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江的社會
截至2013年底九江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當年招生2.61萬人,在校生7.95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31所,在校生3.57萬人。普通中學295所,在校生26.19萬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0.05萬人,初中在校生16.14萬人。普通小學1131所,在校生39.34萬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9.81%,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成人高等專業學校招生0.82萬人,在校生2.22萬人。
2014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當年招生2.86萬人,在校生8.32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28所,在校生3.47萬人。普通中學283所,在校生25.82萬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0.03萬人,初中在校生15.79萬人。普通小學959所,在校生38.62萬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9.9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成人高等專業學校招生1.14萬人,在校生3.10萬人
高等院校:九江學院、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九江職業大學、南昌大學共青學院、南昌理工學院共青校區、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校。
成人教育:九江學院(內設)、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內設)、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內設)、九江職業大學(內設)、九江廣播電視大學。
普通中專:九江科技中專學校、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九江市衛生學校、江西省財務會計學校(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中專部)、九江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九江職業大學中專部。 截至2013年末九江市共有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15個,公共圖書館15個,博物館(紀念館)17個。全市已建成千瓦中波發射台1座,千瓦調頻發射台2座。全市廣播電視台13個,有線電視用戶61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97.58%,電視人口覆蓋率98.56%。
截至2013年末共有青少年健身俱樂部38個,晨晚鍛煉健身活動點414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3個。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全年參加健身活動人數達487萬人次。 截至2013年末九江市共有衛生機構2704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26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6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4個。醫院、衛生院床位15353張。全市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13萬人,其中醫院、衛生院1.66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71人,婦幼保健機構1678人。在醫院、衛生院專業衛生技術人員中,有醫師5650人,注冊護士7145人。
醫療: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九江學院附屬醫院,九江市中醫院,九江市中醫院南院,解放軍第171醫院,九江市婦幼保健院(九江市婦女兒童醫院),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九江市第六人民醫院,九江市第九人民醫院,九江市石化醫院等。 2013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4元,比上年增長10.7%;人均消費性支出14356元,增長9.0%。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05元,增長13.1%。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9513元,增長16.6%。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7.19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8.29平方米。
2013年九江市市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73萬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0.59萬人。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9.43億元,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6.01萬人。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9.13萬人,增加46.63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41.71萬人,增加3.06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9.99萬人,增加0.27萬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1.72萬人,增加2.7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4萬人,增加0.5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9.03萬人,增加2.53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5.75萬人,增加9.45萬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360.74萬人,參合率達到98%。全市新建公租房40020套。為6400戶發放租賃補貼1439.8萬元,為1070戶發放住津補貼101.38萬元。
截止至2013年末全市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床位2.21萬張。國內公民辦理收養登記63例,港、澳、台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2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01億元,接收社會捐贈1315.38萬元。
2014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77元,比上年增長10.2%;人均消費性支出15718元,增長12.8%。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9元,增長11.3%。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42.29平方米,農村居民平均每人年末住房面積46.41平方米。
全市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72萬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0.57萬人。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1.95億元,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5.87萬人。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7.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2.7萬人,減少6.4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9.7萬人,減少2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0.1萬人,增加0.1萬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9.6萬人,減少2.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4萬人,與去年持平。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2萬人,增加12.97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8.5萬人,增加2.75萬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362.73萬人,參合率達到98.4%。全市新建公租房25524套。為13798戶發放租賃補貼2492.86萬元。
年末全市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床位2.41萬張。國內公民辦理收養登記65例,港、澳、台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1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27億元,接收社會捐贈1718.31萬元。 國內友好城市:北京市東城區、天津市南開區、上海市黃浦區、河南省三門峽市、江蘇省南通市、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荊州市等
國際友好城市 : 波波郡 澳大利亞 科佩爾市 斯洛維尼亞 玉野市 日本 路易維爾市 美國 卡亞尼市 芬蘭 拉普拉塔市 阿根廷 萊基奧諾沃市 波蘭 希俄斯市 希臘 薩凡納市 美國 基瑪多斯市 巴西 紅橋市 英國 塞羅韋市 波札那
B. 九江學院的店面租金是多少
九江學院旁邊的民房 租金 是200-300 一個月 租金的多少根據店鋪的大小和位置決定 店鋪的租金大概是 600-1000
C. 九江市公租房補貼:每月每戶最高補貼12元/平方米
11月12日,江西省九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九江市中心城區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
《實施辦法》指出,為支持符合條件的住房困難群體通過市場租賃解決住房困難問題,對九江市中心城區公共租賃住房實施租賃補貼。前述所指的租賃補貼是指政府向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家庭給予貨幣化補貼,支持其租賃市場住房解決住房困難。
《實施辦法》顯示,此次租賃補貼適用於九江市中心城區,包括潯陽區、濂溪區、經濟開發技術區、八里湖新區。柴桑區過渡期滿後適用。
按照規定,租賃補貼的家庭保障總建築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不高於60平方米。具體為:1人戶家庭保障30平方米;2-3人戶家庭保障45平方米;4人及以上戶家庭保障60平方米。
根據住房保障家庭的困難程度和支付能力,租賃補貼分兩檔實施差別化補貼,其中城鎮低保對象、城鎮特困人員和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補貼標准為12元/平方米·月·戶,其他家庭補貼標准為8元/平方米·月·戶。
按照《實施辦法》的內容,租賃補貼原則上按月計算,按季發放。同時九江市財政部門根據租賃補貼資金計劃指標和市、區住建(住房保障)部門審核通過的資金使用需求,向區財政部門撥付資金。區住建(住房保障)部門、區財政局按照財政規范程序直接發放到租賃補貼保障家庭個人賬戶。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黃卉對此指出,形成「實物配租+貨幣化補貼」組合補貼方式,一定程度上可盤活市場租賃住房資源。本次政策針對符合公租房補貼資格的群體,提出了「貨幣化補貼」方式,制定了詳細的面積標准、補貼標准以及資格確定、協議簽訂、信息備案以及資金發放流程。一方面公租房補貼的方式更為靈活,能夠提升公租房保障效果;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市場租賃用房,盤活現有的市場資源。
黃卉稱,本次政策的對象是符合公租房補貼資格,但由於公共租賃房源有限,未能獲得實物配租的群體。通過「貨幣化補貼」的方式可以更多覆蓋該類群體,以達到「應保盡保」。
D. 九江市公租房補貼標准出台
11月12日,江西省九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九江市中心城區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
《實施辦法》指出,為支持符合條件的住房困難群體通過市場租賃解決住房困難問題,對九江市中心城區公共租賃住房實施租賃補貼。前述所指的租賃補貼是指政府向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家庭給予貨幣化補貼,支持其租賃市場住房解決住房困難。
《實施辦法》顯示,此次租賃補貼適用於九江市中心城區,包括潯陽區、濂溪區、經濟開發技術區、八里湖新區。柴桑區過渡期滿後適用。
按照規定,租賃補貼的家庭保障總建築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不高於60平方米。具體為:1人戶家庭保障30平方米;2-3人戶家庭保障45平方米;4人及以上戶家庭保障60平方米。
根據住房保障家庭的困難程度和支付能力,租賃補貼分兩檔實施差別化補貼,其中城鎮低保對象、城鎮特困人員和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補貼標准為12元/平方米·月·戶,其他家庭補貼標准為8元/平方米·月·戶。
按照《實施辦法》的內容,租賃補貼原則上按月計算,按季發放。同時九江市財政部門根據租賃補貼資金計劃指標和市、區住建(住房保障)部門審核通過的資金使用需求,向區財政部門撥付資金。區住建(住房保障)部門、區財政局按照財政規范程序直接發放到租賃補貼保障家庭個人賬戶。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黃卉對此指出,形成「實物配租+貨幣化補貼」組合補貼方式,一定程度上可盤活市場租賃住房資源。本次政策針對符合公租房補貼資格的群體,提出了「貨幣化補貼」方式,制定了詳細的面積標准、補貼標准以及資格確定、協議簽訂、信息備案以及資金發放流程。一方面公租房補貼的方式更為靈活,能夠提升公租房保障效果;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市場租賃用房,盤活現有的市場資源。
黃卉稱,本次政策的對象是符合公租房補貼資格,但由於公共租賃房源有限,未能獲得實物配租的群體。通過「貨幣化補貼」的方式可以更多覆蓋該類群體,以達到「應保盡保」。
E. 九江學院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
我不同意樓上的說法,正是因為房價的進來的瘋長,所以對技術人員的需求更多。但是我內們的行業現容在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很多的老闆不仁義,所以工作好找工資不好拿的現象比較明顯,
所以,我現在勸你還是好好學習專業課,掌握技術,考個研究生或者找個國由企業,向中建,中鐵,中煤,中化,都是缺人的。
只是我們這行的施工方向流動性比較大,比較苦,但是工資還是可觀的。
比一般的本科專業工資要高300-500不等。
F. 本人是14應屆碩士畢業,有個中船工業6354研究所的工作邀請,想問下各位這個所的待遇和發展前景如何,謝謝
中船工業6354研究所隸屬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是從事精密測試、精密計量和內精容密製造的科研事業單位。以慣性導航精密測試技術研究設計、精密檢測計量與試驗技術研究設計、配套儀器設備研發與精密機械製造為主業,為國防科技工業及民用提供裝備保障和技術服務。
G. 求九江學院2010-2011第一學期形勢與政策答案!!!!!!!
第一題沒有標准答案咯,我是自己寫的,不好意思給你
二、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科學發展的主要措施?
(1)加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調整分配、城鄉、區域結構)
a、發揮優勢 事半功倍
b、多業協調 強村富民
c、培育能人 調整結構
(2)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第一,進一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著力發展現代農業
第二,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
第三,加快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
(3)加快推進自主創新
原始創新要寬容失敗
構建良好的自主創新機制
a、首先要建好自主創新的領導機制,制定自主創新相關政策措施,推動自主創新健康發展
b、其次,要建立健全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c、要加快自主創新的人才機制建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逐步形成有利於促進科技進步與創新,有利於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體制機制
企業創新需要選准突破點
(4)加強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一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二要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三要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
四要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
五要不斷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
六要進一步強化對農業的管理和調控
(5)加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要加快推進生態省建設,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
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要促進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要加快環境綜合整治
要強化生態建設和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保障生態安全,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
要大力培育生態文化,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
(6)加強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2.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
(1)在優化產業結構的方向上,提出"著力加強第一產業,調整和提高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2)著力解決盲目重復建設和"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優化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組合
(3)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3.提出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
(7)加強發展文化產業
第一,要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創新體系,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
第二,要加強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科技自覺,同時要推動科技進步引領下的文化創新。
第三,加快文化與科技的融合,要摒棄老觀念、老思維。
(8)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
一是繼續致力於營造開放透明的法律環境
二是繼續致力於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是繼續致力於營造穩定有序的經營環境
三、構建「橄欖型」的分配格局的途徑
答:
1.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促進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1)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讓普通勞動者也能成為「有錢人」
(2)大力支持創造人才創業致富,造就一批「小老闆」
(3)鼓勵農民規模經營,扶持一批「新地主」
(4)調整高收入群體的分配機制
調高」的核心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消除行業壟斷。
對高收入行業和階層,要加大稅收的調節作用。
2.調整產業結構,創造更多能產生中等收入的職業和崗位
(1)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2)在第三產業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崗位的「含金量」
◆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步伐
●擴大就業領域、大量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
●保證社會穩定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建立更廣泛更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穩定中等收入群體比重
(1)進一步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
●擴大社保覆蓋面
●使農村貧困人口得到基本保障
●控制並縮小貧困人口比重
(2)完善城市社會保障體系
4.加大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的投入,為「擴中」提供基礎
(1)推進教育體制改革
(2)平衡城鄉教育資源,大力發展義務教育、農村教育
5.推進綜合配套改革,為「橄欖型」社會建設提供體制保障
(1)進一步打破城鄉分割管理體制,積極引導和吸收更多的農民轉變為市民
(2)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
(3)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
◆積極為農民「減負」
◆加大農業生產資料的建設,降低農業生產資料的成本
◆繼續執行對農產品的補貼和價格政策
◆開展針對農產品生長的保險
(4)改進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
調整起征點減少征稅分級降低稅率,建立豁免費用制度,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質量為「擴中」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5)繼續抓好房地產市場規范和教育、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
◆減輕中低收入群體面臨房價貴、上學貴、看病貴「三座大山」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