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稅前扣除
員工未在公司買社保,哪還來的公司應該承擔的那部分金額呢?
個人繳納的社保和公司繳納的社保,發票是不一樣的。公司繳納的上面直接就有公司應承擔的部分和個人應承擔的部分。
② 社會保險費稅前扣除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問題】企業為員工承擔的按規定應由員專工個人負屬擔的社會保險費能否稅前扣除?匯算清繳時是否應作納稅調整?【解答】《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准予扣除。因此,企業為員工承擔的按規定應由員工個人負擔的社會保險費部分不能在稅前扣除,要進行納稅調整。
③ 企業負擔員工個人部分社保費能否稅前扣除
不能扣除。
社會保險主要通過在一定范圍內籌集社會保險資回金來答提供社會保險資金,並在遇到勞動風險時為工人提供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為工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勞動者只要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就可以享受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內容。
(3)社保基數增加稅前扣除擴展閱讀:
根據上一年一月至十二月的員工全部工資收入的月平均值確定。每年確定一次,確定之後,一年之內不會更改。報告和調整社會保障基數的時間通常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為支付基礎,職工的一半為上年平均工資,作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礎。在收入中,支付基數由社會保險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公告核實。
④ 社保繳款稅前扣除有何規定
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回老保險費、答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准予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定: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准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⑤ 社保稅前扣除標准2019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全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內稅法規定的子女教容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1]是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的配套措施之一。
2018年12月22日,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社保個稅稅前扣除標准
自己交的社保,在單抄位開工資時不能抵扣個稅,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可以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企業社保稅前扣除標準是怎樣的
糾正你的說法,納稅是按照你的收入納稅的,繳納社保也按照你的實際收入,做為繳費基數繳費的。不要稅前稅後了。
⑧ 怎樣的個稅社保稅前扣除標準是怎樣的
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可稅前扣除的項目有:一是基本費用扣除標准,每月版3500元;二是按個人所得稅權有關政策規定: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制定機構實際繳付的社保費,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於徵收個人所得稅。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單位和個人每月分別在我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12%的幅度內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超過上述標准繳付的住房公積金(包括單位和個人繳付的),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