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和谐共进
生态城市的理念渊源很长,其雏形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欧洲专古代城市和美国印第安属人的村庄。现代的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其理论展示了城市与自然的平衡。生态城市建设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 必须建立在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物圈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基础上。
❷ 当前的城市规划应坚持哪些正确的规划思想和理念
正确的和不正抄确的,理念和思想袭
规划重在量体裁衣,这里不对的思想放在那里可能会有好的效果,所以都无绝对
建议你看看简 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看看她做为一个非科班的规划者是如何看待科班的规划思想与理念的
❸ 如何理解和谐城市是城市规划的理想目标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72页-75页
和谐城市的思想。和专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属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
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永续发展的初衷是未来应对危机,核心诉求是人类生存方式。和谐发展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城市中社会、经济、生态的永续发展构成了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三种因素不同诉求的相互冲突,永续的状态来源于冲突间的平衡。
❹ 当今城市规划的科学理念及基本主张
城市规划的科学理念:城市是一个人为改变了自然结构、物质循环和部分能专量转化的、属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她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核心,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且能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系统。
基本主张:回归于生态本征的城市发展要求用“生命原理”规划和建设城市,而不再以“机械原理”装备和污染城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协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关系和能量转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❺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理念
六大理念构建和谐社会
[核心理念] 公正构成了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成为社会成员能够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把公正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 信息时报:有学者曾指出,“和谐社会” 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医疗、住房、教育等费用居高不下、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人们会对未来变得焦虑。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了缓解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感,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理解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尹德慈: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这几点,既是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民主法治,社会就会陷入无序动乱的状态。没有民主法治,人民群众就没有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渠道和热情;没有民主法治,人民群众就没有共同享受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没有民主法治,人民群众就没有基本的社会安全感,就没有对和谐社会的维护。没有民主法治,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最终缺乏合法性,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最终会落空。 公平正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主要包括:基本权利的保证;机会平等;按照贡献进行分配;进行必要的一次分配后收入的再调剂等。这里的公正不仅指的是经济方面,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如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权利的平等和司法的公正,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分配公平,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社会公正作为人们对社会关系平等和不平等的一种价值评价,它是制度合法性的依据,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任何社会都应该具有的基本价值原则,公正构成了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成为社会成员能够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把公正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当前被老百姓称为“新三座大山”的“入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其存在根源在于社会不公正。 诚信友爱。诚信友爱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反映了人们期待道义关切和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追求。我们在理解诚信友爱时,不能仅理解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把诚信友爱的伦理关怀放在对制度、政策和政府、政党及其领导干部的评估上来。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尤为重要。有西方政治学者认为,制度和政策的不道德,是最大的不道德。政府和政党及其领导干部的诚信,则是最大的诚信,在整个社会中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这一点在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有充分的体现。 充满活力。十六大以来,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问题上,中央在政策层面上对经济创新、文化创新、农业发展进行体制松绑,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这个重要论断赋予了和谐社会以新的价值理念,是对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五个关系的深刻揭示。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上还属于第一次。 安定有序。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四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要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凸显出中央对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而在具体实践中,农村村民自治和城镇居民自治的着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力推行,《信访工作条例》的再度修改等,无不表露出中央在发展中保护弱势群体利益,调动全体公民的参与热情,实现社会和谐共治的良苦用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中全会把资源利用同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突出地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加速推进时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的关键时期。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和消费模式。体制改革执行价值认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始终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对人与自然关系提出的挑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三大问题需要正视 [问题困难] 现代化发展必然引起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方面产生分化与互相冲突。没有社会的公共认同的文化价值,就难有和谐社会。 信息时报:有观点认为,“和谐”社会的看点就在于社会建设,而中共已从重视社会建设的理论,飞跃到开始进行熟练操作、运用社会建设理论的阶段。在现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尹德慈:六中全会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但是要中央所设计的线路图通过全党的自觉行为变成现实,还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问题。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的高度重视。 在我们看来,体制保障可能存在以下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政府推动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问题。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三个体制改革都设计到一个字,就是“钱”的问题。按照我们设定的公共、责任、服务、有限政府的改革目标,上述三项制度建设应当无容质疑的。但从这几年的政府改革效果来讲,是不容乐观。比如,在政府公共财政中,用来招待、旅游观光、配置小轿车占据了相当比例,这部分如何压缩?没有这个的压缩,就没有对公共社会建设的投入。 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社会职能的权利和义务的划分问题。在现有财权和事权不对等的情况下,社会制度的建设需要由中央和地方来共同承担,而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多数“财政赤字”和濒临负债破产的县乡政府如何承担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事务建设的职责? 三是建立对特殊利益集团的监督约束问题。国家利益地方化、公共利益部门化、公众利益私人化严重干扰了公正的社会秩序。还有少数外商、私人老板对国家公共政策和地方政权的左右和影响,如何打击寡头对政权的分化。如果对特殊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没有有效的监督,社会秩序有继续混乱的危险。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执行问题。六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比如,积极解决在教育、卫生、环保、住房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不能跳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经被歪脖子和尚念歪了”等怪圈,可能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问题。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真实意图,在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现代化发展必然引起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方面产生分化与互相冲突。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下,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日益凸现,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的价值观念大量涌现,致使各种观念互相碰撞与冲突频发。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在许多方面相背离,使得人们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公与私、义与利等重大问题上越来越向后者转移。 这种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表现在社会心理上,就是失利阶层的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和蔓延。维系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和存在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积淀,费孝通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这一点:“由于文化的隔阂而引起的矛盾会威胁人们的共同生存。”他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的,即,文化是人们的价值体制和行为模式。文化的隔阂是怎么形成的?地理、种族自然是原因。现实中的许多隔阂却是由于收入差距、社会地位差别引起的。而在公平发展的机会机制下的收入差距又是不可避免的,要消除人们之间因此产生的误解和隔阂,沟通、解释非常重要。人类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这就要求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我们在着手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同时建立共同的社会认同。没有社会的公共认同的文化价值,哪有和谐的社会? 执政理念的价值导向是“和谐” [前景分析] 共产党依然承认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再是动不动以斗争作为手段,而是通过执政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法来协调、调和各方矛盾和利益,明确了“和谐”的价值导向。回归执政党应具有的双重功能,从而为党的自身改革提供有利时机,党的自身建设将会取得突出成效。 信息时报:和谐社会的概念的提出将对中国社会现阶段和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尹德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布局,在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将极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中国社会现阶段和未来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一是和谐社会及其核心理念将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信仰。和谐社会及其核心理念将作为凝聚全民族各种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价值符号。一方面,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启动,将和谐社会不同层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具体化,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信仰。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解决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的替代方案,将在稳定民心、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等方面扩大人们对社会的信任。 二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将会改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制度和社会建设一度成为薄弱环节,国家与社会的矛盾突出。这种矛盾一度成为改革难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的障碍。和谐社会建设的正式启动,标志社会建设必然要求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社会与国家的分工有了可能,建立在国家与社会的协同合作基础上的公共治理将改变传统的治理模式,从而为寻找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创造条件。 三是和谐社会的政策推行将回归执政党的功能和作用。国人长期以来是用革命党的思维来思考执政的问题,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这种观念慢慢发生了变化,而这次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是彻底实现这一变化的标志。共产党依然承认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再是动不动以斗争作为手段,而是通过执政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法来协调、调和各方矛盾和利益,明确了“和谐”的价值导向。执政党只有把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作为第一选择,回归执政党应具有的双重功能,从而为党的自身改革提供有利时机,党的自身建设将会取得突出成效。
❻ 如何用和谐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应重视经济法理念。 经济法理念充满着社会化的精神, 它是一种人们关于借助于经济法可以实现理想的社会经济生活目标模 式的一种信念。 民商法侧重于从个体的角度来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而经济法则侧重于从总体的角度来保障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从历史经验上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人们不断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 许多棘手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如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 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利益冲突的日益增多、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 就业形势的压力日趋严峻等等。 这说明我们应从侧重物质财富的增长, 转变为侧重人们各种需求的满足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发展不等于只是经济增长,发展应是全面发展。换言之, 发展的根本要求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增长,而且更要强调质量和效益, 以求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此外, 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就是平衡,亦即经济、社会、文化、 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科学的发展观, 是经济法的重要理念之一。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市场发展向国际化迈进, 改革已深入到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客观上必然要求健全法制、公平竞争, 向国际化接轨必然要求内外一致、规则统一, 社会发展已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要求尽快减少贫富差距,要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共同进步, 同时吸取历史教训,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自然、社会、 人的和谐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不管是从历史经验上,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 重视经济法理念都非常重要。 只有坚持和落实经济法的科学发展观理念, 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 二是应加强经济法制度建设。 首先,在经济法主体制度方面。 政府在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 受政治体制、计划经济、文化传统等影响,“权力本位” 思维模式在我国根深蒂固。我国政策、法律的制定是如此,政策、 法律的执行更是如此。导致的结果是,权利与权力的严重不平衡。 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政府改革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的角色说到底是走向公共政府和服务政府。因此, 在经济法主体制度建设方面,政府权力的定位应体现在公众服务, 政府立法也应着眼于为公众服务,统筹考虑城乡、区域、 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应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 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整个社会利益着想, 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在经济法行为制度方面。要保障和谐社会, 防止政府行为的滥用尤为重要。作为经济法主体之一的政府, 由于具有公权力性质,很容易造成权力滥用,所以要保障和谐社会, 经济法在行为制度建设方面应多设立防止行为滥用的规制,比如, 社会机构的介入。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政府职能注重服务性、 经济性,所以应注意到国家往往授权某些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 大型企业和各种社会中介组织,代行某些本属于政府的调控、 管理职能。这些社会组织在法律地位上虽属于私法组织, 但却行使着公法职能,这种“私权利” 的介入对于防范国家机关的宏观调控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国家应给予社会组织以不同程度的参与权, 既符合宏观调控民主化的趋势,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宏观领域的表现。 经济法在行为制度建设方面还应注重社会保障建设,可以制定《 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等, 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 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以及积极推进农村社会的社会 保障建设。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作为目标,因此, 社会保障制度要以建设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 不断增进国民福利,促进社会公平, 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最后,在经济法责任制度方面。全面规定主管机关(调制主体) 的经济法律责任及对主管机关行为后果的追究。 规定主管机关违反经济法义务的法律责任,包括法律责任的种类、 归责原则、构成要件、承担方式。同时, 对每一个市场主体规定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条文要具体规定每种责任的 有权执法主体、执法权限、程序、裁量权幅度及限制的规定。 建立追究经济法律责任的程序制度,使追究责任有坚实的程序保障, 从最大程度上凸显经济法的社会性功能。 比如可以创设自己的诉讼机制等。
❼ 第一代城市规划的理念是城市规划脱胎于什么
真正现代意义的城市复规划起源制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重要的社会改良学说,田园城市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❽ 现代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应该怎样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文明起源于自然, 景观是人造自然,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城市化现代景观设计不是征服自然,也不是无限制向自然索取,也非是忽视自然条件、扼杀自然特性,而是寻找一个和谐和平衡的形式,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关键字:景观设计;自然;人文;生态;和谐
现代景观设计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在传统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源远流长的人为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古老传统,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和演变。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化自然的表现。现代景观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园林设计的某些基本思想和艺术规律,只是有了更多的内涵、更新的发展,更具现代意识,也更为实用。
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现代景观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 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现代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生存环境。它是在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全球生态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发生严重冲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门现代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成了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构筑人工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形成良性循环的交互作用,便是这一“协调”的具体表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方法、具体手段也就日益丰富、多样。并且其效率、效应也不断增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现代景观设计在此方面的调节功能将会日益强化,以使人与自然更能和谐共处。
对于日趋繁荣的景观设计行业,有人这样评价: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社会重视。然而,更多的是指出它繁荣背后的危机。在园林规划设计成果百花齐放的同时,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比如城市广场,那种千孔一面的八股套路;一些面积不大的城市绿地,呈现出表达多手法、多要素的倾向搞得复杂繁琐;某些园林工程建设标准不断攀升,侈豪化、“暴化的作法令人堪忧;一些不加消化,不切实际地照搬欧美园艺设计,追逐所谓“新理念”,导致某些布局构图莫名其妙的非哲理化,一味追求种大树和反季节植树,牵强附会,这些都给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挑战。
1、 景观设计中“人文”的辨析
人类伊始就按美的法则去创造世界,人们通过美的形式,形象的表达着赖以生存的家园及周围环境。景观设计不是简单的装饰,是人类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社会因素的积淀所客观形成的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走向了享受生活的状态。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
1/4页
别是大中型城市的景观建设迅猛发展,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文化上来看,属于自己的似乎不多。这种现象迫使我们去思考景观设计该向何处去。
从八十年代,在新城深圳兴起一股美化环境,大搞园林绿化的新潮,大规模的绿地,大片大片的草地,大笔大笔的投资,让国人大开眼界,从此以后,中国景观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旅程。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以顺德碧桂园为代表,单从其豪华的造价不菲的凯旋门式大门就可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同样,在其他的园林绿化上面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广场铺装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到了当代,引进了西方文明。这个文明的进入发生在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应该说是这个历史阶段注定的,国际式特别是欧式风格,几乎成了中国很多景观设计的同义语。也是从此,园林的风格在中国步入了一个迷乱的时期。园林设计之本为因地制宜,而现在却是形而上学、一味追求欧美景观,盲目追求国外大草坪、大色块,强调三通一平,不管基地上是否有保留价值的房屋、土丘、河道、池塘,一律挖平填满,“目中无树” 砍掉老树;意图创造欧美园景,不切实际的再现加拿大枫叶、夏威夷景色、威尼斯水城。树长不好何来秋色,植物长不好,水质又是一片浑浊,哪会有什么夏威夷和威尼斯呢! 违背了原生态设计原则,又没有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这都是当前景观设计中的悲哀!至使我国的园林设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城市、小城市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地区的、民族的特色。缺少艺术审美的差异性,特别是少了对民族文化的一贯追求,或者说是缺少了文化意义、思想上的“主义”。没有主义,就没有灵魂,就只是跟着别人跑,以至造成了人文环境错位,造成精神品格的庸俗化、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的局面。
设计的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地区的差异在设计中的体现,不同的地区有其特殊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以人为本”人不但有生物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形式特征正好是这种历史变迁的里程碑,其表现出来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