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說重慶公租房模式是一個創新
為了理解這一創新的意義,我們首先需要說明公租房和已有的兩種保障性住房 -- 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 -- 的區別。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和租金減免為輔。經濟適用住房是指已經列入國家計劃,由城市政府組織房地產開發企業或者集資建房單位建造,以微利價向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佔全國住房的比重僅為5%,而重慶的公租房目標是要使30%至40%的居民住在其中, 這才稱得上是「住房雙軌制」,它不是只為少數特困民眾,而是針對相當廣大的「夾心層」 -- 既得不到原來的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短期內也買不起商品房的人群,包括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等。黃奇帆市長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從今年起每年開建100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未來三至五年內全市建設總量將達4000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主城區和6個區域性中心城市、2個衛星城等人口聚集度高、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的區域。按人均20平方米計算,4000萬平方米可以解決200萬人的住房問題,這就打破了過去保障性住房建設「零敲碎打」、不能從根本上「解渴」的困局」。
第二,重慶以公租房建設實現對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整合,不再單獨新建廉租房。廉租房居民與公租房居民同住同一小區、同一品質的房屋,只是廉租房租金控制在公租房租金的10%。另一方面,公租房5年後可有條件地轉化為經濟適用房。這次公布的公租房管理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廉租房租金與公租房租金的差額由廉租房家庭戶籍所在地政府承擔。
第三,重慶公租房樓盤容積率約3.8,與周圍商品房樓盤相當,公租房與商業樓盤布局在一起,共享配套和服務,從而有利於彌合社會分層的裂痕,避免西方一些國家的「貧民窟」。重慶的公租房項目布局在內外環線之間的21個大型聚居區中,與商品房樓盤按照1∶3配置,共同形成20萬人口左右的城市生活大社區。
第四,重慶公租房建設堅持政府主導、產權公有的方向。依託市級土地儲備機構先期儲備土地的優勢,公租房用地全部採用劃撥方式供應,土地成本不計價,作為政府注入公租房系統的國有資產。其中主城的儲備地拿出3萬畝作為劃撥地投入,至少相當於投入150億元。同時每年商品房土地出讓收益的5%用於支持公共租賃住房建設,3年共計約30億—40億元。重慶公租房建設保證了200億元的先期投入。2010年11月16日,財政部,發改委和建設部三部委聯合發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重慶率先實驗的公租房融資模式。但其他城市可否建成可稱為「雙軌制「的大規模公租房,還有待觀察,因為重慶之所以領公租房建設之先,不是偶然的,而是和重慶在土地儲備,國有資產運作上所形成的「重慶模式」密切相關。
B. 什麼是「重慶模式」
2010年在重慶啟動的公租房規劃與戶籍制度改革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成為重慶吸引沿海產業轉移的重要手段,也極大提高重慶的產業競爭力。兩項舉措相輔相成,被稱為「重慶模式」。
概況
重慶模式這一概念在2010年6月12日由七大部委聯合推出,它的優勢在於通過系統工程解決重慶房地產問題,該模式實際上分為三個部份。
公租屋
未來3年建設4000萬平方米的公租屋,可以解決100到200萬人的居住問題。
農民工戶籍
從明年開始陸續引入300萬農民工進城給予重慶戶口。農民工要拿到重慶戶口,必須放棄宅基地復耕農地。這樣既為公租房提供了土地,也保證了足夠的耕地面積。
重慶模式
強化IT產業的生產製造能力
加強建設IT產業集群。引入了惠普、思科等品牌企業,並做到80%的零配件在重慶本土生產,這樣就可以解決300萬入城的農民工工作問題。
編輯本段政策支持
2010年8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宣布,重慶、北京等28個城市列為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試點城市,這些試點城市的公租房建設可申請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總額度達493億元。
按照重慶公租房建設規劃,將會在10年投資1200億元建設公租房。重慶財政局與國土房管局等部門上報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方案中,明確提出了爭取公積金貸款30億元。列入公租房公積金貸款試點城市,對於急需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重慶公租房建設,無異於一場及時雨。
重慶模式
2010年7月29日,重慶市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公共租賃管理局。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出席當天的掛牌儀式時稱,重慶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以及城鄉綜合配套的試驗區,是進行重大民生改革的先行區,一定要做好探路的領頭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也參加了此次掛牌儀式。重慶當地官員表示,一個地方政府副廳級單位掛牌,中央主管部委領導親自參與的情況實屬罕見。
編輯本段規劃特點
重慶公租房規劃主要參考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公共住房建設經驗,並有所創新。根據該規劃,重慶今年將開工建設500萬平方米公租房,年底向社會投放20萬平方米。
作為上述規劃的一部分,6月20日,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開工建設了 「西永綜保區公租房一期工程」,計劃容納居民3123戶,總人數約2萬,人均居住面積可達10平方米。除住房外,這個將於今年內竣工的項目還包括白領公寓、員工食堂及其他配套服務設施等。2010年7月西永綜保區B區10萬平方米的公租房開工建設,2011年將再建設20萬平方米。 重慶模式
號稱「中國第三新區」的重慶兩江新區2010年6月掛牌成立後,公租房建設也成為了招商引資的重要手段。兩江新區投資促進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透露,兩江新區是重慶全市最早動工興建公租房的,這既可解企業員工住宿的後顧之憂,也是吸引客商前來兩江新區洽談的優勢資源。重慶市現有21個公租房項目中,有8處位於兩江新區。
編輯本段戶籍人口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重慶城市化進程較慢,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可吸引農村人口往城市轉移,為產業成長提供充沛而穩定的勞動力,讓重慶在沿海產業往西部轉移過程中把握先機,而通過公租房等保障方式,能讓農村轉移勞動力在城市生存下來、穩定下來。
未來10年內,重慶主城區將會形成1000平方公里建成區,新增人口500萬~600萬,這些新增人口將主要分布在重慶一環和二環之間,兩江新區和西永微電子產業園等重慶產業發動機就位於這一區域。按照兩江新區的規劃,到2020年,新區內人口將從現在的170萬人增加到400萬人。 重慶市發改委一位官員表示,兩江新區新增人口中來自重慶東西兩翼的農民工最多,將達到100餘萬人。李勇也認為,重慶將通過兩江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等開發區建設,加速推動重慶城市化進程,並吸引重慶遠郊區縣勞動力向主城區轉移。
兩年內300多萬轉為市民的農村居民中,大約會有1/5以上進入主城區,他們大多數都會選擇入住公租房。據悉,在8月1日重慶戶籍制度改革之後,重慶公租房的申請也將在年底前啟動。 2010年8月15日,重慶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正式全面啟動,全市40個區縣、部分大中專學校和企業均設立咨詢轉戶站,為有轉戶願望的農民現場辦理轉戶申請。重慶全市807個派出所自8月1日開設戶籍改革轉戶窗口以來,已經為14111名農村居民發放了城市戶口簿,其中有2276戶農民自願進行整戶轉戶
編輯本段重慶模式的意義
「重慶模式」;主要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設,而放寬商品房的管制。只要老百姓都有房子住,商品屋價格該上漲就上漲,第一次在實際操作中實現了雙軌制。另外,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實行寬進嚴出。公租屋住滿五年後,才可以購買下來,而且賣掉的話也只能用經適房價格賣給政府。郎咸平表示:我個人認為在目前的房地產形勢下,只有重慶模式才能拯救中國房地產。如果推動重慶模式,將會使我國房地產市場逐漸穩定,我們的股票市場也將慢慢水漲船高。
編輯本段富士康實例
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的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是重慶市「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預計到2010年為止,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0億元,產業投入80億美元,實現年工業銷售值800億元。
2009年8月4日,富士康重慶產業基地簽約落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而早在2007年6月,全球IT硬體巨頭惠普已捷足先登,成為該園區引進的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富士康重慶產業基地
2010年8月,來到重慶整整一年後,富士康終於決定卸下「企業辦社會」的沉重包袱,富士康重慶分公司人士承認,他們已經決定改變原來在生產基地內自建生活區的方案,職工住宿問題將由政府提供的集體宿舍和公租房解決。
車間和宿舍只有一牆之隔,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半封閉的廠區里,這就是廣為外界所詬病的「富士康管理模式」。2009年簽約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之後,富士康一直按照其深圳生產基地的建設模式,繼續大建生活區,就在幾個月前富士康重慶基地投產之際,他們向媒體發放的新聞資料中,仍宣傳其生活區將由近20幢綠化宿舍小區組成。
今後富士康重慶基地的員工將生活在廠區附近由政府規劃興建的社區中。目前,西永微電子產業園為包括富士康在內的入園企業提供了倒班宿舍,距富士康廠房不遠處,兩處公租房小區近日已動工建設,按照估算,西永保稅區公租房和集體宿舍建成後,可以基本滿足富士康等微電子產業園區內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 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李勇研究員表示,富士康放棄生活區建設,與重慶公租房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兩大創新舉措相繼推行關系密切,後兩者將極大提高重慶的產業競爭力。
C. 如何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
這是需要政府主導的事情,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廉潔自律,保障分配的合理,對於需要的人群要做好調查研究
第一,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求,住房保障制度建設的基本方向是:加快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導合理消費,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逐步形成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房價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需格局,向著實現廣大群眾住有所居的目標邁進。
第二,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速度,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滿足基本住房需要;堅持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引導社會參與;堅持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同時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堅持經濟、適用、環保,確保質量安全。多渠道籌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賃補貼制度。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逐步使其成為保障性住房的主體。加快各類棚戶區改造,規范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建立穩定投入機制,加大財政資金、住房公積金貸款、銀行貸款的支持力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運營。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優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擴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優化規劃布局和戶型設計,落實工程質量責任。
第三,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要建立健全分配和運營監管機制:一是規范准入審核,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居民收入、住房狀況,合理確定保障對象住房困難、家庭收入(財產)的具體標准,定期調整並向社會公布。二是嚴格租售管理,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家庭,應當在合理的輪候期內安排保障性住房。三是加強使用管理,建立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保障對象檔案,動態監測住房保障對象家庭人口、住房和經濟狀況變化情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四是健全退出機制,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承租人經濟狀況改善,或通過購置、繼承、受贈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相應的住房保障條件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騰退。五是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把保障基本住房、穩定房價和加強市場監管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目標,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D. 怎樣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
第一,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求,住房保障制度建設的基本方向是:加快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導合理消費,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逐步形成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房價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需格局,向著實現廣大群眾住有所居的目標邁進。
第二,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速度,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滿足基本住房需要;堅持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引導社會參與;堅持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同時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堅持經濟、適用、環保,確保質量安全。多渠道籌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賃補貼制度。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逐步使其成為保障性住房的主體。加快各類棚戶區改造,規范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建立穩定投入機制,加大財政資金、住房公積金貸款、銀行貸款的支持力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運營。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優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擴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優化規劃布局和戶型設計,落實工程質量責任。
第三,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要建立健全分配和運營監管機制:一是規范准入審核,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居民收入、住房狀況,合理確定保障對象住房困難、家庭收入(財產)的具體標准,定期調整並向社會公布。二是嚴格租售管理,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家庭,應當在合理的輪候期內安排保障性住房。三是加強使用管理,建立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保障對象檔案,動態監測住房保障對象家庭人口、住房和經濟狀況變化情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四是健全退出機制,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承租人經濟狀況改善,或通過購置、繼承、受贈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相應的住房保障條件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騰退。五是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把保障基本住房、穩定房價和加強市場監管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目標,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E. 重慶市保障性住房怎麼申請
規范城市廉租住房實物配租管理,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保障辦法》,結合我區實際,於近日制定出台了更加規范、操作性強、適用於全區范圍內的《廉租住房實物配租管理辦法》。
廉租住房實物配租是指由市、縣(市)人民政府向符合條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並按照規定標准收取租金的方式。該方式規定一個家庭限定配租一套廉租住房,實行屬地管理,由各市、縣住房保障部門負責實施。
嚴格准入條件
《辦法》明確,具有所在地城鎮戶籍至少1年以上,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3平方米,人均收入符合本城市規定低收入標准線以下的,家庭成員為1人,且患有智障、精神等疾病或年齡超過75周歲生活不能自理的住房保障家庭,可申請廉租住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請之日前五年內有房產轉讓行為的,已領取拆遷公有住房安置補償金未退還的,已租賃單位公房尚未退出的,其他有關規定不得申請的,不得申請廉租住房。
規范申請核准程序
申請廉租住房以家庭為單位,由戶主向街道、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由街道、居委會就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狀況是否符合規定條件進行初審,並在社區內公示10日後,將初審意見和申請材料一並報住房保障部門,由住房保障部門就住房狀況提出審核意見,並轉民政部門進行家庭收入審核。經審核,家庭收入、住房狀況符合規定的條件,由住房保障部門予以公示,公示期限10日。
實行輪候分配製度
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資格的家庭申請實物配租的,由住房保障部門予以登記,依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住房困難程度和急需救助程度,確定輪候排序批次,選房配租,並將分配結果分別在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社區、街道和媒體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為10天。公示期間無異議或經查證異議不成立的,市、縣 (市)住房保障部門與選定廉租住房的申請人簽訂 《廉租住房租賃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廉租住房保障對象,即無房的,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孤寡老人或家庭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的,軍烈屬、三級以上(含三級)殘疾人的,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或家庭成員主要勞動力完全或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區域內的,在輪候分房時優先安排。
實行減免租金政策
廉租住房實物配租的租金標准由各地確定,並定期向社會公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即傷殘等級在1-6級的,長期患病致使全部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承租人的贍養人、撫(扶)養人死亡或者正在監獄服刑或者接受勞動教養的,家庭發生災難性事故或者成員突發危重病的,可以免收或減收租金,具體標准由各市縣自行確定。
建立退出管理機制
承租廉租住房後,承租家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即家庭收入或資產已超過當地住房保障規定標准,擁有其他住房,家庭成員戶籍均已遷出所在地城市,承租人連續6個月以上未居住已承租的廉租房,將承租的廉租住房轉借、轉租或擅自改變房屋用途,承租人連續6個月未繳納租金,隱瞞事實真相、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等方式騙取廉租住房,出現不符合承租廉租住房的其他情形,由住房保障部門作出取消租住資格的決定,收回承租的廉租住房。對既不按市場價繳納租金又拒不退出廉租住房的承租家庭,住房保障部門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辦法》要求,對以欺騙等不正當手段獲得廉租住房實物配租的,取消其保障資格,責令退出實物配租的住房,並按市場價格補交房租,5年以內不得申請廉租住房;情節惡劣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廉租住房管理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管理和指導意見
會有很多意見的
G. 關於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有什麼好的建議
一、住房保障尚未立法,執行中缺乏約束力、強制力
按照《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及住建部等部門的有關政策及規章,各地應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保障性住房政策。但經調查,全國大部分地區所出台的住房保障政策是以行政管理部門規章形式出台,而不是以政府文件或地方性法規形式出台,而且國家也尚未出台住房保障法,導致對社會及政府相關部門缺乏約束力、強制力和執行力,對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撐點。各地保障性住房體系在工作機制、工作體制運轉模式上良莠不齊。大部分地方政府住房保障的機構為臨時、非政府管理部門,尤其是基層實施部門,存在機構不健全,人員、經費不足等問題。
二、住房保障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按照《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各地最少應按上年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的10%,以及公積金增值收益(扣除貸款風險准備金及管理費)計提住房保障資金,並進行專戶管理。但從全國各地審計情況來看,個別城市因地方財政資金困難等原因沒有按規定足額提取,致使住房保障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保障性住房選址困難
多份文件均對優先供應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個別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供應上執行政策的偏差很大,用於商業開發的建設用地地段、市政及生活服務設施均有較大的競爭優勢,而用於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用地鑒於價格問題,選址大多偏僻,交通、學校、醫療等市政、生活服務設施不齊全,導致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好地段的房子買不起,偏僻的保障性住房不敢買的窘境。
四、退出機制缺乏法律方面的支持
對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在日後不具備享受保障性住房條件時如何退出保障性住房,缺乏法律方面具體規定,導致全國普遍存在退出難的問題。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僅依靠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手段是遠遠不夠的,加快《住房保障法》的立法進程,完善立法程序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極其重要。建議如下:
(一)要盡快立法明確相關部門職責。住房保障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土地、規劃、財政、民政、房產等一系列政府職能部門,建議應盡快立法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在住房保障方面的工作職責,進一步強化執行力度和監督力度。
(二)要保證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的供應。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的供應上要真正體現「惠及民生、讓利民生、保障民生」的理念,要認真研究,精心組織,確保予以優先供應;保障性住房用地選址要充分考慮地段、市政配套設施及生活服務設施完善、齊全。
(三)要立法確保住房保障資金的籌集和落實。立法明確各地最少應按上年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的10%足額提取住房保障資金,利用公積金增值收益(扣除貸款風險准備金及管理費)計提住房保障資金,並進行專戶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對未依法落實保障資金的地方政府及挪用、佔用保障資金的相關部門,要明確責任追究辦法和監管措施。
(四)要立法明確住房保障退出政策。完善各類保障性住房申請、審核、公示、復核、退出等制度;對符合保障性住房條件的人員,在日後復核不具備條件時,應立法明確退出辦法及對拒不退出人員的處罰辦法,並明確處罰執行部門,在法律層面上提供具體操作規則和有效支持依據。
(五)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監管機制。建立多渠道的住房保障監管機制。建立責任制,採取年初簽訂目標責任狀,年底績效考評的辦法檢查住房保障任務落實情況;人大、政協對住房保障過程予以全程監督,並聘請社會各界監督員、中低收入家庭人員參與日常考核;利用媒體及網路載體公示各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任務執行情況、住房保障項目選址及建設情況、住房保障家庭申請審核情況、住房保障資金落實及使用情況等信息,保證住房保障政策公開、公平、公正性;對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等手段騙取住房保障的,明確處罰手段、操作細則及執行處罰的部門。
(0)
H. 重慶模式是什麼
重慶模式(重慶經濟發展的模式):
2010年在重慶啟動的公租房規劃與戶籍制度改革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成為重慶吸引沿海產業轉移的重要手段,也極大提高重慶的產業競爭力。兩項舉措相輔相成,被稱為「重慶模式」。
重慶經濟發展的模式簡介,城鄉統籌,加快城鎮化,實施農村居民低保制度等;照顧民生,繼續實施低稅率政策,首創購房退個人所得稅政策等;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內需促經濟增長,內銷市場占工業產值9成;既汲取了沿海地區的經驗,又迴避了風險。吸引沿海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等加大保障房建設,放寬商品房管制。
(8)重慶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模式研究擴展閱讀:
政策支持
2010年8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宣布,重慶、北京等28個城市列為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試點城市,這些試點城市的公租房建設可申請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總額度達493億元。
按照重慶公租房建設規劃,將會在10年投資1200億元建設公租房。重慶財政局與國土房管局等部門上報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方案中,明確提出了爭取公積金貸款30億元。列入公租房公積金貸款試點城市,對於急需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重慶公租房建設,無異於一場及時雨。
2010年7月29日,重慶市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公共租賃管理局。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出席當天的掛牌儀式時稱,重慶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以及城鄉綜合配套的試驗區,是進行重大民生改革的先行區,一定要做好探路的領頭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也參加了此次掛牌儀式。重慶當地官員表示,一個地方政府副廳級單位掛牌,中央主管部委領導親自參與的情況實屬罕見。
參考資料:網路-重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