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袁世凯称帝时的爵位制
为你奉上详细资料,请你参考:
袁世凯称帝时的爵位制
1914年5月袁世凯筹备帝制,设立参政院。1915年夏袁世凯指使杨度等“筹安会六君子”鼓吹君主实较民主为优,公开策划恢复帝制,12月恢复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改称大总统。文章记录从筹备帝制起至袁世凯病逝所封授的人员167人。由于资料不全,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副总统、参政院院长
1915年12月15日册封武义亲王
2.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北洋三杰之一,
1914年6月30日建威上将军,陆军总长兼管将军府事务,国务卿。
3. 张 勋:(1854-1923)字绍轩,江西奉新人,辫帅。
1914年6月30日定武上将军,长江巡阅使;(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公爵
4. 张锡銮:(1843-1922)字金波,浙江杭州人,清监生。
1914年6月30日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林黑龙江军务);
1915年8月22日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
1915年12月22日振威上将军、一等伯爵、参政院参政。
5. 冯国璋:(1857-1919)字华甫,直隶河间人,北洋武备学堂,北洋三杰之一,
1914年6月30日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公爵
6. 段芝贵:(1869-1925)字香岩,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
1914年6月30日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
1915年8月22日镇安上将军,(督理东三省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公爵
7. 龙济光:(1876-1925)字紫丞,云南蒙自人,土司出身。
1914年6月30日振武上将军,(督理广东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公爵
1916年1月28日加郡王衔,云南查办使
8. 姜桂题:(1844-1922)安徽亳县人,清太子少保,赏黄马褂。
1914年6月30日昭武上将军、武毅军总统官、热河都统(督理热河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公爵
9. 孟恩远:(1859-1933)字曙村,直隶天津人,行伍出身。
1914年6月30镇安左将军,(督理吉林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封一等伯爵。
10. 朱庆澜:(1874-1941)字子桥,浙江绍兴人,时任代理黑龙江巡按使
1914年6月30日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子爵。
11. 靳云鹏:(1877-1951)字翼青,山东邹县人,北洋武备学堂
1914年6月30日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封一等伯爵。
12. 阎锡山:(1883-1960)字百川,山西五台人,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
1914年6月30日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
13. 朱 瑞:
1914年6月30日兴武将军,(督理浙江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
14. 李 纯:(1874-1920)字秀山,直隶天津人。
1914年6月30日昌武将军,(督理江西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
15. 倪嗣冲:(1868-1924)字丹忱,安徽阜阳人,光绪秀才。
1914年6月30日安武将军,(安武军首领,督理安徽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公爵
16. 汤芗铭:(1880-1975)字铸新,湖北烯水人,福州船政学堂,海军次长。
1914年6月30日靖武将军,(督理湖南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
17. 陆建章:(?-1918)字郎斋,安徽蒙城人,天津武备学堂
1914年4月16日第七师师长
1914年6月30日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
18. 胡景伊:(1878-1950)字文澜,四川巴县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
1912年7月任代理四川都督
1913年6月任四川都督。
1914年6月30日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
1915年8月23日毅威将军,(四川都督卸任)
19. 唐继尧:(1882-1927)字蓂赓,云南会泽人,日本士官学校
1914年6月30日开武将军,(督理云南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毅武侯
20. 陆荣廷:(1859-1928)原名亚宋,字干卿,广西武鸣人,壮族。
1914年6月30日宁武将军,(督理广西军务);
1915年3月23日耀武上将军,(督理广西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
1916年3月17日任贵州宣抚使
21. 蔡 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清朝秀才,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
1914年5月26日任参政院参政
1914年6月30日昭威将军、全国经界局督办、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处员
(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22. 蒋尊簋:(1882-1931)字伯然,浙江诸暨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1914年6月30日宣威将军(督理浙江军务)、参政院参政;
(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23. 张凤翽:(1881-1958)字翔初,陕西西安人,陕西陆军武备学堂
1914年6月30日扬威将军,(督理陕西军务不久入京)
24. 朱家宝:(1864-1928)字径田,云南宁州人
1914年6月30日加将军衔,直隶都督加巡按使(督理直隶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伯爵。
25. 田文烈:
1914年6月30日加将军衔,河南巡按使(督理河南军务)
1915年12月21日封一等伯爵。
26. 张广建:(1867-?)字勋伯,安徽合肥人。
1914年6月30日加将军衔,甘肃巡按使兼民政长(督理甘肃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子爵。
27. 杨增新:(1867-1928)字鼎臣,云南蒙自人,光绪进士
1914年6月30日加将军衔,新疆巡按使(督理新疆军务)
1915年12月21日封一等伯爵。
28. 丁 槐:
1914年7月4日奋威将军,(荆州镇守使卸任)
29. 那彦图:
1914年9月9日绥威将军,参政院参政。
1915年9月19日任变更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副会长。
30. 蒋雁行:(1875-1941)直隶河间人,北洋武备学堂,日本士官学校
1910年任江北护军使
1914年9月9日靖威将军(江北护军使卸任)
1916年2月13日协办南京军务
31. 赵 倜:(1871-1933)河南汝阳人,北洋武备学堂,毅军统领
1914年9月20日德武将军(督理河南军务)(支持复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
32. 孙 武:(1879-1939)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湖北武备学堂
1914年10月20日义威将军,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长
(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915年12月23日署参政院参政。
33. 陈 宦:(1869-?)湖北安陆人,北洋武备学堂,参谋次长。
1915年2月20日会办四川军务;
1915年6月23日毅威将军,(督理四川军务);
1915年8月25日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
34. 王占元:(1861-1934)字子春,山东馆陶人,天津武备学堂。
1914年4月24日帮办湖北军务。
1915年10月4日庄威将军、第二镇统制、陆军第2师师长;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侯爵(支持复辟)
1916年1月8日襄武将军,(督理湖北军务)
35. 曹 锟:(1862-1938)字仲珊,直隶天津人
1914年4月24日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
1915年10月4日虎威将军,陆军第3师师长。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伯爵。
36. 杨善德:(?-1919)字树滋,安徽怀宁人,天津武备学堂。
1915年10月4日克威将军、松江镇守使兼陆军第4师师长;
1915年12月15日授勋二位;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伯爵。
37. 郑汝成:(?-1915)
1915年10月3日彰威将军、上海镇守使
1915年追封一等彰成侯。
38.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直隶天津人,光绪进士,嵩山四友之一
1914年5月1日特任国务卿
1915年1月1日授上卿
39. 赵尔巽:(1844-1927)字次珊,奉天铁岭人,
清史馆长、嵩山四友之一,参政院参政。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
40. 李经羲:(1860-1923)李鸿章侄,安徽合肥人,嵩山四友之一
参政院参政、审计院院长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
41. 梁敦彦:1915年1月1日授中卿
42. 杨士琦:政事室左丞,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
43. 钱能训:(1870-1924)字千丞,浙江嘉兴人,光绪进士
政事室右丞,平政院院长。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
44. 孙宝绮:(1867-1931)字慕韩,浙江杭州人,
外交总长,审计院院长,财务总长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
45. 朱启钤:(1871-?)字桂莘,贵州开州人,光绪举人,
交通总长,督办京都市政事宜,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袁世凯称帝登
基大典筹备处处长。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
46. 周自奇:(1871-1923)字子 ,山东单县人,
财务总长兼盐务署督办。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洪宪帝制祸首之一。
47. 张 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朝状元,嵩山四友之一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农商总长。
48. 梁士诒:(1869-1933)字翼夫,号燕孙,广东三水人,光绪进士,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税务督办,洪宪帝制祸首之一
49. 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湖南凤凰人,光绪进士
1915年1月1日授中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参政院参政
50. 章宗祥:(1879-1962)字仲和,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科,
1915年1月1日授少卿,司法总长
51. 汤化龙:(1874-1918)字济武,光绪进士
1915年1月1日授少卿,众议院院长
52. 董 康:(1867-1942)字授经,江苏武进人,光绪进士,
1915年1月1日授少卿,大理院院长,全国选举资格审查会会长。
53. 庄蕴宽:1915年1月1日授少卿,
54.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
1915年1月1日授少卿,司法总长
55. 杨 度:(1874-1931)号虎公,湖南湘潭人,筹安六君子之一,筹安会理事长,参政院参政
1915年1月1日授少卿,
1915年1月9日任国史馆副馆长。
56. 孙毓筠((1872-1924)字少侯,安徽寿州人,清朝秀才,
筹安六君子之一,前安徽都督,袁世凯高等顾问,约法会议长,参政院参政
1915年1月1日授少卿。
57. 张鸣歧:(1875-1945)字坚白,山东无棣人,
会办广西军务,广东巡抚使。
1915年12月21日封一等伯爵。
58. 屈映光:(1883-1973)字文六,浙江临海人,
1915年12月21日封一等伯爵,浙江巡按使、都督。
1916年4月14日加将军衔,督理浙江军务。
59. 奇耀琳:
1915年12月21日封一等伯爵。
60. 赵秉钧:(1859-1914)字智庵,河南临汝人,国务总理,直隶民政长
1915年1月30日追赠上卿
1915年12月22日追封一等忠襄公
61. 徐宝山:
1915年12月22日追封一等昭勇伯
62. 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湖南桃源人,农林总长
1915年1月30日追赠中卿
63. 沈秉 :1915年1月30日追赠中卿
64. 汪大燮:(1860-1929)字伯唐,浙江钱塘人,举人,
平政院院长、参政院副院长
65. 刘冠雄:(1856-?)字资颖,福建闽侯人,
福建船政学堂,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公爵,海军总长,海军上将总司令
66. 李鼎新:(1861-?)福建闽侯人,海军上将,海军参谋长,福建船政学堂。
67. 刘显世:(1871-1927)字如周,号经颐,贵州兴义人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子爵,
68. 李 钦:(1887-1977)原名清,字介如,都督府参议,代理湖北财政司长。1915年1月1日策封中大夫。
69. 雷震春:
1914年4月16日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
1915年10月3日镇威将军;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伯爵。
70. 龙觐光: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1916年2月8日临武将军(督理云南军务)
71. 陈光远:(1872-?)字秀峰,直隶武清人,天津武备学堂,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子爵,陆军第12师师长。
72. 李厚基:(1869-1942)字培之,江苏铜山人,天津武备学堂
1914年7月18日为福建护军使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子爵,
1916年3月21日建武将军(仍督理福建军务)。
73. 米振标: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子爵
74. 张文生: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子爵
75. 马继增: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子爵
76. 张敬尧:(1880-1933)字勋臣,安徽霍丘人,保定军校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子爵,第七师师长;
1916年3月9日授勋三位,加上将衔。
77. 倪毓棻: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子爵
78. 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奉天海城人,马贼出身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子爵
1916年4月22日盛武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督理奉天军务兼代理巡按使)
79. 萧良臣: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子爵
80. 蓝天蔚:(1878-1921)字秀豪,湖北黄陂人,湖北武备学堂,日本士官学校
1916年5月4日达威将军
81. 蒋作宾:(1884-1942)字雨岩,湖北应城人,清末秀才,日本士官学校
陆军次长(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916年5月4日翊威将军
82. 张怀芝:(1860-1934)字子志,山东东阿人北洋武备学堂,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保定镇守使,察哈尔都统。
1916年5月30日济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
83. 许世英:(1872-1964)字隽人,安徽贵池人,光绪举人,会办福建军务,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84. 戚 扬: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85. 任可澄:(1877-1945)号志清,贵州安顺人,光绪举人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云南巡按使
86. 王辑唐:(1877-1948)安徽合肥人,原名赓。日本士官学校,
北洋军阀安福系首领之一,内务总长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87. 何宗莲: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察哈尔都统
88. 陈炳琨:(1868-1927)字舜卿,广西柳江人,广西陆军讲武堂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广西陆军第一师师长兼桂林镇守使
89. 卢永祥:(1867-1933)字子嘉,山东济阳人,北洋武备学堂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陆军第十师师长
90. 吕调元: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91. 金 永: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92. 蔡儒楷: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93. 段书云: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94. 龙建章: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95. 沈金监: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96. 潘钜楹:(1882-?)字舟庭,山东济宁人,日本士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
1914年2月任归化城副都统,
1914年7月任绥远都统。
1915年12月21日策封一等男爵
97. 林葆怿: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98. 饶怀文: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99. 王金镜: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00. 鲍贵卿:(1865-1934)字霆九,辽宁海城人,开平武备学堂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01. 马联甲: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02. 马安良: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03. 吴金彪: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04. 白宝山: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915年12月25日海州镇守使
105. 施从滨: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06. 黎天才: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
107. 吕公望:(1879-1954)原名占鳌,字戴之,浙江永康人,保定军校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浙江督军
108. 江朝宗:(1864-1943)字宇澄,安徽旌德人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北京前军统领衙门统领
109. 吴炳湘:(1874-1930)字镜潭,安徽合肥人,武卫前军随营学堂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一等男爵,京师警察厅厅长
110. 吴俊升:(1863-1928)字兴权,山东历城人,行伍出身,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骑兵第二旅旅长,洮辽镇守使。
111. 冯德麟: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
112. 王怀庆:(1876-1953)字懋萱,河北宁晋人,天津武备学堂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多伦镇总兵
113. 莫荣新: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
114. 谭浩明: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
115. 周 骏: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
1916年5月24日崇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
116. 刘存厚:(1884-1960)字积之,四川简阳人,清朝举人,日本士官学校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四川军务会办
117. 张子贞:(1878-1931)字青圃,云南大理人,云南讲武堂教官校长,
滇军第一师师长,参谋厅厅长,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
1915年12月29日督理云南军务
118. 刘祖武: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二等男爵
1915年12月29日云南巡按使
119. 林述庆:(1881-1913)字颂亭,福建闽县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120. 沈云沛:
1915年9月19日任变更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会长。
121. 张国淦:(1876-1959)字乾若,号石公,湖北蒲圻人。参政院秘书长
122. 胡 瑛:(1884-1933)字经武,湖南桃源人,筹安六君子之一
123. 李燮和:(1874-1927)原名柱中,字燮和,筹安六君子之一
124. 严 复:(1854-1921)字又陵,福建闽侯人,
福州船政学堂,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大学
筹安六君子之一,参政院参政
125. 刘师培:(1884-1920)字申叔,江苏仪征人,
筹安六君子之一,参政院参政
126.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
参政院参政
127. 张 钫:(1886-1966)字伯英,河南新安人
将军府中将参军
128. 陆 锦:字秀山,直隶天津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
将军府参军模范团团长,陆军中将(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29. 张云山:(1877-1915)字凤岗,陕西西安人,哥老会通统山山主,
陆军中将、第一混成旅旅长兼陕北镇守使。
130. 张士钰:陆军中将(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31. 李廷玉:(1893-?)直隶天津人,陆军中将,筹安会参议,保定将弁学堂。
132. 施 愚:(1875-?)字鹤雏,号小山,四川涪陵人,
约法会副议长,政事室法制局局长,帝制祸首之一。
133. 张镇芳:(1863-1933)河南项城人,光绪进士,
更复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副会长,登基大典筹备处处员。
134. 张一爵:陆军少将(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35. 姚鸿法:陆军少将(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36. 蒋方震:(1882—1938)字百里,浙江海宁人。求是书院、日本士官学校
陆军少将(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37. 陈 仪:(1883-1950)字公侠,浙江绍兴人,陆军士官学校
陆军少将(赞成帝制签名者之一)
138. 何丰林: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三等男爵
139. 臧致平: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三等男爵
140. 张仁奎: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三等男爵
141. 马福祥:(1876-1932)字云亭,甘肃临夏人,回族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三等男爵,宁夏护军使
142. 许兰洲:(1876-?)字芝田,河北南宫人,张作霖部下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三等男爵
143. 孔 庚:陆军少将 陆军第九师师长兼晋西镇守使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三等男爵
144. 陈树藩:字伯生,陕西安康人,保定武备学堂
1915年12月23日策封三等男爵,陕南镇守使
145. 王式通:(1864-1931)字书衡,山西汾阳人,清朝进士
政法会议秘书长,政事堂机要局局长
146. 顾 鳌:约法会议秘书长,
147. 荫 昌:陆海空大元帅办事处侍从武官长,
148.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闽侯人,
陆海空大元帅办事处办事员,海军上将军。
149. 王士珍:(1861-1930)字聘卿,河北正定人,北洋武备学堂,北洋三杰之一
陆海空大元帅办事处办事员兼陆军总长
150. 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清朝秀才,日本士官学校,陆军次长
151. 周树模:平政院院长
152. 陆征祥:(1871-1949)字子兴,上海人,外交总长,参政院参政
153. 杨以德:(1873-1944)字敬林,回族,直隶警务处处长兼天津警察厅厅长.
154. 孙多森:(1867-1919)字荫庭,安徽寿县人,参政院参政
155. 王用宝:1915年12月23日授予一等轻车都尉
156. 齐燮元:(1879-1946)字抚万,直隶宁河人,北洋武备学堂
1915年12月23日授予一等轻车都尉
157. 刘镇华:(1883-1952)字雪亚,河南巩县人,保定法政专门学堂
1915年12月23日授予一等轻车都尉,豫西观察使兼镇嵩军统领
158. 孔令贻:孔子后代
1916年1月袭封衍圣公,加郡王衔
159. 熊祥生:
1916年2月21日特封二等男爵,川军旅长
1916年3月9日升陆军中将
160. 李炳之,1916年2月21日特封三等男爵,北军旅长
161.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开平武备学堂
1916年2月21日特封三等男爵,北军第六旅旅长
1916年3月9日升陆军中将
162. 王承斌:(1873-?)字孝伯,辽宁兴城人,北洋陆军军官学堂
1916年2月21日特封一等轻车都尉,
163. 吴新田:1916年3月9日升陆军中将
164.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
1916年3月20日授陆军中将
165. 吴兆麟:(1882-1942)字畏三,湖北鄂城人,陆军上将,将军府将军。
166. 吴光新:(1881-1939)字自堂,安徽合肥人,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
1914年4月24日陆军第2师师长。
167. 唐牺支:(1887-1924)字以祀,湖南慈利人,
陆军中将师长
❷ 清朝为什么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因有种种缺点,种种流弊,自该随时变通,但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不可不说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1955年,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又说:“无论如何,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又且由唐迄清绵历了一千年以上的长时期。中间递有改革,递有演变,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这决不是偶然的。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上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可诧怪的事。”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和价值观、思想文化的变革以及对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运行方式的强大冲击,由此还造成了学堂学生的革命化和传统士绅的转变以及社会形态的松动和变革,这一系列变化使传统的社会关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批前社会中坚,知识分子被推到社会边缘,生计无着。废除科举制破坏了国家吸收和垄断精英士子的渠道,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流失和权力对读书人的失控。而且,一些人突然失去了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指望,多年奋斗的道路被突然打断,一时想不出别的出路,因而对现实产生了严重不满。他们本来一心一意要攀宫折桂效忠王朝,却突然被无情抛弃,他们的前途失掉了保障,成了最不安定的社会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科举制的废除不仅使清王朝失掉了本来的支持者,还把他们转化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大批因废除科举而自杀的读书人。
雪上加霜的是,清政府同时又同时编练新军,大批走投无路的旧知识分子被军队吸收,1905年新军在黄陂募兵,入伍的96人中有12个廪生,24个秀才,还有更多的童生。吸收了如此众多对现实严重不满的旧知识分子军队就象一个大火药桶。
科举即废,朝廷失去了官僚体制自身的再造功能,朝野官民之间制度化的流通与平衡机制被破坏了,有志之士仕进无门,穷途末路之下,即使不造反,也为革命准备了社会心理基础,彷徨、怨愤、绝望,社会失序,人心离散,有登高一呼者,难免应者云集。人们常奇怪大清江山如此脆弱,辛亥革命如此轻易,实际上废停科举已经抽去了清帝国大厦的拱顶石,革命只需轻轻一触,整个大厦便瞬间坍塌。
❸ 田姓的起源是什么田姓祖先是谁
田姓始祖:田完(陈完)
田姓源出有:
1.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田仆上士十有二人。”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
在田正、田畯、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正氏、田畯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姚姓与妫姓, 舜帝有虞氏后裔,此为汉族田姓的大源流。
出自虞舜(姚重华)之后齐国官吏妫完(田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舜帝以姚为姓,其后子孙即以父姓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出于姚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
4.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
在许田之管理吏员、仆役中,有以其职责所在为姓氏者,称许田氏,其后裔子孙后引衍为单姓田氏、许氏等,该支田氏古音读作diàn(ㄉㄧㄢˋ),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妫陈之田无任何关联。
5.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桑田,是西周时期虢国之邑,因盛产桑蚕和丝纺织业发达而著称,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北部地区,其地在史籍《左传·僖公二年》中有记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虢地。”
虢国灭亡后,其地尽归强晋版图。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桑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桑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6.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杨倞注引《世本》记载:“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田公它成,是楚平王熊弃疾(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的支庶孙,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7.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史籍《左传·成公六年》中记载:“晋迁于新田。”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新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世代相传至今。
8.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明朝初年,有一著名的辅佐明惠帝(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黄湜,因他提出了废削诸藩之权,引发了靖难之祸。黄湜,公元1350~1402年,字子澄,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
黄湜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他的儿子黄彦修为避祸改名换姓为田终,隐居在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世代沿袭称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3)清朝黄陂籍进士名单扩展阅读
历史名人
1.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
2.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
3.唐肃宗时将田穰苴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田穰苴为横山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4.田单,战国时期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战国名将。乐毅伐齐,齐国岌岌可危,只存二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乐毅而复国。
5.田因齐,战国时齐国开明国君,史称威王。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招纳学者,百家争鸣,便齐国极一时之盛。
6.田赞,战国时期齐国大夫,他因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去拜见楚王而被记载于《吕氏春秋》。因讥讽楚王楚王穷兵默武而出名。
7.田文,战国时齐国名臣,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君子”之一。
8.田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9.田忌,战国时期齐国人,因以“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的完美战术赛过齐王,因而被人赞不绝口,名亦留青史。
❹ 历史以来万姓有谁做官
万 脩:茂陵人,东汉名将。光武帝时历任信都令、偏将军等职,因功封槐里侯内,为云台二十八将之容一。
万 胜:元黄陂(今属湖北)人,初从明玉珍起义,后任玉珍所建夏政权之司马,因功升右丞相。玉珍去世后,万胜被珍子明昭矫旨缢杀。 (这个是造反的官,不知道算不算?)
万 表:定远(今属安徽省)人,明正德年间武进士,通经术,熟知先朝典故,为明代武臣通儒之佼佼者,历迁南京大校场坐营、漕运参将、南京锦衣卫佥书、广东副总兵、左军都督、漕运总兵、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事。著述甚丰,有《海寇议》、《万氏家钞济世良方》、《灼艾集》等。
万安国:代(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人,北魏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封安城王。
万承纪:江西省南昌人,清代著名画家,官至河南同知加知府衔。
万家宝:笔名曹禺,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现代史上杰出的文艺家、戏剧作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国家机关正部长级待遇。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❺ 涂氏家族的辈份怎么排
江西南昌涂氏字辈:“智正万明金赋祖纯言文玉大天章”。
江西南昌涂氏字辈:“启仕世家名主汉唐运纪平阳盛怀”。
江西横江涂氏字辈:“日应孔孟怀,继序传宗远”。
江西九江涂氏字辈:“锡履钟居献,逢昭我令宜。祈承登毓茂,若启本为昌“。
湖北大悟涂氏一支字辈:“文凤士奇昌品学居上邦朝廷启大运”。
湖北仙桃涂氏一支字辈:“运纪平阳盛怀襄济禹功品隆金暨玉业焕北兼东公爵唐膺厚侯封晋锡崇桂坊增甲第翊赞景仁风”。
湖北仙桃涂氏一支字辈:“大振家生胜”。
湖北恩施涂氏一支字辈:“怀尚玉世相元正兴国长永承先祖德远启明道光发荣文士盛大振家声昌万年才学广代隆开忠良同登仁善美宗莲贵庭芳。
湖北恩施涂氏一支字辈:“世正光宗德仁孝启贤良”。
湖北荆门涂氏字辈:“士之汝邦大正宗光文学必芳应世永昌正大光乐山明世修家孝为先文运必宏启德泽应远传”。
湖北天门涂氏字辈:“德孔修明远克绍在俊良”。
湖北鄂城涂氏字辈:“家声克振贻泽延名功扬”。
湖北荆州涂氏字辈:“家声忠厚远行本孝慈芳守正承先德嗣贤善自彰”。
湖北松滋涂氏字辈:“应启斯国正义洪开祖隐光庭元相必再”。
湖北潜江涂氏字辈:“怀仁守义立柱臣(栋)梁功高德大永保家乡”。
湖北孝感涂氏字辈:“鸿才达用修齐治平贻谋远招祖耀宗荣克勤继述蔚起英贤普徵人瑞基绪长适宽合孝友启后养廉善以为谊昌吉永绵”。
湖北武汉涂氏字辈:“文章华国家道德允光崇建业存大仕英轩仪须隆”。
贵州遵义涂氏字辈:“智正万明金赋祖纯言文玉大天章德艺双全家兴盛世代忠良永吉昌”。
贵州罗甸涂氏字辈:“村胜首春文世大会正国天兴朝玉坤万华金光开仕举佳培元德永彰仁”。
贵州清镇涂氏字辈:“学永绍宗祖人文广大廷”
贵州开阳涂氏字辈:“应时方德山大输学士钟文明著书本仁超俊英”。
贵州修文涂氏字辈:“应正涂廷发大汗明德光宗孝传家远诗书永久长”。
贵州绶阳涂氏字辈:“尚世常孟生学怀天家正文光开大志齐乡永长春”
贵州息烽涂氏字辈:“应正涂连发大启明德光宗孝传家远诗书永久长”。
贵州印江涂氏字辈:“应国太明世当今显四时朝廷丁禄爵文武衍宗支”。
河南南阳涂氏字辈:“辛兴克保源远流长”。
河南项城涂氏字辈:“聚大营兴家帮弘祖业兆瑞祥”。
河南正阳涂氏字辈:“从善心田广存仁福履长诗书继祖德家运乃其昌”。
四川荣县玉皇堂涂氏一支字辈:“国应云芝学相芳长德兴仁裕可正朝纲承传宗贵壮本弘基广启贤良永吉祥顺”。
四川开县涂氏字辈:“祥代远华新”。
四川营山涂氏字辈:“来永远德昌光明显大良朝中伦友习邦各勤诸常”。
福建漳浦涂氏字辈:“锡履钟居献给逢昭我令宜世序相传远鸿章启运昌”。
江苏六合涂氏字辈:“正大广明清”。
安徽六安涂氏一支字辈:“万来福仁贵永子德荣华远年长富教学道期时习儒修必友成崇文光盛治秉礼建芳名端正兴邦彦贤良瑞世英应居元相位安国大家声”。
四川青神县涂氏一支字辈:“学德意伦晋加修广登俊”。
广西柳州涂氏:“光庭芳显世善鸡庆龙昌”。
云南丽江涂氏:“永长石是承朝奉国之大明耀万寿齐天正应思学”。
江西省赣州宁都涂氏字辈:“于邑上老钦承房字辈:钦仰宏起光,祖佳会肇(同“兆”)国(原“兴”),英才佐治平,君伦程泰志,礼仪著芳声”。
(5)清朝黄陂籍进士名单扩展阅读
涂氏名人:
1、涂凤书,清末民国官吏。字子厚,名起敦,四川云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内阁中书。三十二年任黑龙江龙江府知府。宣统三年(1911),升任黑龙江提学使司提学使。
2、涂景涛,清臣,字子衡,湖南长沙人。光绪乙亥(1875)举人。二十四年(1898)任金州厅(辽宁金县)海防同知。翌年被清廷任为“专派委员”,与沙俄官员履勘辽东半岛南部俄国租界,订立专条。
3、涂胜桥,中国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曾入选中国国家队。先后效力于湖北武钢队、前卫寰岛队、广州松日队,现已退役。
4、涂松岩,1976年10月6日出生于北京,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4级本科。2006年在电视剧《双面胶》饰演角色李亚平,2008年电视剧《房奴》饰演谢千里。
5、涂凌,10月25日出生于浙江武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1996年参演年代剧《上海探戈》,开始电视剧拍摄。2004年主演剧情片《激情燃烧的岁月3》。
❻ 余姓从古这今当官有那些
余善(?-前110年),即东越王或东越武帝,是闽越国历史上的一位君主,公元前135年至前110年在位。
余祭(?—前544年),春秋时期吴国君主,为寿梦之子,诸樊之弟。前548年,诸樊去世,他继承了王位,在位时间5年(前548年─前544年),元年为前547年。
余眛(?─前527年),余祭之弟。前544年五月,余祭去世,他继承了王位,在位时间17年(前543年─前527年,史记作前530年─前527年,此处从《左传》)。
余昭元
字君章,生于东汉三国时的中后期,魏国人;卒年不清,大约在西晋惠帝时。其先祖在东汉为官。余昭元骁勇善战,他东征西伐,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武帝司马炎封镇海大将军。昭元公为司马氏夺取曹魏江山,统一全国,建立西晋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敕赐姓佘。是佘姓公认的得姓始祖之一。
余良
长茅余氏始祖。良公,字宁仲,约生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甲戌,卒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壬子,享年九旬有八,唐敬宗宝历丙午进士,初任分林县宰,德政彪炳,转迁洪州刺史,理狱辄活数千人,封工部侍郎,后封工部尚书未任。宋时又赠刑、礼二部尚书。余氏后人多杰出,“两门六太守,四代十尚书”,“九子同登龙虎榜”等成为余氏美谈。
余阙: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监察御史(先祖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属甘肃省),曾任都元帅(正一品),与红巾军相拒数年,著有《青阳集》。
余深
(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期罗源人,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一生两次封相。明朝的《大明一统志》就将他列入“人物传”中,并称其忠谏。
余端礼
(1135~1201)衢州龙游(今浙江省衢县)人,南宋宰相。事见《诚斋集》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余有丁(1526~1584) 。
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明朝嘉靖时期三大首辅之一(即宰相)。
余天赐,昌国县甬东村监桥(今浙江省舟山市城关镇蓬莱新村)人,嘉熙二年(1238)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嘉熙四年又授资政殿学士,后又被封为奉化郡公。淳佑元年(1241),授资政殿大学士,知庆元府(今宁波)。是年十二月病卒,赠少师,谥忠惠。其弟余天任官至兵部尚书。
余子俊(1428-1489),余祥子。字士英,明代官吏,青神(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人,在部十年以廉洁奉公称。苦筑延绥长城,当地民众永远铭记。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卒于任上,“御赐祭葬,谥肃敏”。
余正健,字乾行,号惕斋,赐号孝白。康熙五十五年二月擢顺天府尹,同年十月又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相当于现在部级)兼顺天府尹。人称其“于卑职无所狎,于权贵无所贬”。康熙皇帝曾多次御旨赐以《古文渊鉴》、“松花石砚”等物,雍正元年(1723年)御赐余正健为“天下师表”;士臣赞其“和而不流,清而不刻”。
余靖
(1000~1064)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工部尚书,加集贤院学士。他以敢直言著称,在宋仁宗天圣年间,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著有《五溪集》。后来,广州设有一座“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
余玠(?~1253)字义夫,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侨居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东北),南宋著名军事家,将领。官至兵部尚书,拜资政殿学士,宋淳祐九年(1249年)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宝佑元年(1253),七月,突然死去。余玠死后,宋理宗辍朝,特赠五官。余玠领导的抗蒙山城防御体系特别是钓鱼城堡垒,成功阻止蒙军第3次西征,使宋室延续20余年,缓解了蒙军对欧、亚、非等的威胁,在世界史上占据重要一页。
余国柱,字两石,清朝一代名臣,正一品衔。湖北大冶人,顺治九年进士,康熙年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明初废丞相制度)
余煌
字武贞,号公逊,生于明神宗戊子年十月十七日辰时,中天启辛酉科乡试二十二名,天启五年(1625年)成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明末状元,南明鲁王政权的兵部尚书,绍兴著名乡贤。
余懃
(681-753年)字南涧,江西余干大慈南乡(今余干古埠南塘村)人。历任节度使、左厢兵马使、持节刺史、工部尚书兼御使大夫,最后勋封上柱国。
余日清(?-1915)
近代台湾人民抗日首领。台湾阿缑(今台湾屏东位高雄东)人。
余朝贵(1835~1904),亦名鼎臣。黄冈余家楼(今属武汉新洲区)人。清廷赐以“劲勇巴图鲁”称号。1897年8月,任从一品提督总兵官。
余象斗
(生卒年不详)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经他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怀
(1616~1696)福建省莆田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诗文为王士祯等推许,有《味外轩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词》及笔记《板桥杂记》。
余三胜
湖北省罗田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余三胜的后人里,其子余紫云是著名的旦角,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其孙余叔岩是著名的老生,并积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世称“余派”。
余栋臣
(1851~1912)重庆市大足区人,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两次在四川举行反帝起义,焚教堂,打击反动教士,影响30余县,震动朝野。
余洪元
生于1875年,卒于1937年(又一说生卒年为1876-1938),又名金保,字丹圃,祖籍湖北咸宁,长于沙市。著名汉剧艺术大师、“余派”老生的创始人。被汉剧界同行与观众尊为“汉剧泰斗”,“汉剧大师”。他一生未纳徒传授,然“余派”表演艺术影响深远,至今仍被视为汉剧老生正宗。
余日章David Z.T.Yui
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基督教领袖,男(1882-1936.1),籍贯湖北蒲圻(今湖北咸宁赤壁市),生于武昌(属武汉市)。天下第一首革命歌曲的作曲者,中国最早 “红十字会”组织的创立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的启蒙老师,蒋介石与宋美龄的证婚人。
当代
余秋里(1914-1999)江西省吉安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央军委原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余汉谋(1896—1981),字幄奇,汉族,广东高要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曾任陆军总司令。最后官至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一级陆军上将。曾被选为国民党第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余欣荣,男,汉族,1959年6月生,江西樟树人,2012年3月起任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任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农业部党校校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六大 、十七大代表、中共十八大代表,2012年11月14日当选为中共十八届中纪委委员。
余光中(1928-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重九日余氏生于南京。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现居住台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余立金(1913-1978)湖北省大冶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余连发。1916年11月14日授陆军中将衔。1937年7月抗战爆发,余连发一直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1944年2月2日,国民政府追晋余连发为陆军一级上将。
余禄庆(1905-1998),山东省诸城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空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空军二级上将。
余伯泉 (1910年-1982年) 广东台山人。国民政府军二级上将。历任陆军军职,累升至军长,“副参谋总长”、“参军长”、“三军大学校长”等职。
余连发,字雪暄,1947年生。2000年5月任马英九“总统府”侍卫长,同年6月28日晋升中将军衔。2002年2月,任“宪兵司令部总司令”;2006年6月1日,任“后备司令部司令”。
余锦源(1904—1951)生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四川金堂人,字汇渊、汇泉,国民党中将。国民党第72军(辖第34师、第233师)军长。
余述生,(公元1915~1993年),又名余淑慎,湖北麻城人,后出生地划拨河南省新县,又叫新县人,不过和许世友上将同样,一直都称自己是湖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陆军少将。
余光茂,1915年10月生于江西崇义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余品轩(1906—1981),1906年生,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余非(1912—2001)又名余镜波。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余天云(1906—1936),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3年7月,任红三十军军长,是当时最年轻的红军军级将领。主要成就参加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加巩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战功显赫。
余庆鳌(1867年5月5日-1925年5月12日),名序琳,字步升。 清末民初枪炮制造专家。民国陆军少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人。
余潜,新四军老战士、开国少将。
余明(1914—1990)原名余嗣明。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四冲人(原河南省固始县金家寨保人)。开国少将。
余家菊(1898~1976),字景陶、又字子渊,湖北黄陂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央研究院院士。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乡村教育的倡行者和理论构建者,而且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军事训练的最初提倡者,对儿童教育及儿童心理、义务教育、民族教育及国家主义教育等,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或主张。
余传韬(1928年6月27日- ),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湖北黄陂人。加州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曾在台湾地区任“教育部”技职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常务次长、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亚太科技协会理事长等职。
余斌,1964年8月生,湖北省京山县人。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厅级),研究员.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余泽兰(1899—1956),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大学的化学教育工作,编译了大量教材,培育了大批人才。他从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化学拓展到实用技术领域,在农业化学、食品化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余思远,男,教授职称,研究生学位,国际知名的集成光子学专家,曾担任过欧盟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余思远是单片集成有源高速光开关阵列器件的开拓者之一。余思远是具有国际领导地位的微环半导体激光器(SRL)专家。余思远参与首创了世界第一例集成量子光学门,与JLO'Brien等人合作研制了此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器件。
余伯阳.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药复方研究室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❼ 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谁
一、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知县刘昌绪。主持编修《黄陂县志》。
二、简介:
黄陂区(Huangpi),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陂区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
黄陂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2016年,户籍人口113.28万人。黄陂是武汉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区,是长江新城和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下辖15个街道、1乡、1场、3个开发区。
黄陂是一座有4400年筑城史、1800余年建置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拥有盘龙城,木兰文化,二程、辛亥首义四大文化名片。黄陂是湖北省第一台乡,第二侨乡,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超过30万人。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武汉之肺。
❽ 黄陂的将军有哪些
黄陂区的将军有:蓝天蔚、胡龙骧、蔡济民、应龙翔、吴醒汉等。
1、蓝天蔚
蓝天蔚(1878—1921),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民主革命家,湖北武汉人。
1907年4月,蓝天蔚赴奉天,在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手下任职。
中华民国成立后,蓝天蔚加入黎元洪领导的民社,疏远掌握大权的袁世凯。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1914年被投入监狱,经参谋次长陈宧斡旋而获释放。
1921年5月,为响应孙中山北伐,在湖北省组织鄂西联军。1922年1月,遭孙传芳击败,退避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被四川军阀但懋辛逮捕。准备押送重庆时,蓝天蔚开枪自杀成仁。
2、胡龙骧
胡龙骧(1888--?),字百城,湖北黄陂人。早年毕业于湖北将牟学堂,后任黎元洪第二十一混成协四十标队官,1909年9月毕业于军咨府军官学堂(陆军大学前身),曾任教练所总办,车站司令官,参谋本部第三局局长,1913年10月任陆军大学堂首任校长。1922年任将军府将军,授陆军中将衔。
3、蔡济民
蔡济民(1886—1919),原名国桢,字香圃、幼襄。湖北黄陂人。少通经史,善诗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入湖北新军,后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不久,任陆军第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排长等职。
1917年被孙中山任命为护法军政府鄂军总司令。1919年1月28日在利川被川军方化南杀害。1922年黎元洪总统特追赠其为陆军上将。1927年湖北省政府公葬于武昌伏虎山。
4、应龙翔
应龙翔(1877--1948),字云从,湖北黄陂人,早年入湖北新军当兵,1899年由张之洞选派留学日本,入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1903年11月回湖北,任湖北将弁学堂教官,1904年调赴北京任练兵处军政司器械科监督,后任陆军部科长、一等咨议官。
1911年5月任河南陆军第29混成协统领,赏陆军协都统衔,旋因密谋河南革命,被河南巡抚撤职。
5、吴醒汉
吴醒汉(1883—1938),1883年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栖凤村解家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指挥武昌起义当夜战斗的两名司令部领导成员之一,也是起义成功后军政府谋略处与集贤馆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有“首义金刚”之誉。
吴醒汉将军历任湖北军政府军务司副司长、军备司司长、战时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都督府参谋长兼护军司令、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黎元洪大总统府顾问、孙中山大总统府参军、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等职,民国初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1938年8月18日在黄陂病逝。
❾ 湖北籍的开国将军都有谁
湖北籍将军:
元帅(1名)
林彪(黄冈)
大将(2名)
徐海东(黄陂今属大悟)、王树声(麻城)
上将(14名)
韩先楚(黄安今红安)、王平(阳新)、郭天民(黄安今红安)、周纯全(黄安今红安)、陈再道(麻城)、王宏坤(麻城)、刘震(孝感)、陈锡联(黄安今红安)、陈士榘(荆门)、王新亭(孝感)、黄永胜(咸宁)、贺炳炎(松滋)、谢富治(黄安今红安)、王建安(黄安今红安)(1956年授上将)
中将(32名)
王必成(麻城)、王近山(黄安今红安)、王尚荣(石首)、田维扬(枣阳)、成钧(石首)、刘飞(黄安今红安)、刘昌毅(黄安今红安)、杜义德(黄陂)、杨秀山(沔阳今仙桃)、李天焕(黄安今红安)、李成芳(麻城)、吴先恩(黄安今红安)、余立金(大冶)、张才千(麻城)、张天云(黄安今红安)、张仁初(黄安今红安)、陈康(广济今武洞)、陈庆先(黄陂)、周希汉(麻城)、周志坚(礼山今大悟)、胡奇才(黄安今红安)、饶正锡(钟祥)、秦基伟(黄安今红安)、聂凤智(礼山今大悟)、顿星云(石首)、徐深吉(黄安今红安)、徐斌洲(黄安今红安)、黄新廷(沔阳今洪湖)、韩伟(黄陂)、程世才(大悟)、鲍先志(麻城)、詹才芳(黄安今红安)、
少将(187名)
1.1955年(124名)
丁先国(麻城)、万振西(汉川)、马龙(大冶)、马忠全(黄安今红安)、王义勋(阳新)、王全国(沔阳今仙桃)、王诚汉(黄安今红安)、王绍南(天门)、王政柱(麻城)、邓岳(麻城)、邓少东(大悟)、石志本(大悟)、邓家泰(荆门)、甘思和(黄安今红安)、石忠汉(孝感)、帅荣(黄梅)、叶建民(大悟)、卢南樵(孝感)、田厚义(大悟)、史可全(天门)、乔信明(大冶)、朱火华(麻城)、朱声达(江陵)、伍瑞卿(大悟)、刘何(大悟)、刘少卿(黄冈)、刘华清(大悟)、刘振国(孝感)、刘清明(汉川)、刘福胜(黄安今红安)、阮贤榜(通山)、孙光(大悟)、杜国平(广济今武洞)、严光(大悟)、李人林(天门)、李少元(英山)、李文清(松滋)、李书茂(沔阳今仙桃)、李世焱(黄安今红安)、李庆柳(麻城)、李国良(荆门)、杨焕民(孝感)、吴林焕(大悟)、吴嘉民(阳新)、何光宇(大悟)、何济林(沔阳今仙桃)、何辉燕(大悟)、何德庆(黄安今红安)、邹国厚(黄安今红安)、闵学胜(黄安今红安)、况玉纯(黄安今红安)、汪克明(阳新)、汪洪清(汉阳今蔡甸)、宋庆生(天门)、张广才(黄陂)、张汉丞(麻城)、张秀龙(沔阳今仙桃)、张国传(大悟)、张宗胜(大悟)、张春森(广济今武洞)、张培荣(麻城)、张竭诚(黄安今红安)、张潮夫(大悟)、陈文彪(汉川)、陈华堂(天门)、陈金钰(广济今武洞)、陈美藻(黄安今红安)、陈福初(黄陂)、范忠祥(天门)、罗应怀(黄安今红安)、罗坤山(沔阳今仙桃)、金世柏(黄安今红安)、金绍山(大悟)、周长庚(石首)、周世忠(黄安今红安)、周纯麟(麻城)、周明国(大悟)、周学义(黄梅)、郑国仲(黄安今红安)、胡大荣(黄梅)、胡正平(黄安今红安)、胡定千(孝感)、查国桢(蕲春)、赵文进(大悟)、赵正洪(黄梅)、赵国泰(崇阳)、祝世凤(麻城)、胥治中(石首)、姚运良(大悟)、贺健(黄安今红安)、袁克服(黄安今红安)、袁学凯(黄陂)、夏耀堂(石首)、徐其孝(麻城)、徐绍华(黄安今红安)、高志荣(麻城)、黄立清(大悟)、黄忠学(天门)、韩卫民(黄安今红安)、韩东山(大悟)、喻新华(麻城)、程悦长(黄安今红安)、傅传作(石首)、童陆生(黄陂)、曾祥煌(潜江)、谢正荣(黄安今红安)、谢甫生(大悟)、蓝侨(广济今武洞)、雷震(黄陂)、雷绍康(大悟)、廖述云(石首)、谭友林(江陵)、熊伯涛(黄陂)、熊应堂(黄安今红安)、黎化南(长阳)、黎锡福(黄安今红安)、樊哲祥(公安)、颜东山(大悟)、薛少卿(监利)、魏天禄(天门)、江腾蛟(黄安今红安)、唐金龙(汉川)、萧永正(麻城)、程儒珍(黄安今红安)
2.1960~1965年(63名)
王万金(沔阳今仙桃)、方明胜(黄陂)、方毅华(大悟)、叶超(黄陂)、卢燕秋(黄安今红安)、冯仁恩(麻城)、宁贤文(大悟)、吕作松(阳新)、邓可运(大悟)、朱玉学(麻城)、朱玉庭(巴东)、朱直光(阳新)、刘林(沔阳今仙桃)、江波(黄安今红安)、江鸿海(麻城)、祁开仁(武昌今江夏)、阮汉清(通山)、苏宏道(江陵)、别祖后(天门)、吴杰(大悟)、吴子杰(天门)、吴永光(大悟)、吴振挺(黄安今红安)、汪运祖(黄安今红安)、李长如(大悟)、李大清(黄陂)、李定灼(黄安今红安)、李国良(天门)、杨虎臣(天门)、张天恕(黄安今红安)、张志勇(黄安今红安)、张贤良(公安)、张树才(黄冈)、陈炎清(黄安今红安)、范保顺(天门)、罗厚福(黄安今红安)、周家美(潜江)、郑友生(孝感)、郑本炎(大悟)、赵复兴(沔阳今仙桃)、赵炳伦(麻城)、赵鹤亭(黄安今红安)、贺俊侦(阳新)、秦光远(黄安今红安)、耿锡祥(黄安今红安)、袁彬(麻城)、席舒民(大悟)、唐凯(黄陂)、涂锡道(黄安今红安)、梅盛伟(阳新)、龚兴业(荆门)、彭方复(阳新)、董志常(大悟)、董家龙(荆门)、程启文(黄安今红安)、詹少联(黄安今红安)、颜青云(汉川)、戴克明(黄安今红安)、戴克林(黄安今红安)、殷国洪(黄安今红安)、殷承祯(崇阳)、高林(大悟)、魏国运(监利)
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湖北籍获军衔、警衔有:
上将(9名)
刘华清(大悟1988年)、秦基伟(黄安今红安1988年)、王诚汉(黄安今红安1988年)、杨德清(应城1996年)、赵可铭(武汉1997年)、刘冬冬(武汉1998年)、喻林祥(应城2002年)、刘精松(石首1988年)、杨国屏(钟祥1993年)
中将(22名)
傅奎清(英山原属安徽1988年)、曾幼诚(武汉1988年)、邵农(武昌今江夏1990年)、杨正刚(郧县1993年)、邹永钊(麻城1993年)、郭锡章(广济今武洞1993年)、何道泉(黄陂1994年)、程建宁(广水1995年)、董良驹(鄂州1996年)、朱曙光(江陵1997年)、陈达植(武汉1997年)、罗友礼(鄂州1997年)、高文远(黄陂1997年)、朱永清(随州1999年)、熊自仁(监利2000年)、邱衍汉(天门2002年)、张诗明(荆州2002年)、孔瑛(武洞2003年)、叶爱群(大悟2003年)、张孝忠(应城2003年)、范晓光(阳新2005年)、江建曾(红安2006年)
其中1955年与1988年都获得将军军衔的有3名
秦基伟1955年中将1988年上将
刘华清1955年少将1988年上将
王诚汉1955年少将1988年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