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对比有什么研究意义
我国的城乡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
这也导致了在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时必须划分城镇居
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但是消费水平却不能与人口比重呈正比。
2003
年我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59.47%
,
但农村居民消费只占全国居民消费的
41.40%
,
城乡消费与人口比重的差
距为
18.07%
。虽然相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但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均衡仍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
个重要因素。
虽然从相对数水平上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程度基本相同,
但比较基数及绝对数便可以
看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惊人的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从
1978
年的
138
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2351
元,增加了
17.34
倍。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
405
元增加到
9393
元,增加了
22.19
倍,年
均增长比农村居民高出
0.84
个百分。
农村居民消费的起点本就比城镇居民低,
再加之增长速度又慢于城镇
居民,那么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就是必然的。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都有很大幅度
的增长,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使得城乡消费差距拉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不仅体
现在消费占有率上,同时也存在消费结构的差异。
1
可以看到,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与农村相比少
10
个百分点,于是城镇居民就能在
文教娱乐、保险保健等方面投入更多,获得更高的生活保障,提高生活品质。中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显
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不断扩大,如果将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种差距将成为世界之最。
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
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通过比较城乡居民消费的
差异,旨在找出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出现城乡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关
于居民消费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建议。
B. 河南省到底是穷还是不穷
2005年,河南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结果好于预期,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发展实现了阶段性的跨越和突破。
2005年河南省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一、2005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35.20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3.04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5539.33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3152.83亿元,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达到11236元。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稳定性进一步增强。2005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3.9%、14.3%、14.4%,全年增长14.1%,季度累计增幅波动在1个百分点以内。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加速趋势日益明显,2005年全省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2.5%,“十五”期间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比“九五”末提高了15.5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200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45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7.6%。其中,夏粮产量2609.21万吨,增产3.5%;秋粮产量1972.79万吨,增产13.4%。夏、秋油因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种植面积、总产分别获得较大增长,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到449.60万吨,增产10.0%。棉花生产增幅较低,受2004年比较效益下降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7.9%,但由于单产水平较上年提高23.6%,全省棉花总产量为67.70万吨,增产1.5%。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全年肉类、牛奶总产量分别达到689万吨和104万吨,增长7.2%和39.6%。“禽流感”给部分地区的禽蛋产品价格和销售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全年禽蛋产量375万吨,增长7.8%。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加强。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一免三补”政策使全省农民净获益44.54亿元。两个基地建设步伐加快,17个县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继续实施,24个产粮大县得到重点支持,全省优质专用小麦收获面积达到4039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4.3%。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其中群众安全饮水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造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农村投资850.4亿元,增长28.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使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5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30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农民获得较大实惠。
(三)工业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工业生产效益快速增长。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28.23亿元,增长23.3%,增速居全国第4位,首次进入全国前列。在生产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达到1202.39亿元,其中利润达到667.95亿元,分别增长52.2%和64.5%。
轻重工业竞相发展。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2290.62亿元,增长21.0%,拉动工业增长15.0个百分点,仍是带动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2005年以来轻工业增速持续快于重工业,且增幅差距由年初的3.1个百分点扩大到7.8个百分点,呈逐月拉大之势,全年轻工业增加值937.61亿元,增长28.8%。
优势产业不断做强做大。食品、纺织、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快速增长。2005年,全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分别增长33.4%和26.5%;畜肉制品、速冻米面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4.4%和41.0%;电解铝、氧化铝和铝材产量分别达到194万吨、353.3万吨和97.3万吨,增长20.7%、31.8%和59.0%。
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92%的国有工业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86%的大中型企业完成主辅分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年底实现全部出中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虽然减少了50.3%,但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增长了18.1%和15.2%。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2005年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439.91亿元,增长37.0%,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4.1%,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百户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百户重点企业总资产达到34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实现销售收入3207.4亿元,增长30.1%;实现利税总额403.1亿元,增长21.3%;实现利润总额184.3亿元,增长21.5%。
(四)投资需求强劲拉动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7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1.3%,投资率达到41.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28.29亿元,增长44.9%,月度增幅基本保持在42%以上高位平稳运行,全年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投资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全年民间投资.21亿元,增长85.8%,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8%,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到46.9%,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而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比重首次低于50%,降到46.2%;从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61.7%,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和预算内资金共占21.3%,比上年降低5.9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投资继续加强。2005年,城镇工业投资完成1668.16亿元,比上年增长53.9%。其中,煤炭、化工、机械、食品、纺织等支柱行业投资增速均保持50%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78.05亿元,增长26.8%。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19.2%,文教卫生占13.0%,公路和电力投资占60.3%。重点项目进展顺利。15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660亿元,增长23.6%,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到18.7%。全年新增高速公路912公里、新增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一大批能源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的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内外贸易快速发展
内贸市场稳中趋旺。200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5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消费市场呈现四个明显特征:一是增速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4%,是8年来增速最快的年份。从规模和增速来看,全省消费市场跃上了一个新的增长平台。二是城乡市场差距依然明显。2005年,城市的零售额达到1805.21亿元,增长16.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8%,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城市市场作用更加突出;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553.22亿元,增长11.5%,与城市增幅差距虽然在逐步缩小,但依然慢于城市市场5.3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5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中,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汽车、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等反映居民住、行、娱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5.0%、139.9%、28.7%和57.8%。商品房销售面积1724.82万平方米,增长63.4%。四是生产资料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2005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中,九大类生产资料销售额102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煤炭、木材、石油、化工及制品类销售增幅均在29%-42%之间。农资方面,化肥类和种子饲料类销售分别增长40.6%和132.6%。
对外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77.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逐月回落,全年出口总额51.02亿美元,增长22.2%,增幅比上年回落17.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共出口49.68亿美元,依然是对外贸易的主体。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1.8%和3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6个和8.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14.77亿美元,增长3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7个百分点。进口增幅回落较多,波动明显。2005年全省进口总额26.35亿美元,增长8.1%,比上年回落32.3个百分点。承接全球和东部产业转移取得新进展,利用外资继续快速增长。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5家落户中原;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30亿美元,增长40.7%;引进省外资金达到503.5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多亿元。
(六)财政金融实力明显增强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县级财政支撑增强。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0.9%。 其中,中原城市群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4.1%,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44.5%,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和13.6个百分点;有66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其中35个县(市)超2亿元,巩义超过10亿元。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突破1000亿元,达到1115.5亿元,增长26.8%。其中,各级财政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支出达263亿元,比上年增加66.1亿元,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
金融存贷总量平稳增长,各项贷款增幅不均。全省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0003.96亿元,比年初增加1313.05亿元,同比多增296.8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488.55亿元,比年初增加881.02亿元,同比多增193.2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434.53亿元,比年初增加784.27亿元,同比多增59.06亿元。从各项贷款结构看,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票据融资增加较多。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247.24亿元,同比少增12.72亿元,其中,短期工业贷款比年初减少9.40亿元,同比少增82.87亿元,而短期农业贷款由于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170.80亿元,同比多增31.68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328.47亿元,同比少增51.04亿元。票据融资比年初增加206.99亿元,同比多增128.81亿元,弥补了一部分短期工业贷款的不足。
(七)价格走势平稳回落
市场物价总体走势平稳,结构性变动特点明显。2005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从总体上看,全年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分月涨幅基本在3%以内的温和区间波动。从结构上看,消费价格结构性变动特点明显。在所统计的八大类商品价格中,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衣着类等商品价格下降;居住、食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商品价格上涨明显,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受水、电、燃料等价格上涨的拉动全年上涨6.8%,食品类中的蔬菜价格自年初以来一路走高,特别是四季度涨幅更加明显,10月、11月和12月当月涨幅分别达到35.7%、46.0%和42.1%,全年平均涨幅达到18.5%。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一定影响。
生产领域价格平稳回落。2005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当月涨幅自7月份达到7.4%后逐步回落到12月份的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涨幅比1月份回落了2个百分点。购进与出厂价格差距已由1月份的4个百分点缩小到12月份的2.2个百分点。
农资价格维持较高水平,粮食价格缓慢走低。从月度涨幅看,2005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维持在10%以上,自7月份以后开始逐月回落,12月当月回落到2.5%,但农资价格全年平均依然上涨7.9%。粮食市场价格缓慢走低,全年小麦均价下跌5.4%,玉米均价下跌6.7%。农资涨和粮价跌的双向挤压,使农民种粮收益下降。
(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支保持较高增幅。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67.97元,实际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2870.58元,实际增长7.5%。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6038.02元,实际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达到1891.57元,实际增长10.9%。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综上所述,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活力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根据国际上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30%,投资率保持在35%以上,经济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万元,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40%以上,标志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二、市场供求环境的变化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从2005年的市场供求环境分析看,煤炭、石油、氧化铝和贵金属价格高涨,导致原材料、燃料、购进动力类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居高不下,对河南省经济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总的看有利因素居多。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分析看,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主要产品成为河南省工业利润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点。2005年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采矿业,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纺织等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76.9%。利润总额前40名工业企业占全省利润的32.5%,其中,煤炭、原油、氧化铝、钼、钢铁等18家上游企业占前40名企业利润总额的69.5%。同时,市场活力增强,供需衔接良好,小型企业利润贡献率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实现利润342.28亿元,增长103.6%,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66.5%。但受上游行业价格上涨的影响,个别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及相关企业、火力发电、电解铝等行业,而在这些行业又集中在一些较大的企业。16家大型亏损企业亏损额17.69亿元,增长121.9%,占全省亏损企业亏损额的36.1%;151家中型亏损企业亏损额17.86亿元,比上年下降2%,占36.5%;而686家小型亏损企业亏损额13.43亿元,仅增长0.7%,占27.4%。亏损额前40名工业企业占全省亏损企业亏损额的63.5%,其中,石油加工(2家)、火电(20家)、电解铝(2家)等24家企业占前40名亏损企业亏损额的71%。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受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出现亏损。
展望2006年市场供求环境,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全国的需求总量的增长速度可能会略低于2005年,而供给能力的增长会相对较快,供求矛盾可能以新的形式出现,资源紧张态势虽未终结,但宏观调控使投资品和一些基础原材料的过度需求受到初步抑制,部分产业产能继续加速释放,即产能过剩会从消费品逐步向基础产品扩展。出现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更多的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能力增加过快。从河南省价格水平变化看,2006年总体价格走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仍可保持当前基本正常的格局。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仍会对居民消费价格构成向下的压力,由于中央的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食品价格的变动幅度有限;在一些生产要素价格和涉及民生的基础性、资源型商品和服务价格方面调整上升的可能性大,但政府的价格调控管制依然很强,预计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仍将呈温和上涨势头;煤电油运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一些重要基础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正在改变,上下游价格涨幅可能继续回落,但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上涨。从个别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看,对河南省2006年经济发展将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全国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等七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这些行业中,相当一部分是河南省目前生产和效益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因此,2006年受需求增速减缓及新增供给能力的不断释放,生产过剩发展的结果是价格和利润的下降,进而影响生产意愿、投资意愿和企业自有资金供给的进一步减少,将会直接影响河南省经济增长。煤炭供求将稳中偏紧。从河南省煤炭供应看,由于重新核定生产能力、部分煤炭企业技改和新矿井投产,预计2006年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将有所增加,但总量增长有限;从煤炭需求看,由于2006年新投产火电机组较多,全省发电用煤将新增1500万吨以上,预计河南省煤炭需求将比2005年有较大增加;从全国供求形势看,2006年煤炭产量将会稳步增加,煤炭主产区调出量会相应增加,但随着电煤价格取消政府干预和降低能耗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将会抑制不合理需求,增加进口,加上电力需求减缓,2006年全国煤炭供求基本平衡,供略大于需。据此预测,2006年煤炭供应总的趋势以稳中偏紧为主调,平均价格维持在目前水平,与以往持续全面紧张相比,将更多的表现为时段性、区域性、品种性供应紧张,过剩地区和短缺地区并存,过剩煤种和短缺煤种同时存在,煤炭企业仍是河南省工业生产和效益的重要增长点。电力供应将出现盈余,增供扩销将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10月以后,河南省电力供应明显出现“拐点”,进入供大于求的阶段。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是一批电解铝企业减产或停产和钢铁行业用电量明显下滑。2006年,河南省预计新增发电装机600万千瓦,年末全省装机容量将达到3460万千瓦。预计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以上;省网最大用电负荷在夏季可能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2005年为1766万千瓦),增长14%左右。据此测算,2006年河南省电力供应将得到可靠保证,冬夏两季负荷高峰期供需基本平衡,略显盈余,其他时间盈余较多,最大盈余在秋季约为400万千瓦。电力生产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将是全省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因此,河南省电力工作的着力点将由电力紧张时期的“如何供上电”向供需矛盾缓解时期的“如何供好电”转变。加快电网发展,开拓电力市场,努力增供扩销将成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钢铁盈利的空间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国内钢铁市场看,由于产能集中释放,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钢材价格自2005年4月开始呈下滑之势,部分建筑用钢材价格已接近或低于生产成本,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2006年钢铁行业继续面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价格还将下滑。从河南省钢铁供应看,目前全省钢铁企业共167家,绝大部分企业产量不足100万吨, 2005年生铁产量973万吨、钢材1337.4万吨。2006年,河南省将重点加快建设安钢千万吨级优质钢和舞钢世界级宽厚板基地,新增炼钢200万吨、轧钢300万吨,使特种钢以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按新近出台的《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河南省有一部分中小钢铁企业将被淘汰,2003-2005年新建设投产的一批小钢铁项目由于市场和成本原因,开始出现亏损,有一部分已经停产。因此,2006年河南省钢铁产量增长将出现回落,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钢铁行业对整个工业效益的影响将不会太大。铝工业产业链条延伸,电解铝行业将面临转机。从电解铝供求看,2005年全国电解铝生产能力已达1030万吨,超过市场需求260万吨。2005年河南省电解铝产量194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增长20.7%。在宏观调控中,河南省先后淘汰了60千安自焙槽和80千安以下预焙槽等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电解铝生产线,目前河南省电解铝企业平均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出现全行业亏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上游氧化铝价格的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煤-电-铝-铝加工是铝工业企业的理想产业链条。2006年,随着焦作万方等电解铝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势互补、上下游企业协作,伊川、新安电力集团、中铝河南公司等企业的铝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和部分企业氧化铝项目的投产,河南省铝工业产业链条将进一步拉伸,电解铝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将有所好转。总体来看,这些行业的变化对2006年全省工业生产和效益都将产生一定影响,但食品、纺织、化工、资源型产业等一些重要行业对河南省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会有大的改变,河南省经济仍有可能延续今年以来的发展趋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三、下一步政策建议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伴随着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河南省经济发展也进入了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继续稳定政策、用好机遇,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深化改革开放、提高活力,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要立足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经济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稳定政策,强抓机遇,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近年来,河南省正是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政策指导下,才实现经济的快速良好发展。在国家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环境下,河南省经济发展既面临量的扩张又面临质的提高。河南省应继续把发展放在首位,稳定保持投资拉动力度,加速经济转型,转变增长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等现行政策;抓住机遇,优化环境,提高承接东部和国外产业转移能力;明确定位,努力争取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政策措施的最大支持,确保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应通过制定强有力的资源保护、节约和监督措施、完善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机制、建立全社会各领域各方面节约制度,倡导全社会科学消费和发展的理念,确保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跟踪全国和河南省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特别是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重点关注电力、煤炭、钢铁、电解铝、建材等行业的运行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的调整,密切监测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相互之间的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继续扩大河南省消费和投资需求,加强运行调节力度,保证这些行业的平稳运行,防止这些行业运行波动对全省经济运行造成大的冲击。抓好重点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加强对亏损大户、新增亏损企业、连续性亏损企业的监测和分析,分类提出对策措施。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倒逼”作用,加速资源整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三)继续强化“三农”政策措施,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近两年农业增产和支农政策的支撑下,农民收入增加较多,受基数抬高和政策释放空间缩小的限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增加。因此,在继续落实好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推进粮食市场改革,落实对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价收购政策;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防止农资价格过度上涨,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继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妥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C. 河南人民生活水平现在状况
2005年河南省城镇在岗职工月工资水平为1164元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2005年北京市职工平专均工资首次超过三万属元
·重庆城镇职工去年平均工资16630元
·2005年河南省城镇在岗职工月工资水平为1164元
·湖南职工年平均工资13718元 月平均1143.2元
·2005江苏职工年平均工资20957元 月平均1746元
·山东05年职工工资平均16614元 同比增长15.9%
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5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405元,比2004年增加2381元;日平均工资为73.3元,比2004年增加9.5元。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河南省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10月1日起,提高河南省月最低工资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480元/月、400元/月、320元/月和7元/小时、6元/小时、5元/小时。省政府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平均工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就业状况等按照调整后的标准适当选择当地实际执行标准。
D.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一、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的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取向,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基本反映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的作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体制被打破,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因素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从农村居民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1997年超过2000元,2002年达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从城镇居民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8.6%。2、从总体上讲,平均主义分配逐步在打破,“脑体倒挂”正在走向“脑体正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分配逐步被打破,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正在合理拉开,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向新兴产业倾斜。传统的体力劳动、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的收入在相对降低,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在显著增长。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型领域的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高。3、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当前,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2%,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16.23%高10.19个百分点,说明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加大。4、国有单位职工的收入增长势头较强“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其他单位的工资基本上都呈现正比例线性增长势头。其中,国有单位的工资增长最快,平均工资增长了2.74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单位的工资增长最快。另外从工资的绝对增长水平上看,其他单位工资水平一直最高,国有单位次之,城镇集体单位最低。5、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发展保持了协调一致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三项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25%、16.23%、16.33%。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是同步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必须看到,在收入正常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轻视的问题:1、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1991年为0.282,1998年为0.456,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10年上升1.62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2.2,1995年为1:2.71,2000年为1:2.79,2001年扩大到1:2.9。三是地区间差距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四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80年代中期,行业间收入差距开始显现,到90年代中期最高行业人均收入与最低行业之比为2.23:1,2000年又上升到2.63:1。五是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国有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平均工资差距为1.25:1,2001年扩大到1.63:1,其他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差距为1.49:1,2001年发展到1.77:1。六是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近两年,高收入户的收入增长大大超过了低收入户的收入增长,2002年1季度的统计表明,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6.2%,20%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7.66倍。2、财产的集中度越来越强,居民家庭财产的差别越来越大最新的调查统计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与此同时,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值的比例目前约为66.4%,在最低的20%的家庭中,户均拥有的金融资产只有居民金融资产总额的1.3%。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2。3、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两种极端现象同时并存“平均主义”并没有彻底根除,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不包括工资外收入)分配上,多数国有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内部工资收入分配差距偏校与此同时,在工资外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现象。工资外收入、垄断性收入和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引起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根源。4、收入分配不规范一是工资支付不规范,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二是工资提取不规范,实行工效挂钩企业的计划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三是部分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超过工资总额的4%的标准进入,变相提高收入;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务消费”随意性太强,缺乏合理有度的约束。5、整体收入结构仍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工资收入结构不合理,制度内工资低,制度外劳动报酬高,项目繁多,未纳入工资内;二是按多种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不大,与中央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要求尚有差距。我国城镇居民按多种要素分配的格局还远远没有真正调整到位,其它要素参与分配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比重。二、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财税政策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之一。由于个人收入分配活动与财政收支有着特定联系,财政政策可以说是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从我国转轨期经济运行和制度安排特点以及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三个角度看,运用财税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本质上是要妥善处理好三大矛盾:第一,经济增长与增长福利分配之间的矛盾改革之后的中国在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GDP规模快速膨胀,但增长福利分配呈现出逐步拉大趋势,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相对来讲反而下降,低收入群体规模有所扩大。很显然,现在有必要利用财税手段调节好经济增长的分配基矗这种调节的难点在于把握好公平个人收入分配的力度不能大幅度约束效率的递增。第二,合理解决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与扩大向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规模的矛盾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增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规律性倾向,对消费进步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扩大向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规模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从理论角度看,这两者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相互约束性,其表现是扩大向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的规模势必要影响中等收入阶层的状况,从而制约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张。第三,妥善处理创造就业机会与转移支付资金之间的矛盾财税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两个切入点:一是创造就业机会,使中低收入者得到挣取收入的机会;二是在个人之间进行收入的转移支付。从理论上讲,这两者有一定的矛盾,突出的表现是财政资源利用上的此消彼长。很显然,确定合理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就是要在创造就业和转移支付之间选择一个适当的配比。综上所述,可确立以下一些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财税调节政策:第一,在各级财政之间合理划分收入分配调节事权收入分配调节涉及各级财政,因而首先要合理划分事权。由于我国是区域经济极度不平衡的国家,收入分配调节事权不可能相对集中,确定全国范围内相对统一的调节标准也就不是一个务实的选择。为此,收入分配调节的基本事权应按居民属地来划分。但考虑到各级财政收入汲取能力的体制性和资源性差异,可把收入分配调节财力支持划入转移支付体系。进一步说,上级财政可从专项转移支付角度向下级财政拨付资金弥补下级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财力不足。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调节的针对性,中央财政对向省级财政转移扶贫资金时可指定地区和类别。省级财政则可向符合条件的下级财政确定收入调节补助。这种补助额的确定应以各地收入、物价和人口状况为依据,而不必寻求补助标准的统一性。第二,建立居民收入监测体系建立居民收入监测体系时一方面可利用纳税信息,另一方面则可利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相关信息。如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统筹账户金额等。通过这些信息推算出收入的绝对额。同时,还应利用价格指数、工资指数、实物耗费指数等来监测居民收入的相对变动状态。建立相对科学、全面的居民收入监测体系的重要作用在于我们准确划定调节对象提供基础资料。第三,改革收入分配调节资金支出方式目前我国调节收入分配的财政性资金的支出以现金补助为主,这种模式在现实情况中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是资金使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充分实现预期目的。比如低收入阶层部分领取补助金者把钱用在非基本生活必需品消费上。为此,我国各级财政可建立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消费的定向补助制度。如凭发票或收据报销定额义务教育学杂费、水电费、医药费、食品支出等。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放宽补助范围。定额标准确定权可由市级财政掌握,省级财政可酌情予以调控。第四,调整相关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在适度提高起征点的同时,减少级次、扩大级距并降低税率,特别是3000元?5000元这一区间内的收入应采取低税率政策,因为这一收入区间是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界限,税率过高会抑制中国的消费扩张,反过来削弱经济增长。在房产税方面,可考虑在把房产分类的基础上,把中高档私人住房纳入征税范围,税率从低、征管从严。当然,这要以进一步规范房产交易、清除不合理收费为基础。第五,在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中设立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对低收入群体子女来讲,接受高等教育是能否实现收入阶层转换的基本条件。为此,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以及有条件的市级财政可在教育经费中核定一部分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这笔资金可通过教育部门根据一定的原则无偿补助给符合特定条件的已考入大学的低收入群体子女。中央财政的这笔专项资金可向西部地区倾斜,经济发达的省份可把此类资金更多地向省内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
原因:
(1)以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E. 造成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的幅度也下降。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积极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过去和为来收入水平的影响。一个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都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短期内仍然会力图保持已经达到的较高消费水平,而不会立即消减消费支出。
对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是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消费者的收入总有限度,在这一限度内找消费组合就不能不参考商品的价格。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能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物价水平的变动,究竟会引起消费量多大程度的变化,要依商品的种类而定。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售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品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F.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讲,
(1)经济现象: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十几年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1分)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分)但城乡差距较大。(1分) 原因: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是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三个方面任答两个方面得2分) (2)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取决于当前的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大消费。(3分) ② 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提升消费信心,促进消费。(3分) ③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分) G. 造成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党中央多次强调提出应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现在强调注重和关注社会公平特别是分配公平,显然与此前所主张的“兼顾公平”即把分配公平放在一个次要地位是不同的。有人提出“更加注重公平与强调效率优先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准确的。如果在分配关系上继续讲效率优先,那还是主张兼顾公平,这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分配公平是存在“冲突”的。如果讲:生产重视效率或效率优先,分配注重公平,那是可以的和正确的。但本来讲的是分配关系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这里强调效率优先,就是一种错位。 H. 河南省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河南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提高2017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豫民文〔2017〕72号)。 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不低于240元提高到不低于2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不低于137元提高到不低于142元; 将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提高到不低于43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2960元提高到不低于3150元。 当年宣布脱贫的县(市、区)制定的农村低保标准要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 新的补助水平和供养标准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8)河南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研究扩展阅读: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持有非农业户最低生活保障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由城市居民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当前,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态势,大致相当于城市低保制度1997年下半年的情形,正处于一个促一下就能全面覆盖,如果没有外力推动则可能进展缓慢的关键时刻。要使此项制度有一个实质性突破,中央政府应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最低生活保障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随着各项相关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但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工作保障不力、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2012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监督问责,确保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意见》要求,要加快推进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 我国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专家提醒,我国应逐步弥合这一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 参考资料:河南省民政厅—我省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补助水平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I.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有哪些 因为文化教育的不同、交通布局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和政府投入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的教育投入很少,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从而给自己的子女灌输了读书没什么用的思想,这就导致了农村许多的小孩都会认为读书没什么用。 目前,国家对农村财政政策的支持并不完善,而当地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持率并不高,从而导致了很多农村的会前往大城市打工,而农村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变得更多。从而导致农村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因此,想要改变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的话,那么就要大量的投入对农村的发展,发展农业,同时改善农村的交通设施。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从而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 J. 城乡居民生活存在哪些差异 穷富差异;环境差异 与河南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