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介绍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由武汉市黄陂区的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四大景区组成。想看山,这里有国家地质公园、千年宗教名胜木兰山;想看森林,这里有幽谷美景、浪漫山水的国家森林公园木兰天池;想看草原,这里有华中唯一的草原风情景区木兰草原;想看花,木兰云雾山里有万亩杜鹃,木兰清凉寨景区有10万株野生樱花。2014年11月,湖北省武汉市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正式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贰』 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简介
大江大湖大武汉,好山好水好黄陂。武汉市黄陂区区长吴祖云在灵秀湖北“市长xie你游”活动中,向记者介绍,黄陂区已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景区群—“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黄陂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木兰八景: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清凉寨、木兰古门、锦里沟、木兰云雾山、农耕年华和大余湾等。配套黄陂旅游集散中心正式启用。 至2014年,黄陂有国家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及国家4A级景区3家(清凉寨、锦里沟、农耕年华),是全国4A级以上景区最密集区。黄陂区立足区情,抢抓机遇,着力把丰富的山水资源与文化品牌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旅游兴农富民战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行业主管、品牌主打”的“五主”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区向旅游强区、名区的蝶变。整个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已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2012年,全区接待游客803.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0.08亿元,全区5万农民先后吃上了旅游饭。此外,黄陂区另有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木兰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武汉第一漂天寨沟漂流、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汉口北旅游购物中心、武汉百联奥特莱斯购物广场等一大批差异化发展的旅游景区。黄陂已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智慧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强区”。旅游业也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
『叁』 黄陂区的文化
2014年,黄陂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省级14项、市级16项,区级61项。享有“楚剧之乡”、“泥塑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黄陂“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曲艺湖北大鼓、和戏曲楚剧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陂泥塑、黄陂民间彩词、高跷故事亭子、黄陂榨油技艺等14项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技艺黄陂三鲜等16项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木兰武术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80年代,黄陂区武术大家根据历史文献整理的木兰拳问世,被中国武术院正式确认为中国武术第130种拳种。
黄陂榨油技艺起于明嘉靖年间,在当地延续了400多年。已列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陂木版年画为民间画匠、雕刻匠、印刷匠纯手工工艺制品,作品产生于一匠多艺制作或多匠操作而成的简易家庭作坊。
黄陂泥塑:唐贞观年间,泥塑艺人即开始塑制寺庙、观中供奉的神像。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传统代表作。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是中国的雕塑之乡之一。
湖北大鼓起源于湖北黄陂,是一种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和黄冈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为“湖北大鼓”定名的鼓王王鸣乐先生就是黄陂人。半个多世纪以来,黄陂陆续走出了陈谦闻、张明智等几代湖北大鼓传人,把这种曲艺形式传承至今。2007年,黄陂的非遗项目“湖北大鼓”成功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楚剧是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称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西路花鼓戏。由民间划莲船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楚剧是湖北省代表性剧种之一,具有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等特色。演出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传统故事。楚剧重唱工,特别是传统折子戏,多为二唱到底,唱腔用迟腔,优美动听。百余年来,楚剧久盛不衰,造就了一批遐迩闻名的名演员。李品三、李小安、江秋屏等。 黄陂话即武汉市黄陂区方言。属鄂东楚语系统,历史悠久,直白易懂,为武汉市非物质遗产。
黄陂话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交界处,兼有两个官话区的特点,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41个韵母和6个声调,楚方言词遗存较多,保留了古汉语中古去声的声调特征。 2014年,黄陂举办木兰山登山节和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等导向性全民健身活动10项次,参加人数达18000余人。节庆活动丰富多彩,黄陂区还成功举办第四届木兰杜鹃花节、第14届木兰旅游文化节、第5届“汉交会”,首届武汉赏花节,木兰草原风筝节等活动。黄陂武湖建成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等。
玩灯流行于武汉黄陂区特有的叫法,玩灯在黄陂是指集“舞狮、舞龙、彩船、竹马、黄陂长堰走高、鱼灯、蚌壳精”等于一体的一种庙会。牌子锣鼓、墨龙灯、竹马、高跷故事亭子都为黄陂特色灯会形式。全区270个行政村976个自然湾,有龙灯525条、狮子970个、彩船45只。
僵狮子是一种流行于湖北的武汉黄陂和孝感两地一带元宵节的民俗活动,是一种舞狮的游狮活动,尤其以武汉黄陂的僵狮子最为有名。
木兰庙会,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木兰庙会的第一天。木兰庙会是木兰山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通常有十万香客游客参与庙会。
『肆』 木兰文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儿时读木兰辞时对木兰其人其事之史实,一片茫然。待五十年代初,有机会到武汉市属黄陂区(原为县)进行工作和探访,才蓦然间得知原来从幼就钦仰的女中豪杰木兰的故里就在黄陂。仔细踏访,黄陂的山山水水中,点布着巍巍的木兰山,山上有木兰殿;立新店有将军庙和木兰冢;北乡(双龙镇)有木兰故里;还有纪念性的木兰湖等等,编织成了一条斑澜多彩的木兰文化链。
史著如林的中国,关于木兰的载记虽语焉不详,但林林总总亦蔚为大观。关于木兰本事,最早的文字记载可推原到成于北魏,见于南朝陈代的《木兰辞》。至两宋时,收入《西文苑》、《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中。民国以来,成为中小学课文。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到黄陂,写下了韵味深沉、清丽动人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见《樊川文集》),诗中说的是木兰以女儿之身化妆男儿参加征战,在边塞上思归,还到明妃王昭君墓前(拂云堆,即今内蒙古之昭君墓青冢)去把酒。此诗成于唐会昌三年。《黄陂县志》载记:唐武宗会昌三年,杜牧游木兰山。此诗说明唐代时黄陂的木兰崇拜已经很盛,怪不得后来宋代名儒程大昌读了此诗后,在《演繁露》中,感慨系之:“观杜牧此诗,既有庙貌,又曾作女郎,则诚有其人矣,异哉!”这首诗是黄陂木兰事迹的最早记载。
近年来,黄陂区进行了扎实的史实、史料、史迹征集、研究工作,并由黄锂写成《花木兰将军三考》。他提出木兰是汉代人,家在黄陂。特别是史迹调查中,文中谈到黄陂双龙镇(今木兰山北之姚集镇大城潭村)有许多从周代到六朝的文化遗存,而古籍中的《木兰奇女传》云:“木兰,姓朱,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今黄陂)双龙镇人。”而在木兰山北坡立新店又有将军坟,并发现文字依稀可辨的“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凡此都证明黄陂为木兰故里。
笔者近年来检阅史乘,亦有创获。《古今图书集成》将有关木兰将军的史事和山川地志都列入该书“方舆汇编”、“方黄”、“黄州府部””———N74卷中。其中收录山川名胜、诗文史事条目颇丰。首先收入《木兰歌》(即《木兰辞》),意即表明木兰辞所叙述的木兰故事发生在黄州之黄陂。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体例严谨,汇罗资料精当,其对黄陂木兰史事言之凿凿,诚木兰故里在黄陂之有力证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5月10日第十版)
黄陂--花木兰的故乡 遗下汉冢思佳人
culture.cnhubei.com 文化湖北 3-30 8:50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胡彩丽 郑志方 通讯员 胡沛 实习生 程景年
花木兰的爱情秘史
3月22日,武汉黄陂姚集镇。初春的风携带着桃李花香,在温和的阳光里。一位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同乡,让这片土地充满了英雄的神奇色彩,并在两千年后极大地改变了黄陂人今天的生活。
传说西汉年间,黄陂姚集镇大城潭村被叫作双龙镇。该镇千户长朱天禄和妻子赵桂贞婚后多年未孕,听人指点食下木兰花蕊,生下一女,取名木兰。木兰生性活泼好动,天资聪颖,7岁就被青狮岭的道长和住持收为徒弟,修练武术。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木兰童年时期的传说,说她冒险到山洞里采集夜明沙(蝙蝠的粪便)为同村瞎眼的奶奶治好盲症,使计谋让一名当地的土财主捐资修桥……
木兰18岁那年,单于进犯中原。木兰既不忍让年迈多病的父亲再赴沙场,也不能违抗保卫国家的旨意,于是藏起女儿家的柔弱,乔装成男子上战场。在12年的战争生涯中,她靠食用一种草药掩盖自己女性的生理特征,驰骋疆场,在血与火的世界里拼杀,屡建奇功,获封“木兰将军”。
可皇帝赐予其官职和封赏时,木兰竟毅然请辞,并道出自己实为女子的真相,请求以平民身份返乡,侍奉双亲。木兰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回归女人的身份。
她的感情秘史少有人知。在战争中她与伍登将军出生入死,默默相爱却始终没有道明心迹。等真相大白之后,伍登却战死沙场。于是,木兰发誓终生不嫁。直至90岁高龄,木兰在黄陂去世。
现在,黄陂木兰山的玉皇阁,相传就是木兰将军凯旋后,皇帝的赐冠之所。后人还建起木兰坊、木兰殿、木兰将军祠等,以褒彰纪念木兰“忠孝勇节”的功勋和情怀。
美国人的免费广告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第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卡通片《花木兰》席卷全球,这给黄陂的旅游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1998年之前,木兰山、木兰湖景区每年的游人不足百万。1999年,游客陡增至150万。去年,景区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今年,木兰水乡、清凉寨以及云雾山等系列旅游点,也在建设之中。木兰品牌,从一个仅几十平方公里的木兰山,延伸到947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占去全区面积近半,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旅游区,成了名副其实的“武汉后花园”。另外,还有四万村民吃起了“旅游饭”,经营“农家乐”,从此走出贫穷步入小康,有的农户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月收入超过了4000元。
与此同时,黄陂区还抓住“木兰”文化,从1999年起就开始举办“木兰文化旅游节”,借节招商引资,先后引进项目50多个,协议资金就达10多亿元,并投资1.7亿元建设基础设施,让景区锦上添花。
鄂豫之间木兰之争
当“花木兰”文化在湖北武汉开花结果的同时,一场没有硝烟的纷争也暗地展开。河南虞城宣称,木兰乃河南虞城人,并也有木兰祠、木兰陵园等为证。除此之外,木兰故里还有宋州、商丘、亳州、谯郡和延安之说。
虽是一个传说,但在黄陂却有墓为证。木兰山脚北坡是木兰将军祠所在。院内有一大土冢,内是一座砖结构的汉墓。发掘时,其上还散布着板瓦残片,饰粗绳纹,是典型的汉砖汉瓦。其碑文虽已模糊不清,却依稀可辨“赦建木兰将军墓碑序”等几个字。这就是传说中的木兰将军墓。
木兰究竟是哪里人?晚唐诗人杜牧有诗歌为佐证。当年,他游览黄陂木兰山和将军祠后,对木兰将军的功绩大发感慨,作诗一首: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明《木兰古传》也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姓朱,父天禄……”
“木兰转战万里,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踪迹,加之木兰没有在朝廷当官,正史上没有留下记录,所以出现纷争是很正常的。”黄陂区木兰研究会会长明德运在谈论木兰之争时说道。
河南各地和黄陂均以能拥有与木兰相关的文化而引以为豪,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木兰品牌为大家所珍视,木兰精神已深入人心。花木兰,已经不单单为黄陂所独享,她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永远珍惜和保护。
但是,黄陂在这场争夺战中,不会谦让。记者了解到,有关方面正在设法保护这笔文化遗产,让花木兰长住娘家——黄陂。
『伍』 花木兰到底是哪儿的人黄陂和她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资料中关于花木兰的籍贯地有很多争议,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对此下结论。但是关于花木兰出生地有几个地方有比较大的可能性,那就是陕西西安、安徽亳州、湖北黄陂、河南虞城。这几个地方大概率为了“抢名人”,争人气,都争相把自己的城市当成了木兰的籍贯地,而黄陂就是其中之一。
黄陂木兰旅游区这几年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这一个文化旅游区,为湖北的旅游业增色了不少,难怪大家都争着抢着“名人”出生地,而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发生在木兰的身上,类似诸葛亮、曹操、以及各类名人,也都存在各地争抢的现象。
『陆』 黄陂野村谷好不好玩,值得去吗
野村来谷亲子度假公自园很好玩,值得去。
野村谷景区的全名叫做野村谷亲子度假公园,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唐刘甲村,背靠木兰湖,毗邻木兰山、木兰草原,距武汉市城区仅50公里,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
民宿区域非常的雅致,一排排小房屋整齐的排列在了一起。入住期间,却可以发现房间并不狭小,反而有些宽敞。雄鹰认为,民宿的硬件水平足以媲美普通的四星级酒店。
『柒』 武汉的木兰风景区和东湖风景区,哪个好玩,哪个更值得去
木兰八景
“木兰八景”是指武汉市黄陂区境内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回、木兰古门、清凉寨、答木兰草原、农耕年华、云雾山这八大景区。从2005年开始统一对外打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各景区统一形象,联合对外促销。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区中经济较为发达、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区,有一方近千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这里山以名胜,景以人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花木兰将军的动人传说共同造就了精彩之旅木兰八景,成为中南地区市民旅游的最佳选择地,又是吸引海外游客的新热点。有黄陂旅游集散中心沟通各景区。附近有著名的景区锦里沟、大余湾、胜天农庄等。
『捌』 花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何外婆故居引得游客质疑
尽管对我国的戏剧文化不甚了解,却也算是听着豫剧长大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便是豫剧《花木兰》的经典选段。这熟悉的旋律,相信很多人都能哼上几句。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不论是豫剧《花木兰》、影视剧《花木兰》,还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种种关于花木兰的故事,都是木兰文化的一部分。
在山顶,有一景点——木兰忠孝园。忠孝园广场上伫立着忠孝牌坊,六只高大的瓷瓶格外引人注目,据说是在景德镇打造之后运过来的,价值不菲。广场旁边的草地上有一个马儿拉车的塑像和一轴书卷装饰,书卷上刻着《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心里默念着这首中学时代背诵过的南北朝民歌,眼前又浮现出了英勇的木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