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住房保障問題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問題
其一,保障性住房建設意義大。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於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大力推進廉租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和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和條件的有效舉措,對相關產業具有很強的帶動效應,有利於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擴大消費。特別是在當前房價居高不下、預期通脹壓力過大的時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
有利於控制房價上漲,使房地產市場進入健康發展軌道。可以說,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是抑制高房價、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重要方式,是實現「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構建和諧社會進程的重要內容。老百姓住「蝸居」、當「房奴」的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必將影響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正因保障性住房建設意義如此重大,中央領導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顯得特別重視,從戰略高度部署和推進這項工作。
其二,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重。與商品房相比,我國保障性,制度還很不完善,為此,中央明確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2月24日舉行的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全國共將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1000萬套,比去年增加70%多,改造農村危房150萬戶以上。這意昧著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入「快車道」。面對這些既定的目標,各地紛紛簽訂了目標責任書。
但關鍵要落到實處,真正把保障性住房建設記在心上、抓在手上,實現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快步跑」,不能讓責任書成為一紙空文,不能讓政府的承諾成為開出的一張「空頭支
票」。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央領導加強對保障性住房建設調研指導的力度,意在確保各項建設任務落實到位,真正成為「惠民工程」。
其三,保障性住房建設困難多。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政府出台的一項惠民政策,它的實施能夠為一部分有住房困難的居民解決一定的困難,但它的實施還存在很多困難。可以說,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任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主要面臨的兩大瓶頸,就是錢從哪裡出、
地從哪裡出?為確保這一任務落實到位,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將超過1000億元。但更多的還要靠政府想辦法、出良策、攻難關。不可否認,一些地方總認為困難多、難度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等觀望」的思想,雷聲大雨點小,進展不力、落實不到位。正因如此,中央領導多次強調保障性住房建設,就是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工作進一步加大力度,把這項工作擺在突出重要的位臵,迎難而上,知難而進,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千方百計增加資金投入,優先保證用地供應,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幫助更多中低收入群眾解決住房困難。
住房是民生之重,安居才能樂業。下大氣力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順時應勢之舉,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問題。從總書記提出「兩項重大工程」到總理強調「三個堅定不移」中,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更加負責地擔負起職責,抓緊建立健全多層次、廣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真正把辦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努力使改革成果惠及更多需要保障的家庭。
❷ 住房問題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嗎
是的,中國傳統的思想還沒有完全轉變,有一自己的房子對於每個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覺。
❸ 五大民生目標的住房:加快建設保障性住房
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如何使更多百姓「居有其所」成為版2009年的一大民權生熱點。
繼中央出台的擴大內需十項措施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又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及棚戶區改造問題。
2009年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關鍵一年。《意見》提出,中央將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的投資支持力度,對中西部地區適當提高補助標准,各地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增加經濟適用房供給。為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還將開展住房公積金用於住房建設的試點。
根據國務院部署,2009年我國計劃解決26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解決80萬戶林區、墾區、煤礦等棚戶區居民住房的搬遷維修改造問題。預計2009年到2011年,全國平均每年新增130萬套經濟適用住房。
❹ 保障民生住房找哪個部門
民政局
❺ 保障性住房的意義是什麼
您好,
以下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您。
意義
首先,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於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的安排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投向使用效率最高、發展最為需要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說,下大氣力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順時應勢之舉。
其次,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相關產業具有很強的帶動效應。權威測算顯示,今年新增的75億元廉租房建設投資及其所帶動的地方和社會投資,可以拉動鋼材消費量65萬噸,水泥消費量50萬噸。同時,此次國家還安排了17億元中央投資用於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這可以拉動鑄鐵消費量兩萬噸,鋼材消費量10萬噸,水泥消費量30萬噸。
再次,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還為今後擴大消費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快建設保障性住房,大力推進廉租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和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都是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和條件的有效舉措,都將有利於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擴大消費。[
簡介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對中低收入家庭實行分類保障過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應對象、建設標准、銷售價格或租金標准,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是指城市的廉租住房、城市的經濟適用住房,也包括在一些林區、墾區、煤礦職工的棚戶區(危舊房[1])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從今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要擴大農村危房改造的試點工作,所以我們把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的廉租房、經濟適用住房,解決林區、墾區、煤礦棚戶區的改造問題、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統稱為保障性安居工程。
不同情況的低收入家庭,對保障性住房有租賃與買賣的不同需求。廉租住房是政府或機構擁有,用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賃給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對廉租住房沒有產權,是非產權的保障性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是政府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以政府指導價出售給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這類低收入家庭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預期的支付能力,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這是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最本質的區別。通過保障制度的完善,不論是哪一類住房,最終目的都是盡快地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這是最根本的。
世界各國將住房大多分為公屋或私屋。公屋是由政府買單的保障性住房,而私屋則是私人擁有不享受政府買單優惠的自建或市場化的商品房。日本有一種保障性住房叫公營住房,類似於廉租住房,住戶是沒有任何產權的;還有一種是公團住房,政府提供相當的優惠條件,使得住房者擁有一部分產權。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叫「組屋」,既有租,也有售。
❻ 保障房如何保障民生
保障房保障民生的方法是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准、限定價回格或租金的住房,一答般由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構成。這種類型的住房有別於完全由市場形成價格的商品房。中國大力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世界各國將住房大多分為公屋或私屋。上海一保障房小區公屋是由政府買單的保障性住房,而私屋則是私人擁有不享受政府買單優惠的自建或市場化的商品房。日本有一種保障性住房叫公營住房,類似於廉租住房,住戶是沒有任何產權的;還有一種是公團住房,政府提供相當的優惠條件,使得住房者擁有一部分產權。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叫"組屋",既有出租,也有銷售。社會保障性住房是城鎮住宅建設中較具特殊性的一種類型住宅,它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政府統一規劃、統籌,提供給特定的人群使用,並且對該類住房的建造標准和銷售價格或租金標准給予限定,起社會保障作用的住房。
❼ 什麼叫社會保障民生問題
一、民生問題是國家發展進程中的根本問題
近年來,民生問題成為人們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人們之所以高度關注諸如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養老、醫療保障、住房、交通、食品葯品安全、環境污染等民生問題,說明這些問題確實關繫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它的滿足程度與改善程度,直接決定著每個人的生活狀態與生活質量,同時也揭示出人民的生活追求正在快速而全面地升級,而社會氛圍也在發生重要變化,即人們不僅關心自身的生計問題,還越來越關注其他群體的民生問題。因此,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既客觀地反映了人們務實生活、持續向好的追求與心願,也表明了國家已經進入了一個需要以民生為本並全面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發展升級的新時代,這一時代的核心使命便是切實保障民生和持續不斷地改善民生。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充分表明了國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正在步入更加理性、健康、文明發展的軌道。因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一定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理念,也只有真正落實到保障民生與改善民生上,才能得到全面而具體的體現。
中外歷史發展及現實都證明,民生問題既是老百姓個人及家庭的生計問題,又是直接影響乃至決定著國家發展進步與政權興亡的根本問題。人們對民生問題的關注,揭示出百姓最在乎的還是自己的生活狀況而不是誰領導,即使有短時的例外,但人民的生計好壞一定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所系,因此,民生之重,堪稱重於泰山。
現階段人們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還客觀地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許多生活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對各級政府而言,顯然是一個現實而嚴峻的挑戰。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民生問題應當成為國家發展的根本目標指向,解決好民生問題應當擺在政府工作的首位,政府的重大責任應是切實保障民生和持續不斷地改善民生。只有將解決好民生問題始終作為政府的核心使命與根本職責所系,才能真正切實保障好民生和持續不斷地改善民生,才能促使國家沿著持續、健康、文明的軌道發展下去。
二、民生問題的發展與基本民生問題的解決
民生問題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升級的,因為人民對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追求總是持續向上、向好發展的。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在解決了原有的民生問題後,必定會出現新的民生問題。經濟社會越是發展,民生問題的內涵和外延就越是會擴展,其成因就越復雜,而解決起來也就越是需要政治智慧。
綜上所述,政府在保障民生與改善民生方面任重而道遠。
三、用社會保障制度安排來保障民生與改善民生
社會保障是現代社會健康文明發展的極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社會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網。社會保障的基本功能概括為:它是社會公平的維系機制、經濟成果的共享機制、政治文明的促進機制、精神和諧的潤滑機制。各個社會保障項目都是以創造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公平和縮小社會不公平為出發點和目標的。作為經濟成果的共享機制,主要是通過這樣一個制度安排,使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都能夠不同程度的分享到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也就是說經濟差別雖然依然存在,但是這個差別由於有了社會保障制度能夠控制在各個階層都能接受的程度。說它是政治文明的促進機制,因為它本身是不同的社會階層、社會群體及利益集團,經過博弈以後的一種妥協,實際上是與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和政治的民主化進程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能夠促進民主政治的發展和政治文明的現代化。說它是精神和諧的潤滑機制,是因為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縮小貧富差距,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以及化解勞資矛盾,能夠消除人們的心理對抗。
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障實際上是一個大的保障概念。它由三個基本的子系統及一些其它項目構成。一個就是面向貧困群體的社會救助制度,第二個是面向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制度,第三個是面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等特定社會群體的社會福利制度。此外,還有慈善事業、企業年金等等補充保障。它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