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幾個月不交社保,最近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我該怎麼辦
1、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請求解除勞動合同並向用人單位申請經濟補償。
2、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用人單位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3、您可與用人單位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者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 單位沒有買社保 怎麼發產假工資
一般來說,如果單位不給你參保的話,是沒法在社保領取產假工資的。
如果你們單位給你單獨支付的話,更更多的看你們單位的薪資發放制度了。
通常都是按照基本工資發放的。
3. 不交社保員工,工資可以進賬嗎
是不是不交社保人員的工資是不是不能做賬的?
沒有這個規定,不交社保的人員只要是企業回員工(簽訂勞動合答同或事實合同),就可以作為應付職工薪酬入賬。
繳納社保和會計處理是兩個概念,一個是社保法,一個是會計法,之間沒有連帶關系。不交社保屬於違反國家社保法,但會計核算是按實際發生額進行的,只要是支付了,就應在會計賬和報表上顯示。
4. 未交社保的員工怎麼發工資
現在社保是公司必須為員工繳納的,如果不繳社保屬於違法的行為。
5. 發工資不交社保怎麼處理比較合適
用人單位逾期未繳納社會保險的處罰: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回社會保險費的,社答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
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6. 企業不交社保,拖欠工資怎麼辦呀
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應當及時足額發放內,發放的周期為一個月容。對超過一個月未發放的,可以以未及時發放為由提起仲裁並主張經濟賠償金。
1、你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與單位的勞動合同。由於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因此該解除不需要提前通知。
2、勞動合同解除後,你可以獲得以下補償: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7. 社保不繳納時,工資發放
與用人單位是七月簽訂的合同,那麼社保也應該補繳到7月。如果因為前兩個月手續沒有回辦理完成,公答司應當依法給你補繳7、8兩個月的社保。情況有3種:1. 7、8月工資扣除了個人繳納社保金額,過幾個月你去查查,如果公司正常給你補繳了7、8月的,說明公司沒有任何問題;2. 7、8月工資全額發放,沒有扣除個人繳納社保部分,並在隨後的幾個月,公司都沒有給你補繳7、8的社保,那公司是違反勞動法的,你留好勞動合同,以後可以隨時要求公司補繳,但是個人繳納部分還是需要由你自己承擔;3. 7、8月工資扣除了個人繳納社保金額,但在隨後幾個月查詢公司並沒有給你補繳7、8月的社保,你可以要求公司給你補繳社保,如果公司不補繳,先要求把個人繳納部分的金額要回。然後拿勞動合同仲裁,要求公司補繳7、8月社保,但個人部分還需要個人繳納。
8. 沒有交社保的人員需要報個稅嗎工資怎麼入賬
沒有交社保的人員需要報個稅,這是國家法律規定的。沒有工資按實際金額入賬,但是個稅也按照法律繳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
第一條、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8)未交社保的工資怎麼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