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都市09全年财政收入多少可支配收入多少
2009年成都市抄全市地方财政一袭般预算收入387.5亿元,基金收入458.5亿元.
2009年成都市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46亿元,支出1061.2亿元,多用215.2亿元。
2009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40元,较上年增长10.13%。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4087.79元,增长9.63%。这意味着,去年成都市城镇居民收入,七成多都消费了。
⑵ 现在成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增长11.7%
⑶ 20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年增长了多少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增长7.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增长7.2%,是平均数的9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增长7.4%,是平均数的89.1%。
图1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数据中未包括居民自产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费,年度收支数据包括。
2、调查方法
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5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证明人民富裕了。
⑷ 我想 知道成都的发展情况谁 能详细说 明一下吗
——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恩格尔系数加权平均值降到38%以下。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
——公共服务更加健全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每年新增10万人,城镇实现全覆盖,基本建立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三大医疗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0%,社会救济体系进一步健全。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编辑本段]发展定位
“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即: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交通和通信枢纽,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编辑本段]文明城市
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央文明委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授予了新入选的14个城市(区),这是继2005年中央文明委命名12个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之后,表彰的第二批文明城市。
这次新当选的全国文明城市包括成都、南京、南宁等14个城市(区),其中省会城市3个,地级市6个,直辖市城区3个,县级市2个。这些文明城市都是通过自愿申报,择优推荐,组织测评,征求意见,媒体公示等一系列严格程序,接受涵盖了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7大类111项指标的全面考核,从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层层选拔,最终确定的。那么,这样评选出来的文明城市是什么样的,我们先到这次综合评分最高的成都市去看一看。
文明的环境
公共秩序的好坏往往能够反映一座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在成都的一些公交车站,候车市民能够自觉排队,而在一些主要路口,记者看到,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当地一名交通协管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成都市民遵守交通秩序的觉悟相对以往提高很多,大家都走斑马线走人行道走非机动车道,很自觉。
菜市场是城市居民经常出入的地方。提到菜市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脏乱差,近年来,成都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对市区150多个菜市场进行标准化建设,从而使得菜市场的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在成都市成华区八里庄菜市场,记者看见,这里环境整洁,各种菜品摆放整齐,清洗干净,深受市民欢迎。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这里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晴天,都挺干净的。而且菜品也很丰富。”另一位市民则表示,“这个菜市场很规范,今天的菜什么价,全部都标出来了,我们来买菜挺放心的。”
⑸ 成都市2011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多少
2011年度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32.0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5元。
⑹ 谁知道成都市去年年平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去年,全市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17279元,增长1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回15.3%。全市城镇单位在答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962元,增长13.7%,扣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1%,其中,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949元,增长14.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1%。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2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万人,其中企业在岗职工8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万人。
2006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4.1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2.6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市财政收入229.1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
⑺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还有那些 国内生产总值 等等 这些数据都是怎么计算得来的
官方计算 都有统计
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历年情况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上海、北京、浙江占据前三名,从增幅来看,海南增幅最高,达17.9%。
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山东等8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36230元,北京居其次,为32903元,浙江排第三,为30971元,这三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了3万元大关。
从增幅来看,海南、安徽、贵州、陕西、山西、四川、辽宁、重庆、吉林、内蒙古、江苏、宁夏、福建、湖北、山东15省区的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国增幅14.1%。其中,海南增幅最高,为17.9%。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增长13.5%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辽宁、重庆、湖南、云南、安徽、湖北、陕西、河北、山西、四川、江西、宁夏。
截至2013年1月24日,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公布了2012年GDP增速和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40188元。总体来看,17个地区中仅上海、山东等6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了当地GDP增速。
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
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695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根据各省(区、市)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40188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大关的地区。其次是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469元,江苏则排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677元。
6省市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初步测算,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而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两个增速相比,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了2012年GDP增速。
在这17个省(区、市)中,仅有上海、江苏、山东、辽宁、河北、山西这6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了当地GDP增速。以山东为例,2012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比上年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
多地增收目标高于GDP目标
虽然部分省(区、市)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落后于当地GDP增速,但多个地区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的目标。
其中,甘肃提出今年经济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湖北提出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江西也提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
据专家分析指出,各地将收入增长目标定在高于G D P的水平上,这主要是呼应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同时也体现出地方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但收入增长幅度不一定一窝蜂定为超G D P增速,重要的是让中低收入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 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
⑼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多少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专李晓超在解读公报时表示,2016年经济运行属的一大亮点是,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从居民收入方面来看,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高于人均GDP增速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城镇居民0.4和0.6个百分点。李晓超表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生活的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也将对促进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计算
城镇居抄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袭: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所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将调查户家庭的总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再除以居民家庭的常住人口,得出该数据。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当年统计上年度的,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883元,增长8.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554元,增长8.3%。所以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