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員工自願不繳納社保,單位該怎麼辦
如果你保險是1月停保的不會計算到這么高的,單位給你加了他應該給你承擔的部分費用
應該是這樣所有保險的比例單位在32.2-36.7%(養老20,失業2,醫療9,生育0.7)左右,比例不一樣的部分是工傷保險在0.5%-5%(基準加浮動,最常見的機械廠,生產類的企業1%左右居多)之間,這個看你單位的具體情況。你個人需要承擔10%+2元(養老8,醫療2+2元,失業城鎮有個1%,農村失業無個人部分)
1月減少社保按最低2944扣除你單位的繳納費用,單位和個人都按這個計算,但你應只承擔你自己需要承擔的部分,我不知道你工資具體多少,你自己計算一下。你整個1月應該就承擔這么多的費用,當然要減去單位事先已經扣除的部分費用。
㈡ 員工自願放棄社保單位不能免責,公司需不需要繳納社保
員工即使自願放棄社保,單位其實也不能免責,即便是員工自願地放棄了社保公司依然需要替員工繳納社保,因為這是國家相關法律所規定的。我國的《社會保險法》中的第4條規定:我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應該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義務是每個人必須要履行的,所以社會保險其實是具有法定的強制性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其實都不能夠以協議的方式去少交或者不交,這樣一來其實是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的。
所以即便是員工自願放棄社保,單位其實對此也不能免責,交社保是每個人的義務所在,並不是他們的責任。責任可以選擇不去負責,但是義務必須要履行,因此員工無論是否自願放棄社保,他們都必須得交社保,如果不交員工有責任公司也有責任。
㈢ 員工自願不買社保,公司可以免責嗎
法律上不允許
㈣ 請問公司讓員工簽自願不買社保協議
社保是法定,不買社保的協議是無效的。
社保屬於強制保險,公司必須給員工繳納社保,專社保有以下特徵屬:
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㈤ 員工能否自願不交社保
必須給職工繳納社保是國家對企業的硬性規定,如果不繳納就是違法了,企業要受到懲處。一般正規的或比較大的公司都要求給職工繳納社保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但也有那種小公司在員工的要求下不繳納社保的,這就是企業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了,假如哪天員工不高興了或咋地,去勞動局告發了,那企業還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我們以前單位(規模不大)有一批外地的員工,就是不想交社保,還自願與企業簽訂自己不願意交的協議,其實我們人資都問過勞動局了,這些都是沒法律效力的,企業還是必須得交。
所以,像你的情況,你要和企業好好商量了,如果你們企業願意,那當然可以了。但要從勞動法角度來說你上面兩條肯定都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