由於都是實木,故藏式傢具的重量比選用三合板製作的現代傢具重很多。
㈢ 藏式建築窗有什麼特點
建築用料以就地取材為主。藏東南木材豐富,故一般用原木或木板造房;西北部牧民則多用牛毛編織帳房;山地河谷(特別是農區)的地方則以土石結構的碉房居多。帳房俗稱帳篷,是牧區最普遍而古老的一種居住形式。根據放牧方式和季節的不同,又有冬帳房、夏帳房之分。冬帳房一般用木棍作框架,上覆氂牛毛織成的毯子。夏帳房則一般用細帆布製作而成,艷色以白艷色居多,上剪畫各種吉祥圖案,甚是好看。
農區和牧區的居住條件相差甚遠。農區及城鎮居民均居住在較為固定的房屋中,形式為平頂,採用石塊、土坯或圓木砌牆,厚實而整齊。門窗上端有斗拱作檐,加以彩繪裝飾,極富立體感。現藏族農區或半農半牧區居住的藏式樓房以三層為多,富貴人家也有修四層的。底層圈養牲畜並放農具等器具,二層作客房、廚房和其它,三層為主人住房和經堂,並放置糧食、肉類等不宜潮濕的物品。房頂多為平台,供主人散步、眺望、曬糧草等用。經濟條件好的,把大院落設計得十分精緻:周圍是房間,中間有天井,沿邊是走廊。房屋旁邊還有轉經筒,屋頂插旗幡。以放牧為主的牧民則逐水草而居,居住的是帳篷,攜帶方便,容易搬遷,極適合游牧生活方式。
藏族住宅的客廳、卧室、門庭和大門兩邊大都繪有各種花飾圖案。康區和嘉絨一帶的民居頗具特色,多以木結構為主,色彩圖案鮮艷,宛如宮殿;靠青、川一帶的民居多為片石壘砌,村中多碉樓,而且多以白石或白灰作為建築裝飾。
㈣ 藏式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藏式建築分為僧用建築和民用建築
1、僧用建築特點
地形選擇上,寺院多選擇環境較好,地勢險要之處依山而建。建築連綿起伏,層樓疊閣,很有巍峨聳峙、棟字庄嚴的氣勢。
2、民用建築-牧民住宅特點
德格牧區普遍用牛毛帳篷作為住房,牧民用牛毛紡線,織成粗氆氌,厚約二三毫米,縫成長方形的帳篷,帳內以木桿支撐,帳外周圍用20餘根牛毛繩張拉,帳篷四周用少許草餅或糞餅壘成牆垣,以避勁風入帳。帳篷一方設門,門上懸有護幕。帳頂上順脊處開一長方形天窗,作入光排煙之用。一天窗之外有護幕一塊,白天翻開,夜間遮蓋,這種帳篷經暴雨不漏,大雪不塌裂。拆卸卷疊後,一兩頭氂牛便可運走。
(4)藏族房屋建築設計擴展閱讀:
藏式建築相關案例
德格的藏式建築獨具特色。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力學構造原理、材料選用等方面都與漢式建築風格迥異,藏式建築體現了藏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實踐中創造和積累的豐富經驗。德格縣的藏式建築,從形式上可分為寺院建築和民用建築兩大類。
德格佛塔的特點是基座占塔高的三分之一,保證了上層建築的堅固穩定,而且具有巍峨高大的藝術效果,塔的頂部是塔剎,建塔時往往著意修飾塔剎。一般由須彌座或仰連座襯托剎身,剎桿上套貫數目不等的相輪,上置華蓋、仰月、寶珠等。
㈤ 藏式建築中外牆裝飾的帶狀小白點到底叫什麼,有何寓意
踢腳線。
模數:是選定的標准尺度單位i,作為尺寸協調中的增值單位、柱等結構構件在房屋中的總體布局:應符合模數數列的規定,用以標注建築定位軸線,公共綠地,又包括居住區公園、板:直接承受樓板及屋頂傳下來的荷載;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
縱牆承重方案:是將縱牆作為承重牆擱置樓板,而橫牆為自承重牆。
塗料飾面:是在木基層表面或抹灰飾面的面層上噴、刷塗料塗層的飾面裝修。
承載力,不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在由牆或梁支撐的木槅柵上鋪釘木板,木槅柵間是由設置增強穩定性的剪力撐構成的
井式樓板,樓板將承受的上部荷載將自重傳遞給牆或柱,承受底層地面上的荷載,並將荷載均勻地傳給地基。
陽台。
牆體的高厚比:是指牆、柱的計算高度H。與牆厚h的比值。
塊材牆:是用砂漿等膠結材料將磚石塊材等組砌而成。
牆體尺度、建築組合件:是建築裝修中的重要內容,為了遮蓋地面與牆面的接縫、保護牆身以及防止擦洗地面時弄臟牆面而做成踢腳線。
塑料地面。
空間曲線:曲線上的任意連續四點不在同一平面內。如螺旋線等,
平面曲線,在沿建築物長度方向隔一定距離預留垂直縫隙。
沉降縫: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豎向縫。
防震縫:在抗震設防烈度7~9度地區內應設防震縫。
隔牆:用一組交匯於一點的投影線,是空間物體在投影面上得到投影:由骨架和面層兩部分組成:包括一切有機物質為主所製成的地面覆蓋材料。橡膠地面。
承重牆。輕骨架隔牆。
窗下牆:指屋面與垂直牆角相交處的防水處理。
樓梯、建築製品等生產製作後的尺寸、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
避難層:是高層建築中用作消防避難的樓層。一般建築高度超過1OOm的高層建築,為消防安全專門設置的供人們疏散避難的樓層:曲線上的個點都位於同一平面內。如圓,投影面必須是空間幾何元素出於對解題最有利的位置。
水落口,是一種雙向受力的板柱結構。
墊層。頂棚:它是樓蓋層的下面部分,它對提高建築的藝術效果:承受並傳遞荷載給地基的結構層,墊層有剛性墊層和非剛性墊層之分。
剛性墊層,為人們提供戶外活動的場所。
雨棚:是投影面保持不動,將空間幾何元素繞垂直於一投影面的軸旋轉到投影面處於有利於解決問題的位置。
換面法:投影面必須垂直於原有的一個投影面。
樓蓋層:包括樓蓋層和地坪層:是設在房屋出入口的上方,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間的承重構件,樓蓋層分隔上下樓層空間,地坪層分隔大地與底層空間、建築製品等的設計尺寸。
實際尺寸,h是踏步高:平面上窗洞口之間的牆體。
網架結構:一種由多根管件以一定規律通過節點組成的空間結構。
定位尺寸:指厚度與牆段長兩個方向的尺度。牆厚。
縱牆:沿建築物長軸方向布置的牆:主要有塊材和灰縫的尺寸組合而成。通過避難層的防煙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由於是先立牆筋(骨架)後再做面層,因而又稱為立筋式隔牆:作為豎向交通和人員緊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設施。
樓梯井:指樓梯段之間形成的空檔,此空檔從頂層到底層貫通。
樓梯的長度計算:樓梯長度取決於踏步數量,當N已知後,對兩端等跑的樓梯段長L=(N/、定位線之間的距離,以及建築構配件、建築組合件、建築製品。
油漆塗料:是由膠黏劑、顏料。
結構布置:指梁:不設梁、美化環境起著重要作用,還具有保護牆體的功能和改善牆體熱工性能的作用,b是踏步寬,是各個部分能自由地變化:確定基本幾何體之間相對位置所需要的尺寸:位於房屋內部,主要起分隔內部空間的作用、高度相等、同位相交:是以橡膠為主要原料再加入多種材料在高溫下壓制而成。
材料找坡,易使建築物發生裂縫或破壞,故在設計時應事先將房屋劃分成若干個獨立的部分:當肋梁樓板兩個方向的梁不分主次、設備等界限之間的尺寸。
構造尺寸。
半框架承重:是分隔室內空間的非承重構件;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其中:常用於厚而不易斷裂的面層,如混凝土地面、水泥製品塊地面等。
素土夯實層:地坪的基層,也稱地基,通常是填300mm厚的土夯實成200mm厚,使之能均勻承受荷載。
塞口:是在牆砌好後再安裝門框,又稱塞樘子。
立口:在砌牆前即用支撐先立門框然後砌牆,又稱立樘子。
門框:又稱門樘,一般有兩根豎直的邊框和上框組成,當門帶有亮子時,還有中橫框,躲閃們則還有中豎框。
基礎:是建築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它承受建築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全部荷載,並把這些荷載連同本身的重量一起傳到地基上。
地基:是承受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的土層。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層具有足夠的承載力,不需經過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土層。人工地基:當土層的承載力較差或雖然土層較好,但上部荷載甚大時,為使地基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可以對土層進行人工加固。
埋置深度: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
柔性基礎: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礎,不僅能承受壓應力,還能承受較大拉應力,不受材料的剛性較限制。
【商品房】 是指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並出售、出租的房屋。
【經濟適用住房】 是指根據國家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安排建設的住宅。由國家統一下達計劃,用地一般實行行政劃撥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讓金,對各種經批準的收費實行減半徵收,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
【住宅】 是指專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別墅、公寓、職工家屬宿舍和集體宿舍(包括職工單身宿舍和學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樓中作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兒所、病房、療養院、旅館等具有專門用途的房屋。
【成套住宅】 是指由若干卧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室內走道或客廳等組成的供一戶使用的房屋。住宅按套統計。兩戶合用一套的住宅,按一套統計;一戶用兩套或兩套以上的應按實際套數統計。
【工業用房】 是指獨立設置的各類工廠、車間、手工作坊、發電廠等從事生產活動的房屋。
【公用設施用房】 是指自來水、泵站、污水處理、變電、燃氣、供熱、垃圾處理、環衛、公廁、殯葬、消防等市政公用設施的房屋。
【鋼結構】 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材料建造的,包括懸索結構。
【鋼、鋼筋混凝土結構】 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鋼筋混凝土建造的。
【鋼筋混凝土結構】 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
【混合結構】 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和磚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鋼筋混凝土製成,以磚牆為承重牆,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
【磚木結構】 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磚、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製房架、磚牆、木柱建造的。
【其他結構】 是指凡不屬於上述結構的房屋都歸此類。如竹結構、磚拱結構、窯洞等。
【房屋層數】 房屋層數是指房屋的自然層數,一般按室內地坪±0以上計算;採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計算自然層數。房屋總層數為房屋地上層數與地下層數之和。
假層、附層(夾層)、插層、閣樓(暗樓)、裝飾性塔樓,以及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水箱間不計層數。
【地下室】 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包括層高在2.2m以下的半地下室)。
【假層】 是指建房時建造的,一般比較低矮的樓層。其前後沿的高度大於1.7m,面積不足底層的二分之一的部分。附層(夾層)是房屋內部空間的局部層次。
【擱樓(暗樓)】 一般是房屋建成後,因各種需要,利用房間內部空間上部搭建的樓層。
【低層住宅】 指一層至三層的住宅。
【多層住宅】 指四層至六層的住宅。
【中高層住宅】 指七層至九層的住宅。
【高層住宅】 指十層及十層以上的住宅。
【完好房屋】 指主體結構完好。不倒、不塌、不漏。庭院不積水、門窗設備完整,上下水道通暢,室內地面平整,能保證居住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房屋,或者雖有一些漏雨和輕微破損,或缺乏油漆保養,經過小修能及時修復。
【基本完好房屋】 指主體結構完好,少數部件雖有損壞,但不嚴重,經過維修就能修復的房屋。
【一般損壞房屋】 指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屋面不平整、經常漏雨,門窗有的腐朽變形,下水道經常阻塞,內粉刷部分脫落,地板松動,牆體輕度傾斜、開裂,需要進行正常修理的房屋。
【嚴重損壞房屋】 指年久失修,破損嚴重,但無倒塌危險,需進行大修或有計劃翻修、改建的房屋。
【危險房屋】 是指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有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房屋建築面積】 是指含自有(私有)房屋在內的各類房屋建築面積之和。指房屋外牆(柱)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築。
【住宅建築面積】 是指供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建築面積,包括企事業、機關、團體等的集體宿舍和家屬宿舍。
【成套住宅建築面積】 是指成套住宅的建築面積總和。
【危險房屋建築面積】 是指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有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建築面積。
【房屋減少建築面積】 指報告期由於拆除、倒塌和因各種災害等原因實際減少的房屋建築面積(包括私有房屋)。
【房屋使用面積】 是指房屋戶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按房屋的內牆面水平投影計算。
【住宅使用面積】 是指住宅中以戶(套)為單位的分戶(套)門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的卧室、起居室和客廳(堂屋)、亭子間、廚房、衛生間、室內走道、樓梯、壁櫥、陽台、地下室、假層、附層(夾層)、閣樓、(暗樓)等面積。住宅使用面積按住宅的內牆線計算。
1。建築工業化:建築構件標准化,用工業流水線的方式生產建築物。主要指裝配式建築,就是將工廠預制好的構件運到現場組裝,提高建築施工效率。
2。排架體系:相對於框架體系,柱頂和梁的節點是鉸接的。
3。剛性防水:相對於柔性防水,一般指鋼筋混凝土防水層。
4。雙向現澆板: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的尺寸比不大於2,兩個方向都可以傳遞荷載的現場澆築的鋼筋混凝土樓板。
5。礓嚓:坡度較陡的坡道上設置的防滑條紋。
6。廡殿頂: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屋頂形式。
7。硬山擱檁:山牆處的屋面沒有伸出牆外,屋面檁條擱置在山牆上。
8。「三合一」屋面板:防水、保溫、承重功能三合一的屋面板。
9。消防電梯:火災發生時能夠繼續安全運行的電梯,萬一建築內發生火災,可以用於消防救生。
10。體型高寬比:建築物的高度與寬度(平面較窄方向)的比例。
11。透光率:光線能通過透光材料的比例。
12。MU30:砌體材料的強度等級為30MPa。
13。絕對標高:相對於標准黃海海平面的高度。
14。地耐力:地基土壤承載荷載的能力。
15。三氈四油:三層油氈和四層瀝青間隔鋪設的防水做法。
16。構造柱:澆築的砌體牆內的鋼筋混凝土柱,作用是加強抗震能力,保證設計范圍內的地震發生時,房屋不會倒塌。
層高
層高是指房屋地板面或本層樓板面至上層樓板面之間的垂直高度。層高減去樓板厚度稱為凈高或凈空。按照《國務院關於嚴格控制城鎮住宅標準的規定》中的規定,住宅層高按2.8m計算,如採用2.8m以下(不含2.8m)層高時,其所節約的投資,可作為增加建築面積之用,但每戶增加數最多不超過3m2。
陽台
房屋向外凸出敞開三面牆或不凸散開一面牆供住戶沐浴陽光、眺望室外等活動的場所稱之陽台。凸出牆外的叫凸陽台,又稱眺台;不凸出牆外、只敞開一面的叫凹陽台。陽台寬120~140m,長240~33Om。陽台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和預制鋼筋混凝土兩種。陽台外邊要有欄桿或欄板以保證人們活動的安全。無論現澆或預制都必須與圈樑或壓梁鋼筋連接好,保證絕對平衡,不能傾覆。陽台板面抹灰找出坡度,下雨時可使雨水流出,但抹灰厚度不能超過設計要求,一般為0.3cm厚。陽台要計算面積。
平台
樓房建築體中沒有上蓋並高於層外地面之平面結構為平台。平台可供住戶納涼、休蔥、晾衣物等活動之用。平台可以在樓層頂部,也可以在腰部或底部。平台不計算建築面積。
樓梯
樓梯是指房屋各層之間的豎向通道。即使在多層或高層房屋中使用電梯等升降設備,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樓梯-般由梯段、休息平台以及欄桿和扶手等部分組成。為了滿足使用要求,樓梯應便於人上下通行、搬運傢具和物品;在發生緊急事故(如火災)時,人能安全、迅速疏散;樓梯的結構應安全、可靠、方便,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樓梯的類型,按用途分主要有樓梯、輔助樓梯、安全樓梯及消防樓梯等。按使用材料分有鋼筋混凝土樓梯、鋼樓梯及木樓梯。按建築布置分有單跑樓梯、雙跑樓梯、三跑樓梯、雙分雙合式樓梯。按結構特點分有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等。樓梯的寬度,通常不小於110~120cm。
走道
走道也稱通道,指聯系房間、門廳和疏散人流的通道。從房間的聯系考慮,走道的寬度應滿足人的通行和搬運傢具的需要。其參考寬度如下:住宅走道為lOO~12Ocm;教學樓走道為180(一側有教室)~240cm(兩側有教室);醫院走道為240~30Ocm;劇場走道大於300cm 。從防火和安全疏散角度考慮,走道不宜過長,從房間到樓梯間或外間的最大距離,學校、醫院一般為35m,其他民用建築為40m,托兒所、幼兒園為25m。走道通常不計算使用面積,有頂蓋的外走道則應計算建築面積。
屋架
屋架是指建築物中支承屋面的承重結構。通常屋架擱置在房屋縱向外牆或柱墩上,使建築有一較大的使用空間。屋架一般按照房屋的開間為相等間距排列,房屋開間的選擇與建築平面以及立面設計都有關系,大量民用建築通常採用3~4.5m;大跨度建築可達6m或更多。屋架類型主要有:中桿式屋架、豪華式屋架、三支點屋架、四支點屋架、鋼筋混凝土屋架等。
托架
托架是指在建築物中,當柱距超過屋架間距時,在兩柱間設置的用以承托屋架的構件。托架通常用預應力混凝土製作和鋼製作。建築跨度小於12m時,可用梁作為托架。
檁
檁是屋頂結構中支承橡子或屋面板的承重構件。一般橫向擱置在屋架間、山牆間,或屋架和山牆間,也有懸臂檁條。多用木製,又稱桁條,一般為方形或圓形。用鋼筋混凝土製作的,稱為次梁。
椽
椽是屋頂結構中設置在檁條上的木條,分成方形和圓形兩種,上面裝訂望板,或鋪設其他墊層。
頂棚
頂棚是屋頂或樓板底加以抹灰或其他裝修的表面層。為了起遮蔽、保暖、隔熱、防塵、隔音等作用,有的還用板條、擱宿、鋼絲網、膠合板、塑料板等做懸吊層(吊頂)。
龍骨
龍骨也稱擱柵或楞木。支承木地板、樓板或頂棚的主梁(大龍骨)及次梁(小龍骨),或拼裝隔牆的骨架。常用木方或彎曲薄壁型鋼製作。
屋脊
屋脊是兩個坡屋頂相交形成的一條隆起的棱脊。水平的稱平脊,斜向的稱斜脊。如四坡頂中,有一條平脊,四條斜脊。
屋頂
屋頂又稱屋蓋,是建築物的頂部結構。它通常由屋面、屋頂承重結構、保溫層或隔熱層以及頂棚等組成。屋頂有坡屋頂、曲屋頂和平屋頂之分。其中坡屋頂是由層面和屋架組成。屋面用以防禦風、雨、雪的侵蝕和太陽的輻射,屋架支於牆或柱上,並將自重及屋面的荷載傳至牆或柱。屋頂應堅固、耐久、防滲漏,並具有保溫、隔熱性能。屋頂是整個建築物外觀的組成部分,設計時應注意造型美觀。
屋頂分類
屋頂主要分三類:按屋頂構造分,有天棚屋頂和無天棚屋頂;按耐火程度分,有耐火屋頂和可燃性屋頂;按屋頂形式分有單曲面屋頂(如筒形屋頂、錐形屋頂)、雙曲面屋頂(如穹窿、雙曲拱等)、平屋頂、斜屋頂(如單坡、雙四坡、多坡、歇山、拆腰等)。
平屋頂
平屋頂通常是接近水平之屋頂造型。屋頂高度與跨度之比小於1210者稱為平屋頂。平屋頂施工,有鋪築保溫層和面層兩工序。應按施工規范施工,否則,容易造成屋面漏水,室內頂棚結露,屋頂起不到防水、隔熱、保溫的作用。施工的順序是:先將保溫層鋪築在結構基層上,而後鋪築面層。結構基層有鋼筋混凝土基層和木基層兩種。鋼筋混凝土基層可用各種預制空心板或現澆混凝土板;木基層一般在木閣棚上鋪設木板、竹笆、蘆席、葦泊等,也可用鋼筋混凝土小梁代替木閣柵。
坡屋頂
在房屋建築中,坡屋頂是由一些傾斜屋面相互交接而成,支承結構常用山牆或屋架。坡屋頂的結構和平屋頂的結構有顯著的不同。民用建築坡屋頂常用木結構承重,用瓦防水或屋架下設吊頂或在瓦下面設保溫層,解決保溫問題。木結構承重,是指鋪設在屋架上面的擦條、橡條及屋面板等。防水瓦,主要有粘土平瓦、水泥平瓦、碳化砂平瓦、煤肝石平瓦等多種。屋頂坡度大小一般用屋頂的跨度與高度之比來表示,或用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來表示。
剛性防水屋面
用剛性防水材料做成的屋面。指在屋面結構層上以防水水泥砂漿或現澆細石混凝土等剛性材料做防水面層的屋面。它一般是預制混凝土屋面板上或層面保溫層上配置一層直徑3~4mm的鋼筋網,然後澆搗混凝土,並設置分格縫。這種屋面常由於溫度引起的熱脹冷縮及材料本身干縮開裂導致屋面滲漏,結構變形也易將屋面撕裂滲水,只適應結構剛度較好的房屋或工程。
柔性防水屋面
柔性防水屋面也稱卷材屋面、油氈屋面,一般用於鋼筋混凝土平屋頂上。如在該屋面板上刷上瀝青膠等膠結材料,將油氈、玻璃布等卷材粘結在結構層上,形成一個良好的防水層。它具有較好的不透水性,目前使用較普遍。但防水層的肢結材料及油氈等卷材,在長期冷熱交替作用下容易發生伸縮,又受陽光、空氣、水分的長期作用,因而防水層容易老化,由軟變硬發脆。
天溝
指建築屋面上用以引泄雨水的溝槽。它由毗鄰的兩個屋頂相交或屋頂與牆面相交而形成。因房屋的構型不同,斜向的稱為斜溝,在檐頭處的稱為檐溝。它多採用輕質並耐水的材料製作,通常有鍍缽鐵皮、石棉水泥瓦和玻璃鋼等數種。
泛水
設置在建築物上的排水斜坡。如屋面與山牆、女兒牆、高低屋面之間的立牆、煙囪下端、變形縫下部的交接處,均應設置泛水。
隔熱層
指建築物中為減少或避免外界陽光直射或輻射影響室溫所採取的設施。通常有如下隔熱措施1)住宅建築的東西向窗戶(尤其是西窗),宜有適當遮陽措施;(2)減少東西向牆,即採取南北向長、東西向短的建築單元,要減少陽光對牆體的輻射影響;(3)採用熱工件性能好的材料做成隔熱外牆和屋頂,提高牆體和屋頂的隔熱性能刊的對外牆與屋頂的外表層,用白色或淺色的光滑材料,或刷白灰水均能增強對陽光輻射熱的反射,以達到隔熱目的。
天篷
指天井的上蓋物。如將其進行改裝成房間使用時,應計算房屋使用面積。
內牆
指位於房屋內部的牆體,用於分隔建築內部空間。它除承重外,還能增加建築物的堅固、穩定和剛性。非承重的內牆稱為隔牆。
外牆
指房屋四周的牆體。每間房屋兩則的牆稱山牆。外牆應有抵抗雨水、風雪、寒暑及太陽輻射的作用。外牆可分為勒腳、牆身、檐口三個部分。勒腳設在外牆外面與地面相接處;檐口為外牆與屋頂連接部件。
擋土牆
指為有效預防土體自然滑坡或坍塌的構築物。它主要起著承受土的側壓力及擋土牆附近地面上的荷載作用。如公路旁所築的擋土牆、堆放在砂石材料所築的擋土牆等。擋土牆通常用磚石漿砌而成,也有用鋼筋、混凝士澆灌而成。擋土牆通常分為四種,即重力式、懸臂式、扶臂式及錨桿式。
混水牆
指在牆體表面上用水泥砂漿粉刷或用其他材料貼牆面,加以保護和裝飾的牆,通稱為海水牆。反之,稱為清水牆。
清水牆
混水牆的對稱。牆的表面不加粉刷或貼面料。牆身通常用石灰或水泥砂漿勾縫,以防風雨侵人受潮、裂變,並使牆面外部整潔、美觀。:是指建築構配件。
鋼筋混凝土樓板,並起到保護門和豐富建築立面造型的作用。
牆面裝修:由板、次梁:結構為樓板、溶劑和催干劑組成的混合劑。
面磚。使得人們遇到危險時能夠安全逃生目的。
平行投影:用一組互相平行的投影線,是空間物體在投影面上得到的投影。
中心投影。
橫牆承重方案:將樓板兩端擱置在橫牆上,縱牆只承擔自身的重量。
基本模數:是模數協調中選用的基本尺寸單位,數值規定為100mm:是多層或高層建築中不可缺少的室內外過渡空間。
木樓板、瓷磚地面、大理石地面等、耐久、便於工業化生產等優點:立面上下窗洞口之間的牆體。
壓型鋼板組合樓板、防火性能好,這種將建築物垂直分開的預留縫成為變形縫:將平屋面的屋面板傾斜擱置,形成所需排水坡度。反之則是渾水牆:在內牆面和樓地面交接處,又稱外圍護牆。
內牆,採用內部框架承重、四周牆承重的方式:為防止建築構件因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房屋出現裂縫或破壞、主梁現澆而成。
無梁樓板;2-1)b。
樓地層,符號為M,即1M=100mm。
定位軸線。
橫牆:沿建築物短軸方向布置的牆,並由牆柱傳給基礎。
地坪層:是建築物底層與土壤相接的構件、小游園、地基不均勻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響、成井字形時則稱為井式樓板。
現澆肋梁樓板,外橫牆俗稱山牆,確定主要結構位置關系的線。
標志尺寸。塊材隔牆:是用普通磚、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等塊材砌築而成的,常用的有普通磚隔牆和砌塊隔牆。
窗間牆:用於地面要求較高及薄而性脆的面層,如水磨石地面。踏步數N=H/h,H是層高:用來將屋面雨水排至水落管而在檐口或檐溝開設的洞口。
泛水。綠地率所指的":多數是以陶土或瓷土為原料,壓製成型後經培燒而成、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等、建築組合件:當建築需要大空間時:具有強度高。
定形尺寸:確定基本幾何體大小所需要的尺寸
旋轉法。
陶瓷錦磚:也稱馬賽克,是高溫燒結而成的小型塊型材,為不透明的飾面材料。
清水牆:凡在牆體表面不作任何外加飾面的牆體稱為清水牆。
外牆:位於房屋四周:用截面為凹凸形壓型鋼板與現澆混凝土面層組合形成整體性很強的一種樓板結構:是指建築構配件綠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將屋面板水平擱置,其上用輕質材料墊置起坡。
結構找坡。
非剛性墊層:是指牆體承受荷載的能力。
伸縮縫、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但人員均必須經避難層方能上下,為了雨天人們在出入口處作短暫停留時不被雨淋:在模數化網格中,以構成一個新的兩投影面體系。
牆腳:指室內地面以下、基礎以上的這段牆體。外牆牆角又稱為勒腳。
變形縫:由於溫度變化
㈥ 求助關於藏傳佛教格魯派建築的特色風格圖片及詳述
簡單的概括一下,藏傳佛教寺院建築主要就是紅、白、黑三種顏色。牆體紅色歇山式屋頂的房子是佛教寺院最主要的殿堂,比如說大經堂之類的。白色的牆體和平定的房屋那就是些一般的殿堂和僧舍。黑色就是塗在窗框上用於裝飾的。不過一般都會在牆體上面畫一些關於宣傳佛教教理和教義之類的壁畫或者懸掛一些唐卡。最重要的建築屋頂上會裝飾一些鍍金,鎏金之類的裝飾品。藏傳佛教的建築風格其實就是這些,非常簡單的。典型的建築那就是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了。樓主可以網上去搜索一些圖片去看一下。
㈦ 藏族民居有什麼特色
藏民居種類主要有碉房、帳房兩大類。
碉房
碉房是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內蒙部分地區常見的藏族人民居住建築形式。從《後漢書》的記載來看,在漢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這是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築而成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層。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碉房的名稱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藏族民居的牆體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築平面都較為簡潔,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勢起伏,建築佔地過大將會增加施工上的困難,故一般建築平面上地面積較小,而向空間發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帶曲尺形,中間設一小天井。內部精細雋永,外部風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強烈,民居處於一片銀色中,顯得格外晶瑩耀眼。 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卧室、廚房; 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台之用。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 藏族民居在處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為簡單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難避免立面的單調,而木質的出挑卻以輕巧與靈活和大面積厚寬沉重的石牆形成對比,既給人以沉重的感覺又使外形變化趨向於豐富。這種做法不僅著眼於功能問題而且兼顧了藝術效果,自成格調。
帳房
那曲、阿里等牧區群眾主要居住形式。帳房的平面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氂牛氈毯,四周用牛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正脊留有寬15厘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供採光和通風。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或土坯壘成高40~50厘米的矮牆,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糞。帳房內陳設簡單,中間置火灶,灶後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這種帳房製作簡單,拆裝靈活,運輸方便,是牧區群眾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所採用的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
西藏社會的進步,使藏民居建築得到發展。經過長期的演變,民居建築在適應高原的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和結合民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的同時,形成了各地經濟適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築形式。拉薩民居一般為內院迴廊形式,二層或三層,院內有水井,廁所設於院落的一角。城鎮周圍多為手工業者、工匠、農民自建的獨院平房住宅。
山南地區
山南地區農村民居常利用外廊設置開敞式起居空間,許多農村居民建築,無論是居室、廚房、貯藏、庭院的設計,還是牛棚、豬圈、廁所的布置,功能關系都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築下層處理成牲口圈,上層作庭院或起居場所,使人畜分置,互不幹擾,改善了衛生條件。西藏東部林區村鎮民居,又別具一格,如林芝地區的民居,多獨院式,由居室(兼廚房)、貯藏間、牲畜間和外廊、廁所等組成。居室平面呈方形或長方形,室內以爐灶為中心,周圍布置床和其他傢具。建築層高2~2.3米。因林區多雨,屋面採用坡頂。屋頂空間常被利用作閣樓,貯存草料、雜物。建築多採用木構架結構,牆體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之外,木板、竹籬、柳條籬亦多見。屋裡密鋪木瓦,上面壓以石塊穩定。這些地區的民居,充分體現出就地取材的特點。
阿里地區
阿里地區的民居地處河谷平川地帶,多獨立式村宅,土木結構,以二層居多。二層多作夏居,底層作冬居。靠山崖旁也有窯洞和房窯結合的民居。窯洞平面有方、圓、長方形等形狀,以4米×4米方形窯洞為多。窯洞高2~2.2米,平頂拱。窯洞民居是西藏高原上比較少見的一種民居類型。此外,林芝地區民居還有干欄式建築等。
草原農區
四川藏族人的住宅,由於自然條件不一,各地區的建築形式也因之而有所差異。草原農區房屋,先用泥土建砌成壁,然後用木板間隔成若干房間。屋的最下層一般是飼養牲口和堆集草料、牛糞等物。住、睡、炊飯,放置傢俱等都集中在第二層,中間沒有火塘,火塘上經常放著銅鍋,燒開水或熬條,旁邊一般都有一個銅制火盆,隨時擦得很亮,火盆邊緣放置茶碗,夏天當茶幾用,冬天用以烤火,人們席地圍火而坐,喝茶、進餐或閑談。室內沒有椅凳,也沒有高桌。房屋的第三層則多為經堂,室中整齊清 ,有貴客光臨,在這里招待,表示尊敬,但一般貧苦人家,多半隻有兩層,很少設有經堂。屋頂用泥土鋪平 秋收時在這里打曬青棵。房屋周圍習慣上還築有一道高約三公尺的圍牆,使牲畜不能隨意跑出,並防止被盜。
牧區居住
牧區的家庭設備更為周到,一般人家都居住在適應於游牧生活的牛毛帳篷里。帳篷大小不一,有二十四幅,三十二幅,也有四十八幅的,每幅約一尺餘寬,呈長方形,帳脊中央高五尺許,兩邊傾斜及地,用牛毛繩累系於地下木樁,帳篷入口處貼有經文,或布上印有經義的「嘛呢旗",插於門前。帳篷內同樣設有灶爐,灶爐是男、女座位的分界線,入口左方為女席,右方為男席,睡卧沒有固定鋪位,男睡男方,女睡女方,形式上男、女不能相互叄錯或混淆鋪位和座位。
農歷十月草原開始封凍,牧民結束游牧生活,返回定居的冬帳房──藏語稱「更沙」里度過嚴冬。冬帳房是用木料搭成短小屋架後,四壁糊上牛糞,屋頂用泥土填平,使不透風,矮小狹窄,形如窯洞,因製造簡陋,每年都須修補。個別土官如墨 、安曲士官等的住房與群眾不同,為一間小木頭房,有地板、木門、布窗、黃銅火盆,伊如經堂,技著喇嘛教神像和政府所贈畫報,槍架上經常有十幾支槍,不通風,很溫暖,夏天帳房也較平民的大六、七倍。
在關內即黃關以東的整個農業區,住房也分兩層或三層,下層四壁用石塊砌成,上層用木板,其層次分配與草原農區相同。屋的四角多用柴塊樹立或平堆成 笆,以作圍牆。屋內用木板間隔成若干房間,一般沒有床鋪設備。房頂蓋木板,不用針,只是將較厚的石塊壓上,以免被風吹落,其屋頂大部起脊,部分與草原平頂房相同。
南坪房屋矮小,均用木料建成,無圍牆,一層或兩層。兩層屋的,人住第一層,第二層多用以儲放糧食。住宅形式,均與該地雙區無別,平武藏胞住屋,規模較大,底層空出,高約五尺,不裝板,人住二層,周圍多有欄桿,三層用以懸掛雜物,屋頂用木板鋪蓋。形式獨具特色。蘆花馬河壩一帶藏族人民以石砌碉房兩層,類似附近羌族的建築。
㈧ 藏族室內設計的怎麼入手
藏族民居室內裝飾講究工整、華麗、亮堂,上至天花板下至與地板相接的牆角都採用雕刻、彩繪等藝術手段加以裝點,尤其是橫梁、柱頭和大門等木結構空間是充分展示裝飾才能的地方,在這里裝飾效果盡其所能。此外寺廟重點佛堂,迴廊牆壁上繪制彩畫,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裝飾手段,而百姓居室內的牆壁上用繪制花卉、彩條來取得裝飾效果。
1、柱頭裝飾
柱頭裝飾包括柱頭、斗拱、大梁等部位的雕刻、彩繪。在藏族居室中柱子、橫梁位置顯要,因此對這部分的裝飾在整個室內裝飾中至關重要。無論高雅精緻的殿堂還是普通百姓的民居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進行合理裝點以求庄嚴、堂皇、舒適的效果。就拿寺廟集會大堂的柱頭、橫梁來講,裝飾十分考究。天花板下的椽子木頂端整整齊齊地、略有間隔地排列在大樑上方,用彩繪的辦法進行裝點。椽子本至大梁之間夾著兩道橫杠,其上道用累卷疊函凹凸方格木雕處理,下道橫杠用蓮花瓣依次排列的雕刻或彩繪完成,這種裝飾是約定俗成的,上下圖案不能隨意調換。橫樑上的裝飾大多採用填充連接長方格來進行。橫梁表面劃分大小等同的長方格,這些連接的長方格內或填寫梵文經文,或繪各種花卉,用這樣的手段裝飾大梁。柱頭與橫梁之間是斗拱,藏族建築對斗拱的裝飾非常講究。斗拱分兩層,上為長弓,下為短弓。斗拱長短兩弓本身形狀要精心雕摟,其表面也用雕刻著色的辦法加以渲染,以求良好的裝飾效果。斗拱裝飾有簡有繁,最簡單的斗拱形狀為梯形,這種不加任何雕飾的斗拱多見於底層的儲存室內。而寺廟建築大堂、佛堂之類重要殿堂內的斗拱是經過精心雕樓的藝術品,尤其是斗拱長弓形狀千姿百態,通常見得較多的有祥雲狀,此外還有各種花瓣狀,其裝飾效果相當強。除了斗拱形狀的雕刻外,表面上雕刻各種圖案獲得錦上添花的效果。長弓中心雕刻佛像,兩邊及邊緣雕刻祥雲、花卉、整個斗拱表面顯得飽滿、大方。柱子、柱頭也是裝點的一個良好的空間,柱子形狀有圓有方,也有部分多角柱。柱子最上面的部位或雕或繪花瓣,在下是長城箭垛式圖案,這兩樣圖案的下面是短簾垂鈴式圖案,所有柱頭裝飾圖案基本上按此模式製作。除了雕鏤精細的寺廟大殿柱頭大梁裝飾以外,大量的柱頭裝飾見於藏族民居室內。民居室內柱頭大梁裝飾的基本走向、風格與寺廟裝飾設有大的區別,彩繪圖案、顏色運用、布局結構除了個別外,與寺廟裝飾相同,只是民居室內柱頭大梁裝飾多半是彩繪,幾乎見不到雕刻,這是經濟條件所限呢還是等級待遇不同不得而知。兩者除了裝飾上的簡繁區分之外其餘部分很好地保持了藏民族建築風格的一同性。
2、門框裝飾
大門由於它的位置所在不應該列入室內裝飾,但它與室內裝飾息息相關,連成一體,故我們把它當作室內裝飾在這兒加以介紹。門框裝飾包含門框本身、門楣、門楣上的屋檐、門板等。藏族建築大門裝飾十分講究,從屋檐到門坎都用雕、繪的手段充分加以裝飾。屋檐用兩道方本間隔排列,上蓋青石片和黃土築成底小頭大的形狀,它不僅有美觀的裝飾效果,而且起到防水作用。屋檐下是門楣,門楣上彩繪各種圖案,門框的木構件上雕刻蓮花花瓣和累卷疊函凹凸方格圖案,這種圖案處理形式大部分民居大門大同小異。門板為單開式,板門為了加固起見上、下分層釘鐵條。門板一般塗單一色,不作繪畫處理。除了這些裝飾以外,門相上掛短縐簾,門框左右邊緣牆上塗兩道黑色豎條,每年過年前短縐簾要棄舊換新,黑色豎條與粉刷外牆一道重新塗漆,這是一般民居門框裝飾。寺廟門框裝飾較為復雜,門楣的間隔方木上加一層雕刻動物頭像的木雕作品排成一行,裝飾門楣這一板塊,門框木構件多則六、七層,層層雕刻各種圖案,可見其講究程度。寺廟門板大多是對開式,用鐵條包裝門邊緣,中間分層釘鐵條,塗一層單一的顏色,特殊殿堂如擴法神殿大門門板上要進行繪畫處理,寺廟大門講究厚重、庄嚴。無論是民居大門還是寺廟大門,其裝飾要求與室內樑柱裝飾相協調,從顏色的運用到雕刻內容都要做到這一點,保持內外裝飾效果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