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圳市 社保繳費基數
公積金繳納合理,根據深圳住房公積金《關於做好2018年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調整工作的通知》,單位及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下限各為5%,上限各為12%。貴公司繳納比例7%,在規定范圍內,合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深圳個人交社保 基數
僅就養老保險而言,個人繳費與單位繳費只要繳費基數相同,繳費時間相同,那個人賬戶也應當一致,對應的說,養老保險待遇也相同,但單位繳費養老保險是基數的28%,個人是基數的20%,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是定額140元/月,單位繳費是基數的11%。顯然單位繳費多一點。如果你不是特別在意失業、工傷、生育的話,完全可以自己以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而非單位繳費。
具體地說:單位繳費比例是養老20%+8%,醫療9%+2%,生育0.8%,工傷0.5-0.8%(看風險類別),失業1.5%+0.5%,大約是42.3%,大病10元。按最低繳費基數2200元計算,每月是940.6元,個人繳納養老+醫療580元每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深圳的社保基數全國最低嗎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深圳市去年地方財政預算支出386億多元,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僅占預算的1.68%,比例在全國287個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然而,深圳市勞動和社保局副局長袁建勇認為,用社保投入系數來衡量社會保障水平不妥。
他表示,深圳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失業人員失業救濟金和月最低生活保障線,三個數據都說明深圳社保基本水平全國最高。(10月20日《第一財經日報》)
一方說深圳社保水平全國最低,一個卻說深圳社保水平全國最高,且都拿出了數字來說話,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究竟哪一方的說法是真實的,深圳社保水平究竟是高還是低呢?筆者認為,對這個問題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深圳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是2000多元,全國平均水平只有735元;深圳失業人員失業救濟金是648元,全國平均水平只有300多元;深圳的月最低生活保障線是344元,全國平均只有130元。從這幾個絕對數字的比較上,可以看出深圳社保標準是高的。但是,人均社保標准高,並不等於深圳社保水平高。這就相當於瑞士人均產值高,卻並不意味著綜合國力也領先。
按照袁建勇副局長的說法,深圳社保投入系數比較低的原因是,社會保險參保率高,基金收支能夠平衡,不需要財政對社會保險進行補貼。「在確保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較高,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群得到的救助水平較高、范圍較廣的前提下,財政社保投入系數越低,這個地方政府的社會保障工作做得越好、社會保障水平越高。"然而筆者認為,這個觀點是有漏洞的。因為部分人享受高標准社保的情況,掩蓋了更多人未受社保覆蓋的事實。
深圳市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外來人口遠遠超過戶籍人口。現在深圳戶籍人口約160多萬,外來人口僅寶安一區就有490萬,全市的外來人口接近1000萬。有關統計數字表明,深圳勞務工參保覆蓋面僅30%多,這個比例雖然在全國並不算低,但由於深圳的外來人口基數大,未被納入社保范疇的高達幾百萬。這幾百萬人口為深圳的財政作了貢獻,政府卻沒為他們投入一分錢社保。在筆者看來,就就是為何深圳社保投入系數低,社保標准卻能較高的原因所在。還能說深圳社保水平全國最高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⑷ 2019年度深圳市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什麼是社保繳費基回數答?
社保繳費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
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個人賬戶儲存額就越多,可供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
每年的4月或者7月,每個地方的社保局會根據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進行一次社保基數的調整。
調整後有什麼變化?
國家陸續公布了一些省市的調整情況,現列舉以下五個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數數據。
社保基數怎麼算?
以深圳為例,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深圳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計發基數涉及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按8348元/月的標准計算。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
以最新標准
按下限2200元來算一下
你每月要繳多少社保費吧?!
深戶一檔
個人繳納部分:
2200×8%+5009×2%+2200×0.5%=287.18元
(註:個人無需繳納生育險和工傷險。)
企業繳納部分:
2200×14%+5009×6.2%+2200×0.42%+2200×0.45%2200×0.9%+8348×0.4%=690.89元
五險合計:
287.18+690.89=978.07元
⑸ 深圳個人繳納社保基數
深圳醫保才分檔次:一檔(原綜合醫療)、二檔(原住院醫療)、三檔(原農民工醫療),以前我們公司找泛亞人力代繳社保的時候,特地了解了一下。希望能幫助到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