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楚剧,戏曲
楚剧旧称“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剧”。流行于湖北,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在黄陂、孝感一带的竹马、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的“哦呵腔”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原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1920年进入武汉后,受到汉剧、京剧的影响,逐步发展提高,1923年改为丝弦伴奏。解放后,音乐上有所革新,丰富了板式,发展了“小调”,吸收了“高腔”,形成了“迓腔”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葛麻》、《百日缘》、《泼粥》、《狱卒平冤》和现代剧《双教子》、《追报表》等影响较大。
❷ 楚剧是哪里的
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荆州、咸宁、宜昌、黄石七地市四十余县。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详细请参考:http://ke..com/view/51587.htm
❸ 武汉楚剧演员周平阶
楚剧是由鄂东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的语言、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其形成初期,只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故又俗称“灯戏”,后来逐渐出现农闲时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最早的戏班是光绪年间黄陂彭家冲的艾九爹和黄陂横店张面糊筹组的两个戏班。当时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儿]、[探亲家]等小调。一个戏班七八个人,常演剧目也不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原在农村演出的戏班开始进入汉口附近的沙口、水口两镇,在茶园清唱,两年之后(1902年)首先进入汉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园,开创了楚剧进入城市演出的历史。 辛亥革命后,戏园开始在租界内出现。最先演唱黄孝花鼓戏的租界戏园有四海升平楼、共和升平楼、玉壶春等,座位均有千人以上。最受欢迎的演员有小宝宝(花旦,后改名江秋屏)、小官宝(旦角,后改名李百川)和小双红(花旦兼小生)。常演剧目为《蔡鸣凤辞店》、《张德和辞店》、《胡彦昌辞店》和《云楼会》、《花楼会》、《东楼会》、《西楼会》等。 黄孝花鼓戏由农村步入城市演出是其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为适应城市观众观赏要求,黄孝花鼓戏广泛吸收移植本地其他剧种的剧目来充实自己;从演单边戏、小戏、折戏,转为演出故事连贯、情节曲折、有头有尾的本戏和连台本戏,如《合同记》、《卖花记》、《打龙袍》、《蝴蝶杯》等。1923年,汉剧盲琴师严少臣将原先的人声帮腔改为胡琴伴奏,获得成功。此举对打锣腔系剧种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对其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此后二十余年里,黄孝花鼓戏的演出逐渐扩大到邻近武汉的一些县城,并逐步取代了各地原先流行的花鼓戏剧种。 1926年黄孝花鼓戏以“楚剧进化社”的名义加入湖北剧学总会,并正式定名为“楚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楚剧在李之龙等人的帮助下,开办了楚剧演员训练班,整理、改编并演出了《尼姑思凡》、《汲水》、《费公智自杀》、《南归》、《父之回家》等剧目。1927年国共分裂后,楚剧被赶回租界演出。六十九个楚剧剧目和五家楚剧戏园遭查禁,七十二名楚剧演员也被逮捕,楚剧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抗日战争爆发后,楚剧艺人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组成多个抗敌流动宣传队奔赴大后方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岳飞的母亲》、《杀宫》、《新天河配》等。同时,一部分楚剧艺人参加了活跃于鄂豫皖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楚剧队,他们编演了《法场风波》、《赶杀记》、《反共害民记》、《长沙沦陷记》、《白玉明回家》等一批剧目,对团结、教育、鼓舞抗战军民、瓦解敌人起了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楚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先后成立了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和一批县级专业剧团。楚剧流行地区也扩大到鄂中、鄂北和鄂东南的大部分地区。 《葛麻》一剧在1952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还将该剧摄制成黑白影片。此外,《赶会》、《吴天寿观书》、《打豆腐》、《白扇记》、《杨绊讨亲》等一批剧目被拍成资料片。创作、改编了现代题材和历史题材剧目《刘介梅》、《夺佃》、《双教子》、《追报记》、《桃花扇》、《太平天国》、《甲午海战》;移植了一批现代题材的剧目,如《白毛女》、《刘胡兰》、《罗汉钱》、《李双双》、《夺印》、《两兄弟》、《江姐》、《沙家浜》等。其中《刘介梅》于1958年被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黑白影片;《双教子》于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追报记》于197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❹ 楚剧的介绍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回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答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❺ 楚剧是地方戏曲的奇葩吗
湖北古称为“楚”,楚天楚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诞生了2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在文化历史悠长的荆楚大地上,一直活跃着众多的艺术剧种,楚剧就是楚苑艺坛一枝独秀的奇葩。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
其形成初期,只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故又俗称“灯戏”,后来逐渐出现农闲时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10地市50余个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楚剧的历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的1850年以前。1850年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卷描述:
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
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
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戏即为楚剧。
最早的戏班是光绪年间黄陂的艾九爹和黄陂横店张面糊筹组的两个戏班。当时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儿”、“探亲家”等小调。一个戏班七八个人,常演剧目也不多。
1900年,原在农村演出的戏班开始进入汉口附近的沙口、水口两镇,在茶园清唱,两年之后首先进入汉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园,开创了楚剧进入城市演出的历史。
楚剧腔调分为板腔、小调、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应山腔、四平、十枝梅等。
小调有《十绣调》、《麻城调》、《讨学钱》、《卖棉纱》等曲牌,高腔有《锁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
楚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钹、大小锣等。
楚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丑三类,其他行当也由生、旦、丑演员兼演。楚剧表演讲究贴切自然,运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
迓腔是楚剧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4种。
其中,男腔粗犷简朴,女腔委婉柔和,悲腔深沉哀怨,西皮腔质朴刚劲。迓腔的节奏灵活多变,既可叙事,又能抒情,运用广泛,表现力强。
悲腔只有女腔,为宫徵交替调式。其曲调凄楚婉转,长于表现悲伤凄凉的情感。仙腔为徵、商交替调式,其曲调或委婉凄楚、如泣如诉,或激烈奔放、悲情满怀,擅长表达激昂悲愤的情绪。
早期演出仅为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小生和胡子生,进入汉口演出后行当角色开始增加,出现正旦、小旦、花旦、老旦、窑旦、小生、老生、丑、花脸诸行当。
楚剧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创作演出了歌颂正义、抨击邪恶的新剧目。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闻乐见。
湖北渔鼓,原称“沔阳渔鼓”,与楚剧、汉剧、花鼓戏合为湖北四大曲种,是湖北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
湖北曾有麻城渔鼓、长阳渔鼓、襄阳渔鼓、沔阳渔鼓等,自清末以来,多已衰微,唯鄂中的沔阳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
湖北渔鼓是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说的部分有散白、韵白之分。散白叙述故事情节,或模拟人物的声态语气;韵白有叙述及代言两种,讲究抑扬顿挫,伴以云板击节。
唱腔曲调主要由沔阳一带的《打麦歌》、《薅草锣鼓》等民歌曲调脱胎而来。
结合当地方言韵调,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
❻ 湖北戏剧的楚剧
是湖北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湖北楚剧之名源于汉剧前身楚调,剧目与表演吸收汉剧成份较多。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入选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楚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先后成立了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和一批县级专业剧团。全省尚有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大悟县楚剧团、广水市楚剧团、云梦县楚剧团、孝南区楚剧团、黄陂区楚剧团等15个楚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葛麻》一剧在1952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还将该剧摄制成黑白影片。此外,《赶会》、《吴天寿观书》、《打豆腐》、《白扇记》、《杨绊讨亲》等一批剧目被拍成资料片。创作、改编了现代题材和历史题材剧目《刘介梅》、《夺佃》、《双教子》、《追报记》、《桃花扇》、《太平天国》、《甲午海战》;移植了一批现代题材的剧目,如《白毛女》、《刘胡兰》、《罗汉钱》、《李双双》、《夺印》、《两兄弟》、《江姐》、《沙家浜》等。其中《刘介梅》于1958年被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黑白影片;《双教子》于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追报记》于197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❼ 有名气的楚剧有哪些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楚剧现存剧目约五百个,常演的有两百多个,吸收了京、汉大戏的剧目,既能演生活小戏、现代戏,又能演宫廷大戏和武戏,表现手段丰富多样。
楚剧的代表剧目有《四下河南》、《寻儿记》、《乔麦馍赶寿》、《狸猫换太子》、《九件衣》、《白扇记(乌金记)》、《秦香莲》等。
最早的戏班是光绪年间黄陂的艾九爹和黄陂横店张面糊筹组的两个戏班。常演剧目为《蔡鸣凤辞店》、《张德和辞店》、《胡彦昌辞店》和《云楼会》、《花楼会》、《东楼会》、《西楼会》等。
1927年前后,楚剧整理和创作了《思凡》《赶斋》《赖婚》《汲水》《董永卖身》《张朝忠》《小清官》《乌金记》等六十多个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楚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创作、改编了现代题材和历史题材剧目《刘介梅》、《夺佃》、《双教子》、《追报记》、《桃花扇》、《太平天国》、《甲午海战》;移植了一批现代题材的剧目,如《白毛女》、《刘胡兰》、《罗汉钱》、《李双双》、《夺印》、《两兄弟》、《江姐》、《沙家浜》等。
传统剧目中较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吊孝》《银屏公主》《赶斋》《杀狗惊妻》《三世仇》《吴汉杀妻》《蔡鸣凤辞店》《葛麻》《百日缘》《九件衣》《乌金记》《卖棉纱》《哑女告状》《白扇记》、《思凡》《赖婚》《汲水》《董永卖身》等。
现代整理的历史故事剧,如《血债血还》、《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国》、《不称心的女婿》、《狱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叶河》、《东方税官》等。
《葛麻》、《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被拍成戏曲艺术片。
《赶会》、《吴天寿观书》、《打豆腐》、《白扇记》、《杨绊讨亲》等一批剧目被拍成资料片。
《养命的儿子》、《彩凤搏鸦》、《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条河》、《三媳拜寿》、《三月茶香》、《回乡过年》等也荣获“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等国家级奖项。
❽ 楚剧的简介
楚剧是湖北地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剧目多反映民间故事和家庭生活,表演朴实,幽默。传统代表剧有《葛麻》《打豆腐》,《百日缘》等。
楚剧,是孝感的传统剧种,原名黄孝花鼓,也叫西路花鼓。 1926年 9月 10日,在湖北剧学总会开会时,由汉剧艺人傅心一提议,才正式定名为楚剧。
清代中叶,黄梅县紫云山、垄平山一带的茶农,习惯由一丑一旦踏着高跷歌唱,流传到黄陂、孝感后,乃改为平地演唱,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锣腔,到道光中期才演变成“黄陂腔、孝感调”的黄孝花鼓戏,演员也发展到“三小”,即小生、小旦和小丑。咸丰前后,孝感的花鼓戏开始进入汉口水陆码头一带演出,演出的剧目不多,只演少数生活折子戏,故有“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之说。浙江省余姚县人叶调元爱看戏,他看后有兴写了首《汉口竹枝词》:“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 1902
年
❾ 湖北传统楚剧的发源地
湖北黄陂和孝感
❿ 楚剧是哪儿的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荆州、咸宁、宜昌、黄石七地市四十余县。
溯源
根据艺人师承关系推算,黄孝花鼓戏的历史可追溯到1850年 楚剧
以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卷五中即有“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的描述。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戏即为黄孝花鼓。 楚剧是由鄂东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的语言、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其形成初期,只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故又俗称“灯戏”,后来逐渐出现农闲时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最早的戏班是光绪年间黄陂彭家冲的艾九爹和黄陂横店张面糊筹组的两个戏班。当时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儿]、[探亲家]等小调。一个戏班七八个人,常演剧目也不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原在农村演出的戏班开始进入汉口附近的沙口、水口两镇,在茶园清唱,两年之后(1902年)首先进入汉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园,开创了楚剧进入城市演出的历史。 辛亥革命后,戏园开始在租界内出现。最先演唱黄孝花鼓戏的租界戏园有《四海升平楼》、《共和升平楼》、《玉壶春》等,座位均有千人以上。最受欢迎的演员有小宝宝(花旦,后改名江秋屏)、小官宝(旦角,后改名李百川)和小双红(花旦兼小生)。常演剧目为《蔡鸣凤辞店》、《张德和辞店》、《胡彦昌辞店》和《云楼会》、《花楼会》、《东楼会》、《西楼会》等。 黄孝花鼓戏由农村步入城市 楚剧
演出是其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为适应城市观众观赏要求,黄孝花鼓戏广泛吸收移植本地其他剧种的剧目来充实自己;从演单边戏、小戏、折戏,转为演出故事连贯、情节曲折、有头有尾的本戏和连台本戏,如《合同记》、《卖花记》、《打龙袍》、《蝴蝶杯》等。1923年,汉剧盲琴师严少臣将原先的人声帮腔改为胡琴伴奏,获得成功。此举对打锣腔系剧种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对其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此后二十余年里,黄孝花鼓戏的演出逐渐扩大到邻近武汉的一些县城,并逐步取代了各地原先流行的花鼓戏剧种。 1922年,楚剧逐渐接受京、汉剧及文明戏的影响,演员和音乐工作者开始了分工,唱腔上创造了〔 楚剧
打腔〕和〔起腔〕等腔调,剧目也开始变单出戏为本戏,并采用一些京剧、汉剧的道具。1927年前后,楚剧整理和创作了《思凡》《赶斋》《赖婚》《汲水》《董永卖身》《张朝忠》《小清官》《乌金记》等六十多个剧目,《葛麻》是解放后享誉全国的楚剧剧目。近年编演了《虎将军》《中原突围》等。1923年,在陶古鹏、章炳炎、沈云陔等知名演员的努力下,黄孝花鼓由人声帮腔改为胡琴伴奏,获得成功,对打锣腔系剧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一二十年中,黄孝花鼓流行地区迅速扩大,以武汉、黄陂、孝感、黄冈等为中心扩大到鄂城、大冶、红安、麻城、云梦、应山、大悟、天门、沔阳等地,成为湖北的代表性剧种之一。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黄孝花鼓以“楚剧进化社”为名加入湖北剧学总会,正式定名为“楚剧”,并应聘进入由共产党员李之龙领导的血花世界演出,获得了在租界外公开演出的合法地位,并在李之龙、陶古鹏、王若愚等帮助和推动下,在提高演员素质、剧目质量及开展社会活动、团结艺人、艺术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成绩。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楚剧界参加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郭沫若、田汉等领导下,开展劳军、宣传、献金等义务演出活动。武汉沦陷后,由王若愚等带领,沈云陔等骨干演员参加的问艺二队辗转抵达重庆,转演重庆、沪县、内江等地,既宣传了楚剧,也对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所借鉴。抗日战争胜利返汉前,郭沫若赠送沈云陔条幅,以“铜琶铁板胜干戈”赞语肯定了问艺二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楚剧在李之龙等人的帮助下,开办了楚剧演员训练班,整理、改编并演出了《尼姑思凡》、《汲水》、《费公智自杀》、《南归》、《父之回家》等剧目。1927年国共分裂后,楚剧被赶回租界演出。六十九个楚剧剧目和五家楚剧戏园遭查禁,七十二名楚剧演员也被逮捕,楚剧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抗日战争爆发后,楚剧艺人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组成多个抗敌流动宣传队奔赴大后方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岳飞的母亲》、《杀宫》、《新天河配》等。同时,一部分楚剧艺人参加了活跃于鄂豫皖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楚剧队,他们编演了《法场风波》、《赶杀记》、《反共害民记》、《长沙沦陷记》、《白玉明回家》等一批剧目,对团结、教育、鼓舞抗战军民、瓦解敌人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