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发布时间:2021-02-09 11:10:43

① 民俗村的介绍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民俗村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民俗村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目前尚存明清民居50余幢。整个民俗村将古文化溶于古建筑中,每种建筑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古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山东安丘市凌河镇石家庄的民俗村,该村树高林密,路直田方,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兴旺景象。

② 武汉附近有什么古村子(有古建筑的)

大余湾位于武汉黄陂区西北一隅,隶属闻名遐迩的木兰风景区,距武汉市区约40公里。来到这里,只见一栋栋明清古宅横卧山底,古宅一律石砖黑瓦、雕檐画栋,一条条青石板路蜿蜒其间,乍一看,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疑是到了江西婺源。 江西婺(音勿)源是"老家" 大余湾与婺源的确一脉相承。这个湾子的先人系余姓大户,最早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时,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如今的木兰川,在余氏宗谱上有明确的记载。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线钓葫芦,中间有个北极图......"。从村前的双龟山向北眺望,可以看见不远处有七块形色相若的花岗岩像 北斗星一样排列;村后通向木兰山道观的路恰如一条金线串着葫芦状的山峰;村中,一湾池塘与田垄相连,活脱脱一幅如意太极图...... 600多年来,在此兴家立业的余氏家族,出了许多"大人物",有"一门三进士,五代出尚书"之说。 每一家都有几样古董 漫步青石板路,随处可见石墩、古井,以及油漆斑驳的木亭、古宅檐下的壁画......在村子东面的大碾坊里,兀自挺立着一人多高的大石磨,石磨上刻着"嘉庆廿二年立"字样,那一道道风雨磨砺出的褶皱,似乎在唱着一首岁月的老歌。一栋栋古宅,看起来它的布局与规格、用料与技术完全相同,其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照统一的标准,历代传存所致。据称,大余湾的古宅原有四大房群100多间房屋,每个房群都有一个大院。大多数大院都有进深四间、面阔三间,有的还设有天井、庭院、转楼、厅堂和后厢房......而现在留存下来的仅有40多间。 在这些古宅中,随便走入哪户人家,都会发现几样古董,如年代久远的太师椅、雕刻精美的鼓皮屏风,甚至还可以从书架上翻出一部部泛黄的线装古籍。如果穿过过道,还能看见几代媳妇传下来的纺车,摇一摇,兴许还能够转动。在村里许多家庭里,都可以看到旧时的梳妆奁、厚重的石砚台、古秤、古斗以及青花和粉彩瓷器等,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拿在手中把玩一番。 更让人惊奇的是村民余传松家的那张雕花大木床。据说经过专家考证,此床为明代打造,距今已500余年。这张床长2.5米,宽1.5米,分天顶和睡铺两部分,天顶的四周刻着龙凤、八仙,睡铺的床架上则刻着各种花鸟虫鱼。时至今日,这张床仍然十分结实,可以承载1000公斤的重量。据介绍,这张床的文物价值是十几年前一个由美国、德国、丹麦等8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生态旅游考察团发现的,当时,他们在另一个村民家看见了一张古床,个个赞不绝口,有人说余传松家的那张床更好。见到这张床,专家们都说这是一件罕见的文物,当场拍照、收集资料,后经研究,判断至少已有500年历史,用料为极其珍贵的红木,尤其是雕刻技艺非常高超,非一般雕刻家具能及。 村中有"晒书"的习俗。有村民在区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认定余氏的先祖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著名琴师俞伯牙,余氏宗谱中也录入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檐画图谱。 每到梅雨季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自藏的古籍、书画、信函等拿到太阳底下曝晒,以防霉变。当一本本、一幅幅、一页页在门前摆出时,巷道里黄黄的一片,场面非常壮观,整个村子里都飘荡着书香。村民们的这些收藏中,不乏岳飞的手迹。村里的长辈们说,当年岳飞率部从这里经过,留下许多手令信函,而且数量非常大,几乎每家都有珍藏,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 大余湾的人是否俞伯牙的后代暂且不说,但值得一提的是,村子里遗存着一股儒雅之风,人们酷爱棋琴书画,崇尚耕读,许多人都能背诵古诗古词。每至农闲,村里的人总是聚在一起唱社戏、玩龙灯。特别是到了年关,村里更是一片沸腾,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每当唱戏、玩龙灯的班子敲锣打鼓地从门前经过,每一家都会拿出一万响的鞭炮来放,过后,门前青石板上的鞭屑积得比鞋底板还要厚。 未来建成民俗村景区 大余湾,这个古老而奇特的村庄,尚存明清古宅40余栋和大量的古迹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1989年,大余湾的古迹文物就引起了省市文物部门重视,指示当地予以重点保护;2002年底,该村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区政府即对其进行了正式立项,聘请 武汉大学建筑学院以及省内文物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调研,制订出了《木兰山生态旅游区大余湾民俗村景区详细规划》和《木兰乡大余湾民俗村景区与保护、开发、利用详细规划》。

求采纳

③ 大余湾的介绍

大余湾,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南距武汉城区68公里。版全村有13个自然湾,权村民600多户2500多人。其中的大余湾现有村民108户,居民324人,有40多栋明清时期古民居。大余湾得木兰山之灵气,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据村谱记载,曾有宋代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出自该村。这里村民聪慧勤劳,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特别是制陶窑匠较多,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大余湾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围有木兰八景等。以大余湾为核心的油菜花海,向前后延伸了有十多里距离,面积3000亩。

④ 黄陂大余湾好玩吗

余湾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全村有13个自然湾,村民600多户2500多人回。其中的大余湾有答40多栋明清时期古民居。大余湾得木兰山之灵气,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据村谱记载,曾有宋代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出自该村。这里村民聪慧勤劳,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特别是制陶窑匠较多,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⑤ 湖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现今湖北境内这样的革命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有:红安县七里坪镇、洪湖市瞿家湾镇、监利县周老嘴镇、潜江市熊口镇和阳新县龙港镇。此外,罗田县胜利镇、大悟县宣化店镇等也保留有较多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北是土地革命的主战场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湖北及毗连地区先后开辟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鄂豫边、湘鄂川黔、鄂豫陕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军团等主力红军。由于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红色政权驻地和指挥中心多以小城镇为依托,留下了丰富的革命史迹。现今湖北境内这样的革命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有:红安县七里坪镇、洪湖市瞿家湾镇、监利县周老嘴镇、潜江市熊口镇和阳新县龙港镇。此外,罗田县胜利镇、大悟县宣化店镇等也保留有较多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一、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特点 1.历史悠久,红色资源密集,品位高。这些城镇都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在镇内及其周边保存着数十乃至上百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核心资源都分布在镇中以往的主要街道(通称为“老街”,街道两旁多是明清以来的传统民居,革命旧址即在其内),古镇特色风貌保存尚好,堪称“天然革命历史博物馆”。建国后,革命旧址多成为国家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建设部还公布七里坪镇、周老嘴镇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2.依山傍水,绿色生态环境较好。大别山、洪湖水、鱼米乡,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3.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这些城镇均有国道、省道通过,都在省会武汉市3小时车程范围内,距各自的县城、市区只有几十公里,潜在的客源市场巨大。 二、存在的共性问题 1.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市场开发。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完全空白,其名气更多地体现在革命历史地位、文物价值和传统教育等方面,精神财富尚未转化为物质财富。 2.作为红色资源本身的革命旧址多有毁损,亟待保护。而革命老区地方财政拮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因此,如何借全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浩荡东风,乘势而上,把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就提到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议事日程上了。 总的来说,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旅游配套设施尚是空白。应在对这些城镇进行整体改造、环境整治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整体开发,恢复古镇老街原有风貌,形成城镇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旅游产品丰富的红色旅游景区。 三、开发建议 1.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相衔接,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修建配套干线公路以及景区道路、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标识牌、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改造、扩建、增容供电、排水、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整治周边环境,搞好绿化。这样既增强可进入性、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2.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原则。搞好文物修复,改造扩建现有陈列展示场馆。保护、征集、复制革命文物,更新革命史实展览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使之能再现当时的旧址原貌和历史氛围。 3.红绿结合,区域联动。实践证明,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自然资源紧密结合是最佳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同时,旅游城镇的发展,还要考虑到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竞争和协调关系。例如,周老嘴邻近洪湖,与洪湖市瞿家湾直线距离25公里,都曾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洪湖市蓝田生态农业园、柏枝湿地公园均是极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环绕洪湖分布,宜与监利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和线路组合,打造一条“红+绿”、“陆+水”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使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连为一片。 四、增强产品吸引力 1.突出“红色”概念,把“红色”做足,打造旅游精品。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红色旅游景区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保护、开发、整合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为游客创造重回革命年代的“红色体验”。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史迹参观、简单的图文展示,是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要求的。因此,必须认真规划开发核心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差异文化”所产生的市场吸引力,并与绿色的自然景观、古色的历史景观和彩色的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在一起,由目前单一的瞻仰、参观向参与性、体验性等互动性方式转变,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做到既见物、见景,又见思想、见精神。 2.把红色旅游当成发展经济、造福人民的重要产业来抓。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需要国家、政府在规划、资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导向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扶持和加强管理。但完全依靠中央和上级政府拨款不太现实,“等、靠、要”只会延缓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 当地政府应当转变思维,通过制定有效的优惠政策,加快建立项目的招商引资机制,促进红色旅游开发的投资多元化,解决资金紧缺的“瓶颈”。在红色旅游的经营上,既要避免借红色旅游产业化,提高红色旅游景点收费,唯利是图,又要杜绝庸俗化的“接待旅游”、“公费旅游”。尤其重要的是,努力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深度开发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产业链(可优先发展地方风味餐饮、特色旅游商品),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使当地居民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参与者、经营者、获益者,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总之,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进行红色旅游建设开发,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恰当地处理好红色旅游、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关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古镇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监利县周老嘴镇
位于监利县北30公里处。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近400多年的历史,房屋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屋面施盖小青瓦,山墙装饰各式墀头。街道宽不过三四米,铺设青石路面,街道两旁拾一、二级石阶,便是各家民宅。其建筑布局均为前铺后室,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厢房,且均用木格扇门和格扇板相隔,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特色,此外周老嘴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现保存着原有风貌湘鄂西省委、省政府等相关旧址48处。主要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委、红二军团总指挥部、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学校二分校、红二军军部、政治保卫局等旧址和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会址以及段德昌、夏曦、贺龙、周逸群等人旧居。现建有革命旧址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安县七里坪镇
位于红安县城25公里。七里坪是在南北七里平地上形成的古镇。其中长胜街是七里坪的一条主街,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为杨殷街,全长400米(解放后又续建了290米)南北有城门楼,花岗石条砌成。街道两边房屋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扇,每间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此外七里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现保存有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革命法庭、工会、银行、黄麻起义会场、中共黄安县委驻地、红军经济公社、列宁小学等四十余处革命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湖市瞿家湾镇
位于洪湖市区西北31公里。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江陵瞿文暹所建,初名“打铳湾”。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名为“瞿家湾”。有明清建筑21栋,大多集中在古镇东部。此外这里还是第土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保存有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会、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机关的旧址和其他革命遗迹20余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监利县程集镇
位于监利西北3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距今800余年,为典型的江汉平原风格的民居建筑。现存老街东西走向,1000多米长,宽不过4米,有明清建筑110余栋,约有70%保存完好。这些建筑临街的多为商业铺面,中进是客堂或作坊,侧有账房,后进则为货栈或晒场。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报顶)、厢房,均用木格扇门和木格扇板相隔。门窗一律镂格,登楼推、街景尽收眼底;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框较少,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点。郧西县上津镇
又称柳州城,位于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为明代城址。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青砖砌成。设5个城门,高3米余,门内右侧有蹬道至城楼。城外有护城河,宽35米,深6米。城中轴线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连接南北二门,长287米,宽3米,从西门至主街有一小街,长60米,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铺面,旁为卵石馒路,街檐设下水道。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隆脊吻檐,雕梁画栋,一进多重。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分析,此城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现城垣完整,城内建筑大部分为原貌。2.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位于武汉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共有近40幢房屋为明末清初建筑,其中古民居保存完整的有10户,约139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有33户,3228平方米,这些房屋外墙全用规整的条石砌成,而很多内墙却用夯土筑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
位于恩施市崔家坝镇.其明清古建筑和古坟岭墓群是恩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恩施民俗文化生态村。相关链接
2003年10月8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命名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22个,湖北省无一入选。2005年11月12日评选命名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8个,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红安县七里坪镇、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入选。 2007年6月9日评选命名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7个,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监利县程集镇、郧西县上津镇和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入选。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结果日前在京揭晓:我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洪湖市瞿家湾镇和监利县程集镇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郧西县上津镇,位于十堰市西北部,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口子镇。1985年,上津古城被湖北省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津镇现存古代八大自然景观,以及以明清一条街为主的20多个闻名景观。其中包括:铁箍云峰、长堤柳浪、天桥古洞、松山仰面、白岩云桥、仙鹤凌霄、山山叠翠、伍峪青幔等。洪湖市瞿家湾镇,地处洪湖市西部,西接监利柳关,南倚百里洪湖,北靠洪排大河,东临沙口新场,“三横两纵”的自然水系将整个镇域划分为功能各异的小区,突显水乡新镇的特色风貌。瞿家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浴血战斗过,昔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就坐落在这条街上,早已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存有革命旧遗址39处,成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国防教育基地。监利县程集镇位于监利西北,素有监利“西大门”之称。该镇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文化古镇,建镇历史可上溯到宋乾德年间。古镇程集私塾遍布,家家尚文。这里孕育了一批风云人物。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是恩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6个示范村之一,其明清古建筑和古坟岭墓群是恩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恩施民俗文化生态村。据了解,2005年评选命名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8个,监利县周老嘴镇、红安县七里坪镇、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入选。

⑥ 大余湾村的开发旅游

大余湾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开发与保护现状,反映出现代人们对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感悟,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当一栋栋高楼威严耸立时,同时推倒了许多不被人们注意的民族建筑,摧毁了一个个代表着我们历史与文化的村落,诚然社会的发展也会继续创造很多新的东西,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个个曾经令我们自以为豪的文化亮点正逐渐暗淡甚至是熄灭,在中国应该有很多像大余湾村这样的有着特色时代建筑的村庄,之所以选择大余湾村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缩影,从这个点去窥探整个中国的全貌。
武汉黄陂大余湾距市区40公里,是距武汉最近的古镇,隶属黄陂区管辖的研子岗镇。大余湾百户,民居依山而建。众多古宅虽已陈旧,仍然显出昔年的气势。一些古宅檐下还有壁画,足可以佐证大余湾明洪武的起源。
40多座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保存完整,20多条小巷纵横分隔,五口池塘、三座花园、一湾流水,构筑出“流水穿村过,小溪横桥梁,出门到田间,观鱼清水塘”的幽深图画。
穿行在古村内:黑瓦石墙,飞檐翘首,木雕花床---时光仿佛倒流数百年;对联红、龙灯散、彩旗舞---乡土气息传统氛围依旧;品香茗、背古训、聊神话---见证靠“依官继世十三代,忠厚传家五百年”古训生存的大余湾人,这个一直把文化奉为至高的村落,先后出了莘莘学子70余名。
大余湾老宅虽已陈旧,仍可看出昔年的气势。古宅均用大块大块裁打得方方正正的条石砌成,石面上琢有细致入微的滴水线。硬山顶、翘檐、檐额彩绘、天井、承水池、木雕隔屏、清式架子床、清式扶手椅,一切都古色古香。连先祖余秀兰的墓和余氏族谱都保存下来。
大余湾人砌筑的宅院,在形式和格局、用材与技术上,体现出极为完整的安居构想:“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

⑦ 湖北武汉大于湾坐么车去

大余湾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

从汉口火车站乘坐内292路公交车(刷卡容3.6元/现金4元)直接坐到终点站:钓台道新客运中心,大约1小时路程。

下车后,到黄陂汽车客运中心买黄陂——梳店的车票,票价6.5元。这趟车途径大余湾门口,跟司机说明在大余湾门口下车即可。

⑧ 大余湾村的历史沿革

大余湾位于武汉黄陂区西北一隅,隶属闻名遐迩的木兰风景区,距武汉市区约40公里,依山傍水,宁静如画。该村的古建 筑群属明末清初的民俗建筑,20余条巷子纵横分隔。现存50多户石砌屋,大部分至今仍保持较完好。这些石屋雕梁画栋,是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
大余湾与婺源一脉相承。这个湾子的先人系余姓大户,最早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时,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如今的木兰川,在余氏宗谱上有明确的记载。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大余湾古村落体现了贴近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木兰山是大自然钟灵毓秀的杰作,木兰川是一条10公里长的画廊般生态山谷。大余湾位于木兰山东南坡,木兰川南端出口处,使得这一带绮秀的自然景致也有力地参与了大余湾乡土文化的塑造。这里村前屋后的山水都被纳入到村落整体规划布局里来并被分别赋予了独特的人文含意。
由于显著的建筑特点、人文特点,2002年11月,大余湾被评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9月,大余湾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早在2007年,黄陂区就完成了大余湾古民居建筑群保护和修建的两部规划,并通过专家组评审。按照规划,投资商将对大余湾总投入约1.5亿元,建设“三线十二节点”、“五个自然组团”、“前庭后院”。建成后的大余湾将形成古建筑参观区和后山体验区。
古建筑参观区通过对5户重点古民居的展示和百来户民居的集中打造,让游客从房屋的精雕细琢中、从装饰摆设的讲究中、从家庭文化的打造中,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古民居文化。后山体验区以大余湾600年的人文历史、典故传说衍生出系列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在爬山的过程中去探寻、去体验,如孝子文化——摞子石的故事,风俗民情的传统——晒米石的传说,大余湾的读书传统——西峰尖的书院和文庙,大余湾繁盛的根源——葫芦塘探秘等等。两个区域自成一体,特色鲜明,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大余湾的综合旅游体。景区的道路改造、塘堰整治以及旅游配套设施工程正在进行,预计将于2010年全面开园迎客。

⑨ 民俗村的简介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民俗村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是与木兰山、木兰湖紧邻的一个风景秀丽的明清风格徽派建筑群古老村落。大余湾村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仍然保存着古建筑房屋四十余栋,是中华耕读文化的典型,它保留和继承古代遗存中那种难得的恬静与淡泊的慢生活模式,拥有万亩油菜花、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仅2家)。
从黄陂城区驱车沿“黄土”公路北上约10余分钟,便来到了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入口处,继续驱车向东北进入村级公路,行约10分钟,就到了大余湾民俗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尚保留完好的明末清初古民居建筑群,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古民居建筑群在鄂中、北极为罕见,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古民居“活化石”。
据史书记载,该民俗村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尚存民居50余幢,当地有一民谣形象概括了古民居建筑独有的特色:“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套客房,室内雕塑刻,门前面檐廊,方块石板路,滴水溅石墙”。和古民居同在的还有明清家具、农具、手工作坊等生产工具以及古朴的民风民俗。整个民俗村将古文化溶于古建筑中,每种建筑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古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大余湾建在木兰山脉西峰山下,从山下俯瞰全貌,湾村左边蜿蜒的山脉连接稻田,象青龙浮于水面,村右一座山脉象白虎坐视前方,村前近处两座貌似乌龟的小山连绵起伏,不远处山上的大块花岗岩,象北斗星缀在湛蓝的天空,村后西峰山脉的山脊如同一条金线,连接着葫芦状的小山,湾前石溪中进水和出水两条溪流汇集于村中央的水池中,形成象太极图一样的涡流。村民们把这一村貌形象地喻为:“左有青龙游,右有白虎守,前有双龟朝北斗,后有金线钓葫芦,中间又有流水太极图”。
我们走进一古民居,只见天井、庭院、大堂、卧堂等结构皆协调有致,在大堂和后厢房之间,有雕刻精美,完好无损的镂空鼓皮屏肩,其图案有蝙蝠、牡丹等,刀工精细,栩栩如生。正卧室里宽大镂雕木床陈于木板隔墙一侧,桌架上摆放着一些印刷或线装书籍,室内光线稍暗但儒雅书香之气却弥漫浓悠。过道阁楼上放着犁耙、手推水车等农具。让人仿佛置身于明清时代。
黄陂区旅游局负责旅游规划工作的同志向我们介绍:黄陂将抓住大余湾民俗村喜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一契机,以保护这片具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为前提,对现有古民居进行整旧如旧,同时发展乡村民俗风情游,协调古老而独特的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的平衡关系,着重突出其明清建筑风格及乡村民俗;整理出几间民居作为乡村博物馆,陈列犁、抗旱工具、梁帽(高梁皮做的帽子)、粽叶蓑衣、雕花木床、太师椅、八仙桌、茶几、木版年画等,组织一些特色活动作为民俗展示,供游客观赏,达到既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人文景点旅游的可持续观赏。
村民向我们介绍,民居一般分为四大房,每房一大院,由20余条巷子纵横隔开,每宅面积约300余平方米,两侧山墙均用方形石块垒成,墙高约6米,粘合石块的是糯米和石灰,从墙外观看,整个墙面的石块上有细直的雕纹,虽刻在每块石砖上,但整体看,每根雕纹从上至下又联成一条线,纹路极细密,工艺非常讲究。屋内结构基本为风格相同的三间格局,由雕龙刻凤的鼓皮格扇分为中堂和左右厢房,中堂内均有“天井”,屋内各种雕花隔门,古色古香。
走出大余湾民俗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武汉后花园”黄陂有如此珍贵的古文化遗存而欣喜,为广大游客能观赏到如此精美的旅游大餐而高兴,同时我又打内心羡慕大余湾的村民,有这么好古色古香、生态美景作伴。

阅读全文

与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