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东南大学建筑学学什么
1.通识教育基础课
包括:思政类、军体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通识类选修课。
2.大类学科基础课
大类建筑学的基础和概论,包括:
建筑设计基础Ⅰ-Ⅱ、建筑设计Ⅰ-Ⅱ、视觉设计基础Ⅰ-Ⅳ、建筑制图与表达Ⅰ-Ⅱ、建筑概论、城乡规划概论、风景园林概论、建筑环境与技术基础Ⅰ-Ⅱ、建筑历史基础、建筑通史。
3.专业主干课
包括核心主干课程“建筑设计”及其引领的人文及技术两翼课程群:
1)核心主干课程:建筑设计Ⅲ-Ⅵ;
2)建筑历史与理论类主干课程:建筑史论Ⅰ-Ⅱ;
3)建筑技术类主干课程:建筑结构Ⅰ-Ⅳ、建筑构造Ⅰ-Ⅳ、建筑物理Ⅰ-Ⅱ、建筑设备Ⅰ-Ⅱ。
4.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
1)限选课:建筑文献阅读基础、建筑制图与表达Ⅲ-Ⅳ、建筑技术与设计Ⅰ-Ⅳ、建筑理论与设计Ⅰ-Ⅴ、遗产保护基础、城乡规划原理Ⅰ、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场地设计、数字化技术与建筑;
2)任选课:
建筑设计及理论方向:建筑理论与设计Ⅵ(英语、研讨)、名师理论前沿(全英文、研讨)、绿色建筑I:理论与设计(双语)、建筑理论前沿(英语、研讨)、建筑设计理论前沿(英语、研讨)、
城市设计导论(双语)、建筑造型与技术、材料(双语)、空间句法及其应用(研讨)、城市形态分析与类型形态学(研讨)、中国现当代居住形态(研讨)、医疗福祉设施规划与设计方法(企业)、室内设计原理;
建筑历史与遗产方向:建筑遗产保护及其方法、测绘建筑与建造发现、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基础、图文阅读与解析、中日韩古代建筑文化交流、礼仪中的建筑、美国住宅史、城市遗产保护及其方法、景观遗产保护及其方法、遗产与技术、遗产与文化、遗产考察;
建筑技术与数字方向:绿色建筑II:科学与设计(英语)、建筑技术前沿(英语、研讨)、技术观Ⅰ-Ⅱ、建筑新技术、建筑节能新进展、建筑环境控制学前沿(英语、研讨)、互动的建筑信息;
艺术设计方向:建筑画表现综合技法、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现代艺术设计鉴赏与实践;
执业实务方向:建筑实务(企业)、建筑经济(企业)、城市建筑设计实务(企业)、快速设计强化训练;
跨学科方向:城乡规划史Ⅰ-Ⅱ(研讨)、中国风景园林史(研讨)、外国风景园林史(研讨)、城市中心(区)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社会学(研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市更新、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景园生态保护与修复、景园旅游与游憩、环境行为心理学。
❷ 参加南京大学建筑学夏令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首先,南大和同济都拥有“0813 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全国高校中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权只有15所。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八所为老牌建筑系名校,俗称“建筑界老八所”。而在本学科内新增的高校,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大、武大、西南交大、大连理工和湖南大学又是近几年建筑界的“新贵”,俗称“建筑界新七贵”。
2、其次,在学位中心2009年“0813 建筑学”的评估中同济大学位列第二,南京大学位列第十,同济大学建筑全国排名是高于南大的。毕竟同济大学的建筑系1952年就建立了,而南大的建筑系于2002年才由东南大学建筑系原系主任鲍家声教授重新建立。短短十年内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由于南大建筑系近几年的迅速发展,英国顶级建筑学府剑桥大学还专门和南大成立了“南京大学-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看看这个中心你就应该知道南大建筑系的地位了。
3、建筑系的保研率是全校最高的,就我所知这几年建筑系就有多人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应该说出国深造的机会很多,不用紧张。
希望能帮到你,加油!
预祝金榜题名!
❸ 关于东南大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的问题(转系)
答案分别是
1 是的
2 本科教学不一样 有一些共同的课 但是重点不同 建议你专看一下属教学大纲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3 不一样 一个是建筑学学士 一个是工学学士
4 可以 但是要有比较好的建筑功底 并且理科要好一点才不会吃力
❹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有什么差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是同一个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回为国立中答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建筑系,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8年成为东南大学建筑系, 2003年组建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著名建筑教育先驱刘福泰、鲍鼎、卢树森等先生先后执掌建筑系,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和刘敦桢学部委员、童寯教授等曾长期在该系任教和主持工作,其中杨廷宝还是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国际建筑师学会副主席。
学院现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环境设计系、景观学系、建筑技术系、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实验中心、院机关等机构。
❺ 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招不招跨专业研究生啊
050403 美术学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81320 ★景观建筑学
081321 ★建专筑遗属产保护与管理
这几个专业都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招生专业,该学院明确说明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如果你不是同等学力的考生,只要符合研究生报考条件,都可以报名的。既然本科是学土木的,跨度不算是很大,建筑是土木和绘画的综合。既然现在准备10年的,完全来得及!但是东南大学名气在那,还是要很有实力,所以要积极准备,不可以松懈!
最后,祝你考研成功!
❻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夏令营中up什么意思
Urban Planning的缩写 为了区别是建筑学夏令营还是城乡规划夏令营 所以用UP表示
❼ 东南大学跨专业城乡规划或建筑学考研
仅从学校来说,东大已经是目前国内建筑规划数一数二的,其在建筑界的地位回无人撼动。由此,能答考上东南大学建筑或者规划一直是好多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梦想,但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竞争上异常激烈。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要求更严格,因为现在对跨专业不是很认可,即使是最终成绩表现异常优异,到学校还要额外学习大学本科的课程。所以,建议慎重选择。如果认准了,加油,加油。
❽ 我很可能考上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这专业前景到底如何
东大的城市规划是在全国排名前2的,我也是东大城市规划专业的,只要成绩够,在国内找个较好的工作还是不难的。当然出国会更有用,但也要看国家的工作情形,错过了会可惜。
城市规划在国外PLANNING和DESINGING分的比较清,看你自己是向往理论的还是设计的了。但是国外的理论与国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也不是说出国去学了,对自己将来的前途就一定有帮助。在国外读城市规划的研究生,对本科阶段主修的学科是没有要求的,读经济的,法律的,都可以去读,东大更加倾向DESINGING,所以出国也可以读建筑学专业。
在国内想进公共事业方面的单位工作,还是要靠人际关系,但我想,如果是进一些设计单位,还是不难的。
❾ 东南大学2016届研究生夏令营出来了没
目前来为止,下面这三个院系自的通知已经发布了,查看地址:http://www.125e.com/school-article-9281-1051.html,2015年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通知、2015年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2015年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通知
❿ 天津大学与东南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比较
其实这俩学校的建筑和城规都很好,都是老八校,其实力也都是一个重量级的,没必要太深究强谁弱。
比建筑的话,老八校间流传的说法是天大要稍强一些,我是同济的,以前我们老师说其实他们都是一个水平,风格不同罢了
比规划的话,两校是纯粹的伯仲之间,没法说谁更强,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大家能达成共识的是同济是绝对的第一,清华,天大,东南的规划也都很强,但差不多
所以你选择可以纯粹从地域上选择一下,想以后在长三角发展,选东南更有校友优势一些,想在华北地区发展,选天大更有校友优势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你不需要太在意专业绝对意义上的强弱。。。还是好好选选专业,建筑和规划虽然很相近,但还是有区别的,建筑很感性,偏纯设计,天赋什么的很重要,而规划需要理性,虽然不像纯工科有那么多计算,但是有原则,有规律,有很多的条条框框要遵守,所以两个专业可以说很近,也很远,你要选更适合自己的才好。
最后再给你附一篇别人写的老八校建筑系的比较,不代表我的观点~仅供你参考哈
----------以下为转载-------------------
我们俗称的建筑老八校,就是那四大:清华、东南、同济、天大;四小:重建工(现并入重庆大学)、哈建工(现并入哈工大)、西冶(现改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前四所院校学术渊源深厚,师资力量强大,后四校一般都是52年院系调整合并出来的学校,主要是为了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建筑院校布局。
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创建于1946年。近60年的时间,名人辈出。治学一向以严谨称著,重视理论,学生基本功扎实。加之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际交流频繁,而对于学建筑的人而言,交流比课堂上听的、书本上看的重要得多!其建筑藏书量之巨,恐无其它高校能出其之右。
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27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系,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是全国公认的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源地。中国建筑界四大奠基人其三出自东大(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后三人都来自东大)。历史之悠久,实力之雄厚,自不用多言,培养出的人才举不胜举(老八校的建筑或多或少都与东大有关,清华的精神领袖吴良镛、同济的领军人物戴复东、天大建筑的鼻祖徐中都是来自东大),但东大建筑近年在中国建筑界的地位在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悠久辉煌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人们总是希望她能更好。其次,既无天时地利更缺人和,清华天大占尽天时,同济有上海作为后盾占尽地利,近年来国际交流不断,东大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才济济,然一山难容二虎,何况东大何止二虎,加之历史积怨重重,教学方法固步自封,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所以造成今天的不景气。加之,东大建筑系是人事纷争的“战场”:细观东大建筑研究所和建筑设计院都相对稳定,而且屡有佳作,惟独建筑系纷争不断,围绕两次系主任的选举,各派势力互不相让,明眼人都能看出每逢换届,东大就会走人就会出事。而且,东大建筑系等级森严,气氛压抑,弥漫着一种没落贵族的感伤情调,讲究师承关系,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矛盾重重,前两年一批很有才华的年轻教师集体出走南大自立门派就是其中之一。原因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叙之,总之,东大既然既无天时地利又无人和,衰败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大有好多年轻有为的教师去了南大,这也并不意味着东大实力的削弱,从另一方面讲是其实力的加强;再说,走了一批,另一批又将浮出水面。有人说清华强,那时因为那个建筑系在清华;同济强,是因为同济在上海。我见过很多同济的毕业生,顶尖的也不过如此,与东大同级的顶尖生没法比。而且我接触的现在的东大在校本科生,他们的学习态度,能力与长进,令师兄师姐们汗颜。东大要解决的问题是南京对上海、北京、广州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城市,挑战大都市建筑系的问题:是在没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在建筑界立稳脚跟的问题。但是,天时地理也是个双刃剑的问题,个人认为南京的确是个非常适合做学问的地方,东大处于南京,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处。很多学校,例如清华、同济、华南理工等,就是由于地理经济上的原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忙于赚钱,东大的老师机会相对少,这样一来埋头做学问的时间就多了,反而容易出成果。看看东大建筑研究所近年佳作不断,可以看出在中国他还是数一数二的!
同济的建筑,是最难以让人道尽的。想到同济,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但是,同济最强的,不是建筑而是桥隧与土木。桥隧是中国当仁不让的老大,而土木之强,中国除清华之外恐无人能超越。建筑非同济最强,甚至不如其胞兄城市规划。同济的建筑就如其所在城市-上海一般:海派味十分浓。人们说同济: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设计。的确,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同济的学生比其它一些高校建筑系的学生更早接触道实际工程(说白就是当画图工),所以很多人都忙着创收(一般的同学大四以后的学费基本上可以自己挣了)。因此很多人忽略了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大家都说同济的学生画的图很漂亮,效果图做得很棒,但是只会画图成不了建筑师!同济的确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就以设计能力而言,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除了是老一辈的戴复东(戴还是东南出来的,郑时龄只算个建筑评论家,罗小未是个建筑理论家)能和清华的马国磬、胡邵学;东大的齐康、钟训正,天大的彭一刚;年轻一代亦没有如东大出来的张永和,天大出来的崔恺一样的明星建筑师。同济的校风已经遭到许多人的批评,包括本校的老师。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金钱已经充斥其中。但是同济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对外交流频繁,和国外的建筑教育已经接轨;还有就是同济请得动大师,像文丘里,安藤忠雄,马里奥.伯塔等均来同济做过报告;学生个性张扬,作品很有个人主张倾向(这对学建筑的人非常重要!)。
天津大学建筑系在52年院系调整后,来自中央大学(东大的前身)建筑系的徐中走马上任,大刀霍斧进行改革,带来了中大严谨治学的校风,后辈人才不断。天大的学生手头工夫出色,所以相对比较守旧。而且,近年学校的教师忙于出书赚钱(近年的出版建筑书除了建工社之外,就数天大第一),无法潜心教学,质量每况日下,加之一批老教授如彭一刚、聂兰生等渐渐退出一线,而中青的教师又一时难以补上,所以天大的建筑走下坡路在所难免。
重建工曾经很辉煌过。一度是教育部唯一一所建筑类专门高校。但是,今日早已辉煌不再。重建工,她处于祖国的大西部,坐落于山城重庆,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教为落后的城市,能支撑起一片天,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是不能与其他的外地的学术机构构筑起良好的学术氛围,但重建仍然为祖国的建筑平衡建立了支点,这是难能可贵的。今日的重建工的领导都是建筑史出身的,相对设计能力薄弱,随着一批老教师的退休,年轻老师又显得稚嫩,所以重建工现在属于青黄不接的一代。任何一个建筑院校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或受于传统,或由于地域因素。重建工的山坡建筑和高层建筑就颇具特色。而且重建工的毕业生不是做设计的,更多的是做设计师的领导(很多地方的建设局、规划局的领导都来自重建工)。
哈建工和同济有点像,它最为强大的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和给排水专业,都可以位居前三名。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其建筑风格一直深受前苏联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一些毕业于日、韩的建筑师陆续来校任教,使学校的建筑实力有所提升。但是,学校却并不工于设计,一直没有出产过一位真正的建筑大师一直是该校的一块心病。地域的原因,学校和国际上的交流相对较小,同样陷入了重建工和西冶的尴尬。
西冶,唉~,如果不客气得说已经没落到八校的最末了,甚至给一些后起之秀赶上,例如:深大、合工大、浙大等。明显的失去了当年的霸气。虽然西冶的学生还保留着过去老牌土建院校的一些基本功,学生近年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中获奖不少,就像古都西安一样,设计风格过于守旧、中庸,缺乏大胆前卫的构思,鲜明的个性。
华南理工建筑近几年在国内冒升得很快,得益于一批年轻富于才华的建筑师从外国归来,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不少大师级的人物都是诞生于广东,例如夏世昌、陈伯齐、莫伯治、佘畯南等。华工偏于南隅,似有与世无争的鹤骨仙风,不如中原之院校,浮躁、好争斗。
总体来说,中国的建筑教学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建筑学的老师基本都把教学当副业。这不能不说是个危险的信号!但是谁都知道建筑设计是一块金砖,穷教书匠在学校一年的教学还不够外面一桩工程的报酬高。所以,老师在外面淘金,跟着学生也在外面淘金。如此循环,深陷怪圈。同样如此,有水平的建筑师都不愿意回到校园做教书匠,因此中国建筑教育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建筑(Architectures)=艺术+技术。技术大家都能学到,但是对建筑艺术理解,却会因人而异。有一位老师曾偏激得说过:中国所有建筑高校的水平都是一样!因为中国的建筑水平也就是那个样!哑然!但不无道理。所以,成为一名建筑大师,更多靠是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学习、交流、吸收,而不是沉浸于一些教学的条条框框,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以及谁好谁差的无聊争论之中。这点在其他土建类专业也是一样。像现代建筑四大奠基人中的勒柯布西耶、密斯,还有当代的大师安腾忠雄都不是学建筑科班出身的,但是他们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