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陂是哪年县改成区
黄陂是哪年县改成区?
1998年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
黄陂县,1949年,隶孝感专区。1959年孝感专区撤销,隶属武汉市。1961年恢复孝感专区,仍隶孝感专区。
1983年划入武汉市至今。1998年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
2000年,《关于撤销前川街9个镇设立前川等9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陂政[2000]1号)。调整后,黄陂区辖9个街道、11个镇、3个乡。总人口1054046人,各乡镇人口: 前川街道 69726 环城街道 57904 鲁台街道 38031 祁家湾街道 53652 横店街道 72475 罗汉街道 46250 滠口街道 72224 甘棠街道 41145 天河街道 29957 姚集镇 57534 蔡榨镇 34717 王家河镇 41392 六指镇 49983 李集镇 45908 长岭镇 29016 土庙镇 44571 长堰镇 22313 泡桐镇 42400 研子镇 32109 三里镇 21709 蔡店乡 52747 石门乡 14212 塔耳乡 38862 武湖农场虚拟镇 37843 木兰山风景管理处虚拟镇 2484 大潭原种场虚拟乡 488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www.xzqh.org
2001年5月,撤销环城街道、鲁台街道、甘棠铺街道、泡桐店镇、土庙镇、长堰镇、研子岗镇、石门乡;六指店镇改为六指街道,塔耳岗乡更名为木兰乡。
2004年,市民政局发文批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在原武湖农场范围设立武湖街道办事处,负责该区域内的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原武湖农场按企业进行运作。
【2004年区划一览(根据湖北地名网)】2004年底,黄陂区辖8个街道、6个镇、2个乡,43个居委会、591个村委会。2004年末总人口1117177人。
Ⅱ 今之黄陂区与过去的黄陂县是什么关系
黄陂区就是黄陂县.
是1999年改县为区的.
今年刚好十年.
是县还是区,都是属于武汉的..
黄陂区和大悟很近.
只不过是把徐家窑划到大悟那边了..
那既然他出生还有成名的时候都是属于黄陂的.
那是黄陂人难道不对么...
Ⅲ 为什么黄陂要叫黄陂
北枕大别山余脉、南濒长江的黄陂为武汉市新型城区。
黄陂古为荆地,春秋属黄,战国归楚,秦入南郡,自汉至南北朝,又分属时称西陵、安陆、石阳、滠阳、木兰、梁安、梁兴、黄陂、堡城等诸县中的二、三县,在宋至道三年(997年),现境域才统归始置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的黄陂县。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陂县,整县改设武汉市黄陂区,又结束黄陂县1420年的县治沿革。
黄陂置县也好,设区也罢,为名“黄陂”有何来由?以字释意,“黄”,或指颜色,或为姓氏,或有其他专意;“陂”,则为水圹、水边、山坡地等等。《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有文称:黄陂“本汉西陵县地,三国时刘表为荆州刺使,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黄”指“黄城”(今六指店街道寨上湾),“陂”指武湖,黄陂乃黄城与武湖之合称。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集古录》收录了(唐)侯喜复撰的《黄陂记》,《黄陂记》云:“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由来也”,清同治《黄陂县志》也有此说。明清时的地方志又多将鄂东的黄冈、黄梅等带“黄”字的地名与春秋时期的黄国挂上钩,黄陂、黄冈、黄梅等同属黄国,黄陂地处武湖之滨,先民怀念故国,故名黄陂,“黄”又指黄国。
黄陂的来由,民间也有多说。上古,江汉平原是江河湖泽连片,江汉平原东隅的黄陂南境也为汪洋泽国。 民间传说古代先民驾舟拓疆殖域,船抵安陆为安全登陆之地,船抵黄陂则为黄土之坡。民间还流传黄陂县名系包公所改,将包公与黄陂牵到了一起。相传,黄陂曾称定远,包公坐定远审断“子打母”案时,在县北研子岗将打母之幼童研为黄皮。为警示后人,包公将“定远”改为“黄陂”。查勘史料,黄陂从未名为定远,包公也未到过黄陂,今区委、区政府驻地之北虽有定远村,村名也只是现代以传说定之。此说更只能是“戏说”版了。
Ⅳ 湖北省黄陂县
“湖北省黄陂县下石村”现在是前川街下石村,至于徐元初,就不认识了。
Ⅳ 湖北的黄陂这一地名有什么来历
湖北黄陂现为武汉市黄陂区。陂,池塘也。公元前648年,楚成王灭黄国,迁黄国臣民于此。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楚国令尹孙叔敖筑陂塘灌溉农桑,因此地多黄国后裔,故得名黄陂。
汉属荆州江夏郡西陵县。汉末大将黄祖于此筑城,名黄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黄陂黄花涝置石阳县,为魏国荆州江夏郡驻地,为建置之始,有1800多年的历史。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南齐建元元年(479年),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先后三次设置木兰县,木兰县驻地位于花木兰出生地黄陂大城潭镇(今黄陂区姚家集街道大城村),所辖地域包括今黄陂区北部和红安县西南。唐武德三年(620年)废除木兰县,并入黄陂县。
唐为南司州、安昌郡驻地。后南司州更名黄州。黄州改治邾城,黄陂属淮南道黄州。宋属淮南西路黄州齐安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属湖广行省黄州路。明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
中华民国,先后属鄂东道,江汉道、省直辖。自民国二十一(1932年)年起,先后属第四、二、三行政公署及鄂东行署。
1949年,黄陂属孝感专区管辖。1959年,划归武汉市。
1998年,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行政级别为副厅级,享有地级市经济权限,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
(5)黄陂县治扩展阅读
黄陂的地理环境
黄陂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陂区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
黄陂区位于长江中游,大别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为江汉平原与鄂东北低山丘陵结合部。大体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
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属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50—850米,面积占全区的17.8%;有武汉市最高峰双峰尖(872.5米)。中部为平原丘岗区,海拔在30—150米之间,面积占全区68.9%;南部为平原湖区,海拔在30米以下,面积占全区的13.3%。
黄陂区水资源丰富,拥有“百库千渠万塘”之称。有长江、滠水、府河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799.91公里,流域面积3504.3平方公里。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充足。黄陂区有湖泊35个,其中武湖、童家湖、后湖较大,黄陂区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
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春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干燥阴冷。多年均日照时数1917.4小时。多年均降水量在1202毫米,为中南地区降水量较均衡的地区。
Ⅵ 黄陂在三国时期属于哪里
魏国
汉属荆州江夏郡西陵县。汉末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名黄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黄陂黄花涝置石阳县,为荆州江夏郡驻地。
据在黄陂区长轩岭境内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明遗址——采石场遗址证实,早在5万年前,就已有人类在黄陂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期 ,以西陵国和“三苗”氏族为主体集团星布于滠水干支流域,历经大溪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更迭与积累。距今4400年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型城址聚落。夏商属古荆州之域。[2]
距今3500年的商代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被称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盘龙城出土的94厘米长的大玉戈纳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被称为玉戈之王。
公元前980年,周昭王南征荆楚,建长子国,都城在黄陂前川椅子山遗址(今区档案局)。前655年起属楚国。秦,黄陂属南郡。
汉属荆州江夏郡西陵县。汉末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名黄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黄陂黄花涝置石阳县,为荆州江夏郡驻地。
南齐年间,为荣耀木兰故里,在黄陂北部的姚集大城潭设置木兰县。南朝梁武帝在湘州梁安县(今六指街道东城址)筑冶城。南朝梁普通四
黄陂在武汉的区位
年(523年),在梁兴县鹿关城(黄陂区北)置北江州,[2]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为南司州州府驻地,并置黄陂县,系合黄城与武湖得名。
隋在黄陂双龙镇复置木兰县。唐初属南司州,为安昌郡郡府驻地。后属淮南道黄州。五代初属吴,后属南唐。
宋属淮南西路黄州齐安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属湖广行省黄州路。明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黄德道汉阳府。
Ⅶ 黄陂县老地图
朋友你说的那地方好像,是我爹爹以前住的地方,我是黄陂,前川的,具体什么情况,只有回家问问我爹爹才清楚,不好意思,现在给不了你答案,
Ⅷ 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谁
一、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知县刘昌绪。主持编修《黄陂县志》。
二、简介:
黄陂区(Huangpi),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陂区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
黄陂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2016年,户籍人口113.28万人。黄陂是武汉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区,是长江新城和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下辖15个街道、1乡、1场、3个开发区。
黄陂是一座有4400年筑城史、1800余年建置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拥有盘龙城,木兰文化,二程、辛亥首义四大文化名片。黄陂是湖北省第一台乡,第二侨乡,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超过30万人。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武汉之肺。
Ⅸ 黄陂县城打征信
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无论在哪里,申请人都可以到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查询。每人每年有2次免费查询个人征信的机会。
一、查询点查询:根据《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本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规程》(银征信中心〔2013〕97号)规定:个人查询到就近的人民银行查询信用报告的,应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供查验,同时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并留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备查。
二、网上查询:通过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官方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再提交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申请,第二天就可以获取查询结果和电子版报告。
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对个人信用报告主要有三个版本,包含信息各有不同,分别为:
1、个人版:供消费者了解自己信用状况,主要展示了信息主体的信贷信息和公共信息等。包括个人版和个人明细版。
2、银行版:主要供商业银行查询,在信用交易信息中,该报告不展示除查询机构外的其他贷款银行或授信机构的名称,目的是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公平竞争。
3、社会版:供消费者开立股指期货账户,此版本展示了您的信用汇总信息,主要包括个人的执业资格记录、行政奖励和处罚记录、法院诉讼和强制执行记录、欠税记录、社会保险记录、住房公积金记录以及信用交易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