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汪氏是怎样来的汪在百家姓中排第几位
在历史上的各种文献中,明白指出下列各点:
第一,汪氏家族正统,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在春秋时代的鲁国,「以邑为氏而得姓,得姓的初期,他们的历代祖先便已有相当优异的表现;使姓汪之姓很早便已为人所知。」
第二,汉末三国初期,汪姓便已渡江南迁,较之其他姓氏家族,为时更早,所奠立之基础亦更为深厚。
第三,华南地区之汪姓家族,绝大数皆为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其入闽则大致在宋末元初。
不过,中国的汪氏家族虽然是三千年前周文王及上古汪芒氏的后裔,世代承奉「平阳」为郡望,然而,却也有一部份是从翁姓分支出来的,那就是很有名的「六桂」汪氏。属於「六桂堂」的汪氏,大多繁衍於华南各地,尤其是闽、粤以及台湾,在长江以北就比较少见。
以台湾而言,台北县有一支汪氏,便是属於「六桂堂」的子孙,关于他们当初所以改翁姓为汪姓的经过,他们的族谱上曾有详细的记述:「始祖出自翁姓,北宋初年,翁姓有兄弟六人,皆太宗时进士,分官四方,长曰处厚,改姓洪;次曰处恭,改江姓;三曰处易,仍翁姓;四曰处朴,改方姓;五曰处廉,改龚氏;六曰处休,改汪姓。」换言之,后世的洪、江、翁、方、龚、汪六姓,有一部后人实际上是血缘很近的兄弟之族。
迁徙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汪氏是台湾的第七十四个大姓,踪迹遍及全省。人数最多的是台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区。我国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来自江西,而他们江西的祖先也是从安徽搬过去的。台湾也不例外,台北县淡水镇和三重市的两个汪氏族谱,便是最好的例子。《台北县淡水镇汪氏族谱》曰:"汪芒之后,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谱》载:"汪氏起家新安,后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台北县有一支汪氏,就是传自歙姓。汪氏自闽、粤迁移来台,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满清康熙提间。当时,一位泉州人汪仰腾,到新竹市内的古贤里开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东文加入,另有一位广东人汪复隆入今苗栗县卓兰乡。
最后汪在百家姓中排第57位!!!
⑵ 我的祖籍谁能告诉我
我从那里来,故乡今何在?
寻根问祖是中国人、尤其是迁居他乡或飘零异国的炎黄子孙们永远割舍不断的历史情结。提到寻根,人们自然联想到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山西大槐树、苏州阊门外、江西瓦屑坝、麻城孝感乡、山东枣林庄、广东珠玑巷、福建石壁村、河北小兴州。这八大移民圣地以其在历史上移民规模大、影响深远而闻名遐迩,或载于口碑,或书之典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移民圣地之一的湖北孝感乡几乎被历史湮没,致使当今湖北人和四川人数典忘祖、鲜知其事。
何处寻踪孝感乡
如果你问四川人,他的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会回答是从湖广麻城县或麻城孝感乡而来。此说可征诸县志。如民国《南溪县志》称:“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 又如民国《荣县志》曰:“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又可见之家谱记载。如内江《周氏族谱》:“洪武出治,我圣祖仁皇帝遂下诏旨令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填实四川。我祖奉命襁负其子,入川于红合乡落业。” 又如隆昌《刘氏族谱》:“吾家起自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明初入蜀。” 由此可见,麻城县曾有过孝感乡,其地名并非虚构。然而查检当今麻城市行政区划或乡镇名录,是找不到孝感乡这一建置和地名的,使得许多寻根者断然否定曾经有过孝感乡的历史存在。
在当今麻城市版图上找不到孝感乡,并不意味着古麻城县没有孝感乡。光绪《麻城县志前编》之“疆域·乡镇” 载:麻城县在“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成化间并为九十四里,并孝感入仙居为三乡。嘉靖间析太、仙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注:此处之“里” 为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孝感乡在明初即见记载,至成化八年裁撤并入仙居乡,作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虽只存在百余年,然其影响却延绵数百年。
孝感乡位于麻城县西北,北境与河南省接壤。因地处偏僻,政令难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县监生李大夏等上书朝廷请求建县:“本县全场姜家畈,接壤黄冈、黄陂边隅地,近信阳、光山、罗山等州县,路通牛头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顽,官难遥制,盗贼出没,数被劫杀。乞于姜家畈设县治,保障地方。”(《读史方舆纪要》)李大夏等人的意见得到巡抚湖广副都御使陆杰和巡抚湖广监察御使史褒善的赞同。但建县主张也受到地方官吏和乡民阻挠,勘测地界亦无法进行,使建县之事不得不暂中止。嘉靖二十六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上书再陈建县事,得到麻城籍户部尚书耿定向的大力支持。特致函前湖广右副都御使冯岳以争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与新任湖广巡抚刘伦面商建县事宜,刘伦很为重视,并即将建县之事交麻城县令苏松筹办。不久,刘伦离任,建县事再被搁置。次年,耿定向奉命视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广巡抚张雨,又与张雨洽谈建县问题。此际监生王国任联络了一批蓍宿联名上书,于是巡抚张雨令下属集议建县事宜。黄州知府应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广监察御使唐际禄、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刘斯洁均赞同建县,建县之议至此遂定。嘉靖四十一年,礼部尚书徐阶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经户部复奏,朝廷批准正式建县。拟析麻城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为新建县属地,定名为新安县,嗣后改名为黄安县(今红安县)。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一。
据《麻城县志》、《红安县志》载:麻城县原有版图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现约有3607平方公里,析出仙居乡千余平方公里(原孝感乡面积为千余平方公里,占麻城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黄安县原有版图面积约1976平方公里(民国时期划出180平方公里与河南新县及湖北大悟县,现版图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由此可知,黄安县有近半人口和土地是从麻城县柝出,而孝感乡为麻城县边隅,地接河南,相当于今红安县七里坪以及城关(姜家畈)一线东南的大部为原孝感乡属地。原孝感乡小部属地留在了麻城县。如麻城《邓氏宗谱》载其祖自江西迁来后世居孝感乡邓家磅村,而邓家磅村自孝感乡划入黄安后一直属麻城浮桥河乡。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二。
黄安县自建县至晚清,一直设置三乡(亦称为里)未曾更易,即沿用原乡里之名-----太仙(太平乡、仙居乡的缩称)、中和、滠源。民国时实行县、区、会、甲建制,全县设10区,笫五区名为仙居区;1929年5月红七军在黄安建立苏维埃政权,全县亦划为10区,第五区仍名仙居区。1947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黄安解放区,全县划为7个区,其中有名太仙区者,乃沿袭明清旧称。这里所称之仙居乡,实为原孝感乡旧土,原孝感乡已是有其地而无其名。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三。
据上,可以确切地说,移民圣地孝感乡地跨今红安县、麻城市,大部分在红安县境内。
孝感乡移民与“湖广填四川”
麻城孝感乡向外移民起自何时于史缺载。据《石柱厅乡土志》载,有陈氏于“宋高宗时由楚北麻城孝感乡同马氏同来”之说。它告诉我们二条重要信息,一是说明孝感乡之名在宋代已有,二是说明至迟在南宋初孝感乡己零星向外迁播。然而大规模向外移民,是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
大规模移民的要件是迁入地有足够广袤的地理空间容纳众多人口,四川在元明、明清之际具备了接纳大规模移民的条件。
元、宋之战曾使四川人口锐减。据《内江县志·内江旧户多楚人说》:“宋元争蜀,资、内三得三失,残民几尽。迨元一统,则己地荒民散,无可设官。一时资州、内江、资阳、安岳、隆昌、威远,州县并省,终元代九十年未复,惟安岳复于顺帝至正元年。” 这是说四川人被杀得无民可牧,故元朝廷无法设置地方官府。《潼川府志·九贤祠记》载元军屠川云:“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应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 余〔王介〕守土抗战八年之久,“使敌不近边,岁则大稔。”(《宋史·余〔王介〕传》)余〔王介〕遭权臣所忌,召回临安夺职削权,〔王介〕郁愤而死,蜀事更无可为之人。于是蒙军如破竹之势攻占全川,所到之处,尽行“元法” 。各州县百姓逃之不及,被捕获者以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 ,日日如此,屠杀不止。仅在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袁桷《清容居士集·史母程氏传》)汉州城破,元军屠城,“血洗焚荡,死者十余万家。”(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4)以每家5口计,则为六十万人左右!按此数计,元军“屠成都,焚眉川,蹂践邛蜀鼓汉简池永康,而四川人十丧七八。”(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论救蜀四事疏》)又有欲乘舟避兵祸者,因拥挤落水“以数十万计。”(佚名《昭忠录》)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二》资料,南宋嘉定十六年四川户数达2590092户,人口达6610831之多,到至元十九年仅为12万户,元朝数十年的恢复尚不足宋末的1/20,足见元蒙对四川屠戮之惨。洪武四年,汤和、傅友德等灭明升大夏政权,洪武五年统计户数仅84000户,知川人雪上加霜,又遭屠戮,称四川人“十丧七八”是可信的。故向四川移民势在必行。
大夏政权据川十一年,在明玉珍时已有孝感乡民向四川移民。如内江《吴氏宗谱》:“因楚中红巾之乱,奉旨来川落业。” 又如隆昌《韩氏族谱》:“吾祖肇自山东……迁……孝感乡。明祖龙飞……元主北遁,遂将麻城著土之民,诏令入川。吾祖……于洪武元年入川。” 许多族谱中称是“奉旨入川” ,然洪武五年之前四川属明玉珍管辖,朱元璋政令怎能通行四川?想必大夏政权有过号召移民的“诏令”。此际有一定数量移民入川,其原因一是鄂东(今黄州市范围)是红巾军根据地,明氏之兵多楚黄籍,故有招徕乡人壮其势之举,明氏号召必有人响应之;二是红巾军与朱元璋争锋的主要战场在鄂东、鄂北,居民为避战乱亦愿迁徙四川;三是据《明氏实录》载其所征赋税“十取其一,农家无力之征。” 轻赋薄徭也吸引大批乡民奔蜀。明氏偏安一隅,能使四川人口增至约15000户左右(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134页),也是很不容易的。
自明玉珍开移楚民实蜀之先河,洪武四年后明朝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向四川移民。见诸当时族谱记载,比比皆是。如内江《周氏族谱》载:“明初,诏以湖广世族安播四川,我明器祖遂偕至戚雷华辅偶行入川。” 又如内江《黄氏族谱》载:“明洪武初,以为四川乃近西隅夷地,非德化不能测也,惟孝感乡人民可以化之。诏饬行专差逐遣。凡明初来者皆麻城孝感乡人也。” 然查明代史籍,却不见官方移民文告记载,惟民国《泸县志·艺文志》载崇祯时任泸州分巡佥事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称“迨我国初,亦移麻民孝感之民,以实富、荣二邑。” 指出朱元璋曾推行大规模移民措施。故明初朝廷诏令移民事当属不谬。移民的成效是显著的,洪武五年从明氏政权接手人户84000户,至洪武十四年的9年间,人户增至214900户,增长率为155.83%,且以麻城、孝感乡人居多。或曰:麻城、孝感乡几乎是成建制迁移,何以乡人迁之不绝?这主要是有人口源源不断迁至麻城、孝感乡之故,而迁入麻城、孝感乡之民,又被不断迁徙至四川。如简阳《汪氏族谱》称:“汪氏世居江南徽州府黔(黟)县,地名猪市街竹林嘴。后迁湖广黄州府黄冈县高河坎汪家集,后又分迁麻城县孝感乡蒿枝坝大松树。至明朝洪武四年,我远祖兄弟四人奉旨入川。” 又如内江《张氏族谱》载:“大明宣德元年丙千岁,奉旨以江西填实湖广,遂尔奔楚,既居黄州府孝感乡……弘治即位,群臣云西蜀土广人稀,皇上诏以楚民填实西蜀……” 说明孝感乡民不断被补充且又不断移向四川,人口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如《湖北方志》1991年第1期邹功勇“麻城迁民四川问题初探” 文中提供的数据:洪武二十四年全县册定人户为15809户,而永乐七年为15810户,相隔18年仅增1户,这足以说明人口的平衡状态。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始于清初,仍是因战争致使四川人口剧减。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主凶是张献忠,对此正史野史多有记载,甚至大西军中外国传教士也直书其事。如耶稣会士安文思的《中国新史》载:“叛匪张献忠率领大军向省城挺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大量的民众为了躲避其暴虐而遁入深山藏身,神父们也随之而逃。” “他们以各种刑法处死了不计其数的人,或被斩首,或被活活剥皮,或被凌迟碎剐,还有一些人则被折磨的半死不活。他还屠杀了十四万川兵。因此,全省几乎荒无人烟” 另一位传教士卫匡国所著《鞑靼战记》中也有类似记载,证明《蜀碧》等野史记录的张献忠屠川事是可靠的。张献忠屠杀了多少人,难有确凿统计。张献忠死后,残明官军的互相争杀、清军的征剿,四川人口又处在历史低谷。
据赵文林等著《中国人口史》资料,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仅958196人丁,可知其时天府之国的四川己被摧残得破败不堪。因此,朝廷对重建四川十分重视,鼓励外省移民四川是其政策重点。例如顺治六年朝廷颁布了《垦荒令》,康熙二十九年平定三藩之乱后制定了《入籍四川例》。故填川之民又有“奉旨入蜀”之说。在此背景下,麻城、孝感乡民也成为移民潮中的一部分。
麻城、孝感乡移民四川,不能不谈到张献忠的“新营”。崇祯十六年四月,张献忠在麻城收5万7千人,别立一军为“新营选勇”,这支新营随张献忠进川。张献忠败后,这些来自麻城的士卒大部落籍四川。如《中江县志》载一新营老兵事:“杨可举,字香吾。顺治三年脱献贼之祸。六年投效总督李国英标下……时邑境人稀地广,朝夕与居者惟投诚数百人。” 这类人在入籍四川的麻城、孝感人中所占比例甚大。其他填川之民,如作家艾芜(汤道耕),祖辈原籍麻城孝感乡,康熙中叶入川定居成都附近。又如1991年版《南川县志》称该县许多移民来自湖广,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孝感乡早已不复存在,而麻城填川之民或用旧名孝感乡,或称麻城县,可见孝感乡这一历史地名影响之久远。从移民史角度看,麻城和孝感乡在明末清初兴起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中多有混淆,然麻城还留有原孝感乡一部分旧土,以怀旧之情而续用原籍之名或用麻城为祖籍都不为错,故本文在梳理此阶段时亦无意分其泾渭,而许多研究移民史家在据方志和族谱统计时,也将孝感乡移民归入麻城县统计。如胡昭曦先生《张献忠屠蜀与湖广填四川考辨》一文便多作此种处理。据此,麻城(含孝感乡)填川之民见于县志所载者,如《广安州新志》:“大率黄麻籍四之,永零籍五之,豫章籍二之……” ;《大邑乡土志》:“全资二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 又如《合川县志》所载清初麻城籍乡民迁入计17户,仍占同期各地迁入移民数之首。可见在湖广填四川的第二次大移民中,麻城、孝感乡移民占有重要位置,对重建四川的贡献当不其他地方移民之下!
闲话麻城孝感乡移民
在撰写本文时,欣悉重庆市在建“湖广填四川博物馆” 。川渝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在建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将重现当年移民迁徙的历程,并展示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我以为麻城、孝感乡移民不仅是“湖广填四川博物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也为我们留下许多可资叙说的话题。
首先是麻城、孝感乡移民可以作为“新客家”文化研究的课题。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一书被认为是1949年以前家客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书中明确指出,湖北有二个非纯客住县:红安县、麻城县,总人口约15万人,而对红安县、麻城县的表述,总是割不开移民圣地孝感乡的。红安县、麻城县的这15万客家人应是江西填湖广时,从江西迁来的客家先民后裔。孝感乡客家先民移居四川时,带去了那些客家民俗文化?例如四川民间凡遇婚嫁丧寿或庆贺开业、请“满月”等等,传统席面多为备办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此种“九碗”待客之俗即源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除“九大碗” 习俗外还有那些风俗带到四川?这方面的研究显然还是空白。
麻城、孝感乡民对四川是卓有贡献的,这种贡献从“麻乡约”可见一斑。明永乐年间,麻城、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由麻城人经营,替人们传递财物、书信的麻乡约商行。这种形式也从成都、重庆等地,逐渐普及到了四川、云南、贵州等许多大中城市。麻乡约极大地改善了当时民间的通信状况,它在中国邮政史上占有很重要位置。这种惠及民众的善举正是他们的创造。
在四川的麻城、孝感乡移民后裔中,还出现了不少杰出人士。
洪武四年从麻城、孝感乡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是隆昌郭氏的开山祖。家族繁衍人丁兴旺,距今己有600余年,传30余世,估计在世人口5000余,俨然一大家族。郭氏家族在明中叶已致富,至清嘉庆年间已是富甲一方。万历十三年,郭氏在泸州兴办天成生曲酒厂,是驰名中外的曲酒“泸州老窖”的原产地,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隆昌郭氏笫十九世孙郭书池,光绪年间举人,曾主持湖广总督张之洞垦务,被张之洞视为干才。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又在隆昌开办了知耻中学。长子郭蔚华乃辛亥革命之中坚,同盟会员;他在知耻中学、叙属中学任教时,宣传革命,当时四川革命党人,多出其门下。郭蔚华有子女七人,长子郭坚白为留法理科硕士,历任十余所大学教授,为教育界闻人;子郭士杰是早期共产党员,曾任安庆地委书记、湖北省委委员,1927年在汉口被捕壮烈牺牲,时年23岁;子郭步陶是知名新闻记者,任《申报》、《新闻报》主编多年,著作颇丰;子郭彝主持铁道部技术工作,贡献卓越,授全国劳动模范,享有死葬八宝山的殊荣;子郭彦曾任国民党军装甲司令,现居台湾。郭氏子孙涉身党政军农工商文等届别,人才代出,可称为是麻城、孝感乡移民中的典型。
如富顺县罗氏先祖罗尚凤万历年间从麻城举家入川居富顺县洪合乡,顺治初迁威远县罗田口。罗氏以耕读为本,历代均有进士、贡生、举人;又涉盐业开发经营,是一盐业世家。传至十二代世字辈,可谓人才荟萃了。如世字辈中人有:抗日烈士、少将罗世泽,中共四川地下省委书记、烈士罗世文,近代农学家罗世嶷,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系,并在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任教的罗世齐等等。又如张爱萍将军,作家艾芜等,祖辈皆由麻城、孝感乡移民至四川的。而尚未梳理出的贤良俊杰之士当会更多,这说明麻城、孝感乡移民及其后裔对养育他们的四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和回报。
⑶ 寻找汪姓辈分
姓氏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聚集地(迁徙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汪氏是台湾的第七十四个大姓,踪迹遍及全省。人数最多的是台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区。我国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来自江西,而他们江西的祖先也是从安徽搬过去的。台湾也不例外,台北县淡水镇和三重市的两个汪氏族谱,便是最好的例子。《台北县淡水镇汪氏族谱》曰:“汪芒之后,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谱》载:“汪氏起家新安,后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台北县有一支汪氏,就是传自歙姓。汪氏自闽、粤迁移来台,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满清康熙提间。当时,一位泉州人汪仰腾,到新竹市内的古贤里开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东文加入,另有一位广东人汪复隆入今苗栗县卓兰乡。
⑷ 各位汪氏宗亲大家好,有谁知道怀宁县人形河汪氏族谱的,麻烦告诉我;辈分为-时-师-孔-孟-传-令-明-光-大-
我家有几本族谱,我是光字辈的
⑸ 汪氏族谱先,家后面什么辈
我们是同祖同宗的,庐江柯坦镇的。我知道的也不多,宗、孔、学、志、正、克内、立、新。后面就不知道了。在容我们镇上还有唯一一位孔字辈的老祖,应该还在世,名:汪孔鹏。想知道可以问他,镇上居民都认识他,我是志字辈的补充:据我知道新字辈后面已经没有了,我们这个汪氏家族外面很少有,我们的家谱应该要重修了,正兵你是哪里人?求采纳
⑹ 汪!汪!
在历史上的各种文献中,明白指出下列各点: 第一,汪氏家族正统,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在春秋时代的鲁国,「以邑为氏而得姓,得姓的初期,他们的历代祖先便已有相当优异的表现;使姓汪之姓很早便已为人所知。」 第二,汉末三国初期,汪姓便已渡江南迁,较之其他姓氏家族,为时更早,所奠立之基础亦更为深厚。 第三,华南地区之汪姓家族,绝大数皆为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其入闽则大致在宋末元初。 不过,中国的汪氏家族虽然是三千年前周文王及上古汪芒氏的后裔,世代承奉「平阳」为郡望,然而,却也有一部份是从翁姓分支出来的,那就是很有名的「六桂」汪氏。属於「六桂堂」的汪氏,大多繁衍於华南各地,尤其是闽、粤以及台湾,在长江以北就比较少见。 以台湾而言,台北县有一支汪氏,便是属於「六桂堂」的子孙,关于他们当初所以改翁姓为汪姓的经过,他们的族谱上曾有详细的记述:「始祖出自翁姓,北宋初年,翁姓有兄弟六人,皆太宗时进士,分官四方,长曰处厚,改姓洪;次曰处恭,改江姓;三曰处易,仍翁姓;四曰处朴,改方姓;五曰处廉,改龚氏;六曰处休,改汪姓。」换言之,后世的洪、江、翁、方、龚、汪六姓,有一部后人实际上是血缘很近的兄弟之族。 迁徙分布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汪氏是台湾的第七十四个大姓,踪迹遍及全省。人数最多的是台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区。我国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来自江西,而他们江西的祖先也是从安徽搬过去的。台湾也不例外,台北县淡水镇和三重市的两个汪氏族谱,便是最好的例子。《台北县淡水镇汪氏族谱》曰:"汪芒之后,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谱》载:"汪氏起家新安,后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台北县有一支汪氏,就是传自歙姓。汪氏自闽、粤迁移来台,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满清康熙提间。当时,一位泉州人汪仰腾,到新竹市内的古贤里开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东文加入,另有一位广东人汪复隆入今苗栗县卓兰乡。最后汪在百家姓中排第57位!!!
⑺ 汪氏族谱,德字辈是哪一世
不知道我是选子辈的
在我贵州遵义
永乐
这边的话我比你大一辈
但我也不知道是多少世
没看见。过族谱
⑻ 汪氏族谱怎么排辈
衍世盛洪德,庆泽长发祥,良宪维存佑,贤昌高明扬,……我是世字辈,山东汪氏九十二世
⑼ 汪姓族谱有多少卷长
汪姓族谱有多少卷长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起源始祖
汪(wāng)姓源出有:
汪氏图腾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2] 汪罔,古国名,被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国语·鲁语下》等记载: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防风氏。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防风氏,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据典籍《广韵·唐》中记载:“汪,姓。汪罔氏之胤。”按典籍《说文解字》中的注释:“胤,子孙相承续也。”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这在史籍《左氏春秋传》中也记载:宋武公子司空之世,长狄伐宋国,班在宋地长邱打败长狄,俘获长翟缘斯。鲁桓公姬允(姬轨)十六年(公元前696年)长狄伐齐国,王子成父俘斩长翟侨如和其弟荣如,将荣如斩首,并将其头埋在周之北门即济北谷城。卫国人又捕获其季弟简如。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长狄由侵齐伐鲁,鲁国在东郡濮阳的成地战败长狄,富父终甥杀长翟侨如,埋其首于鲁子驹之门,至鲁宣公姬馁十五年(公元前594年)荣如死时已有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长翟氏为长狄氏,此后长狄败亡,并无子孙存活于鲁国。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可见,防风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经多次更改,至孔子时已无“汪芒氏”,只有汪氏。
防风神话的被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四大神话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
源流二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 西突厥 汪古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文化上汉化改姓氏,称汪氏。 汪古部(onggud)或译作雍古、王孤、翁古、 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等,汪古族部为北朝、唐代等时期蒙古高原及以北以西的大部族,为突厥、回鹘、沙陀 等中亚、北亚、西亚 部族组成,后来改汉字[4] 姓名 汪姓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金初在北边守长城抵抗蒙古,为回鹘、沙陀等组成,后来或留或徙至南方,分为多支。 至明朝末期,汪古氏已经多改称为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洪衮氏,满语拼音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等地,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841年(唐会昌元年),回鹘为 东北亚的 黠戛斯 所破,其中一部分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故其祖源与突厥和回鹘等有关。唐末,此部同中亚、西亚的突厥族沙陀部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部关系密切,可能与部分沙陀突厥人融合,他们自称为"沙陀雁门节度"(即李克用)的后裔。后臣属于辽。辽朝授其首领官号详稳(大部族官),驻在阴山北的黑水(今内蒙古达茂旗艾不盖河)地。辽亡后归附金朝,为金朝诸部驻军之一。汪古的基本成份由操突厥语的各部人组成,容貌和嫠面的习俗同蒙古人有明显差别,故辽、金时称他们为白鞑靼。十二世纪末,净州以北的边墙建成,汪古部主摄叔、阿刺兀思剔吉忽里兄弟相继为金朝守边,称北平王。《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清朝中叶以后,汪古氏、洪衮氏、洪果氏等,多改汉姓为汪氏、淮氏。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这在史籍《姓氏考略》、《姓氏寻源》及《汪氏缘起考》等中皆有记载。公子汪生子为公孙挺(姬挺),公孙挺生姬诵,姬诵(姬满)被封于平阳(今山东邹城平阳寺镇,非山西临汾),汪氏家族的郡望“平阳”即缘于此。依周礼中“三代公孙以后,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的制度规定,因此从姬诵开始,以祖父之名别称为汪氏,称汪诵,后代世为汪氏。晋朝时期,淮安侯汪旭在其所撰的《上谱表》中称:“祖居颖,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始祖为成公黑肱次子汪侯,食邑颍川。”汪旭所指的”颍川“,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六千余年的历史。秦朝初期,秦始皇在该地置阳夏县,故太康又有“阳夏”之称。由于夏王太康曾在此筑城居住,故而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改称其为太康县,并一直沿袭到今天。阳夏县,西汉时期属淮阳郡,东汉时期属陈郡,故曰“陈郡阳夏县”。晋朝时期,太康之地志陈属梁,并隶属于颍川郡。[5]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宋朝初期,福建莆田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各自立派,自力更生去发展。 其中,第六子原叫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翁姓避乱改姓是汪姓的又一源流。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 定海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入福建 莆田,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市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闽国 年间(936年)官 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长子 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 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 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6]
源流五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西拉木伦河在古代亦被称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
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有“汪野”地名。据学者汪松寿考证,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其境在秦、汉时期初成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4]
⑴.蒙古族旺扎布氏,亦称王扎普氏、旺扎布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b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⑵.蒙古族旺扎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即为汪氏。
⑶.蒙古族旺古尔沁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urcin Hala。清朝中叶以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等。
源流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吉林通志》记载:
⑴.满族瓦勒佳氏,亦称汪拉佳氏,满语为Wal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⑵.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后,成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称为王甲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拉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此外,蒙古氏、锡伯族也有完颜氏,乃金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
⑶.满族汪佳氏,亦称王佳氏,源出黑龙江女真虎尔哈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祖先为汉族,东汉末年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黑龙江女真,世居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王佳(今辽宁辽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汪氏、王氏。 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文化上汉化后改汉字姓汪姓。
源流九
汪华:唐初歙州歙县东乡登源人(今属安徽绩溪县汪村),少年时以勇侠闻名,隋末据有宣、杭、睦、婺饶五州,建号“吴王”。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625年)降唐,被授予歙州刺史,总管歙、宣、杭、睦、饶、婺六州军事,封越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皖浙赣许多地方。到了宋代,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和江西婺源。宋朝的邓世名说:“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后也”。
宋元之际,越国公汪华裔孙已播衍到福建和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境内(今广东大埔)。到了明朝时期,汪华裔孙汪惟良从大埔迁徙到揭阳县九斗埔(今广东揭西京溪园美德村),成为汪氏开基祖。五百多年来裔孙秉承越国家风,艰辛创业,耕读兼顾,人才辈出。后来的美德村人全姓汪,占潮汕汪姓人口八成,同时又是潮汕汪氏发源地,裔孙分播河婆、普宁云落及陆丰、五华等地。
迁徙传播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汪姓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汪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汪姓的人口已近430万,列在全国第五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汪姓人口由62万增到456万,增长了7倍多,汪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汪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两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苏、江西、云南、湖南,这六省又集中了29%的汪姓人口。安徽为汪姓第一大省,约占汪姓总人口的30%。全国形成以安徽为中心沿长江向四周逐步递减的汪姓分布特征。在600年期间,汪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的回迁十分强劲,尤其突出的是向西部四川的迁移。汪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皖浙苏沪、湖北大部、河南东南、湘赣闽北部、川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端、陕西南端和西段、甘肃南部、黑龙江东部,汪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8%,居住了大约65%的汪姓人群。在湘赣闽南部、粤琼台、广西大部、贵州东南、云南大部、青海东部、陕甘中部、宁夏、豫鲁大部、辽吉、黑龙江大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新疆西北,汪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0.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国上面积的40%,居住了大约31.2%的汪姓人群。
汪姓分布
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时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徒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2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