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庐江县的标志物是什么
庐江县的标志物,你说的是安徽的庐江县吗?可以到旁边的三河去玩一玩
『贰』 庐江县有哪里好玩的
庐江生态优美,四季宜人,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境内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黄陂湖,面积2,333公顷,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良好,地理位置独特,是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南北迁徙途中重要的栖息地和中转站,被收录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冶父山,距庐江县城东约9公里,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巢湖南岸庐江段全长26.8公里,跨4个乡镇17个行政村。居住巢湖岸边,天气晴朗时,湖面烟波浩淼,帆樯如画,姥山矗立于湖心,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古镇汤池拥有号称“华东第一泉”的汤池温泉,古称“坑泉”,具有涌量稳定、水温稳定和化学成分稳定的三大特点,富含10多种对人体医疗保健具有极高价值的化学元素,自西汉以来,就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北宋文豪王安石曾在此濯足疗疾,留下了“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的千古赞誉。此外,汤池古镇还享有“名茶之乡”的美称,尤其是名茶“白云春毫”,产在终年云雾缭绕、兰花丛生、人迹罕至的二姑峰尖,萃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香气清爽,滋味鲜醇,视为茶中珍品,先后获省优、部优和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近年来,围绕把庐江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全县先后出台了16条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共投资6亿多元,在原有的“冶父晴岚,凤台秋月,黄陂夏莲,绣溪春涨,金牛晚眺,白石冬雪,水濂听声,青帘渔火”等古景点基础上,新开发3A以上景区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精心开发的20多个系列旅游商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十分走俏;2006年,以温泉旅游闻名的汤池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被评为国家级4A级景区和四星级酒店。时下安徽金孔雀旅游度假村正在全力打造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全年完成旅游投资5亿元;接待游客百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5亿元。“两山一湖”旅游规划编制完成。滨湖大道、汤池景观大道完成规划、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国轩雅典娜酒店、九福民俗欢乐园一期建成开业。金孔雀二期拆迁征地基本完成,项目即将开工。万振逍遥别院二期完成投资4000万元,酒店主体完工,体育公园和仿古商业街完成规划设计、正启动征地。国轩温泉艺术中心工程启动,山上三栋产权式度假酒店已封顶。安徽汤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冶父山明星村等项目签约。创建旅游乡镇2个和星级农家乐示范点10个。成功举办第二届同大葡萄文化旅游节、首届温泉养生暨民俗文化旅游节和柯坦茶文化节。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完成商业网点规划。鸿福大酒店即将建成开业,安德利物流中心等建设加快.
『叁』 庐江县白马岭海拔多少米
庐江县境内有低山复、丘陵制、圩区和湖泊(黄陂湖23.4平方千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素有“东丘、南岗、西山、北圩”之称。沿湖平原圩区海拔为6-10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7%;东南西部低山丘陵区海拔100-595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8%;中部丘陵地区,起伏和缓,圩、岗、畈错杂分布
『肆』 庐江旅游
庐江最著名的是汤池温泉,汤池镇可以说已经建成了旅游集群,除了温内泉还有二姑尖的白容云禅寺、金汤湖、相思林、十里长冲等等;冶父山是春秋晚期欧冶子铸剑场所,现有遗址,同时冶父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出现三尊肉身佛在寺中供奉;另外周瑜墓、小乔墓、母子陵、何氏陵园等在省内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还有环湖(巢湖)大道、岱鳌山、万亩葡萄园、黄陂湖等景点,太多了,不好一一举例;可以浏览庐江的旅游官网:畅游庐江网。上面信息比较全,有景点介绍、旅游线路、旅游资讯、农家乐信息,甚至有1到7路的公交站点与时间表,个别具体问题也能在网站找他们的联系方式。
『伍』 庐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庐江好玩的地方
1、庐江县绣溪公园
冶父山,距庐江县城东约9千米,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诗人赞道:“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
冶父山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峻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八景之一。1992年,冶父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陆』 安徽庐江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呵呵, 我就是庐江人哦。冶父山和汤池的金孔雀度假村很不错
『柒』 庐江县沙溪铜矿()
沙溪铜矿位于庐江县城南偏东9公里处的沙溪乡境内。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庐江—枞阳公路相接。合肥—铜陵公路由紧靠矿区西侧的凤台山矿段通过。合(肥)—九(江)铁路上的柯坦车站在矿区西约14公里。另矿区东邻黄陂湖,乘水路上溯可达庐江行可入巢湖、进长江,通往沿岸各埠。
沙溪铜矿是安徽省发现最早的斑岩型铜矿。矿床自北向南由凤台山矿段、铜泉山矿段、断龙颈矿段和龙头山矿点组成。矿体埋藏相对较深,含铜品位一般在0.4%左右。初步探明浅部铜金属储量35.13万吨。其中铜泉山矿段18.87万吨,断龙颈矿段4万吨(未审批储量),凤台山矿段2万吨(未审批储量)。据省地矿局三二七地质队近期工作成果表明其深部负400米标高以下存在着厚大铜矿体,预计铜金属储量可达50万吨以上。目前正在工作。
矿区位于郯庐及龟梅深断裂的交汇附近,受庐枞与北淮阳火山岩盆地挟持,成矿条件优越,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和中志留统坟头组碎屑岩,中、下侏罗统象山群碎屑岩及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火山熔岩、碎屑岩等。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极为强烈且具有长期持续活动的特点,为一套浅成相的钙碱性系列、同源不同阶段的中酸性杂岩体。主要有石英闪长斑岩、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中细斑闪长斑岩、粗斑闪长斑岩、闪长斑岩等。盛桥-菖蒲山北东向复式背斜纵贯全区,在矿区南部倾没。主要断裂构造为北北东向的八家口-铜泉山断裂、沙湖山-鼓架山断裂和一些近东西向断裂。围岩蚀变强烈,且具分带性,矿化主要在钾长石化带内。
就目前所获资料看,铜矿主要产于八家口-铜泉山断裂附近。在北北东向4500米范围内,矿带斜越北东向复式背斜断续存在。矿体主要赋存在石英闪长斑岩体内。铜泉山矿段共探明矿体55个,其中Ⅰ号、Ⅱ号、Ⅲ号为主要矿体。Ⅰ号矿体长600米,呈不规则透镜状;Ⅱ号矿体长300米,呈透镜状;Ⅲ号矿体长1100米,呈巨大似板状。铜泉山矿段为沙溪铜矿区浅部主要矿段,已初步探明铜金属储量18.87万吨;断龙颈矿段由42个矿体组成,均为小矿体,矿体大部分呈扁豆体状,少数延深及延长较大者呈似板状,已初步探明铜金属储量8.55万吨;凤台山矿段浅部由63个矿体组成,大部分呈透镜状,初步探明铜金属储量7.71万吨。
在沙溪铜矿区的铜泉山矿段有规模不大的古采坑一处,传言系明朝所掘。当时群众称之为小铜官山。1959年,古采坑经群众报矿被重新发现。1959—1960年,省地质局原三二七队对其进行了地表评价工作,以轻型山地工程予以揭露,并采集了铜原生晕样品;由于地表矿化露头仅数平方米,规模很小,且没有见到原生含铜矿物,认为系地表风化淋滤形成,无原生矿体而予以否定。同时,对矿区内的鼓架山、狮子山、棋盘山开展了同样的地表地质工作,并于1959年7月和1960年8月分别编写了《小铜官山铜矿点评价报告》和《安徽省庐江小铜官山、狮子山、鼓架山、棋盘山铜矿点普查评价报告》。
1960年,省地质局物探大队第九物探队在本区开展1∶5万地面磁测,发现东岳庙(罗河)、许家凹(沙湖山)、柳子岗(菖蒲山)三处具一定规模和强度的磁异常。后两处异常位于沙溪矿区内。1961年,原三二七队分别对后两处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均系岩体引起。
1966年,省地质局新三二七队在庐枞火山岩盆地开展普查找矿的同时,派普查组谢英奎、党保星等来本区进行了踏勘检查,他们认为沙溪地区有进一步工作的必要,并建议在电法的基础上进行浅部槽探揭露和深部钻探了解。
随着国内外寻找斑岩铜矿热潮的兴起,1974年2月,三二七队举办了“斑岩铜矿学习研究班”。在学习班上,谢英奎等首先提出沙溪地区存在着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应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为此,学习班在查阅资料及组织全体人员进行踏勘基础上,确定于古掘迹旁的铜量异常中心布置了第一个钻孔(101孔),施钻后见到了300余米斑岩铜矿(定名为铜泉山矿床);地质局在此召开了现场会议,从而揭开了矿区地质工作新的一页。先后担任矿区地质组长及分队技术负责人的张云腾、刘湘培等,对铜泉山进行了普查评价,于1977年11月由范奎斌、周全兴负责编写提交了《安徽省庐江县沙溪矿区铜泉山矿床详细普查地质报告》。为扩大本区铜矿远景,在对铜泉山矿段详查的同时,积极开展外围地质找矿工作,先后发现了断龙颈、龙头山和凤台山等矿段(点),均分别进行了普查工作。1980年10月提交了《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区断龙颈矿段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81年11月提交了《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区龙头山矿点普查地质报告》,1982年12月提交了《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区凤台山矿床初步普查地质报告》。
为配合地质普查工作,研究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寻找隐伏岩体和圈定岩体边界,以指导找矿远景区,三二七队物探分队在地质普查的同时,开展了1∶2万磁法和激发极化法工作,同时对菖蒲山磁异常进行了1∶1万磁测详查和1∶1万地球化学土壤测量。在矿区范围内圈定了两个磁异常带。
由于1982年以前所作工作仅局限于地表和浅部,缺乏对深部的了解,1990年初,省地矿局刘湘培提出凤台山矿段所圈定的部分矿体均为一孔控矿而且矿体产状直立,不符合斑岩铜矿形成的一般规律。为此,局在研究立项时,选定沙溪铜矿要继续勘查,并要求三二七队对凤台山矿段补做工作,以了解部分矿体的确切形态及产状。三二七队汪祥云等对凤台山矿段的地质特征进行了重新研究,由龙永庆等执行凤台山矿段深部钻探工作;先控制8线西部,首先施工的ZK8孔在原矿体深部见到了厚大矿体,证实矿体产状为缓倾斜。根据这一新的认识,汪祥云等进一步研究了铜泉山矿段与凤台山矿段之间,曾认为“无矿”区6线附近的构造与蚀变特征区,布置了ZK607,于孔深447.24米见到厚达294.80米的大矿体,平均含铜0.61%,获得了新的突破。
沙溪斑岩铜矿的发现,填补了安徽省境内无斑岩铜矿的空白。是三二七队地质技术人员运用“斑岩铜矿”成矿原理指导找矿的典型例子,尤其是近年来发现的深部厚大铜矿体,不仅为国家提供了一处远景极大的铜矿产地,更重要的是为在该区以至其它地区寻找类似的铜矿提供了方向。目前该矿仍在进一步勘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