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資15000,需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因三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金額是未知的,可以用公式【15000元-5000元(個稅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對應的階段稅率-速算扣除數即可算出需要交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其中專項附加扣除包含子女教育1000元/人、繼續教育400元/月、住房貸款利息1000元/月、住房租金800元-1500元/月、贍養老人2000元/月。
如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萬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兒園,同時父母已經60多歲,則其個稅計算方式為(10000-5000-2000-1500-1000-1000)×3%=0元。
(1)工資15000社保和稅交多少擴展閱讀:
專項附件扣除明細: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5、住房租金: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6、贍養老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② 每月15000元工資個稅扣多少錢
每月15000元在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和社保扣除等情況下每月需繳納790元的個人所得稅,具體計算方法為(15000*12-60000-36000)*0.1+3600*0.03=9480元,此為年總繳稅額,平均每月為790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工資15000社保和稅交多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③ 例如一個員工工資15000,他的社保以及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一個員工工資15000,社保是要根據當地確定的社保基數乘以繳納比例來計算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也是需要扣除社保金額和專項附加扣除之後,再減去起征線乘以稅率來進行計算的。社保基數是根據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且各地社保基數的標准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只知道工資是無法計算出來的。
如果不考慮社保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等因素,月薪15000每月需繳納210元的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為(15000*12-60000-36000)*0.03=2520,此為年總繳稅額,平均到每月為21歐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3)工資15000社保和稅交多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第十四條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項、第六項所稱每次,分別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四)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④ 稅前工資15000五險一金要交多少
你可以按如下的比例計算一下的。
目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1%(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9%,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個人1%; (部分地區個人不用繳)
工傷保險 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 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
住房公積金":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是各承擔50%,那是按照個人全年平均工資計算的。
⑤ 工資15000每月交個人所得稅多少
工資15000每月交個人所得稅590元。
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已知:
月收入=15000元;五險一金=0元;起征點=5000元(2018年9月1日實施);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元
應繳稅額=(1500-0-5000-0-0)*20%-1410=590元
實發工資=14410元
(5)工資15000社保和稅交多少擴展閱讀
不屬於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並入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①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
②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津貼;
③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於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
特別注意
加班費應並入工薪收入依法征稅。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一次一次性獎金的優惠演算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單位在外地設立辦事處,並從當地招人。這部分工作人員居住在當地,其住房情況以及保險水平應遵從當地標准,社平工資按照辦事處所在地標准計算。
對勞動者獲得的補償金,比照《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執行。
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余額,按規定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⑥ 工資15000元社保怎麼交,我個人應交多少
社保一般是復單位和個人按照比制例繳納。繳存基數可以到社保局查詢。
社保基數查詢: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
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
⑦ 新稅法15000工資納多少稅
因為新稅法底線3500是不包含個人繳納的社保,所以15000裡面要扣除社保。
根據北京的社保標准(因各地標准不一致,可調整社保繳納標准後再計算所得稅)
計算稅前月收入: 15000元
應稅收入: 12199元
計算結果:(可手動調整參數)
個人繳費合計:2800.87(社保、公積金)
應納稅額總計:8699.13(個人所得稅)
養老 8%:1008.24
醫療 2%:255.06
失業 0.2%:25.21
公積金 12%:1512.36
繳費基數:
社保 12603元
公積金 12603元
免徵額 3500元
⑧ 月薪稅前15000,請問要繳多少稅要繳多少社保
養老保險單位20%-3000
醫療保險單位10%-1500
失業保險單位1%-150
工傷保險單位0.5%-75
生育保險單位0.8%-125
個人需要繳納的部分:養老8%-1200,醫療2%-303,失業0.2%-30.
因此個人需要繳納1533元,單位需要繳納的是4850元。
⑨ 工資15000元社保怎麼交,我個人應交多少
工資15000元,如果公司按照其實際工資為標准進行社會保險的繳納,那麼其具體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20%-3000
醫療保險單位10%-1500
失業保險單位1%-150
工傷保險單位0.5%-75
生育保險單位0.8%-125
個人需要繳納的部分:養老8%-1200,醫療2%-303,失業0.2%-30.
因此個人需要繳納1533元,單位需要繳納的是4850元。
⑩ 工資15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適用於7級超額累進倍率,其計算方式如下:
含稅:應納稅額=(含稅工資薪金-三險一金等扣除項目-起征點)×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不含稅的工資薪金收入需要換算成含稅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准-速算扣除數)÷(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