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城乡建设 > 城乡居民年均文化消费元

城乡居民年均文化消费元

发布时间:2021-03-15 22:53:19

⑴ 居民年平均生活费是指什么

居民年平均生活费是旧的法律制度使用的术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予以了沿专用。但是国家统计机构属统计的当地居民年度生活指数中没有“平均生活费”的选项。居民平均生活费”是指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该地方上一年度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用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所得,是城镇家庭常住人口平均的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缴纳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指城镇中平均每一位居民在一个年度内用于消费性事务方面花费的金钱,包括商品性消费支出、服务性消费支出、教育费用支出、文化娱乐费用支出等诸多方面。 可见,居民年平均生活费更接近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⑵ 2011居民消费水平是多少元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531元,比上年增长15.4%,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7%。
八大类消费“七升一降”
——食品消费增长22.8%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5467元,比上年增长22.8%,增幅提高14.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37.6%。由于价格上涨的影响,居民主要食品购买量有所减少,但消费支出并不随之减少反而增加。据抽样调查显示,粮食类、肉类、油脂类、鲜菜类和酒类人均消费量分别为41.9千克、38.1千克、9.63千克、95.7千克和5.7千克,比上年分别下降13.0%、6.4%、6.3%、10.9%和21.1%;而以上食品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3.8%、24.2%、10.8%、2.8%和23.7%。
——衣着消费增长22.5%
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各种促销手段的影响,衣着消费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热点之一,居民购买服装数量、档次也明显提升。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798元,比上年增长22.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0.6%,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2.4%。其中,人均服装消费数量10.5件,比上年增长24.2%,人均服装支出1433元,增长28.0%;人均鞋类消费数量3.1双,比上年增长8.1%,人均鞋类支出306元,增长8.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9.3%
随着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家具、室内装饰品等消费带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增长。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为1048元,比上年增长9.3%,增幅提高0.9个百分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7.2%。其中,家具消费增长64.5%、室内装饰品消费增长3倍,床上用品消费增长30.0%,家庭日用杂品消费增长18.3%。家庭设备用品消费的不断提高,为生活质量提高创造了条件。
——医疗保健消费增长39.9%
调查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50元,同比增长39.9%,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4.5%。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看病负担仍然较大,特别是大病负担较重,受抽样调查记帐户中有一户家中有尿毒症病人,医药费开支较大的个性因素影响,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药品费为290元,比上年增长38.7%;人均医疗费为240元,增长1.7倍。
——交通与通信支出增长11.0%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交通与通信支出1479元,比上年增长11.0%,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1%。由于家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拥有量的增加,交通消费支出仍然是消费亮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费支出为905元,比上年增长56%。主要是由于居民车辆用燃料及车辆使用税费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分别为人均370元和65元,同比增长1倍和6.3倍;受外出旅游人次增加的影响,交通费也大幅增加,人均交通费222元,同比增长61.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0.9%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638元,比上年增长10.9%,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8.2%。其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为761元,增长13.5%,主要是受外出旅游人次和费用增加的影响。2011年户均旅游人次1.45人,旅游总花费640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和21.3%;居民用于教育消费人均为991元,增长21.8%,在教育支出中,托幼费和培训班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4%和61.2%。
——其他商品支出增长48.4%
一是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消费增长快。2011年我市居民人均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支出为123元,比上年增长48.4%。二是个人美容方面消费不断增加。人均美容费支出50.33元,比上年增长60.0%。三是个人旅游住宿消费增加。人均旅馆住宿费51元,同比增长2.8倍。由于以上因素影响,2011年城镇居民用于其他商品支出人均为495元,比上年增长7.4%,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3.4%。
——居住消费下降11.4%
由于住房装潢支出下降,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956元,比上年下降11.4%,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6.6%。其中,用于装潢、维修的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同比分别下降92.5%和41.7%。
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服务性消费比重上升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3606元,比上年增长18.7%,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方便、快捷、运动、休闲等服务消费项目深受居民青睐,成为消费热点。2011年居民在外饮食支出人均983元,比上年增长55.8%;用于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增长56.6%;用于交通费增长61.0%;用于文化娱乐服务增长13.5%;用于教育费用增长13.6%。
——信息化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消费快速进入居民家庭。2011年末,我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83台,比上年增长13.9%;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114部,增长3.2倍。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人均64元,比上年增长20.1%。。
——居住条件明显提高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多居室的住房成套率有所提高,单栋住宅、四居室、三居室住房所占比重为81.2%,比上年增加11.2个百分点;有88.1%的居民家庭住房有过装修;商品房比重占86.1%,比上年增加6.1个百分点。住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有厕所浴室的比例达9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100%的城镇居民家庭独用自来水,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家庭炊用燃料使用管道天然气的占45%,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有93%的家庭拥有空调设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仍需改善
——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影响增大
尽管政府加大了民生的转移性支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仍然较低。据抽样调查,2011年占调查户10%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23元,比上年增长18.4%,比全市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仅增长12.7%。同时,物价上涨加大了最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压力。调查显示,2011年,10%最低收入居民家庭因物价上涨人均多支出497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占其可支配收入的5.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不足,制约扩大消费
2011年,虽然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5.4%,但消费量却没有同步增加,部分商品的消费量还出现减少,物价上涨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享受发展型消费比重下降,如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重为18.2%,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居住消费比重为10%,下降0.9个百分点;交通与通信消费比重10.2%,下降0.4个百分点。

⑶ 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

示例:图表显示,2008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⑷ 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对比有什么研究意义

我国的城乡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
这也导致了在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时必须划分城镇居
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但是消费水平却不能与人口比重呈正比。
2003
年我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59.47%

但农村居民消费只占全国居民消费的
41.40%

城乡消费与人口比重的差
距为
18.07%
。虽然相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但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均衡仍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
个重要因素。
虽然从相对数水平上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程度基本相同,
但比较基数及绝对数便可以
看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惊人的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从
1978
年的
138
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2351
元,增加了
17.34
倍。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
405
元增加到
9393
元,增加了
22.19
倍,年
均增长比农村居民高出
0.84
个百分。
农村居民消费的起点本就比城镇居民低,
再加之增长速度又慢于城镇
居民,那么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就是必然的。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都有很大幅度
的增长,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使得城乡消费差距拉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不仅体
现在消费占有率上,同时也存在消费结构的差异。
1
可以看到,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与农村相比少
10
个百分点,于是城镇居民就能在
文教娱乐、保险保健等方面投入更多,获得更高的生活保障,提高生活品质。中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显
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不断扩大,如果将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种差距将成为世界之最。
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
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通过比较城乡居民消费的
差异,旨在找出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出现城乡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关
于居民消费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建议。

⑸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

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食品 4478.54 ;
衣着 1284.20 ;
家庭设备服务器及服务 786.94 ;
医疗保健 856.41 ;
交通通讯 1682.57 ;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1472.76 ;
居住 1228.91 ;
杂项商品与服务 474.21 ;
解释并计算:
(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核算期内居民平均每人直接购买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所花费的支出。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4478.54+1284.20+786.94+856.41+1682.57+1472.76+1228.91+474.21
=12264.55(元)
(2)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
消费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4.55/17174.65
=71.41%
(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
恩格尔系数=人均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性支出=4478.54/12264.55
=36.51%

⑹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多少元,农村居民为多少元请注明资料来源

提供一条从数据库检索到的信息。(数据库:中国资讯行)

【时间分类】20110301
【文献出处】中国新闻网
【标 题】2010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1654字)
【正 文】
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悉,统计局今日公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一五"时期,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报告显示,"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05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万人,增加了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增加了3789万人,年均增加94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减少了1619万人,年均减少405万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末的36.0%增加到2009年末的39.9%。城镇就业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71元,比2005年增长了69.6%,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82元,比2005年增长71.5%,年均增长11.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转变。一是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比重为35.7%和41.1%,分别比2005年降低了1.0和4.4个百分点。二是交通通讯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1984元,比2005年增长99.0%,年均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461元,比2005年增长88.2%,年均增长13.5%。三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2010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3.1辆,比2005年底增长2.9倍;拥有移动电话188.9部,增长37.9%;拥有家用电脑71.2台,增长71.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45.2台,增长1.1倍;拥有移动电话136.5部,增长1.3倍;拥有家用计算机10.4台,增长3.2倍。2010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86.5部/百人,比2005年提高51.2%。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群迅速增长。201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73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818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3206万人,增加294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376万人,增加27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6173万人,增加76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306万人,增加6898万人。2010年,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2311.1万城市居民和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⑺ 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中国居民文化消费与需求调查报告》是为了解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基本状况、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热点以及居民对文化消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联合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网络文化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居民文化消费与需求状况”问卷调查制作,于2012年10月完成的。调查显示,当前文化消费在我国居民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动向;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等问题。

报告简介
编辑本段
2012年6月至10月,为了解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基本状况、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热点以及居民对文化消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联合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网络文化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居民文化消费与需求状况”问卷调查。
背景介绍
编辑本段
文化消费需求人人需要,天天需要,不断更新,永无止境。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市场。正如著名消费经济学专家尹世杰先生提出的,“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发挥“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我们不仅要使人们感觉到文化产品的独特魅力,而且要关注和发掘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和巨大市场。发展文化教育不仅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提高人们的消费质量,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发展文化教育能够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民众的消费也步入一个新的周期,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人们肚子不饿、身上不冷、房子不漏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在追求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舒适的同时,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购买商品,不仅是为实用,还要买个赏心悦目;人们不仅讲究吃穿用等实实在在的硬性消费,而且追求旅游、娱乐、健美、交往、情调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软性消费;人们的消费不再是只追求传统的耐用、价廉、看得见、摸得着的近期效益,而且追求现代的舒适、美感等长期效益;人们的消费不只是从理性上追求质、量和价格的满意,而是更看重感性的样式、色泽、舒适、明快、时尚等。科技性消费、休闲性消费、保健性消费、文化性消费在人们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形成一种无法阻挡的消费新潮流。
文化消费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新标志。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当代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扩大和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消费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
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
“调查显示,每个月文化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居民占18%;50元至100元的居民占30%;101元至300元的居民占33%;301元至500元的居民占13%;501元至1000元的居民占4%;1000元以上的居民占2%。”3月1日,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召开的国家级课题《国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开题会上,该所研究人员介绍了前期调研的相关情况。
2012年6月至10月,为了解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基本状况、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热点以及居民对文化消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联合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网络文化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居民文化消费与需求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文化消费在我国居民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动向;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等问题。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迫切性高
文化消费观念及消费意识影响着文化消费的水平。调查显示,9.31%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非常重要”,35.92%的居民认为“很重要”,45.56%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在心目中的位置“一般”,9.23%的居民认为是否进行文化消费“无所谓”。课题组负责人石慧玺表示,对照往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居民对文化消费越来越看重,与此同时,文化消费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18.98%的农村居民认为文化消费“非常重要”,而“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居民中持这一观点的仅占6.06%,其他一类城市中占7.9%,二类城市中占9.25%,三类城市中占14.1%。统计显示,二类城市和乡镇居民对文化消费“综合重要程度”(综合重要程度为不重要与重要的比值)的认知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居民。
“以上数据表明,农村偏远地区的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高于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这从侧面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说明了文化产品的消费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的潜力。”石慧玺说。
在文化产品需求方面,调查显示,居民对喜欢的文化消费项目总体排序为:上网,看电视,看电影,阅读书报杂志,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艺术园区等,旅行,听广播,看文艺演出,收藏艺术品。与此同时,受访对象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年龄段、行业、区域、受教育程度、民族等不同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特点。以“年龄段”为例,中老年居民群体中,“看电视”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形式,而青少年人群则以“上网”为主。
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
课题组的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的文化消费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达到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年均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0.9和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文化消费领域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突出表现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消费能力偏低、公共文化消费设施欠缺等方面。
从文化供给的角度来说,除了对文化产品质量不尽满意之外,调查对象对“文化产品价格较高”反应强烈。调查显示,认为文化消费过于昂贵的占59.98%,文化产品价格太贵的占56.8%。40.7%的居民认为,只有“加强创新,丰富文化产品种类,降低文化产品价格”,才能促进文化消费。
从文化消费能力的角度来说,由于文化消费总量和结构受公众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制约,而且我国市场机制尚不成熟,人均GDP水平不高,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仅为51.1%和38.2%,再加上人们收入水平不均衡、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支出过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文化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
文化消费能力取决于3个要素:文化消费支出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休闲时间。石慧玺介绍,调查结果显示,63%的居民每月的文化消费支出在50元至300元之间,文化消费支出偏低;60.4%的居民只愿意拿出家庭收入的5%以下用于未来的文化消费支出,居民的文化消费预期偏低;对于“一般情况下,您每周用于进行文化产品消费、开展文化休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大部分居民的选择为2至5小时,居民的文化休闲时间偏少。
建议实施文化消费激励计划
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满意度直观反映了文化消费的现状。调查显示,4.12%的居民对本地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表示“非常满意”;27.46%的居民表示“满意”;44.99%的居民认为“一般”;18.85%的居民表示“不满意”;4.58%的居民表示“非常不满意”。课题组认为,调查数据既显示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满意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也表明文化的发展与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需要广大文化工作者付出不懈努力,以实现居民文化消费又好又快发展。
除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等建议外,课题组提出,应实施文化消费资助计划,增强文化消费能力。
课题组认为,文化消费市场中的产品价格虚高制约着居民的文化消费,部分文化产品价格的定价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这将许多中低收入消费者拒之门外。鉴于这部分人群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很大,但支付能力有限,建议有关部门和机构通过发放文化消费补贴和发展文化消费信贷等方式,刺激这部分人的文化消费,发掘其文化消费潜力,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

⑻ 求统计数据,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数据

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了解到,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在去年实现新突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过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3万元大关。
广东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542.8元,同比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3%);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226.71元,同比增长12.4%(实际增长9.3%)。
2012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804.4元,增长16.2%,拉动纯收入增长1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23632.2元,增长12%,拉动总收入增长8.4个百分点。
此外,近年来广东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多次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以及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带动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不断增加。
过去6年是广东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6年。从2007年至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都超过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
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推动消费结构稳步升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广东经济增长内外动力更趋协调。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98.2%,其中最终消费率为49.0%。
2012年广东CPI同比涨2.8%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昨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8%,涨幅较去年(上涨5.3%)回落2.5个百分点,低于2012年物价预期调控目标(上涨4.0%)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5.6%,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
分月份看,2012年CPI的月同比价格呈现前高后低、涨幅逐步收窄的态势,其中1月份上涨4.6%,为全年峰值;3-6月份分别上涨4.0%、3.6%、3.5%和2.7%;下半年,随着翘尾因素影响由正转负,回落更为明显,其中7月份和10月份接连重返“1时代”,分别上涨1.9%和1.6%。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⑼ 保定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多少元

2004年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62元,而更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557元,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43.05%。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400.8元,而更低收入户人均消费性支出只有4104元,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64.12%。更低收入户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比全市平均水平(34.1%)高4.9个百分点。价格上涨对贫困家庭的影响,无疑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更加艰难。

与城乡居民年均文化消费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
© Arrange www.hpcxjsj.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