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黄陂话的特色词语有哪些
您---恩朗嘎,长得漂亮--长的排场或好刮气啊,干什么--搞么事,有能力--有板眼或会搞,做事不利索--憨或怂头耷脑,宠爱--惯绍,过一会叫--过一哈,咸了叫--韩了,很好-蛮好,吃了饭没有-七要吗社,怎么的-么样,下雪-落雪。
❷ 黄陂话是否差点被定为普通话
20世纪初,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黄陂话因一票之差落选“国语”。
❸ 黄陂最牛土话~“业裸”是在黄陂话中常见的......
1、她叫我和你去,叫你明天到他家里做客,你明天要是不到他家做客,他会以为你我没跟你说,所以你明天一定要去他家做客。
2、八月十五吃月饼,喝热茶,越吃越有味。
3、嘎嘎-外婆
大大 -奶奶
爹爹-爷爷
姆眉 -妈妈
嘎公-外公
伯伯 -爸爸
密子 -妹妹
单选题——
1D,2B,3D,4B,5B,6C,7A,8A,
多选题——
板沙
A,亢奋。C,手舞足蹈。D,翻来覆去
往人嘎气
A,出阁。B,到奶奶家去。C,出嫁。
舍了
A,折本了。C,完了。D,掉的大
最下面的条件限制,不用做。
❹ 到底是粤语还是什么方言以一票之差落选国语
是川普
❺ 为什么东西湖区这很多人语言是说黄陂话
东西湖这边,河南人比较多,应该是河南口音要多些,另外这边很多工厂和企业,打工的人非常多,黄陂来这边上班的人也很多,所以很多人说黄陂话。
❻ 黄陂话抖个把什么意思
你好,这个意思应该是形容比较矮的意思。形容不高。
意思:就只有这么高
❼ 为什么我说武汉话会说,说黄陂话又不会说了。
没事慢慢学,就像会说土话,不会说普通话一样,都有一个过程
❽ 武汉不属于西南地区,但是武汉话却属于西南方言,为什么
去声四个调,调值不同、阳去,而此后受普通话影响的武汉话称为版「新武汉话」、权阳平。由此可以看出,因此属於官话方言的江淮片,武汉周边的黄陂方言则有阴平,故有语言学家把之前的武汉话称作「老武汉话」武汉话是一种兼有南北特色的方言、阳平,武汉话是西南官话的东极、入声六个调、上声,只有阴平。
武汉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武汉市的黄陂区以东的湖北方言大部分属於江淮官话,与普通话的类型完全一样、上声、阴去:相比之下。武汉方言的声调简单
❾ 黄陂话的简介
黄陂话阴去调尾很高。且韵尾有紧喉现象,从历史音韵的角度看,这种方言现象可能是上古到中古声调演变的产物。黄陂话阴去字调值高韵尾收似促声。黄陂话保留了更接近古汉语中古去声的声调特征。黄陂话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 41个韵母和6个声调。从黄陂方言的声调中有入声调类和去声分阴阳的情况来看。
黄陂方言属楚语系,历史悠久。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黄陂话与《楚辞》中出现极多的字、词、句有相通之处,是古老楚语的余绪。随着普通话普及率的提高,黄陂方言需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保护。
声调,共6个:阴平33、阳平213、上声42、阴去45、阳去44、入声24。
武汉话各调类的五度值分别为 阴平 44、阳平 212、上声 41、去声25
黄陂话阴平、阳平、上声的调类与一般官话方言差别不大,但是去声分阴阳、其中阴去字主要来源于古清声母去声字,也有少数来源于古入声字’阳去字的来源一是古浊声母去声字,二是古全浊声母上声字,黄陂话入声调类保留,韵尾已失去塞音,入声主要来源于古清声母入声字。还有部分古浊声母入声字(另一部分转入阳平)。
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这个声调。
❿ 黄陂话的申遗
20世纪初,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黄陂话因一票之差落选“国语”,这则武汉家喻户晓的笑谈又被人们旧话重提,原因是黄陂话眼下正在努力“申遗”。
黄陂话能否申遗,参与第二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专家们心存疑虑。有专家认为,方言在普通话的冲击下消失,这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这也是正常现象。但这似乎更应该是语言学界研究和保护的范畴,不应该纳入“非遗”保护范围;也有专家称,语言本来就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只要黄陂方言仍在被广泛使用,“申遗”就还为时过早。
据了解,方言申遗,黄陂话并非首家。早在2005年,江苏省高淳县就力争将有5000年历史的古雅高淳话列入联合国遗产保护名录。
对于方言“申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教授曾公开表示,还没有出现方言被列入“非遗”的情况,国家的相关法律也要求推广普通话。纵观历史,地方方言的消亡是不可逆转的,虽然方言不能列入“非遗”,但还是可以用其他途径保护起来。
方言专家朱建颂:武汉话也将在渐变中消失,黄陂话要“申遗”,武汉话现状如何?日前,武汉方言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朱建颂教授表示,随着普通话不断推广,武汉方言也将在渐变中消失。
朱建颂说,武汉方言作为“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之一,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近几十年来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如今的武汉方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一些字的武汉读音已经被普通话完全同化,以前武汉人把“全”念成“qian”,基本上都改为念“quan”了,而“热”字的语音则从“le”变成了“re”;一些武汉人的传统称谓也受到普通话词汇的很大影响,“爹爹”、“家家”之类的称呼越来越少,90后更喜欢叫“爷爷”、“外婆”……
对于这些变化,从事武汉方言研究近50年的朱建颂显得比较乐观。他说,语言本来就是相互融合、不断发展的,有旧元素消失,就会有新元素产生,希望某种方言千年不变,这是不现实的。但他也认为,方言是地域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戏曲、曲艺、民歌等领域,如果离开了方言,将会严重影响其表现力。
对武汉方言颇有隐忧:舞台、电视各类武汉方言剧和报纸上的武汉方言专栏很红火,但真正从事武汉方言整理与研究的人才却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