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設計行業的前景如何,以後的發展方向,發達國家進展得怎麼樣
前景並不樂觀,自宏觀調控實施以來,建築行業從如日中天變成了夕陽西下了,慎重考慮,希望能幫到你
❷ 我想請教一下建築設計這個行業前景如何
因為家裡有人從事房地產這個行業,所以對這個還是比較了解的。
第一,現在大城市的房地產業普遍處於低迷狀態,大亨們手頭的地產都在變相降價,業主紛紛要求退款退房,這個肯定會影響到房地產相關行業,但是未來幾年的話很難說,如果這樣繼續發展下去,整個房地產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第二,中等城市來說的話,房價一直在漲,因為那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還沒有達到飽和狀態,致富的農民也很有可能到這些地方購置房屋,如果你學了專業以後選擇到這些地方就業的話,前景應該不錯。
第三,不管是在什麼城市就業,你首先要考慮的是好好學習,然後進一個名氣比較大的設計院或者工作室,不然一切自己從頭干起的話,還要慢慢奮斗。
❸ 建築設計專業就業前景
前瞻網摘要:建築設計市場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如文化體育類建築、醫療類建築、住宅類建築、辦公類建築等等,本文只是針對住宅及商辦類建築的市場前景做了預判分析。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各種類型建築設計企業因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特點,判斷戰略業務單位發展側重點,借勢發展,培養該領域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贏得市場份額。
近年來我國建築設計市場的發展整體呈現持續向上的態勢。從人均營業收入來看,2011年我國人均營收規模已經超過70萬元,在這前五年的年均增速更是達到16.24%。在未來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大量新城的建設不僅給予了建築設計自我創造的機會,更是給建築設計單位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市場規模。下面從住宅建築設計市場、商業建築設計市場兩個領域對未來行業的發展前景做預判。
2020年人均居住面積有望達到35平方米,2012-2020年需新建住房約142億平方米。
根據《2013-2017年中國建築設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下稱報告),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達51.27%,據此計算我國城鎮人口已達6.9億,根據我國城鎮化發展規劃,前瞻預計到2020年末我國城鎮總人口有望達到8.4億人,人均居住面積有望達到35平方米。城鎮人口增加對住房需求的促進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由於國家對民生的關注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居住面積得以提高,進而促進居住建築面積總量的增長;二是人口絕對數量的增加促進居住建築面積的新增需求的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1年末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32.7平方米/人,住宅存量約為212.4億平方米,加之現有存量住宅中約有60餘億平方米面臨折舊改造或拆遷,則2012-2020年需新建住房約142億平方米,若按照1219.58元/平方米的投入來測算,則需新增17萬億元以上的投資,屆時可帶來3400-8500億元的建築設計市場容量。
❹ 我想知道建築設計的未來發展前景!謝謝!
建築設計的未來發展前景,羅勒網可以根據我們十餘年的建築獵頭經驗設想一下。
經過目前建築業這個下行周期的大浪淘沙,整個行業會越來越規范。
沒有了那些設計項目無底線的價格戰,設計費價格會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死掉了一批野蠻生長的小開發商,剩下的一些甲方也開始慢慢學會尊重設計師的想法和創意,給設計院相對合理的利潤和相對充足的時間,做出一些真正的精品項目。
當然,前面描繪的都是一副美好的未來畫卷,但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你必須能撐到那個時候,你不能成為大浪淘沙被淘汰的那一個。
個人建議首要任務肯定就是先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基礎夯實了。然後再回過頭來對自己之前的方向和重點糾偏。
對於即將進入和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新人的一些建議:如果你沒想好要轉行,或沒有行可以轉,或立志於在這個行業深入發展,定要先修煉好內功,想辦法成為比你身邊的人都更優秀的人,再去認識比你更優秀的人,然後超越他們。
最最重要的一點:做設計千萬不能復制、粘貼,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所以然。
不懂的問題也不能只問你的上司、師傅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哪怕是他個人甚至你們公司堅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或習慣也不一定對。
哪怕是規范上規定的東西,也要敢於質疑,對專業問題一定要抱有刨根問底的態度。
多問幾個人 ,說不一定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但一定要注意問問題的技巧,不要同時當著幾個人的面問,要分開問,問完你心裡有數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告訴他們孰對孰錯--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子比對錯重要一萬倍。
如果能夠堅持做到這一點,你的春天將會和這個行業的下一個春天同時來臨時。
在期待下一個行業春天來臨的同時,也很期待我們所有的建築設計人員都能腳踏實地,抓住機會,更好的設計出精品工程!
希望羅勒網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❺ 有關建築設計前景。
郎咸平曾說過"只有夕陽意識的人才會認為有夕陽產業",我看你大可不必擔心。
1.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待開發的土地非常多,設計師(尤其是專業性強的)的缺口很大。
2.建築設計有一定的專業性,入行門檻不算低,人才過剩還為時很早。
3.事物的發展是曲折的,有波峰也有波谷。建築設計行業也是一樣,即使8年後進入低谷,很可能10年後又會重登波峰。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經濟環(EconomicCircle)的周期大約是5年。
4.目前來看對建築設計行業發展有所阻礙的無非就是政府對商品住宅買賣的限制。但設計行業方向很多,除了商品住宅外,工業、商業、交通、辦公、教育等建築的設計需求也很大。
5.在我看來這是最重要的,你喜歡設計,有這個理想就要努力實現。若做了自己不喜歡的行業,沒了追求,成天上班就盼著下班,這樣生活真是悲劇,更別說什麼人生價值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了你補充問的。
你才初三,不用特意為以後選學建築設計做准備,先學好學校的文化課,考大學時才能考上建築專業較好的大學。另外,不要認為建築設計主要技能就是美術,美術只是一小方面(隨著電腦的發展,美術功底的要求越來越低),設計還包括了建築歷史、物理、機電設備、法律規范、結構等很多專業。這些知識你以後上了大學都會學的。以下是開設了建築學專業的大學名單:
當然,排名越靠前的越好。
❻ 建築設計前景如何
建築設計的未來發展前景,羅勒網可以根據我們十餘年的建築獵頭經驗設想一下。
經過目前建築業這個下行周期的大浪淘沙,整個行業會越來越規范。
沒有了那些設計項目無底線的價格戰,設計費價格會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死掉了一批野蠻生長的小開發商,剩下的一些甲方也開始慢慢學會尊重設計師的想法和創意,給設計院相對合理的利潤和相對充足的時間,做出一些真正的精品項目。
當然,前面描繪的都是一副美好的未來畫卷,但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你必須能撐到那個時候,你不能成為大浪淘沙被淘汰的那一個。
個人建議首要任務肯定就是先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基礎夯實了。然後再回過頭來對自己之前的方向和重點糾偏。
對於即將進入和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新人的一些建議:如果你沒想好要轉行,或沒有行可以轉,或立志於在這個行業深入發展,定要先修煉好內功,想辦法成為比你身邊的人都更優秀的人,再去認識比你更優秀的人,然後超越他們。
最最重要的一點:做設計千萬不能復制、粘貼,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所以然。
不懂的問題也不能只問你的上司、師傅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哪怕是他個人甚至你們公司堅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或習慣也不一定對。
哪怕是規范上規定的東西,也要敢於質疑,對專業問題一定要抱有刨根問底的態度。
多問幾個人 ,說不一定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但一定要注意問問題的技巧,不要同時當著幾個人的面問,要分開問,問完你心裡有數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告訴他們孰對孰錯--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子比對錯重要一萬倍。
如果能夠堅持做到這一點,你的春天將會和這個行業的下一個春天同時來臨時。
在期待下一個行業春天來臨的同時,也很期待我們所有的建築設計人員都能腳踏實地,抓住機會,更好的設計出精品工程!
希望羅勒網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❼ 為什麼不願意去設計院 之 建築設計行業分析
呵呵!!我爸也是學你個專業的!!建築設計。。不能說不去工地。。只能說不用在工地工作!!但是還是要經常去工地的,,,
❽ 建築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現在的建築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 ,年齡稍大的建築工人 而未來的建築行業發展 就需要我們去鋪設 首先要求我們要敬業,有熟練的技術,肯吃苦,能堅持,國家在倡導工匠精神,如果每一個建築業農民工,都有做匠人的意識,在建築行業,精益求精,必定會成長為新時代倍受歡迎的建築工人,我們 還是要發揚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師傅帶徒弟,經驗豐富的老把式帶剛剛涉足行業的年輕人,這樣有利於迅速尋找挖掘人材,因材施教,迅速成就人才。這樣我們的建築行業才會蓬勃發展!
❾ 各類設計行業前景
對於那些想從事室內設計,或者想轉行做室內設計的來講,室內設計的職業前景與未來的規劃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了解未來就是給自己設定方向和目標,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室內設計就業前景究竟如何?
針對室內設計的職業前景與規劃就分享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若想了解更多室內設計知識,可以到美霖教育室內設計學校了解。
❿ 建築設計的就業前景如何
建築設計專業就業前景:
建築設計技術職位所需要的不僅是要精通專業知識,更要求有足夠回的大局觀和工作答經驗。
建築設計技術專業作為建築行業中最大的一個學科門類,其重要地位一直頗受重視,當然也一直是高等院校專業就業形勢很好的一個專業。在這幾年裡,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市場的繁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需求水平的提高,建築學一直處於熱門專業裡面。其中建築學專業的幾個分支,像室內設計、園林設計、城市規劃等的需求量更是大增,建築學專業的學生一直是搶手貨。
築行業是相對來說看得到終點的行業。而終點就在不遠處。
建築行業的發展,其實是依託在中國快速城市化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