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有什麼特點
以政府強有力的介入實現公共住房有效供給
新加坡住房制度最大的特點是政府的強力介入。新加坡的住房政策目標是「居者有其屋」,模式是政府以強大的財力建設組屋,使得超過80%的人口居住在公共組屋裡,同時又以高效的機制進行管理。
2.以分階段梯度目標設計來細分房地產市場有效需求
住房政策的目標在於滿足合理的住房需求。住房需求大體可分為三個層次:居住需求、居住質量需求和產權需求。滿足住房需求既可以通過政府來提供,也可以由市場來提供。
對於個體居民而言,住房需求層次建立在自身經濟條件之上。對於城市居民整體而言,住房需求滿足的層次則依賴於城市經濟實力和可利用土地面積等因素。
3.以保障居民居住權作為建立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的核心
新加坡政府堅持行政干預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牢牢掌握了房地產市場的主動權,其核心就是保障居民的居住權,以實施保障房政策為重點建立多層次的住房供應體系。
4.以嚴密的制度安排保證有限住宅資源優先滿足基本民生需求
嚴密的制度安排保證了有限住宅資源能優先滿足基本民生需求。這也是新加坡組屋制度中最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5.保持房地產政策的相對獨立性和穩定性
新加坡政府組屋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讓不同種族和諧共處,增強民眾對多民族、多宗教社會的認同,促進社會穩定。社區發展主要藉助政府組屋推進,通過組屋把社區所需的各種功能整合起來。
2. 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需要什麼條件
公積金貸款指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享受的貸款。國家規定,凡是繳存公積金的職工均可按公積金貸款的相關規定申請公積金貸款。在本市城鎮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以其所擁有的產權住房為抵押物並作為償還貸款的保證,即可向銀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1.只有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職工才有資格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沒有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職工就不能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2.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者要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即申請貸款前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時間不少於六個月。因為,如果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行為不正常,時斷時續,說明其收入不穩定,發放貸款後容易產生風險。
3.配偶一方申請了住房公積金貸款,在其未還清貸款本息之前,配偶雙方均不能再獲得住房公積金貸款。因為,住房公積金貸款是滿足職工家庭住房基本需求時提供的金融支持,是一種"住房保障型"的金融支持。
4.貸款申請人在提出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時,除必須具有較穩定的經濟收入和償還貸款的能力外,沒有尚未還清的數額較大、可能影響住房公積金貸款償還能力的其他債務。當職工有其他債務纏身時,再給予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就很大,違背了住房公積金安全運作的原則。
5.公積金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0年。辦理組合貸款的,公積金貸款和商業性住房貸款的貸款期限必須一致。
3. 如何在網上申請公租房。
1.可以在當地的公租房信息,在當地的公租房信息網可以查詢,查到查詢入口。
2.輸入您的身份證號和公租房受理號即可查詢出您申請的審核進度。
如果申請通過,一般會有電話通知,或者是會通過掛號信方式先後向公租房申請表上所留通訊地址寄送配租、入住通知書。
3.網上申請或者政府設定的申請點申請
對登記為輪候對象的申請人,應當在輪候期內安排公共租賃住房。直轄市和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公共租賃住房需求,合理確定公共租賃住房輪候期,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輪候期一般不超過5年。
公共租賃住房房源確定後,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配租方案並向社會公布。
配租方案應當包括房源的位置、數量、戶型、面積,租金標准,供應對象范圍,意向登記時限等內容。
(3)住房保障需求擴展閱讀:
近幾年,為有效穩控房價攀升態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住房政策,公租房、共有產權房等政策房由此應運而生、紛至沓來,
不少存在購房困難的民眾紛紛加入了租賃公租房、申購共有產權房的行列,但是,在申請、申購環節乃至租賃、使用過程中,申購人、出租方、承租方、物業管理公司等不同主體之間發生矛盾後如若處理不善,可能會涉及諸多法律問題,
公租房避糾紛 了解三件事
1、及時查看申請進度依法維權莫失「良機」
2、公租房承租權也可「繼承」
3、物業租戶簽協議對外經營獲支持
現實生活中,一些事情常因自身力所不及而「委託」他人代辦,但是,一旦「委託」產生糾紛,就需要釐清各方責任。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之間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簽訂委託合同時,雙方應盡量約定清楚各自責任義務、時間、方式、地點以及合同解除條件、違約責任等條款。
參考資料:中國青年網-公租房避糾紛 了解三件事
4. 如何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多建保障性住房
5.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指: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一、生理需求
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
二、安全需求
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三、社交需求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系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致,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系。
四、尊重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價值。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道德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5)住房保障需求擴展閱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評價:
一、積極方面
1、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規律的。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二、消極方面
1、需要層次理論存在著人本主義局限性。
2、人的動機是行為的原因,而需要層次理論強調人的動機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
3、需求歸類有重疊傾向。
6. 中國房地產新政策的問題!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報告稱,為避免房地產市場過度調整,09年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堅持以「穩」為主,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穩定市場預期,防止房價下降幅度過大,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12月1日發布第55期《經濟預測分析》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部分區域房價下跌明顯,一旦房價跌幅超過20%至30%,銀行持有的房地產抵押價值不斷降低,來自開發商和購房者的呆壞賬比例就會迅速上升,銀行體系將承受巨大壓力,房地產風險將最終轉變為金融風險。為了避免房地產市場過度調整,200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堅持以「穩」為主,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穩定市場預期,防止房價下降幅度過大,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1、改善供給結構,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針對90平方米以下戶型投資完成額佔住宅投資額比重較低(2008年1-8月該比重為27.6%)、中低價位和中小戶型住房供應不足的情況,推動各地政府從規劃審批、土地供應等方面入手,確保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住房的投資規模,改善住房供應結構,確保「90/70」政策目標的實現。
針對經濟適用房投資完成額佔住宅投資額比重偏低,保障性住房供給不足的情況,推動地方政府通過調控項目立項和土地供應,安排經濟適用房開發項目,可以考慮在商品房開發過程中規定一定比例的經濟適用房開發規模。為了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積極性,建議調整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標准,將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列入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體系中,促使地方政府落實經濟適用房和普通住房的建設計劃。
2、加大對自住性購房需求的支持力度
住房消費是中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中最大的熱點,也是構成本輪經濟景氣周期的最重要的源頭性需求。保護好居民住房消費熱點是擴大消費需求、延長經濟景氣周期的關鍵。因此,房地產市場調控在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支持居民自住的購房需求。
3、完善房地產信貸政策,防止金融風險
針對部分房地產熱點城市住房不良貸款逐漸浮出水面、房貸違約率上升的苗頭,為有效規避風險,信貸部門應加強房貸資格審批和監管,控制房貸風險,降低不良貸款比例。為了解決虛開收入證明的問題,金融機構可與稅務部門聯合,通過個人繳納的所得稅予以證明。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金融機構在防範風險的同時,對符合國家調控方向和市場需求的項目應大力支持,鼓勵自住性需求的實現。
4、加快房地產融資模式多元化發展步伐
為了解決房地產企業融資過於依賴銀行的局面,必須加快推進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和社會化。一是通過增加和擴大項目融資渠道和方式,包括上市、股權、私募、信託等,弱化房地產項目對銀行的融資依賴,提高房地產企業的自我資金生成和發展能力。二是引進信用公司、基金、投行、房地產經營公司等戰略合作夥伴,提升房地產項目的開發能力和管理能力。
5、建立科學的住房消費模式,提倡「租、購」並舉
在現行制度下,房屋所有權與戶口和子女就學密切聯系,在無形中限制了租賃市場的發展。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房地產存量資源,促進租售互補,除了正確引導居民的住房消費觀念外,還必須完善房屋租賃的配套措施,解決包括戶籍管理、教育體制、社會保障在內的相關問題,擺脫傳統體制對租賃市場發展的禁錮與阻礙,解除居民租房的後顧之憂。
7. 什麼是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與商品性住房(簡稱商品房)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准、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構成。與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還很不完善,為此,我國已經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分類
不同情況的低收入家庭,對保障性住房有租賃與買賣的不同需求。
兩限商品住房
即「限套型、限房價、競地價、競房價」。為降低房價,解決本地居民自住需求,保證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應。目前情況來看,首批限價房規定:限價房的套型建築面積全部為90平方米以下。
經濟適用房
經濟適用住房是政府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以政府指導價出售給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這類低收入家庭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預期的支付能力,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 經濟適用房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特點。經濟性是指住宅價格相對於市場價格比較適中,能夠適應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適用性是指在住房設計及其建築標准上強調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築標准。 經濟適用住房面積需要嚴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積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廉租房
廉租房是政府或機構擁有,用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賃給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對廉租住房沒有產權,是非產權的保障性住房。 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給城鎮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在房價瘋漲,經濟適用房走入困境,百姓居住難的背景下,廉租房便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能成為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救命草」。據調查,廉租房戶型設定是以一居室、兩居室為主,建築面積原則上按一居室套型建築面積35平方米,兩居室套型建築面積45平方米,三居室套型建築面積55平方米。三個項目中的三居都不高於55平方米,名副其實的「袖珍」小戶型。
政策性租賃房
指通過政府或政府委託的機構,按照市場租價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難家庭提供可租賃的住房,同時,政府對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應標準的租房補貼。其目的是解決家庭收入高於享受廉租房標准而又無力購買經濟適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這個概念正好被定格在新出爐的「租賃型經濟適用房」。經濟適用房以租代售,可以說是將經濟適用房變成「擴大版的廉租房」。
8. 如何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建立覆蓋全體城鎮居民的住房保障體系
1、合理界定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對違規住房進行全面清理整頓。
(1)住房保障對象的確定。家庭是確定住房保障對象的基本單位。社會住房保障的對象,從狹義上講,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的對象;從廣義上講,它應包括所有無法從市場獲得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既包括具有城鎮戶口的「城鎮居民」,也包括城鎮中大量流動的非戶籍人群。現在,不少城市都在逐步擴大住房保障對象的范圍,即逐步由戶籍最低收入家庭擴大到中低收入家庭。然而,對於非戶籍的外來流動人口都沒有涉及。解決好中低收入人群,包括外來人口低收入人群的安居問題,對社會的健康和諧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政府所制定的住房保障政策不應以戶籍為界限,而應積極主動地制定長遠規劃和有效措施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在具體的政策實施時,應當將住房保障的對象擴大為城鎮所有的中、低收入家庭。
(2)住房保障標準的設立。在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時,應結合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狀況,動態地解決好住房保障的標准劃分問題。在住房保障的收入線劃分上,應採用三條標准線進行控制。這三條線分別是:城鎮最低收入保障標准線;城鎮最低工資標准線;城鎮人均收入標准線。之所以利用這三條線進行控制,是因為城鎮最低收入保障標准線是當地最低居民生活標准線(即維護生存需要的保證),這條線正好可以將戶籍以及非戶籍的最低收入人群劃分出來。城鎮最低工資標准線是城市供職人員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標准線,可以區分低收入與最低收入家庭。城鎮人均收入標准線可以劃分出中低收入家庭的范圍。目前,由於缺乏客觀有效的低收入核定標准,工作上程序模糊、監控不嚴、違規交易等,使廉租房住進了高收入者,很多經濟適用住房落入了並不缺房而只著眼於升值賺錢的「房蟲」手裡。這不但違背了住房保障政策的初衷,給國家造成了經濟損失,同時也製造了「黑色市場」,使違規投機者搶佔了真正低收入者的住房資源。因此,政府當務之急是要完善管理監督機制,合理界定城鎮低收入人群,對違規住房進行全面的清理整頓。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各地政府可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制定租購的標准。
2、增加廉租房源,嚴格控制經濟適用住房戶型標准。近年來,不少城市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使大批平房和小戶型舊樓房被列入拆遷范圍內,城區內低價可供出租的房源逐年減少;採用貨幣化補償又造成了部分低收入被拆遷戶無力購買商品房,只有在市場中租房而居。低價住房需求急劇增加造成了廉租房的有效房源不足。一些大城市的住房租賃市場價格偏高,很多城鎮最低收入者獲得了廉租房配租資格後,經常找不到房子或無力租住,而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財力新建足夠的廉租住房供廉租家庭使用,這已成為政府廉租住房政策遭遇的最大瓶頸。因此,要想方設法增加廉租住房房源,嚴格控制經濟適用住房戶型標准。對於行政事業單位的閑置房、房改騰退房和直管公房清退房等都應納入今後的廉租住房供應體系。
3、建立和完善中低收入者住房供應體系。對於中低收入者來說,保障他們的居住要求,政府責無旁貸。應該建立一個面向城鎮中低收入者的完善的住房供應體系,這個供應體系包括:可售的經濟適用住房;可租賃的經濟適用住房(即供應低於市場租金的可租賃的經濟適用住房,既買不起經濟適用住房,也不符合廉租住房政策的城鎮居民家庭可以租賃住房);直管公房(充分利用現有直管公房資源,使直管公房作為廉租房的有效補充);進城務工人員、流動人員家庭的租賃住房(建立務工人員、流動人員居住區,租金標准應低於市場租金);覆蓋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要將經濟適用住房與廉租住房、中低價商品房、二手房的買賣與房屋租售結合起來,並配合相關的稅費優惠、金融貸款制度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社會住房供應體系。
4、擴大住房公積金參與面,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的住房互助功能
為推動住房制度改革和建立住房保障體系,國務院於1999年頒布實施《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初衷是通過長期、穩定住房儲蓄的建立和積累,發揮資金互助功能,解決廣大中低收入職工的住房問題。要加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宣傳力度和執法力度,擴大住房公積金的參與面,強制廣大城鎮職工、進城務工人員參與住房公積金的繳存,使中低收入職工享受到政策的優惠。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實現住房公積金在全國范圍的調配使用,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的互助功能。
9. 中國的住房改革歷史。
1、社會主義探索時期
計劃經濟體制下住房完全靠國家包下來,實行福利分配。
2、一次房改時期
時區跨度集中在1980年至2001年,1980—1986年,理論准備和售公房階段;1986—1991年,提租補貼階段;1991—1993年,以售帶租和公積金試點階段。
1993—1998年7月,房改深化、配套改革與艱難探索階段;1998年7月至2001年,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全面展開、新住房制度初建階段。
3、二次房改階段
以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為歷史分界點,這里將2003—2011年作為二次房改前期,這時期圍繞理念、機構與職能范疇的保障房制度建設加快,直接促進保障房建設規模空前,大步邁向與商品房相協調的格局。
(9)住房保障需求擴展閱讀: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
因而,要處理好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
由於市場配置的對象是商品房,政府保障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類別是保障房,因而,該制度在本質上也可概括為商品房與保障房相協調的住房制度,即「兩房協調」的新住房制度。
完善的住房新體制或新住房體制的模式,應該就是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兩房協調的住房體制。它的建立,將為促進住房體系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深層持久的制度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