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怎样的太湖流域的水利建设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着手在太湖流域推行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建设计划,其主要专内容为,在上游兴建属七座大型水库,以便有效地拦蓄上游洪水,它既可灌溉当地农田,又能减轻中下游的洪水压力;在中游,于太湖周围修建坚固的混凝土大堤,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太湖的蓄水量,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太湖洪水溃堤泛滥;在下游,除疏浚旧有排水道外,还要穿凿10多条新的泄洪干道,以提高排洪能力;在江(长江、钱塘江)边,建造八座大功率的电力抽水站,以便涝时迅速抽洪水入江,旱时抽江水内灌。
『贰』 太湖流域管理局的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信访办公室)
(一)主要职责
1、协助局领导对局机关政务、业务等有关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组织机关日常工作。
2、负责局综合性会议、局务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局机关行政会议计划管理;负责局重要事项的督办;组织局重要公务接待工作。
3、负责局机关公文处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志典编纂、档案管理、保密、机要、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献血等工作,承担局印章管理,负责局行政许可一门式受理工作,指导局系统办公室工作。
4、组织局宣传、新闻发布和舆情分析工作,组织开展局政务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局门户网站及政务内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5、组织起草局综合性重要政务文稿,组织开展流域重大水利问题的调研。
6、归口管理局信息化工作。
7、负责组织局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检查。
8、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办公室内设3个科。
二、规划计划处
(一)主要职责
1、组织编制流域或流域内跨省(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中长期规划等并监督实施;归口管理流域或流域内有关水利专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和报审工作;根据授权,负责流域内有关规划的审查、审批。
2、组织开展中央水利项目、流域控制性水利项目、跨省(市)重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归口管理局直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3、根据规定和授权,负责中央水利项目的审查、审批;对地方大中型水利项目进行技术审核;负责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4、组织提出流域内中央水利项目、水利前期工作、局直属基础设施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并负责投资计划管理。
5、归口管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负责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相关工作。
6、指导流域河口、海岸滩涂的治理和开发。
7、组织、指导流域内有关水利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
8、负责流域有关水利统计工作。
9、归口管理局水利援疆工作。
10、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规划计划处内设3个科。
三、水政水资源处(水土保持处、农村水利处、水政监察总队)
(一)主要职责
1、组织拟订流域性水利政策法规,组织开展水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局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工作。
2、组织协调局依法行政工作;指导行政许可工作并监督检查;指导流域内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负责职权范围内的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重大涉水违法案件查处,承办局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工作。
3、负责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工作。
4、负责水利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水利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5、组织拟订流域内省际及重点河湖水量分配方案,对流域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提出意见。
6、组织开展流域及重点河湖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工作,组织实施流域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等制度,组织指导流域计划用水工作。
7、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协同组织编制流域水资源有关专业或专项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协调流域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统筹协调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指导流域内地方节约用水工作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关工作,负责流域节水规划编制并监督实施。
8、组织开展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工作,发布流域水资源信息和流域水资源公报;组织、指导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管理。
9、指导、协调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组织有关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管理。
10、按规定负责有关水土保持中央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指导并监督流域内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实施。
11、组织编制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家立项审批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流域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公告。
12、按规定指导流域内农村水利及农村水能资源开发有关工作,指导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作;按规定开展流域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13、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水政水资源处(水土保持处、水政监察总队)内设3个科。
四、财务处
(一)主要职责
1、按照规定或授权负责具有流域控制性的水利工程、跨省(市)水利工程等中央水利工程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2、研究提出直管工程和流域内跨省(市)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及直管工程上网电价核定与调整的建议。
3、承担局系统中央水利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4、负责局预算管理工作,组织编报局中央部门预算。
5、承担局机关并指导局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6、负责局经济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局直属单位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经济合同的审核、监督和管理工作;负责局对外投资管理工作。
7、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财务处内设3个科。
五、人事处(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一)主要职责
1、负责局管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调动等管理工作;负责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负责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监督工作。
2、负责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局工作人员招录(聘)工作;负责局绩效管理工作。
3、负责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负责局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归口管理临时机构。
5、负责局机关并指导直属单位工资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6、组织拟订局管干部及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指导直属单位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7、负责局机关并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8、归口管理局评优评先、表彰奖励工作;负责局机关并指导直属单位社会保险、人事统计、人事档案、劳动保护、计划生育和职工休假工作。
9、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人事处内设3个科。
六、建设与管理处
(一)主要职责
1、指导流域内河流、湖泊的治理和开发。
2、按照规定或授权,负责流域内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负责授权范围内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及其防洪评价报告审查许可及监督管理。
3、按照规定或授权,负责或指导流域内重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利建设市场监督管理;指导流域内重要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组建、开工审批、招标投标、质量监督管理和验收等;负责局直属工程的开工审批,招标投标、建设监理、质量监督管理和验收等,会同人事处及相关部门组建项目法人。
4、按照规定或授权,负责流域内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负责局直管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组织开展局直管水利工程质量检查;负责局直管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事故统计、报告。
5、组织指导流域内重要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确权划界,负责局直管工程运行和养护的监督管理。
6、负责授权河段河道采砂管理,指导、监督流域内河道采砂管理有关工作。
7、指导和协调流域内所属水利工程移民管理有关工作。
8、负责局援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和扶贫工作。
9、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建设与管理处内设2个科。
七、安全监督处
(一)主要职责
1、指导流域内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根据授权,组织、指导流域内水库、水电站大坝等水工程的安全监管。
2、负责局内安全生产工作及直管水利工程安全监督;组织开展局内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督查;负责水利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组织或参与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3、根据授权,开展流域内中央投资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
4、负责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5、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安全监督处内设2个科。
八、科技外事处
(一)主要职责
1、负责局内科学技术管理工作。拟定局水利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局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以及技术合作交流工作。
2、负责局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组织局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奖项的申报和管理以及成果推广应用。
3、负责局外事管理工作。审核申报出国任务,承办局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归口管理国外智力引进和人员交流工作。
4、负责开展水利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组织流域内水利行业技术质量标准规程、规范的贯彻与应用并监督实施。
5、负责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局内技术基础资料的统筹共享;归口管理学会、协会等社团工作。
6、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科技外事处内设2个科。
九、防汛抗旱办公室
(一)主要职责
1、负责防治流域内水旱灾害,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指导、协调并监督流域防御台风工作。
2、负责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分析会商、研究部署和开展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并向太湖防总提出重要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和决策建议。
3、组织制定或修订流域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以及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并监督实施。
4、按照规定和授权负责对流域重要的水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会同水政水资源处编制流域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组织实施流域年度水资源调度工作。
5、组织实施流域防洪论证制度;负责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洪水影响评价工作,指导、监督流域内蓄滞洪区的管理和运用补偿工作。
6、负责局属工程防汛岁修及防汛应急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指导重大险情的抢护和水毁工程的修复。
7、负责收集掌握流域汛情、旱情和灾情,并按规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8、负责太湖局反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按规定组织、协调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9、负责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太湖局实施项目建设以及运行管理。
10、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防汛抗旱办公室内设3个科。
十、监察处(审计处)
(一)主要职责
1、检查局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直属单位及其局管干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命令情况。
2、受理对局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直属单位及其局管干部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3、调查处理局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直属单位及其局管干部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4、受理局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直属单位及其局管干部不服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部门受理的申诉。
5、负责局系统廉政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直属单位行政监察工作。
6、组织对机关及直属单位财务收支、预算执行、经济管理和效益等审计。
7、组织对机关内设机构及直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8、组织对机关及直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9、组织对机关及直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的评审。
10、负责机关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和局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
11、承办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科室
监察处(审计处)内设2个科。
直属机关党委
直属机关党委主要职责
1、负责局机关和在沪单位的党群工作。
2、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党员政治理论学习。
3、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负责统战工作。
4、对党员进行监督,督促党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5、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6、协助局党组管理局机关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
7、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8、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群众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9、负责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协助局党组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受理所属各级党组织党员的检举、控告和申诉;检查、处理所属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纪案件,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党员违反党纪的处理决定。
10、承办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事项。
直属机关党委内设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
太湖工会(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太湖委员会)(与直属机关党委合署办公)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负责局系统工会工作,指导所属基层工会工作。
2、组织和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4、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密切联系群众,为职工服务。
5、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6、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等职工福利工作。
7、承办上级工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太湖委员会内设办公室。
『叁』 太湖的水利工程
苏南太湖地区有耕地1290万亩,其中湖西及滨湖山丘区160万亩,洮滆、澄锡虞及沿江平原644万亩,阳澄、淀泖、锡澄运河及湖西圩区486万亩。全区北临长江,南依太湖,湖荡众多,河网密集,引水蓄水条件优越,一般年份灌溉水源比较充裕。除湖西山丘区有水库塘坝蓄水并从江湖补给外,平原区主要引用江水,圩区主要引用湖水。
随着古代农业开发,灌溉事业续有发展。秦汉时期,沿湖低田开始筑堤圈圩,沿江高地逐渐引用江水,洮滆平原陆续兴筑陂塘。南北朝时,西部金坛以东修筑了单塘、吴塘、南北谢塘等较大塘堰。东部常熟“高乡滨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资灌溉,而旱无忧”。隋唐年间,润州(镇江)、常州、苏州都有灌溉排水工程。唐元和八年(813年),“在常州西开孟渎,北通长江、南接运河,长41里,引江水溉田四千顷,并以通漕”。太和年间(827~835年),浚盐铁塘,两岸开挖塘浦,广筑堰闸斗门,拦水于岗身之东灌溉高田。唐末,吴淞江北已有规格成片的塘浦圩田,加之龙骨水车逐渐普及,旱涝不及。吴越时期,巩固完善塘浦圩田,续浚海虞二十四浦,一河一浦皆置堰闸,出现了“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岁多丰稔”的景象。北宋初年,一度毁闸废堰旱涝加剧。宋景二年(1035年),范仲淹督浚白茆、福山、浒浦、七丫等大浦,以利引排。庆历二年(1042年),开常州通江各港,灌田万顷。熙宁年间推行农田水利法,灌排工程得以恢复。进入南宋,围垦之风日盛,部分地区出现了陂塘娄渎悉为田畴,有水则无地可蓄,有旱则无水可戽的局面。明清时期,继续拓浚通江港浦,并不断建闸以收引潮之利。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古代江建闸屡兴屡废,而且启闭不灵,引排失时,小潮引不进,大潮引不足。清末又改在支河筑坝拦蓄高潮。
民国时期,除继续拓浚通江河港,江兴建水闸(1936年建白茆五孔钢筋混凝土水闸),支河筑坝设涵外,开始发展机电动力提水灌溉。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无锡西乡就出现煤油机带动龙骨水车提水灌溉。民国4年(1915年),开始用国产柴油机带动龙骨水车提水。民国9年以后,开始采用柴油机带水泵提水,并出现了业主经营流动机船包田戽水。民国13年,震华电厂在武进兴办电力灌溉站,受益2000亩。民国14年苏州电厂供电,开始用流动电灌机船在吴县灌田2万亩。民国20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成立模范灌溉管理局,管理局下设武锡区办事处,从事武进、无锡一带电力灌溉建设,并在吴江庞山湖设庞山试验场,于民国23~25年建设3座固定灌排站,装机10台套,设计流量2.67立方米每秒,灌田8600亩。1949年,机电灌排动力发展到4.56万千瓦(其中柴油机4.23万千瓦),灌排面积227万亩(其中机械灌排面积211万亩)。太湖、阳澄湖、淀山湖周围有40万亩用电力及风车提水灌溉,其余都用人力、畜力水车提水。
太湖流域虽然水源充沛,但大旱年份降雨量少,潮水引不进,湖水蓄不住,缺水十分严重,古代多有严重旱情记载。宋熙宁十年(1074年),太湖涸,湖心见古坟墓街市。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太湖为陆地,泖湖、滆湖、运河俱涸,河流绝。崇祯十一年至十七年(1638~1644年)连续大旱,蝗食禾稼,民多疫死,人相食。民国23年(1934年),沿江地区引潮不及,内河浅涸,吴江水位只有1.87米,宜兴水位只有1.46米。武进、江阴、常熟、太仓、昆山、松江等11个县旱灾,河水干浅、污染严重,饮水不洁,不能食用。各地发生疟疾、赤白痢、霍乱等时疫。
建国初期,疏浚通江小港及内部河浜,修筑蓄潮坝,增建木涵洞,提高引潮蓄潮能力,陆续合并车,扩大机船灌溉,并开始兴办固定机电灌溉站。1952年,丹阳珥陵电力灌溉工程开工,建8座电灌站,于1953年完成,灌田11.5万亩。1955年,兴建金坛湟里机械灌溉站,灌田6.6万亩,常熟金家大圩机械灌排工程受益1.9万亩,吴江平北站灌田1.3万亩,昆山周墅站灌田1.1万亩。后又在吴县、吴江兴建湖东电灌区,受益10.8万亩。到1956年,太湖地区机电灌溉动力达到8万千瓦。
在试办机电提水灌溉工程的同时,逐步扩大引江能力,解决灌溉水源。1952年在七浦塘入江兴建七浦闸。1953年发生中等旱情,太湖地区受旱320万亩,此后陆续疏浚了九曲河、德胜港、白屈港等沿江引水河道。1956年全线拓浚锡澄运河、开挖七浦塘下段。1958年,开挖望虞河、张家港、浏河、杨林塘、常浒河、新孟河。次年又拓浚江南运河常镇段及九曲河。并相继建成张家港闸、浏河闸、谏壁闸、望虞闸、杨林闸、浒浦闸、九曲河闸。沿江骨干引水工程初步建成,不但改善了沿江地区的灌溉条件,而且在旱年还可向太湖补水。1958~1959年大旱,沿江河道发挥引水效益,单浏河、望虞河、张家港在1959年8月份就引水近5亿立方米。经全力组织抗旱,湖东地区旱情缓解,但湖西地区旱情严重,胥溪河下坝坝下水位曾降至2.5米。1958年6月,省抗旱会议研究同意开通胥溪河东坝引固城湖水抗旱。7月,镇江地区动员8000人突击开坝,8月份开始引水12立方米每秒。东坝开通后,原有下坝标准较低,不能防御汛期洪水。1959年4月决定在东坝以下3.6公里处筑封坝挡洪,同时建茅东进水闸,引水灌溉高淳、溧阳20万亩高亢农田。60年代,沿江河道继续并港建闸,苏州地区52条通江河道并港建闸34座,闸孔总宽429.4米,日平均引水能力可达40立方米每秒。
1971年灌溉季节,90天降雨仅172毫米,7月8日长江大通流量仅2.2万立方米每秒,8月3日镇江潮位只有3.15米。湖东地区大力引水,旱情减轻。湖西地区引水能力不足,旱情严重,虽然沿江河道引进江水10.5亿立方米,又在丹徒等地设临时站提引江水,洮滆湖水位仍下降至2.5米,南河南渡水位降至1.88米,农田受旱成灾54万亩。1971年以后,湖西地区继续扩大灌溉水源,湖东地区转向改善内部灌溉条件。
60年代末,苏州地区发展“双三制”(双季稻三熟制),带来泡田灌峰集中、用水量增大的新情况,原有灌区面积大,渠道长,送水不及时,不能满足灌溉需要。1973年苏州地区水利局在昆山县试点,总结出双三制水稻灌区的规模,一般以一千亩左右的耕地、一个大队(村)范围、一千米长度左右的渠道、一小时内灌水到田为宜。此后,全地区对面积偏大、站址不当、用水不及时的灌区进行调整。到1979年,苏州地区机电灌区调整为3455处、面积524万亩,其中2000亩以上的灌区,由原来占总数的39.1%下降为3.4%,500-2000亩的灌区由57.4%上升到65.7%,500亩以下的灌区由3.5%上升为31.9%。
1972年以后,湖西地区拓浚九曲河、德胜河及江南运河镇武段,扩建九曲河闸,重建锡澄运河定波闸(工农闸),遇1971年型潮位引水能力可扩大至17.4亿立方米。1973年开始进行湖西地区水利规划,灌区分水库塘坝灌区36万亩,东坝引水灌区20万亩,沿江灌区28万亩,滨湖灌区51万亩,内部引江灌区540万亩。规划引江灌区灌溉控制水位2.8-3.3米,扩大沿江河道引水能力,低潮时用抽水站提水300立方米每秒。1975年,谏壁抽水站开工,装直径2.8米轴流泵6台套,设计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包括备机为120立方米每秒,可补给280万亩农田灌溉水源。
1978年太湖流域出现特大干旱,5~9月降雨314毫米,比1934年干旱还少32毫米,伏旱接秋旱长达70天,河湖水位普遍下降,山区水库塘坝干涸,各地充分发挥通江河道的作用,大力引江抗旱。湖东地区沿江9个骨干水闸(含工农闸、十一圩闸)在5~9月引进江水32亿立方米,其他沿江涵闸引进24亿立方米,合计56亿立方米,不但基本满足地区农业用水,而且补给太湖水量6.4亿立方米。湖西地区谏壁水文站潮位一度降到2.99米,江水引不进,刚刚投产的谏壁抽水站从7月1日至9月28日连续运行3个月,抽引江水6.4亿立方米。但湖西地区尚缺水13亿立方米,受旱103万亩。
70年代,机电动力灌溉迅速发展,到1980年,全区有固定排灌站1.9万处、50.5万千瓦,灌排面积966万亩。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田灌溉用水情况发生了变化。苏州地区对面积在1500亩以上的灌区进一步作了调整,土地比较平坦的灌区仍控制在千亩左右,稻棉轮作和地形复杂的半高田地区一般控制在500亩左右,到1982年固定灌区增加到5369个,其中2000亩以上94个、1000~2000亩967个、500~1000亩1566个、500亩以下2742个。1983年太湖灌区机电动力增加到79.4万千瓦,实灌面积939万亩。
1980年,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出《太湖流域综合规划报告》,认为全流域有1053万亩耕地灌溉水源不足,其中除浙西滨湖和杭嘉湖地区外,江苏境内湖西引江、澄锡运河、望虞河、湖西滨湖、淀泖滨湖五个灌区517万亩(内水田414万亩)农田缺水。供水工程以1971年为设计典型年(保证率94%)需补水34.7亿立方米;以1978年为校核典型年(保证率约98.3%),按80%供水,需补水59亿立方米。由湖西引江系统、锡澄运河引江系统、望虞河引江系统引长江水灌溉并进入太湖向其他灌区供水;湖西地区需设33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除已建谏壁站外,在九曲河、小河、得胜河各建6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望虞河设10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澄锡运河需增建鲥鱼港闸。1987年,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提出《江苏省长江流域区域性防洪排涝灌溉规划意见(初稿)》,认为1978年现状缺水29亿立方米,湖西区需结合沿江排涝站抽引江水330立方米每秒(新沟河、鲥鱼港或白屈港各半),并建控制线利用洮滆湖蓄水。湖东区充分利用沿江河道自引外,需结合阳澄片拟建排涝站抽引江水120立方米每秒。 青山水库:位于杭州市西部33公里,在东苕溪上游,集雨面积603㎞²,于1958年动工,1964年4月建成。枢纽工程包括:扩大粘土心样砂壳坝,最大坝高24.1米,坝顶高程38.1米,主坝长579米,副坝一座,高8.8米,长71.6米,泄水建筑物为溢洪闸一座,底高程25米,共5孔,每孔净宽7.7米,还有5扇弧形钢闸门5-7.7×5.8米,最大泄流量2230秒立米;输水兼泄洪洞底高程16.5米,直径4米,水电站装机4×500千瓦。 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原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对河水库: 对河水库位于德清县余英溪上,集水面积164.7㎞²。于1958年7月动工。1965年8月建成。原设计坝高42.1米,总库容1.9亿立米,施工中1961年降低为坝高33米,总库容1.16亿立米。
老石坎水库:老石坎水库位于安吉县西苕溪,集雨面积272㎞²。于1958年8月动工,1970年3月建成。
赋石水库:位于安吉县西苕溪西溪,集雨面积328㎞²。于1972年10月动工,1977年3月建成。
沙河水库:位于溧阳县南部丘陵山区,集水面积148.5㎞²。于1958年动工,1961年建成。
大溪水库:位于溧阳县南部大溪河上游,集水面积90㎞²。于1958年11月开始兴建,到1960年6月完成主、副坝输水涵洞,坝型为均质土坝,大坝做到高程17.0米。
横山水库:位于宜兴县太华山区,屋溪河上游,集水面积154.8㎞²。水库兴建分两期施工:第一期,从1958年到1960年,初步完成了清基、防渗齿墙、输水隧洞,大坝做了少量土方,未合拢。第二期,从1966年进行续建,到1969年按计划完成。枢纽工程包括:主坝一座,坝顶长840米,副坝两座,坝顶总长3250米,坝型为均质土坝;溢洪闸一座,设计最大流量448立方米/秒;西岸挖有非常溢洪道宽460米,输水涵洞两座,合计设计流量10.2立方米/秒;涵洞出建水力发电站两处,装机5台,容量500千瓦。
合溪水库:工程项目于2005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坝址位于长兴县合溪涧上,诸道岗水文站的下游,距长兴县城12公里,集雨面积为235㎞²,主要功能集防洪、供水、旅游开发和改善水环境为一体,总库容1.11亿立方米。水库枢纽由拦河坝、溢洪道、供水建筑物及放空洞等组成。工程总投资90361万元。 望虞河工程:包括全长60.8km的河道疏浚,修建两岸堤防及护岸,望亭水利枢纽和常熟水利枢纽,两岸配套建筑物,影响工程处理及工程管理设施等,总投资12.92亿元。
太浦河工程:西起江苏省太湖边时家港,东至上海市南大港接西泖河入黄浦江,贯穿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全长57.6km。工程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及护岸工程;太浦闸加固工程(共29孔,每孔净宽4米);太浦河泵站工程(装机300立方米每秒)及配套建筑物工程。总投资15.97亿元。工程于1991年11月开工,至2005年12月全面建成。2006年4月通过水利部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持的竣工验收。
杭嘉湖南排后续工程:是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向杭州湾排水的骨干河道。拓浚4条沟通杭嘉湖地区与杭州湾的纵向骨干河道,建设配套外排枢纽工程,改善杭嘉湖地区排涝条件,为太浦河承泄太湖洪水腾出行洪通道。
环湖大堤工程:包括加高加固太湖大堤255公里,其中江苏190公里,浙江65公里;大堤太湖侧护砌205公里,其中江苏段139公里,浙江段65公里;新建、加固各类门控制建筑物141座,其中江苏100座,浙江41座;铺设堤顶防汛公路路面138公里,其中江苏段90公里,浙江段48公里。
东西苕溪防洪工程:是浙西山区向太湖排水的骨干河道,东部杭嘉湖平原的西部防洪屏障。通过拓浚东西苕溪河道、加固修建西险大塘等工程,引导浙西山区洪水进入太湖,保护杭嘉湖东部平原的防洪安全。
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西起白米塘,东至王江泾-芦墟一线,北临太湖、太浦河,南至澜溪塘、麻溪,区域面积约700余平方公里。行政管辖分属江苏省苏州市及浙江省湖州、嘉兴市。本区湖荡密布,地面高程仅3.0-3.5米,均低于汛期外河水位。
黄浦江干流闵行~三角渡段防洪工程:通过建设两岸防洪墙和支河门控制建筑物工程,提高该河段的防洪能力,保护沿线防洪安全。
红旗塘工程:浙江省嘉北地区和上海市的青浦、松江和金山区境内,总投资9.75亿元。红旗塘工程等别为Ⅱ等,干河堤防、护岸按3级设计,支河堤防、水闸按4级设计。公路桥按三级公路桥设计,机耕桥按四级公路桥设计,干河跨河桥梁通航按Ⅳ级航道标准设计,其余桥梁按等外级航道标准设计。
扩大拦路港、疏浚泖河、斜塘工程:位于苏沪交接的青浦区境内,总投资7.23亿元。工程为Ⅱ等工程,元荡分流节制闸为2级建筑物,干河堤防、护岸及清水港泵闸为3级建筑物,各支河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元荡公路桥按一级公路桥设计,跨拦路港桥及防汛道路桥按四级公路桥设计;防汛道路为等外级公路(参照四级公路以上标准);拦路港航道等级为Ⅳ级。 太湖水网圩区是江苏省长江流域比较低洼的地区,总面积11307平方公里(其中圩区面积5183平方公里),耕地561万亩,(其中圩区面积465万亩),易涝面积220万亩。根据这一地区的特点和排水出路,圩区分为湖东水网圩区、湖西圩区2片。
湖东水网圩区
湖东水网圩区位于太湖下游阳澄、淀泖地区,是太湖水网圩区最低洼的地方,西至望虞河,北抵盐铁塘,东、南两侧与上海、浙江界邻。圩区面积3483㎞²,耕地345万亩。区内湖荡密布,河港纵横,是有名的水网地区。
太湖下游古有淞江(吴淞江)、东江、娄江三江泄水入江、入海。春秋吴国曾开浚蠡渎、胥浦、黄浦。秦汉开始围田垦殖,三国续有屯田,南北朝时圩田发展较快,部分地区已是低乡田皆筑圩,足以御水,涝不为患。隋唐以后,东江、娄江相继湮塞,逐步在东南和东北方向各形成36条港浦入海入江,洪涝泄路开始变化。唐元和二年(807年)开元和塘,自苏州至常熟90里,导塘西高水入运;元和五年始筑吴江塘路,与古塘岸相接,有利于陆路通行和低田开发;太和元年至九年(827~835年),浚盐铁塘截东北高水。中唐以后,零星分散的围田开始发展为规格成片的塘浦圩田,沿吴淞江北五里七里开一纵浦、七里十里开一横塘,塘浦之土筑为堤岸,一河一浦皆有堰闸。吴越时期,巩固完善塘浦圩田系统,并在吴淞江北浚青阳港及入江港浦,江南浚急水港、小官浦。北宋初期,吴淞江开始淤塞,东南排水渐堵,太湖洪水经阳澄、淀泖腹部农田弥漫盈溢,然后入海;加之大面积拓垦荒地、围垦造田而阻塞水路,塘浦大圩逐步分化为浜泾小圩,洪涝灾害日趋频繁。此后,虽多次裁治吴淞江,拓浚通江港浦、沿湖娄渎,洪涝出路仍每况愈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开挖至和塘,导阳澄湖水入吴淞江。明永乐元年(1403年)实施“掣淞入浏”,开范家浜,浏河一度成为排水干河;不到半个世纪,范家浜又冲深扩大为黄浦江,洪涝出路有所缓解。明清两代,多次浚治白茆、浒浦、七浦、浏河等入江36浦,巩固小圩体系,开挖圩内河网。民国时期,继续疏浚白茆、七浦、浏河等排水河道,建白茆闸,引进机电排水,但湖东水网洪涝合流、易洪易涝的状况改变不大。
建国初期,集中力量修整加固圩堤。1949年汛期先后遭受梅雨台风袭击,圩堤溃决。各县成立低田复圩工程处组织抢修。到1951年加固圩子3115个。1952年,昆山、吴县、常熟的圩堤堤顶分别加高0.2米。1954年暴雨洪水,大面积破圩沉圩,未破圩也严重受涝,仅淀泖区,就受淹90万亩,暴露了鱼鳞小圩御洪排涝标准低的弱点。汛后,在全面加固圩堤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昆山石牌乡拦杆圩和常熟坞丘乡西湾圩联圩并圩、常熟金家大圩机械排灌、吴江湖东和昆山同心圩电力灌排的试点,收到很好效果,并在全区推广。与此同时,1952年兴建七浦闸,1956年拓浚七浦塘中下段21公里。
1957年开始进行太湖流域规划,提出建设太浦河、望虞河和太湖控制线的“两河一线”工程,实行洪涝分治、高低分开的治理方案。经中共上海局及水电部同意,于1958年冬望虞河、太浦河工程相继开工。望虞河于1960年7月初通后,发挥了区域排水作用。太浦河中途停工,仅江苏境内太浦河上段形成,将淀泖地区一分为二。阳澄、淀泖地区形成三路排水的格局:娄江至沪宁铁路以北为阳澄片,涝水直接排入长江;沪宁铁路与太浦河之间为淀泖片,由众多河港汇水淀山湖入黄浦江;太浦河南为浦南片,合杭嘉湖来水入黄浦江,部分水也穿过未全线沟通的太浦河,北排至淀泖地区辗转入黄浦江。阳澄片面积1430㎞²、耕地150万亩,淀泖片面积1500平方公里、耕地132万亩,浦南片面积553㎞²、耕地46万亩,地面高程大多为3~4米,3.5米以下为低洼圩区,以上为半高田圩区。
1958年冬开始的“高标准河网化”工程中,全区大规模联圩并圩,发展机电排水,整治阳澄片浏河、杨林塘、常浒河等排水干河。圩区治理按照1954年洪水位遇1956年台风不决,1957年雨型三日雨量200毫米雨后一天排出不成涝的标准,联圩并圩,加高圩堤,建设机电灌排站。到1962年已初步建成千亩以上联圩281个,其中万亩以上大圩56个,5000亩以上至1万亩大圩83个,千亩以上至5000亩圩142个,圩内耕地176万亩,平均每圩耕地6263亩。圩区机电排灌工程,1958年以昆山昆北、吴县渭塘、常熟任阳和辛庄、太仓八里桥、吴江八坼和震泽等为重点,新增0.97万千瓦、受益94万亩。1959年又以常熟莫城和藕渠、昆山昆中、吴县保安和望亭、吴江浦南等为重点,新增0.81万千瓦、受益48万亩。1960年以昆山昆南、吴江铜罗和青云、太仓双凤和新毛等为重点,新增0.36万千瓦,受益33万亩。到1962年,电力灌排面积已达117万亩,占联圩耕地的66%,圩内排水从“三车”为主发展到以机电排水为主,排涝能力大为增强。
由于联圩发展过快,地形复杂,面积过大的联圩产生了新的内外排水矛盾。1961年经江、浙两省协商,将浦南片9个大圩调整为22个圩,让出13条内河作为外河排水,1965年又分拆了5个大圩。此后,常熟县分拆了5个大圩,昆山县调整5个大圩让出9条排水河道,吴县结合调整联圩整治6条排水河道,改善了外部排水条件。到1972年,千亩以上联圩为404个,其中万亩以上大圩30个,5000亩以上到1万亩大圩104个,1000亩以上至5000亩圩270个,圩内耕地184万亩,平均每圩耕地4554亩。
1970年后,续建太湖大堤、继续整治排水干河、建设半高田联圩、调整改善机电灌排。上海市实施青松包围工程后,东泄黄浦江的43条河道封堵了23条,淀山湖下排条件恶化。1977年,江苏、上海商定扩大拦路港,但未能实施。在此期间,曾机浚急水港9公里,改善淀泖片中部涝水东泄淀山湖的能力;开挖八荡河莘塔段,使淀泖片南部涝水直接东泄元荡达淀山湖;全面拓浚娄江和浏河二期工程,浚治白茆塘中、下段,开挖杨林塘西段以及七浦塘上游昆山石牌镇和常熟任阳镇两处束窄段,提高了阳澄片排水入江能力。1979年,昆山提出兴建千东、千西大联圩计划。1983年开始千东大联圩工程,将吴淞江以南、千灯浦以东24个半高田小圩及部分圩外耕地计15万亩面积联并成可分可合的大圩,增强分级预降、分区排涝能力。1986年冬又开始进行千西联圩工程。至1987年,湖东水网圩区经过全面治理,全区建联圩610个、耕地229万亩,其中低洼田联圩326个、127万亩,半高田联圩284个、102万亩,已全面普及机电灌排。阳澄片排水入江能力大为提高,但尚未达到1962年雨型设计标准。淀泖、浦南片尚未摆脱洪涝不分的局面,排水出路困难。
湖西圩区
湖西圩区位于太湖上游湖西地区的山丘区与平原区之间,面积1700㎞²,耕地120万亩,地面高程在4.0米左右。圩区的分布,西部在通济河西岸和丹金溧漕河南段,南部在南河和中河一带,东部在太湖周边。圩区的排水出路,历史上受平原区所限均向东排入太湖。圩区的主要排水河道,西部是通济河、丹金溧漕河;南部是南河、中河;东部是漕桥河、殷村港、武进港、舜河等。宋、明代期间,曾局部疏浚丹金溧漕河、武进港、漕桥河、舜河等。民国期间,局部疏浚南河、丹金溧漕河、漕桥河、通济河等。民国29年(1940年),江阴、武进、无锡三县边区抗敌委员会动员沿河群众疏浚舜河。这些河道,既排涝水,又排洪水,标准较低,不足三年一遇。
建国后,湖西圩区整修圩堤,联圩并圩,发展机电灌排,兴修农田水利,并拓浚排水干河,沿江河道建闸控制,不断提高排涝能力。1975年《江苏省太湖湖西地区水利规划》编制完成后,进一步按规划要求拓浚排水干河,并于1978年在江边谏壁建成抽水能力120立方米每秒的谏壁抽水站,减轻了北部平原向圩区排涝的压力。
该地区主要排水干河的整治情况为:南河—南溪河,起自于淳溧交界,横贯溧阳,于宜兴市大浦入太湖,长87.5公里。1951年冬疏浚宜兴护城河,1965年、1966年疏浚南河东段(南渡桥至宜溧交界处河段),1969年拓浚南河西段(河至南渡河段),1973年拓浚下坝至河段,1974年拓浚东氿至太湖河段等。中河—北溪河,西起溧阳县庆丰乡老鹳咀南河分水,东至宜兴的西氿,全长45.5公里,于1976年拓浚溧阳境内(老鹳咀至杨巷桥)29公里。丹金溧漕河,北起江南运河七里桥,经丹阳、金坛两市后,南达溧阳市城区与南河相接,全长66.9公里。该河于1954年、1958年、1959年、1969年、1971年5次疏浚丹阳至金坛河段,1966年、1977年、1981年3次疏浚金坛至溧阳河段,并于1970年在丹阳、金坛两县交界处建丹金河闸1座。通济河,上游从句容县仑山水库起到宝埝段,为山丘区的溪河,长33公里;下游进入圩区,从宝埝经直溪镇后达丹金溧漕河,长36公里,建国后分期进行拓浚。丹阳、丹徒县于1964年、1969年、1971年拓浚宝埝至三汊河段。金坛县于1958年、1966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分5期拓浚三汊河至丹金溧漕河段。武进港(原称戚墅港),位于武进东南地区,北起江南运河,南由蝴蝶浜入太湖,长29公里。1974年、1977年、1978年分3次全线拓浚。漕桥河,位于太湖、滆湖之间,东起太湖百渎,经漕桥、马庄、尖头通滆湖,长22.3公里,1966年进行全线疏浚。殷村港(又称太滆南运河),西起滆湖沙渎港,经和桥镇、陈桥后入太湖,长23公里,1975年全线拓浚。以上排水干河经多次治理,引排能力有较大提高,但湖西圩区还不能全面抗御十年一遇的涝情。
『肆』 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人员编制为全额拔款事业编制61名(苏编[2003]10号文同意增加事版业编制1名,用于安排权2002年度军转干部)。领导职数为局长(副厅级)1名,副局长2名。正副处长(主任)10名,其中处长(主任)5名,副处长(副主任)5名。2005年12月苏编办复[2005]83号文同意增加副处级领导职数1名。1998年3月,省人事厅《关于同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等部门非领导职务设置的复函》(苏人复[1998]43号)同意设置调研员2名,助理(副)调研员3名。
『伍』 太湖流域管理局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受部委托组织编制流域或流域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湖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及有关的专业或专项规划并监督实施;拟订流域性的水利政策法规。组织开展流域控制性水利项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水利项目与中央项目的前期工作。根据授权,负责流域内有关规划和中央水利项目的审查、审批以及有关水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审查。对地方大中型水利项目进行技术审核。负责提出流域内中央水利项目、水利前期工作、直属基础设施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流域内有关水利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
(二)负责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统筹协调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组织开展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按规定开展流域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按照规定和授权,组织拟订流域内省际水量分配方案和流域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以及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工作,组织实施流域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等制度,按规定组织开展流域和流域重要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
(三)负责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组织编制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拟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湖湖泊的水功能区划并监督实施,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负责授权范围内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审查许可;负责省界水体、重要水功能区和重要入河排污口水质状况监测;指导协调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关工作。指导流域内地方节约用水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关工作。
(四)负责防治流域内的水旱灾害,承担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的具体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指导、协调并监督防御台风工作。按照规定和授权对重要的水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组织实施流域防洪论证制度。组织制定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并监督实施。指导、监督流域内蓄滞洪区的管理和运用补偿工作。按规定组织、协调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五)指导流域内水文工作。按照规定和授权,负责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和水文站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流域重要水域、直管江河湖库及跨流域调水的水量水质监测工作,组织协调流域地下水监测工作。发布流域水文水资源信息、情报预报和流域水资源公报。
(六)指导流域内河流、湖泊及河口、海岸滩涂的治理和开发;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流域内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以及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指导和协调流域内所属水利工程移民管理有关工作。负责授权范围内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查许可及监督管理。负责直管河段及授权河段河道采砂管理,指导、监督流域内河道采砂管理有关工作。指导流域内水利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工作。
(七)指导、协调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组织有关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与管理。按规定负责有关水土保持中央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指导并监督流域内国家重点水土保持规建设项目的实施。受部委托组织编制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家立项审批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流域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公告。
(八)负责职权范围内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查处水事违法行为;负责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工作。指导流域内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流域管理机构内安全生产工作及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根据授权,组织、指导流域内水库、水电站大坝等水工程的安全监督。开展流域内中央投资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
(九)按规定指导流域内农村水利及农村水能资源开发有关工作。负责开展水利科技、外事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承担有关水利统计工作。
(十)按照规定或授权负责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工程等中央水利工程的国有资产的运营或监督管理;研究提出直管工程和流域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及其直管工程上网电价核定与调整的建议。
(十一)承办水利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陆』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怎么样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更多信息和资讯。
『柒』 水利局是干什么的
水利局就是现在的水务局,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所有的一个国专家机关。
水利工程建设管属理是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
水利局职能:在职责区域内,负责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等的管理。
水利局功能: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 ,水利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管理 ,河道管理 ,水土保持管理。
水利局属于行政单位
主持的活动有:
1、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水务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拟订水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统一管理本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并监督实施。
3、负责本市供水、节约、排水行业的监督管理。
4、负责本市河道、水库、湖泊、堤防的管理与保护工作;组织水务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负责应急水源地管理。
5、负责本市水土保持工作;指导、协调农村水务基本建设和管理。
『捌』 湖州市有哪些水利单位
湖州市及下属三县均有水利局,可以去看看,另外,你要找工作可以根据你的专业到一些设计单位去看看。祝你好运!
『玖』 太湖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太湖溇港水利系统始建于春秋时期,源于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北宋时形成完回整体系,是太湖流答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它集水利、经济、生态、文化于一体,具有排涝、灌溉、通航等综合效益,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太湖流域中,湖州的溇港体系发端最早,保存最为完整,主要由太湖堤防体系,溇港漾塘体系,溇港圩田体系和古桥、古庙、祭祀活动等其他遗产体系四部分组成。溇港水利系统的发展完善成为历史上湖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相关链接:太湖溇港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距今2000年
浙江溇港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