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將對房地產的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
①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實現住房分配貨幣工資化,引導消費者「願意內」購買商品住房,使潛在容的需求轉變為有效需求。
②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提高消費者「能夠」購買商品住房的支付能力。
③理順流通環節,完善中介銷售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務。
④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降低成本,調整供給結構,使之與消費需求結構相適應,增強購房的承受能力。
⑤完善和發展房地產金融市場,擴大住房消費信貸,支持居民買房。
⑥重視房地產市場總供給和總需求動態平衡,促進有效需求的形成。
2. 中國的住房問題該怎麼解決
我國住房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住房建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發展住房
建設對調整經濟結構,增加社會有效需求,解決居
民住房困難,確保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
意義。然而,國家在推行個人住房消費信貸的同
時,個人住房消費卻「熱」不起來,究其原因,不外
乎國家政策的不明朗化,各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的
惡化及個人消費觀念的傳統化這三種主要因素。
作為個人住房消費信貸市場的主體—商業銀行
怎樣將國家政策及銀行效益有效結合,改變個人
消費觀念,既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又使自己利
潤最大,風險最小,推動住房消費的「火爆」。我想
借鑒美國住房抵押擔保證券市場的發展,對推進
我國的個人住房消費信貸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住房消費信貸金觸服務不完替
實現住房分配貨幣化政策,把住房建設培育
成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中央政府發展經濟的政
策之一,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金
融機構調控經濟、服務經濟的職能使得房地產信
貸在住房消費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商業銀行
雖然加大了對消費信貸的重視程度和投人,但是
顯現的問題又制約著消費信貸的發展。歸納起來
有:.
i、手續繁瑣,效率不高。在現有社會信用環
境和缺乏個人資信查詢檔案制度的情況下,銀行
為規避風險,不得不對貸款人採取原始的資信審
查手段:上門核實身份證明,收人證明等。因涉及
房產登記部門和保險機構,使得銀行審貸過程加
長,效率低下,客戶不滿。
2,貸款額度低,期限短,利率高,付現額度大。
按人民銀行頒布的《個人住房貸款管理條例》規
定,辦理個人住房貸款過程中要涉及到銀行、房地
產商、保險公司、房產交易所、律師事務所、房產評
估所等多個中介部門,同時需繳納一定的辦理抵
押物評估、保險、登記和合同公正費用,加重了貸
款人的經濟負擔。而商業銀行發放個人抵押住房
消費貸款的額度占銀行房地產信貸部貸款額的6%,占貸款總額的1%左右,遠遠低於國際水平。
目前,我國住房抵押貸款的期限短則3一5年,最長
的是20一25年,住房款項付現比例一般為住房總
款的30%左右甚至更高。
3、商業銀行貸款的責任管理模式過於粗放。
各家銀行的基層單位對責任貸款管理強調個人貸
款、小額貸款一旦出現風險,無論何種原因一律由
經辦人負完全責任直至收回方可解脫責任。這種
粗放的管理模式不利於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拓
展,不利於信貸資產質量的提高。所以基層信貸
員寧可發放經過上級行審批,集體承擔風險的個
人住房消費貸款,而不願發放自己承擔風險的個
人住房消費貸款。
4、銀行經營機制轉換不到位,經營收人與成
本支出不劃算。由於發放企業貸款手續相對簡
便,經營成本低。而住房消費貸款客戶面廣、量
大,造成商業銀行放款工作量加大,管理成本增
加,現行的利率規定使銀行貸款期限越長,收益反
而越小,加上此項貸款風險預警手段不足,使銀行
開辦此項業務積極性不高。因此商業銀行熱衷於
企業的「批發貸款」,而影響到住房消費貸款的深
人開展。
3. 求篇論文 題目是 關於個人住房貸款證券化問題探討
問的好!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從個人住房貸款證券化開始的,只不回過是「次級」個答人住房貸款證券引起的。長期看證券化只是把風險轉移了,美國就是這樣:銀行轉移給投行,投行轉移給保險,保險轉移到。。。。。說起來太長了!
你不妨論述下它的缺點還好些,有現時的例子很好寫!
如果還是要照書上說的「證券化是金融衍生工具,增強了企業流動性之類雲雲」,就未免顯得自己有「兩耳不聞窗外事」死讀書之嫌了。
4. 目前我中國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一,有效收入不足.當然經濟學里沒有有效收入這個概念,算是開個玩笑.貧富差距過大回,大量的國民無力消答費.比如年輕人需要房子,可大多數人買不起,而房產卻有大量積壓.
二,計劃生育政策或者說人口政策.加劇了家庭經濟生活的不穩定.而配套的改革太過遲緩,比如社會保障機制和醫療體制的虛弱.對未來風險的預期加深,增加了人們儲蓄的慾望.
三,過去稅收政策長期過多的向出口傾斜.外部需求的銳減使大量企業破產,相關的人員收入也會銳減.而且大量優質產品只對外供應,使中國人對國貨的信心大打折扣.上次成龍的有爭議的言論有部分就是指這.他不是說中國產品不好,他是說中國好的產品只孝敬洋鬼子,讓中國人覺得中國貨不如日貨.
改善需求或者說擴大內需是宏觀調控的內容,是短期化行為,現在對中國而言恐怕未必有太大的效果了.中國現在需要的是財政稅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教育公平,政績考核制度等諸多方面的改革.
現在只去追求擴大內需,使用激進的財政刺激支出,過松的信貸控制,泛濫的流動性去推動經濟幾個季度兩三年的增長只會加大未來經濟波動的幅度,增加經濟動盪的烈度和痛苦.很不幸,中國正在走這條道路,著眼未來的改革卻遲遲未見成行.
5. 09年中國有效需求不足現象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目前宏觀經濟有效需求不足,可採取的措施:
一、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
解決住房問題的起始是安居房,同時擴大對廉租房的供應,以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民生等社會大局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農村問題,如基礎建設,這是一直困擾城鄉差距的重大問題。同樣的公民,不一樣的生活配套,不一樣的生活現狀。這條政策,作為「國十條」的第二條,符合十七大的會議精神,可以看出這是對十七大精神的執行。
三、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安排中西部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
路網不僅是財富連通的源泉,也是國家GDP增長的原始動力。如此一條政策,首先解決和填補了通路的城市空白點,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把金融海嘯的影子吹走,而且會把由於工業倒閉帶來的失業人口找到工作出路。可謂箭無虛發,一箭雙雕。
四、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
物質和精神同樣重要,在滿足物質需求之後,解決精神需求和醫療問題以及教育設施建設,也是擴大內需的一種方式。可以想像如此一來,城鄉差別逐漸縮短,對於實現我國的城鎮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石。
五、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環保問題,不僅是我國的獨有問題,也是發展中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不可迴避的問題。當我們面臨不可再生的資源逐漸呈現短缺跡象,當我們因破壞生態平衡而遭遇自然報復,環保的課題上升成為世界聚焦的人類話題。
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國際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如何讓我國立於世界國家常青之林,高科技的進步正是一個體現方式。
七、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中國是四川,中國是一個大家庭。如今,當物資稀缺對於災區的重建設置了種種障礙,這條政策不僅僅是給重建地震災區帶來了至高無上的精神慰藉,也是對於災區最大的物質支持。
八、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准,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准。
我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農村的低收入水平是城鄉差距的主因,是貧富差距的問題體現。這樣的惠農政策,是對農村問題的直接解決。
九、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當我國工業面臨世界經濟危機,改革創新或者企業升級才有出路。另外,為了企業增值稅改革付諸千億資金,實實在在的鼓勵。
十、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初步匡算,實施上述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後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取消信貸規模限制,與「減息」如出一轍,是擴大內需的金融杠桿。
6. 有效需求的問題探索
中國對有效需求問題的探索
有效需求問題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的核心問題。中國曾採取多種措施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但效果卻不十分顯著。本文在回顧有效需求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不同於主流經濟學的收入-支出模型,並以此來解釋中國的有效需求問題。
需求不僅僅是指對商品和勞務需要的慾望,更注重對商品和勞務的支付能力。人們的慾望是多種多樣,永無止境的,而需求不止是一種慾望,更是一種支付能力。有效需求的概念是凱恩斯在1936年《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的,是指總供給和總需求相等時的總需求。供給者、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總是大於對現實的估價,因此會使社會的有效需求相應不足。有效需求的不足會抑制經濟的增長,造成大量非自願失業。由於主流經濟學是「需求決定論」,這就決定了有效需求在經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有效需求問題也不可避免地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不考慮國外部門的條件下,有效需求由兩大部分成,即消費(C)和投資(I)。任何一部分的變化都會對有效需求產生影響。要研究有效需求問題,應從這兩方面著手,分別闡述它們對有效需求的作用。本文依據一種新的理論對收入分配引起的消費(C)的變化對有效需求的影響作以論述。
這里要用一種新的理論模型來對有效需求問題給予闡述。這一理論模型從一個新的視角對產生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作出解釋,進而說明消費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肯定,這種新的理論是從消費不足的角度論述有效需求不足的。假設整個宏觀經濟由企業、家庭和金融三個部門構成。與企業部門相關的變數主要有: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利息和利潤。前三者構成企業的成本,利潤構成企業的收益。對於家庭部門來講,企業成本中的勞動者報酬形成工資收入。企業的利息利潤構成居民的非工資收入。經驗事實表明,工資收入主要是低收入者工人的收入來源,而利息利潤(非工資)收入則主要是高收入者資本家的收入來源。這里借用古典學派和馬克思的假設,假設資本家不消費,工人不儲蓄,全部產品由工人購買和消費。這樣收入在不同階層的分配直接影響消費傾向,進而引發有效需求問題。 以上是此模型的假設前提,下面建立國民經濟的收入-支出模型。
在等式的左邊,W為工資,D為折舊,R為利息,π為利潤。其中D=dK,即折舊等於折舊率與資本存量的乘積。R=iK,即利息為利息率與資本存量的乘積。等式右邊C為消費,I為投資。(W+D+R+π)構成總收入,(C+I)構成總支出。當總支出(C+I)大於總成本(W+D+R)時,利潤(π)>0;當總支出(C+I)等於總成本(W+D+R)時,利潤(π)=0;當總支出(C+I)小於總成本(W+D+R)時,利潤(π)0時,增加投資、擴大生產;π0時,企業會增加投資,擴大產出量。本期的投資會引起下一期資本存量的增加。在企業的成本中,D=dK,R=iK,即(D+R)=(d+i)K。所以資本存量的增加會提高企業的折舊和利息成本。投資的增加導致成本的上升,若要繼續獲取利潤,下一期的投資則必須以累積的比率增加。這種循環造成經濟的高漲。在經濟高漲的過程中,企業的利息成本和利潤持續快速上漲,意味著家庭部門的非工資收入上升較快,工資收入雖也有所增加,但速度相對較慢,工資與非工資收入比例W/(R+π)下降,收入分配惡化,消費不振,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經濟的過速膨脹。一旦金融體系不能支持企業投資以累積的比率增加,就會出現π<0的後果,於是企業便縮減投資,這又使得利潤進一步下降,投資進一步縮減,造成經濟的衰退。 (一)有效需求的決定因素
馬克思認為,經濟系統由兩大部類構成,第1部類生產生產資料或資本品,第Ⅱ部類生產消費資料或消費品。在這里,「我們把資本主義的生產者當作全部剩餘價值的所有者」,也就是說,在社會資本再生產公式中,資本所有者或資本家作出剩餘價值的分配決策與其投資、儲蓄和消費的決策是合一的。馬克思認為,社會再生產要順利進行,兩大部類間進行交換的產出的價值必須相等,而且產生這一交換的彼此間的需求也必須相等。為達到這一點,在簡單再生產過程中,馬克思假定,第1部類和第Ⅱ部類中的工人和資本家的支出函數都是既定的,即工人的工資和資本家的剩餘價值全部用於消費,沒有儲蓄與投資,邊際消費傾向都為1。而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第1部類和第Ⅱ部類中工人的支出函數既定,邊際消費傾向仍為1,但資本家把剩餘價值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投資(即追加資本),一部分用於資本家的個人消費。馬克思進一步假定,在第1部類經營的資本家的支出行為取決於第1部類的資本有機構成,為了保持均衡,第Ⅱ部類的資本家的投資與消費行為取決於第1部類能為第Ⅱ部類的擴大再生產提供多少資本品。同時,馬克思假定,剩餘價值必須完全花完,沒有閑置部分。所以,一旦積累或投資的份額固定下來,消費的份額就會自動地被決定,從而任何不足的總需求都被排除在該假說之外。
可見,在馬克思的再生產公式中,剩餘價值的實現與擴大再生產的順利進行,在形式上看,與工人的消費沒有直接關系,它完全取決於資本家的有效需求;反過來,有效需求的規模又決定著剩餘價值實現的大小、工資與剩餘價值問分配的比例。在均衡條件下,剩餘價值的生產量與實現量是一致的。從剩餘價值的實現角度看,有效需求的大小由資本家的投資和消費決策決定。由於資本的本性是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因此,剩餘價值的實現量主要取決於資本家的投資決策,而投資又取決於他們對未來的預期。但馬克思沒有遵循這個思路去解決有效需求問題,而是從剩餘價值的生產出發,去分析有效需求的決定問題。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需求「本質上是由不同階級的互相關系和它們各自的經濟地位決定的,因而也就是,第一是由全部剩餘價值和工資的比率決定的,第二是由剩餘價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潤、利息、地租、賦稅等等)的比率決定的」。在再生產過程中,剩餘價值的實現量取決於資本家的預付資本量。在剩餘價值率不變的情況下,預付資本越多,剩餘價值的實現量就越多。 馬克思的均衡假定分析說明,均衡的可能性取決於所有行為主體的行為協調,但協調在資本主義制度中是達不到的,實際上,「在這種生產的自發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種偶然現象。」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由於「直接剝削的條件和實現這種剝削的條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僅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分開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開的。前者只受社會生產力的限制,後者受不同部門的比例和社會消費力的限制。」這表明,一方面,剩餘價值生產量與剩餘價值實現量不一致、有效需求不足是一種常態。另一方面,剩餘價值的不完全實現從而有效需求不足源於不同部門的比例失調與「以對抗性的分配關系為基礎的消費力」約束。
比例結構失調會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雖然在再生產公式中,剩餘價值或利潤的實現在形式上僅取決於資本家的投資與消費支出之和,似乎與工人的消費無關,也與比例結構無關。但資本家的支出是由其預期收入即利潤決定的,而利潤的實現程度是由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之間的比例狀況決定的。如果需求與供給結構不對稱,比如在簡單再生產中,第Ⅱ部類提供的消費資料價值量大於兩大部類工人的工資總額,商品價格就會下降,從而使資本家的實際利潤減少,這不僅會降低他們下一期的支出能力,而且會打擊他們對未來的信心,最終使有效需求趨於下降。「有些部門可能生產過多,因此另一些部門可能生產過少;所以,局部危機可能由於生產比例失調而發生」,這在資本主義經濟中,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由於這種比例失調而引起的市場價值的提高或降低,造成資本從一個生產領域抽出並轉入另一個生產領域,造成資本從一個領域向另一個領域的轉移。」因此,資本在各部門間配置的比例失調是不可避免的。
7. 中國住房政策的建議
第一階段: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1982年國務院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徵收土地使用費。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開始,國務院先後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
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年後,房地產業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1993年底宏觀經濟調控後,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開始復甦。
第三階段:相對穩定協調發展階段(1995至2002年)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998以後,隨著住房實物分配製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四階段:價格持續上揚,多項調控措施出台的新階段(2003年以來)
2003年以來,房屋價格持續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隨之而來出台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
詳細: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歷史大致這樣:首先從1981年開始,在深圳和廣州開始搞商品房開發的試點,在這以前,國內只有房地產開發,沒有商品房開發,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單位造房子主要是用於內部職工福利分配的,包括政府造房子也是用於福利分配,沒有房地產市場。由於當時搞試點比較成功,後來就小范圍的開始試點開發。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視察後發現特區搞市場經濟建設之後城市的面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房地產開發非常成功,認為開發區的經驗值得向全國推廣,於是他就吹響了中國房地產開發的號角,由沿海城市一帶開始展開,特別是在海南、北海、廣州、深圳等這些大城市,但時間不長,由於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形成了嚴重的泡沫。
1993年朱鎔基總理到海南視察,發現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場迅速形成了非常嚴重的泡沫。於是朱鎔基總理一聲令下:停止銀行貸款。銀根收緊後使剛剛起來的房地產市場立馬遭到重創,造成的結果是從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始終波瀾不興。
1998年對中國房地產業來說是關鍵之年,分水嶺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開發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紛紛賣掉退出市場。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開始發生變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產發展的政策,主要一個是取消福利分房,也就是意味著所人們要取得住房,都要到市場上去買房,通過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這種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內爆發,並大幅快速上升。這政策的第一效應就是「趕末班車」——凡是有錢的單位紛紛購買現房,把當時市場上所有當時賣不掉的現房一掃而空。這時的房改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而金融政策和稅收政策又創造出巨大的有效需求。不斷地降低利率,還有按揭門檻降低,當時首付只要30%、20%,有的銀行甚至提出零首付。還有價格政策,在這之前商品房的價格受到物價局的管制,不能隨便漲價,是限價的。但是在這時候取消了這些管制,為後來開發商漲價提供可能,這以後開發商自己喜歡怎麼定就怎麼定,開始亂漲價。於是1999年至2003年為中國房地產業高速增長期。2003年到達高峰,暴露出房價過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導致嚴重的社會矛盾,房地產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04年開始實施宏觀調控,主要特徵是收緊土地與信貸兩個閘門,以調控供給為主。
2005年中央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主要特徵是供給與需求雙向調控,以調控需求為主。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2006年,成交量開始上升,但是好景不長,因為當長三角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在下雪的時候,北京、深圳、廣州這些城市卻是一片艷陽天,房價漲得很快,就像以前的長三角,結果導致3月份調控的政策又進一步加強。
2006年的宏觀調控主要特徵是以調整房地產產品結構為主。目前的房地產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轉變: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由以投資主導向以消費主導轉變、由短期投資向中長期投資轉變、由以土地為中心向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由以增量市場為主向以存量市場為主轉變、由普漲普跌現象向有漲有跌現象轉變、由籠統市場向細分市場轉變。
中國房地產價格的走勢,1998年開始起到的房地產市場到2003年,這一輪的上揚達到高峰,然後從2003年到2007年都在頭部橫盤整理,2004年調控供給、2005年調控需求、2006年調控結構、2007年繼續調整,估計到2007年底差不多調整完畢,然後,隨著2008年奧運會這個東風的作用,中國新的一輪房地產,在把頭部轉化為底部以後,又有一波上揚。這個過程當中所有的風險被釋放、泡沫被消減、結構被調整,不合理的狀況被緩解,積壓的房子被消化,這就為下一輪發展夯實了基礎,從2008年開始新的一輪平穩增長,這是一個台階式的上揚,這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特徵。
給分吧。
呵呵,我的回答不錯吧,如果採納j就請加分額..多謝多謝.2011-08-10 2:31:51
8. 我國有效需求不足問題的特點、影響及對策。
桂林理工大學宏觀經濟學考試題目!!!
(1)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社會總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為貨幣購買能力不足,並由此導致了蕭條。我國自1997 年以來,宏觀經濟運行出現了經濟增長率持續下滑的走勢,市場物價總水平隨之下降,市場疲軟,供過於求現象明顯,庫存增加,即期消費減少,居民儲蓄傾向增加,下崗失業等經濟衰退現象也出現了。
(2)影響:
中國的現狀是有效需求不足,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即便是人們的需求量尚未達到或者完全實現,但由於存在著價格門檻因此也不會進行消費。由此導致的生產萎縮,經濟下滑成就了中國如此高的失業率。
(3)措施:
一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
三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五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六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
七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我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農村的低收入水平是城鄉差距的主因,是貧富差距的問題體現。這樣的惠農政策,是對農村問題的直接解決。
八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
十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信貸規模限制,與「減息」如出一轍,是擴大內需的金融杠桿。
9. 中國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有哪些有什麼建議和措施
一,有效收入不足.當然經濟學里沒有有效收入這個概念,算是開個玩笑.貧富差距過版大,大量的國民無力權消費.比如年輕人需要房子,可大多數人買不起,而房產卻有大量積壓.
二,計劃生育政策或者說人口政策.加劇了家庭經濟生活的不穩定.而配套的改革太過遲緩,比如社會保障機制和醫療體制的虛弱.對未來風險的預期加深,增加了人們儲蓄的慾望.
三,過去稅收政策長期過多的向出口傾斜.外部需求的銳減使大量企業破產,相關的人員收入也會銳減.而且大量優質產品只對外供應,使中國人對國貨的信心大打折扣.上次成龍的有爭議的言論有部分就是指這.他不是說中國產品不好,他是說中國好的產品只孝敬洋鬼子,讓中國人覺得中國貨不如日貨.
改善需求或者說擴大內需是宏觀調控的內容,是短期化行為,現在對中國而言恐怕未必有太大的效果了.中國現在需要的是財政稅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教育公平,政績考核制度等諸多方面的改革.
現在只去追求擴大內需,使用激進的財政刺激支出,過松的信貸控制,泛濫的流動性去推動經濟幾個季度兩三年的增長只會加大未來經濟波動的幅度,增加經濟動盪的烈度和痛苦.很不幸,中國正在走這條道路,著眼未來的改革卻遲遲未見成行.
10. 房地產需求的有效需求
所謂房地產的有效需求,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現實需求,從微觀經濟的意義上來講,是指消費者在一定的時期內,在每一價格的水平上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商品量,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從宏觀經濟的意義上來講,是指商品的總供給與總需求達到均衡狀態時的總需求。因此,分析房地產市場的有效需求,必須從微觀上把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宏觀上把握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
培育房地產市場有效需求,要從兩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增加有效供給,促進流通,使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買到合適的住房;
另一方面,則要隨經濟發展、增加收入,排除體制障礙,調整消費政策,支持居民買房,創造條件使潛在需求盡快轉化為有效需求。具體來說,其主要途徑是:
(1)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實現住房分配貨幣工資化,引導消費者「願意」購買商品住房,使潛在的需求轉變為有效需求。
(2)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提高消費者「能夠」購買商品住房的支付能力。
(3)理順流通環節,完善中介銷售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務。
(4)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降低成本,調整供給結構,使之與消費需求結構相適應,增強購房的承受能力。
(5)完善和發展房地產金融市場,擴大住房消費信貸,支持居民買房。
(6)重視房地產市場總供給和總需求動態平衡,促進有效需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