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江西科技學院(原藍天學院)的一名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專科生 ,專套本該不該參加,這個套本質量如何
一切都以學生自願為主,如果你覺得以後參加工作時,專科對你作用不大,希望能有個本科的話,那我建議你可以報名參加專套本!反之就不要!
江西科技學院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統招普通本科高校,學校於2012年2月22日經教育部批准,正式由江西藍天學院更名而來.該校是中國民辦高校的傑出代表,連續五年位列中國民辦大學排名榜首。
該校自1994年建校以來,以「科教興國為己任、為振興中華而辦學」為宗旨,在江西民辦高等教育領域實現多個第一:1999年,成為第一所民辦普通高職院校;2005年,成為首批民辦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成為民辦高校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作為民辦高校試點單位,率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成為江西民辦高校一面旗幟。
為了把學校打造成「應用型本科一流品牌」,該校引進優秀人才,壯大教師隊伍,推進學科建設,夯實辦學基礎。先後引進博士、碩士600多人,一批「新世紀人才百千萬工程」人選、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教學名師、省中青年骨幹教師等拔尖人才加盟;27個本科專業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建有國家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初步形成以工學、管理學為主的專業格局和為科技服務的人才培養方向。
該校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科研經費逐年增加,科研教學比翼齊飛。該校兩項發明代表江西參加中國科交會;許祥雲教授「家庭高等教育投資行為實證研究」項目,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胡劍鋒博士被評為全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列為全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基本樂理」入選省級精品課程,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尤其是「探索建立民辦高校教師『五險二金』制度」、「加快有特色高水平民辦本科高校建設」研究,成為江西教育體制改革第一批試點項目。
② 造價工程師各科哪個老師講的好
土木建設的老師是最好的。
造價師是指由國家授予資格並准予注冊版後執業,專門接受某權個部門或某個單位的指定、委託或聘請,負責並協助其進行工程造價的計價、定價及管理業務,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工程經濟專業人員。全共設4個科目,單科滾動周期為4年。
國家在工程造價領域實施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凡從事工程建設活動的建設、設計、施工、工程造價咨詢、工程造價管理等單位和部門,必須在計價、評估、審查(核)、控制及管理等崗位配套有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③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的師資概況
我院注重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已初步建立起一支以「雙師」素質為特色的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302名,其中「雙師」素質教師185名,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106名,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80多名。建築工程技術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示範性教學團隊。建築材料與檢測教學團隊被評為2009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3名教師被評為山西省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學名師,4名教師被評為山西省「雙師型」優秀教師,1名教師被評為山西省模範教師和山西省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1名教師被評為山西省青年崗位能手。
④ 一級建造師哪個老師講得好
建築:張福生(大量圖片和實例舉例,通俗易懂)、李佳升(湖南話味重,實踐經驗豐富)
經濟:達江(通俗易懂、特別適合0基礎小白)
管理:李佳升(2014年二級建造師考試聽他的,裡面有大量的口訣幫你記憶,比如網路:沿線累加,逢圈逆減)
以上是自己聽過的幫助自己考過的,每位老師有自己的特點,不過最忌諱的是照書讀一遍,建議各位同行先把書跟著精講課件過一遍,熟悉每個個詞語或段落的意思;其二,結合往年真題邊記憶課本邊做真題加深印象;其三,最好下載APP,比如考試100、建造師老師等,隨時隨地刷題,這個對記憶大量的共性試題很有用的。
無論何時,請各位相信自己的用心努力吧,再NB的培訓也不如自己踏實的學習,不然你都不知道哪個是答案?
0基礎備考一級機電中,有一起的同行可以一起互相鼓勵、分享學習資料加油吧,本人現在做工程管理,培訓機構勿擾,想一起學習的加我吧
⑤ 想報2012年北建工的建築學研究生,介紹一下那個老師好些
1、湯羽揚,女,教授,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理事,中國建築學會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局專家咨詢組成員。
畢業於湖南大學建築系,建築學碩士學位,曾擔任湖南大學建築系教師,1992調入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為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一級學科帶頭人, 「國家特色專業」建築學專業建設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城市與遺產保護規劃、歷史城市與建築保護設計、鄉土建築研究、公共建築設計、城市設計。
曾出版有《三峽文物珍存》、《行走於歷史與未來之間》等著作及學術論文幾十篇。
主要科研成果有:三峽工程淹沒區地面文物保護實施階段規劃及保護工程(如大昌古城整體搬遷、屈原祠異地復建等)、北京市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北京市發改委的「十一五」期間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研究、北京舊城胡同系統分類與保護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重慶西沱古鎮保護規劃、湖南上甘棠古建築群保護規劃等幾十項規劃設計。目前在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支撐計劃「城市舊區土地改造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的子課題「城中村改造關鍵技術」研究、北京地區長城保護總體規劃、新疆絲綢之路(和田地區)古遺址保護規劃等。
2、陳靜勇,男,1963年出生,教授,現任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黨總支書記兼教學副院長職務,並擔任學校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主任委員、「設計藝術學」學科負責人等職務;兼任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CIID)理事及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ICAD中國總部)景觀設計師委員會委員、全國「環境藝術學年獎」評審委員會委員、《觸摸設計》雜志編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中國流行色協會會員等。
目前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中的「居住區規劃與住宅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研究方向和「設計藝術學」學科中的「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化設計」等研究方向,以及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多部,論文30餘篇;主要主持了如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子項目、建設部研究開發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北京市屬市管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項目、「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培養基金」項目等科研課題和多項學校教育科研項目。
1995年獲得「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2004年獲得「全國百名優秀室內建築師」稱號;2004年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2005年獲得「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稱號;2005年負責的《全產品化實驗住宅建築與室內設計》項目,分別獲得首屆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聯盟(IFI)中國國際室內設計大賽三等獎;2006年獲得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教學名師獎」;2007年獲得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在研項目有「居室環境綠色設計與綠色裝修部件化系統研究」、「建築室內環境綠色設計與綠色裝修部件化系統研究」、「建築學院2004版各專業(本科)課群系統建設與教學實踐研究」、2005年北京市屬市管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項目、「逆向工程中的數據採集與實驗技術研究」、建築環境色彩管理研究等。
3、劉臨安,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理事,《建築師》雜志編委,建設部專家委員會專家。義大利「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組織(ICOROM)」通訊會員。曾獲原冶金工業部教學改革一等獎、全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建築學專業、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先後獲得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進修於義大利羅馬大學建築學院。
專業研究方向為:建築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遺產保護、建築與城市文化。
出版的著作和譯作主要有:《義大利當代百名建築師作品選》、《中國建築藝術全集—元代前陵墓卷》、《全國注冊規劃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鳳凰之家—中國建築文化的城市和住宅》、《陝西古建築》。發表的論文有《從文化整體性上考察與研究我國傳統民居》、《歷史城市保護與傳統文化復原的模式》、《中國古建築與詩詞的對稱性》、《對中國古代城市「中經線」的文化解讀》等40餘篇。
完成的科研成果有:陝西華山風景區規劃、黃河壺口風景區規劃、陝西樓觀台風景區規劃、西安古城南門順城巷歷史街區改造規劃與設計,內蒙古包頭市五當召風景區旅遊規劃、內蒙古固陽縣秦長城遺址保護規劃、陝西潼關古城保護規劃、陝西神木麟州古城保護規劃。
2006年,在丹麥文化部和丹麥建築師協會的資助下,作為指導教師率隊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一道,與丹麥四家建築事務所合作,參加第十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並獲得金獅獎。
4、張忠國,男,建築與城規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高級城市規劃師,日本國東京大學城市規劃學碩士,北京大學城市規劃系博士。
研究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小城鎮規劃與設計、城市與區域規劃等。
作為課題負責人共完成國外科研項目包括《日本狹山市公園綠地系統規劃研究》,《日本宮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研究》等10餘項,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國內科研項目包括國家六部委科研項目《長江三峽區域旅遊發展研究》,建設部級科研項目《城市總體規劃實施保障機制研究》,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項目《北京市淺山區生態村旅遊開發與規劃研究》,青島市重點項目《青島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等近20餘項。獲得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主持起草《青島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等多項地方法律法規等文件。主講《區域經濟與區域規劃》,《城市規劃評析》等大學和研究生課程,主持《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指導工作。在《城市規劃》,《經濟地理》,《城市問題》等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近20篇,專著《城市成長管理的空間策略》被批准為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圖書由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專著《城市規劃編制與實施管理策略》於2008年4月由兵器工業出版社已經出版。2005年獲得山東省規劃設計二等獎,2006年指導研究生獲得全國民族建築景觀設計競賽銅獎、2007年獲得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
5、歐陽文,女,1969年出生,副教授,畢業於重慶建築大學。
研究方向:公共建築設計,傳統建築及其環境的改造與更新,居住區環境與居住建築設計等。
近年來,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傳統聚落空間的理論框架與時間研究》,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村鎮小康住宅示範小區規劃設計優化研究》(科技進步三等獎),建設部科研項目《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宜賓市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建設部「華夏獎」三等獎),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專題《居住區管理研究》(建設部「華夏獎」一等獎),建設部科技促進中心項目《成都市成華區實施農村新居工程建設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和北京規劃委員會項目《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調查》等。完成的主要工程項目包括:《北京川底下古山村保護與旅遊開發規劃》、《岔道城城池修復與村域保護規劃》、《焦庄戶地道戰遺址保護與旅遊開發規劃》、《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北戴河培訓中心總體規劃》以及《北京菩薩山生態旅遊建設示範項目總體規劃》等。
目前主要在研項目包括:《密雲庫區生態村綜合建設模式與示範研究》的專題項目《生態村規劃設計研究》(北京市2005年重大科技專項),《中央國家機關地標准住宅的改造研究》,《山東泗水縣聖水山莊規劃與設計》,《懷仁縣北環路道路景觀規劃與設計》等。
主要參與撰寫的論著包括:《北京古山村——川底下》和《跨世紀的住宅設計》。主要譯著包括:《藏酷空間——LOFT》、《國外家居設計精選——小空間》和《簡捷室內設計手冊》、《室內設計標准圖集》等。
曾先後赴澳大利亞、德國、丹麥及美國等參加專業培訓、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
6、格倫,女,蒙古族,教授,1965年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
1987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1995年獲碩士學位;2000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系獲建築學碩士學位。2001年回國後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副教授轉入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與城規學院副教授,2007年晉升為教授。2003年成立格倫醫療建築研究工作室。
現社會兼職國際建築師協會醫療衛生分會會員(UIA-PHG);衛生部衛生經濟學會醫療建築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建築協會醫療建築專業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醫療建築專家組成員。
2006年初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題目:醫院建築前期策劃及設計過程的系統化控制措施研究。結合課題完成醫院建築子系統研究論文共7本。此項研究填補了國家在此領域研究的空白。到目前為止已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在建築核心雜志發表三篇,主要參編論著六本。曾接受以下雜志的專訪:「世界醫學雜志」,「房地產導刊」,「中國醫院院長」。在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地的全國范圍內的重大學術活動中作了重點學術講座。目前在積極籌備專著「現代醫院建築策劃」。
計劃繼續申請國家自然科學資助項目,題目:綜合醫院建成使用後評估系統方法研究。這項研究將會開辟醫療研究的新領域。目前工作室共培養了研究生十餘名,畢業後絕大多數承擔了醫療建築設計的重要角色。
工作室從事醫療建築設計項目到目前為止有30餘項,其中包括:
黑龍江大慶第七人民醫院800床,全國競標中選方案;山東膠州人民醫院800床,競標中選方案;江蘇泰州普濟醫院600床,競標中選方案(目前已投入使用),解放軍251醫院 500床,競標中選方案。
醫療建築前期策劃咨詢在我國屬較新的領域,工作室學習國外的先進方法並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開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成果內容,完全符合市場需求並得到了甲方極高的評價。此項工作是保證醫院建築最終產品質量不可或缺的步驟和內容。目前已完成的前期策劃咨詢項目有:北京協和醫院前期策劃及總體規劃;廣州南方醫院前期策劃及總體規劃;浙江台州醫院前期策劃;黑龍江省醫院前期策劃及總體規劃設計;甘肅婦幼保健院前期策劃及總體方案設計等。
目前,已與國內及國際等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中國電子工業設計研究院;英國倫敦南岸大學醫療建築研究 MARU;荷蘭 EMG 醫療建築設計公司;德國 HWP 醫療建築設計公司;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醫療建築研究 SOTEA。2007年推薦一研究生到英國MARU進一步深造和學習。
7、趙可昕,女,高級工程師、注冊建築師,碩士研究生學位。
1987年至1996年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設計工作;1997年至今主要從事建築學專業教學工作。2003年起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近年主要關注交通建築與城市設計。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課題「北京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車站系統化規劃設計研究」;參加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研課題「城市綜合交通樞紐設計」,負責城市與建築設計相關部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及公共建築設計。
8、郭晉生,女,1960年出生,1982年2月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專業,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82年2月-1998年8月在機械部設計研究總院從事建築設計工作,1998年8月—2003年8月在機械工業規劃研究院從事建築設計和建築設計管理工作,2003年-至今,調入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從事建築教學工作。
共參與了近百項民用與工業建築工程設計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北京萬通新世界廣場、北京中糧廣場、國家經貿委虎峪園林山莊、中國駐烏茲別克、吉爾吉斯、瑞典、剛國(金)等使館經商參處建築方案設計,在項目中擔任過建築專業設計人,建築專業設計負責人和項目總設計師。經過多年的工程實踐,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對建築設計及理論深入的認識與理解。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建築設計、城市既有住宅更新與改造。
在研項目為低標准住宅更新與改造設計和中國駐外建築設計研究。
9、陸翔,男,1958年出生,副教授,碩士學位,建築史論部部長,研究方向為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大型公共建築。
現科研項目有北京原比利時使館保護、中國音樂學院排演廳方案設計、北京市護國寺旅遊規劃、河南溫縣世界水景風情園等。獲獎方面:《北京四合院》(合作)獲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北京什剎海地區護國寺街旅遊成果調研報告》獲西城區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關於合理利用保護區旅遊資源》獲政協西城區委優秀提案獎。
10、林川,女,1959年出生,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
研究方向為居住區規劃、住宅設計、生態建築技術。教學課程主要有:建築設計及原理、生態建築與城市。
曾負責北京市科委科技項目「小城鎮生態住宅建築設計研究」,2004年出版《小城鎮住宅建築節能設計與施工》,現擔任北京市科委科技項目「北京淺山區生態村規劃與休閑產業開發關鍵技術及示範研究」中「淺山區生態村詳細規劃及住宅設計研究」專題負責人。多年從事住區規劃及住宅設計方面的教學與研究,特別關注地域、氣候對建築及文化的影響以及適應氣候的建築設計方法和生態美學。
11、張大玉,1966年出生,山東嘉祥縣人,畢業於重慶建築大學,獲碩士學位。現為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科研處處長兼城市研究所所長,教授,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土木建築學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景觀規劃與設計、居住區規劃與住宅設計以及村鎮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近幾年來,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或參與完成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村鎮小康住宅示範小區規劃設計優化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的專題《居住區室外環境設計研究》、建設部科研項目《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宜賓市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北京「十五」社科基金項目《北京私家園林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及保護對策研究》等。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2006年獲 「十五」全國建設科技進步先進個人獎,2007年獲「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稱號。
目前主要在研項目包括:北京市重大科技專項《北京淺山區生態村規劃與休閑產業開發與關鍵技術研究》與《密雲庫區生態村綜合建設模式與示範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城市舊住宅區宜居更新技術研究》等。
12、孫明,男,1960年出生,教授。
研究方向為公共建築設計、景觀建築學。
主要科研方向:教育建築;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大興校區規劃設計研究。發表論文有:《普通高等學校校園靜態交通規劃設計研究》、《新時期普通高等學校規劃指標分析》。
現任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理事。
現任學校新校區建設指揮部總建築師。
13、高丕基,男,1953年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副教授。中國建築師學會室內建築師學會會員,中國國家機關政府采購與工程設計項目評審專家。
1983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1993年日本東京武藏工業大學建築學科訪問學者。2001年清華大學「國際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六角鬼丈研究室」研究員。擔任多門教學工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與工程碩士等相關課程教學,並獲得院級、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科研重點在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住宅裝修部件化系統設計研究,並獲得科研與設計獎項。
發表文章及作品二十餘篇,出版著作6部,並獲得優秀論文獎項。目前在研課題有環境藝術與景觀設計、建築裝修標准化部件化產品應用設計與開發等方面。在研項目有北京市西城區傳統四合院建築環境設計、北京大學醫學院電教樓裝修工程。
14、姜中光,男,1937年出生,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現任院城市研究所總規劃師,北京市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土木建築學會北京建築師學會理事。
先後從事工作有:建設部建築科學研究院從事國外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湖北省「三線」建設新城市的城市規劃與園林設計工作。建設部六局、國家建委一局從事居住區與公共建築設計工作。中國建築總公司海外部國外建築項目設計工作。北京建工學院建築系從事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理論教學工作,開發區、旅遊區、城市設計等規劃設計工作。現在北京建工學院城市研究所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設計、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與設計研究。
目前科研項目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吳城遺址保護》、《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交民巷原比利時使館辦公樓保護》、《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安徽凌家灘遺址展示設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馬壩人(石峽)遺址保護規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石家河遺址保護規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盧溝橋(宛平城)保護與展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龍興講寺保護》等。
15、張路峰,男,1964年出生,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2001),德國柏林工業大學(TU-Berlin)訪問學者(2003~2004),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1997~),全國注冊建築師考試委員會命題專家,全國建築工程標准設計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學報》編委,《城市空間設計》編委,德國柏林建築獎協會(VAB)會員(2007~)。
自1995年開始指導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設計、公共建築設計。承擔課程:建築設計與研究、建築設計方法論、建築評析。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並多次組織聯合教學。近年來在《建築學報》、《世界建築》、《建築師》、《北京城市建設》、《國外城市規劃》等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主要研究成果:北京舊城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整合機制研究、唐山城市公共空間系統研究、京西齋堂地區傳統民居保護與更新研究、城市化過程中進城農民安居模式研究等。目前正承擔唐山博物館改擴建、唐山城市水系與濱水空間城市設計、唐山震後小區及住宅改造等研究項目。
16、房志勇,男,1957年出生,副教授。
同時招收「建築設計及原理」、「建築技術」方向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生態建築技術、建築裝修技術、村鎮規劃、住宅設計。教學課程主要有:生態建築技術、建築節能技術、建築防災技術、材料與工藝學。
科研項目有:「小城鎮生態住宅建築設計研究」、「綠色鋼結構住宅示範建設項目研究」、 「預制組合式房屋規范化研究」等。現為「北京淺山區生態村規劃與休閑產業開發關鍵技術及示範研究」中「淺山區生態村詳細規劃及住宅設計研究」專題主要參加人。現承擔的科研項目有:「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家庭裝修中的拆改現象對結構安全性的影響」等。
多年從事建築設計和建築技術方面的教學和研究,關注建築節能、生態建築、村鎮規劃、建築改造、建築裝修等研究領域。
17、樊振和,男,副教授(聘任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國家級監理工程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建築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築技術(建築構造及結構選型)和綠色建築。目前承擔北京市教委科研課題《北京地區建築屋頂技術優化設計研究》。從事高等建築教育26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多年的建築設計工程經驗,有國外工程項目監理工作經歷(中國政府援外體育場工程項目副總監、結構總監)。
目前在研項目有:北京地區建築屋頂技術優化設計研究、北京城區既有多層住宅更新改造技術策略研究、建築技術系列課程研究等。獲獎方面有: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編,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三次),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教學名師。
18、胡雪松,1963年出生,雲南思茅人。198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建築系,獲碩士學位。現任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與城規學院建築系主任,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
學術研究領域為建築設計及其理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場所認同——文化建築學、鄉土建築與鄉村建設。多年來一直從事建築教學、研究和設計工作,主持、參與完成了十多項縱向科研項目和大量的建築設計項目,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近期主持、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鄉村聚落營造學研究」、北京市教委科研基金「北京郊區鄉村旅遊建築(設施)發展研究」、北京市人事局科研基金「鄉村旅遊與村落建設」。代表論文包括:「建築美學思考」(《世界建築》,2005,12)、「村落空間資源化」 (《建築學報》2006,5)、「直白場所」(《世界建築》,2006,6)。
19、業祖潤,女,1938年出生,教授,研究方向為公共建築設計、城市設計、民居文化研究、歷史街區保護與發展研究、風景區規劃與風景建築設計研究。
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礎資助項目《傳統聚落空間環境結構研究》、國家十五計劃攻關課題《住宅及其環境》、《前門歷史街區保護研究》、《北京川底下古村保護與利用研究》、《焦庄戶古村保護與地道站紀念館設計》等。
在研項目:《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研究》、《前門地區保護與更新設計》、《鮮魚口街區設計》、《前門大街城市設計》、《北京民居研究》、《河南省社旗歷史名鎮商業街區設計》、《河北省臨城縣歧山湖風景區規劃與建築設計》、《湖濱產業園區規劃與建築設計》、《博物館設計》。
發表論文:《保護、更新、延續——北京前門地區保護更新規劃探析》、《傳統空間聚落結構研究》、《傳統民居文化對現代居住建築創作啟示》等。
20、鄒越,男,1967年出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建築技術,數字化設計研究。
主要教學課程有建築物理(本科)、計算機輔助設計(本科)、建築新技術(研究生)等,曾獲院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目前在研方面項目有北京市教委「室內環境污染分析與治理研究」、「建築數字化設計基礎平台研究」等。參與「北京建築外飾面材料綜合熱工性能優化設計研究」、「被動採暖與主動通風相結合的太陽能建築技術研究」。曾有「建築結構膠及其應用技術研究」項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平屋面》項目獲湖南省優秀設計三等獎
⑥ 您好,我想問下一建建築實務哪個老師講的比較好能推薦下嗎您是怎麼復習的經驗也傳授下
王英老師:高校教師,造價工程師、咨詢師,長年從事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執業資格考試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工程部分)》、一、二級建造師〈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等相關課程的培訓和命題研究,工程專業知識深厚,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突出,深受全國各地學員的歡迎和好評。
⑦ 一建建築實務哪位老師講的好
【導讀】每個老師的講法差別不會特別大,因為用的是相同的教材和考試大綱。非要選出相比較好的,實務我選王樹京老師。因為我一次就過了,聽的是他的實務精講。第一感覺是教授級別的講師,他講課速度是很快適合基礎很好或者沖刺階段的同學,作為注冊建築師,王老師的技術部分採用繪圖講解的方式顯得格外生動,考生課後再畫一遍,便能清楚記住施工要點,推薦第一章的技術看王老師的課程。
怎樣備考一建實務?
看個人學習能力,俗話說笨鳥先飛,如果沒什麼是施工現場經驗的,越早准備越好。很多人都說,得實務者得建造師,但是公共課卻又是實務的基礎,所以,我個人建議前期的准備時間放在公共課上,在准備公共課的同時找一套視頻教程,跟著精講班老師走一遍實務。
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訂個學習計劃。因為很多報考一建的要上班,有的還有應酬,照顧家庭什麼的,總之,把你一天的時間列出來,看看可以利用復習的時間有多少,盡量保證每天有2個小時。
因為現場經驗比較少,所以復習起來比較吃力。正好也可以給那些沒怎麼到過工地的人一些建議。實務跟公共課區別太大了,原本我以為可以通過真題找歷年出題方向和重點來進行復習的,但是根本找不出規律!大部分知識點,考過的都不會重復考。首先我建議搞到這四位老師的精講課。王瑋、李立軍、王樹京、龍炎飛。第一遍,跟著王瑋老師的課看書,用李立軍的課來復習。第二遍,跟著王樹京老師的課再走一遍,一遍走的時候,開始做題,把歷年真題考過的知識點在書本上標出來,二建的真題也一起,尤其是二建真題考的,但是一建又沒見考的,重點復習。第三遍,跟著龍炎飛老師快速過一遍劃重點。做模擬題,寫案例。切記:一定要動手寫!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的關於「一建建築實務,哪個老師講的好?」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⑧ 二建的建築實務哪個老師講得好啊
您好,很復高興為您解答!優制路教育,做你職考路上的點亮者!
15年品質保障:15年深耕一級建造師培訓,一步一個腳印,有一種效果叫學員口碑相傳;
家門口的放心機構:200+分校在全國落地生根,作為家門口放心的知識服務機構,學習不用東奔西跑。
1000+教研中心研發:專職教研1000餘名,匠心打造產品和服務,緊跟考情緊貼命題,專業答疑不過夜。
年服務700000人:年服務學員700000人次,就業學員遍布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