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社保卡的金額與實際交的錢不一致
不會一致的,一致就不對了。
社保繳費如果是單位繳費,查到的僅僅是個人繳納的進入個人賬戶的那部分,單位繳納的那部分進入社保基金統籌了,與個人無關,因此就是不一致。 即是以個人名義社會參保,個人繳納的總額也只有約1/3進入個人賬戶,其他約2/3進入社保基金統籌。
社保基金統籌四種模式:
1.現收現付社會統籌制模式
由社會保險機構為退休人員需支付退休養老金的總額進行社會籌資,即由單位和在職職工個人、(或全部由單位)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以支定收,不留積累,養老保險的負擔是代際之間進行轉移,即由在職職工一代人負擔已退休職工一代人的養老費用,在職職工本人則由下一代人負擔。
此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費率調整靈活;社會共濟性強,易於操作,不存在基金受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的威脅,具有通過再分配達到公平為主導的特性。
2.社會統籌部分基金積累制模式
是在社會統籌籌資框架內建立部分基金積累,一方面對已經退
休者的養老金繼續實行現收現付,一方面為應付退休高峰期預籌部分積累基金,實行「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留有部分積累」的原則,在現行統籌率基礎上適當增加幾個百分點,作為長期統籌調劑使用的積累基金。
3.個人賬戶儲存基金制模式
該模式是從職工開始參加工作起,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由單位和個人繳納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作為長期儲存積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權歸個人。職工到法定退休年齡,按個人賬戶積累總額(包括保險費本金和利息)以養老年金方式逐月發給個人。
此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將自我保障融入社會保險,激勵機制強,透明度高,利於監督管理,能形成預籌基金,長期積累增值,個人為將來作出長遠保障,具有以效率為主導的特性。
4.基金積累制模式
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
其核心是引進了個人賬戶儲存基金制的機理,積累基金建築在個人賬戶的基礎上,同時又保持了社會統籌互助調劑的機制。單位繳納的保險費大部分統籌調劑用於支付已退休人員的費用,職工個人繳納的全部保險費和單位繳納統籌保險費的一部分一起進入職工個人賬戶。
這種模式由於建立了養老金個人賬戶,具有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同時也保留了社會統籌互濟的優點,集聚了個人賬戶儲存基金制和現收現付社會統籌制兩者的優點,防止和克服了兩者的弱點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從理論上看這種模式是優點大於缺點,是中國養老保險改革中探索的一種新型模式。
(1)電子社保卡與實際繳費地不一致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費的計算標准
社會保險必須根據各種風險事故的發生概率,並按照給付標准事先估計的給付支出總額,求出被保險人所負擔的一定比率,作為釐定保險費率的標准。而且,與商業保險不同,社會保險費率的計算,除風險因素外,還需要考慮更多的社會經濟因素,求得公平合理的費率。
保費計算
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1、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2、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2. 社保繳費地與辦卡地不一致,對報銷有影響嗎
社保繳費地與辦卡地不一致是不會影響報銷的。社保可以轉移。
職工社會保險轉移需要的手續如下:
申請出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繳費職工於繳費單位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後,可以由本人或繳費單位攜帶以下材料到所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出示《參保憑證》申請接續養老保險關系,繳費職工向新就業地社會保險機構出示本人的《參保憑證》原件和復印件並填寫《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附件一),符合轉入條件的,由新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向原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
辦理基金轉移手續,原社保經辦機構收到《聯系函》後,核對有關信息生成《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表》並辦理基金劃轉手續,傳送給新就業地社保機構;
辦理接續保險手續,新就業地社保機構在收到《信息表》和轉移基金後的15個工作日內核對《信息表》及轉移基金額,將轉移基金額按規定分別記入統籌基金和該參保人員個人賬戶,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攜帶以下材料確認轉移接續情況。
本人或繳費單位攜帶以下材料到所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所需要的材料:
《申請書》;
繳費職工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繳費職工委託他人代為辦理的,請提供委託書及代辦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職工養老保險手冊》;
繳費職工的參加工作時間、視同繳費年限等相關信息需要認定的,需出據繳費職工本人的《人事檔案》;
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調動手續原件及復印件;
政策規定的其他相關材料。
3. 支付寶發的電子社保卡的歸屬地和現在歸屬地不一樣有什麼影響
支付寶上的電子社保卡不是當地政府認可的,千萬別信。社保卡是需要當地社區(村)、鄉鎮政府層層申報、審核的,不是隨便哪裡都可以辦的。
4. 社保卡發卡地和參保地不一樣
新社保卡歸屬地和參保地不是同一個城市是有影響的,因為我國還未實現社保全國聯網,社保卡不能全國通用,因此應該及時辦理社保轉移。
社會保障卡有地域限制,到另一個城市就業後,需要把社保轉移到新城市,辦理新的社會保障卡,社保未能實現全國聯網、手續轉移接續不暢,不僅影響投保積極性,反過來也成為阻礙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障礙。
辦理社保轉移的流程:
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4)電子社保卡與實際繳費地不一致擴展閱讀:
四個環節
1、發憑證。
當你要離開這個城市,且肯定不會再回到這個城市就業的時候,可以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領取一張你的參保憑證。憑證主要記錄三項關鍵的信息:一是你在當地參保的起始時間;二是你實際繳費的月數;三是你在本地參保期間個人賬戶的全部存儲額是多少。
2、打電話。
有關部門在網上公布了全國280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的社保經辦機構的聯系方式,不清楚的問題可以電話咨詢。
3、辦手續。
由本人或者所在單位向新的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接續申請,其他事情就由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在規定的時間內來辦理就可以了。
4、轉移資金。
除了轉關系之外,要把前面講到的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資金,還有單位繳費規定比例的資金要轉移到新的就業地。這樣整個轉移流程就完成了。
5. 社保卡實際用的和電子社保卡信息不是一張卡
電子社保卡和社保卡都可以用來進行社保查詢、社保繳費、支付醫療/葯品費用專等等,雖然說很相屬似,但兩者還是有著以下幾點明顯的區別:
1、卡的形式不同
一個是以互聯網數據的形式存在,一個是以實體卡片的形式存在,這點相信不用做多介紹了。也正是這個區別,很多用戶認為現在都是手機不離身,電子社保卡更方便。但希財君還是要提醒各位,電子社保卡固然方便,但社保卡也得好好保存不可遺失的。
2、使用方式不同
電子社保卡是通過微信生成的二維碼來進行醫療或者葯品費用支付,而社保卡則是以刷卡的方法進行支付,在這個流行二維碼付款的年代,前者真的很占優勢呢。
3、使用范圍不同
進入微信電子社保卡後,點擊二維碼後可以查詢到能使用刷碼支付的醫療機構,拿希財君所在城市為例,長沙目前還沒有醫療機構開通了刷碼付。而社保卡則不同,它在任意指定醫療點都可以刷卡支付,比電子社保卡更實用一些。
4、賬戶差異
和電子社保卡最大的區別就是,社保一卡通還有一個獨立的金融賬戶,可以用來當銀行卡使用,儲蓄、轉賬樣樣都行,而電子社保卡則沒有銀行卡功能。
6. 電子醫保卡上的地址不對但也能繳費會有影響嗎
電子社保卡的申領是要經過人臉識別的,所以,即使地址不對,也不影響電子社保卡的使用。
7. 實體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為什麼不是同一個銀行
社保卡有兩個賬戶,一個是醫保賬戶,你以前到醫院刷社保卡掛號繳費,用的是版醫保賬戶,另一個權是金融賬戶,未綁定成功的原因應該是你的社保卡金融賬戶未激活,發卡時金融賬戶默認是未激活的,需要個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到銀行去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
8. 剛領退休養老金,查本人電子社保卡發現企業改制前本人的個人繳費記錄與實際繳費不符是怎麼回事,怎麼辦
查到記錄與實際上不符合,你可以找公司人事部去幫你到社保局查詢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