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單位養老保險未繳納有滯納金嗎
補繳社保是需要繳納滯納金的,社保如果不補繳是有罰款的。
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1)企業社保滯納金嗎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作用有以下: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⑵ 社保滯納金如何計算
滯納金計算規則:應繳社會保險費×欠繳天數×萬分之五=滯納金
單位對新進的員工從本月起就要交社保,在月初一號起十五日內交納,如欠交後,將收每月欠交的額數百分之二的滯納金。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2)企業社保滯納金嗎擴展閱讀:
滯納金為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0.05%計算,最低5元人民幣或1美元。
計算公式為:滯納金=(最低還款額-截止到期還款日已還款額)×0.05%
如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另外《水資源費徵收辦法》中也有類似的規定。
因為滯納金這一概念是屬行政法規的范疇,因此,在民商事裁判文書中涉及民事責任的承擔時是不應該使用的。
⑶ 社保費滯納金的會計科目是什麼
社保繳費滯納金,應該計入"營業外支出--滯納金"科目。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一章第八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營業外支出是指不屬於企業生產經營費用,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應從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支出,
包括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和出售的凈損失、非季節性和非修理性期間的停工損失、職工子弟學校經費和技工學校經費、非常損失、公益救濟性的捐贈、賠償金、違約金等。
(3)企業社保滯納金嗎擴展閱讀: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能按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還要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5號規定,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繳稅憑證上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1元以下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零。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於2017年1月1日,將取消信用卡滯納金。
2016年4月15日,央行發布《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取消滯納金,由發卡機構和持卡人協議約定違約金。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取消信用卡滯納金,對於持卡人違約逾期未還款的行為,發卡機構應與持卡人通過協議約定是否收取違約金以及相關收取方式和標准。發卡機構對向持卡人收取的違約金和年費、取現手續費、貨幣兌換費等服務費用不得計收利息。
計算公式為:滯納金=(最低還款額-截止到期還款日已還款額)×0.05%
如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另外《水資源費徵收辦法》中也有類似的規定。
因為滯納金這一概念是屬行政法規的范疇,因此,在民商事裁判文書中涉及民事責任的承擔時是不應該使用的。
⑷ 社保滯納金怎麼計算
社保滯納金是根抄據各險種繳納襲總數*滯納天數*萬分之五來進行計算的。
天數是從次次月的第二天開始計算的。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4)企業社保滯納金嗎擴展閱讀: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社保滯納金由單位支付的,計算公式如下:社保滯納金=每月應繳社會保險費×欠繳天數×萬分之五。
單位欠繳社保會產生滯納金。根據我國社保費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⑸ 社保補繳需要多少滯納金
如果在七月一號補交,在2000元的標准下,共需繳納361元的滯納金。
1、天津市《關於進一步規范社會保險費徵收管理的通知》,對當月18日前(含18日),用人單位仍未足額繳納當月社會保險費的,自19日起,將應繳未繳金額納入社會保險欠繳管理;
2、以後月份用人單位申報補繳社會保險費的,自欠繳的次月1日起至申報補繳費之日止,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3、根據上述規定,如果判定二月份應該繳納社保而沒有交的情況下,從2月19日開始即開始計算滯納金,如果申請補繳的日期是七月一號,這中間共有142天。如果該員工每月各種社保加一塊共需繳納2000元
則需要交納滯納金共:
2000*0.0005*132+2000*0.0005*103+2000*0.0005*72+2000*0.0005*42+2000*0.0005*11=132+103+72+43+11=361元。
(5)企業社保滯納金嗎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2014年滯納金按最低未償金額的0.05%計算,最低不超過5元或1美元。
計算公式為:滯納金=(最低還款額-應付款項)×0.05%
如果納稅人未能支付稅在規定的期限內或扣繳義務人未能匯出稅在規定的期限內,稅務機關,除了訂購付款在規定的期限內,未徵收滯納金,逾期付款應每天支付逾期付款之日起。此外,《水資源費徵收辦法》中也有類似的規定。
由於滯納金的概念屬於行政法規的范圍,因此在民事、商事裁判文書涉及民事責任時,不應使用滯納金。
屬性定義
滯納金是指稅務機關在按照納稅人規定的期限內未繳納稅款的事實,自滯納金之日起,按滯納金之日的一定比例連續徵收。各國法律對滯納金的法律性質不一致,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賠償損失。根據這一理論,稅收債務是由公法以貨幣支付的債務。納稅義務人在清償期屆滿未按時履行債務,造成遲延履行,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基於此,滯納金的利率不應過高,雖然可以高於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但不應高於民間貸款的利率太多。
2、行政處罰。也就是說,滯納金是稅務機關不及時向納稅人繳納稅款的一種經濟制裁。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滯納金是懲罰性的,滯納金是罰款。
3、行政命令處罰說。從這個意義上說,滯納金是對過去違反納稅義務的納稅人的懲罰。如果以這種方式理解滯納金實際上與罰款沒有區別,那麼就沒有理由將滯納金包括在稅收所附的債務中。
4、行政執行的損害賠償和處罰。根據這一理論,滯納金主要是對延遲履行的一種補償,但也具有行政處罰的性質。如果只是行政處罰,還應收取滯納金利息。然而,實際上,滯納金和利息從來不會同時收取。
可以看出,上述理論是從行政法的角度對滯納金的法律性質的認定。
⑹ 社保補繳需要多少滯納金
社保滯納金的繳納是根據社保法規定來算的,《社會保險法》第十一章第八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如果已經離職,中間出現斷繳,那如果要補繳就需要繳納社保滯納金。欠繳的月社保費和欠繳天數決定滯納金的高低。計算公式為:每月社保費*欠繳天數*萬分之五等於所需繳納滯納金。計算起止日期分別為,欠繳社保費收款月的次月1號和申報表補繳生成日期的前一天。欠繳天數計算為:欠繳起止日期相減,然後再加一天。
(6)企業社保滯納金嗎擴展閱讀:
社保出現斷繳對養老金影響不大,可以繼續累計繳費年限,不會清零,但是如果是醫保報銷就會有影響,斷繳3個月就要重新累計繳費年限而且欠繳月份的醫保保障和服務都沒了,只有個人醫保賬戶余額可以使用,同時影響醫保報銷。社保盡量不要斷繳,否則會影響很多方面的便利,比如買房買車,居住辦理,等都需要滿足社保連續繳費多少年不斷的要求。
如果因為離職造成沒有單位繳納社保,可以找相關財務公司掛靠社保過渡一下,或者以個人身份繼續參保社保,等工作定了,再回復在職掛靠單位繳滿職工社保。
⑺ 單位補繳員工的養老保險要滯納金嗎
不需要的,在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社保不允許補交,只能從現在開始交。社保是當月繳納,下月享受的,所以一般不可補交。
辦理養老保險是補繳還是自己買的比較如下:
有單位的,肯定是通過單位繳納社保比較劃算。單位支付大部分,個人承擔小部分。而且單位繳納社保有養老、醫療、工傷與失業金。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的,個人要全部承擔費用。而且只有養老和醫療。
如果是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到戶口所在地的社區(或街道)辦理即可。
(7)企業社保滯納金嗎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保費繳納
單位繳費
用人單位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目前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
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較重,確實需要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的,需要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的批准。
個人繳費
(1)繳費基數與比例
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其中,繳費工資,也稱為繳費工資基數,一般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資收入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月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社會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福利費、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以及計劃生育費用等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
(2)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的計算
月儲存額=本人月繳費工資*8%
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按照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