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133旅

黄陂133旅

发布时间:2021-03-15 19:20:15

『壹』 194几年。川军出川后去了广西的 是哪支部队

应该是原国民党陆军上将,贵州省主席杨森率领的二十军,不知道你想知道的是不是他,很有名的人物,和邓小平是老乡
这个军参加过桂柳会战,是在广西对日作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20师,隶属第27集团军,杨干才任师长,原辖第133师改编为整编第133旅,陈亲民任旅长;第134师改编为整编第134旅,伍重严任旅长。1947年4月,该师隶属整编第19军,参加了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泰蒙战役和孟良崮战役。同年7月至1948年7月,该师隶属第14兵团,转战于华东战场和中原战场,先后参加了对鲁中解放区的进攻、回援津浦路战役、伏牛山东麓战役、大别山“清剿”战役、平汉陇海路战役、宛东战役、增援豫东战场的平汉路进攻战役等作战。

1948年9月,该师恢复第20军番号。杨干才任军长,伍重严任副军长,胡显荣任参谋长。原整编第133旅恢复第133师番号,陈亲民任师长;原整编第134旅恢复第134师番号,李介立任师长。此时,该军驻守襄樊一带,归第14兵团宋希濂指挥。10月,该军奉命乘船东下,开赴武汉,准备参加增援淮海战场的作战,当船运抵南京时,淮海战役已接近尾声,便留守长江防线,1949年4月,该军随归汤恩伯指挥,参加江防战役(解放军称渡江战役),在第7绥靖区编成内担任芜湖、鲁港、三山街地段的防御任务。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该军迅速南逃,被人民解放军追歼与皖南芳山镇地区,军长杨干才被击毙,副军长陈亲民、参谋长胡显荣等被俘。此战后,该军又在四川重建,以第133师师长景嘉模代理军长,辖第134师,萧传伦任师长;第79师,杨汉烈任师长。1949年12月,该军在西南战役中大部被歼,余部被迫在成都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贰』 1931年至1938年期间,日本关东军的编好和在朝鲜和东北的分布状况

1909年(日俄战争后,至明治40年3月) 第14、16师团

1909—1911年(明治40年10月—明治42年9月) 第10师团

第2阶段: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九一八事变后)

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兵力10500人,系日本陆军第2师团

第2师团当时的编制是:
1933年,日本关东军约4万人

所属部队:

第6、8、14师团

第7师团之半

骑兵集团

独立守备队

1934年,日本关东军基干兵力约4万人

所属部队:

第3、7、16师团

独立混成旅团

骑兵集团

第1、2、3独立守备队

1936年,日本关东军兵力约8万人(包括驻朝鲜2个日军师团兵力)
1937年7月至年底,日本关东军编制序列为:

关东军司令部:

第1、2、4、8、12共5个师团

独立混成第1、11旅团

第1——第5独立守备队

骑兵集团:

第1、3、5旅团

关东军飞行集团

铁道线区司令部

旅顺要塞司令部

关东军宪兵队

1941年末,日本关东军兵力为13个师团,约50万人

所属部队:

关东军司令部:

辖:

第3军

第3军司令部:

第8、9、12、57共4个师团

第4独立守备队

第1、2、10、11共4个国境守备队

第1战车团:战车第3、5、9共3个联队

第7炮兵司令部

野战重炮兵司令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趁东北军阀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由司令本庄繁亲自策划,在...此时的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 日本战败时东北关东军所属部队情况

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 总参谋长:秦中将

部 队 名 称
指 挥 官
司令部所在地

第1方面军:

第3军:

第79师团

第112师团

第127师团

第128师团

独立混成第132旅团

第5军:

第122师团

第124师团

第126师团

第134师团

第135师团

第139师团

第3方面军:

第30军:

第39师团

第125师团

第138师团

第148师团

第44军:

第63师团

第107师团

第117师团

独立战车第9旅团

第108师团

第136师团

独立混成第79旅团

独立混成第130旅团

独立混成第134旅团

独立战车第1旅团

第4军:

第119师团

第123师团

第149师团

独立混成第80旅团

独立混成第131旅团

独立混成第135旅团

独立混成第136旅团

第34军:

独立混成第133旅团

大陆铁道队:

关东军补给部(约4万人)

关东军宪兵队司令部

关东军情报部

关东军防疫给水部

关东军独立守备队司令部

东北防卫区:第5军(密山)

1、第4师团(佳木斯)

2、第11师团(密山)

3、骑兵第3旅团(宝清)

4、第3国境守备队(平阳镇)

5、第4国境守备队(虎头)

注:

日本关东军所属部队还有第17方面军,驻扎朝鲜境内随时待命。

第17方面军:

关东军历任司令官6、1939年9月 ——1944年7月 梅津美治郎 大将

7、1944年7月 ——1945年8月 山田乙三 大将 日本关东军在朝鲜和东北的分布状况请复制 “日本关东军要塞分布图_张小路_新浪博客 ”在网络搜索上,答案很全,还有分布图。 满洲国伪军的编号到1935年8月1日,东北伪军的正规部队,共为79329名,其编成及配置情况为:
军 政 部 大 臣 张景惠 上将 位于长春
最高顾问 多田 骏 少将
高级顾问 佐佐木到一 大佐
参谋司
军需司
侍从武官处
禁卫步兵团 415人
京师宪兵司令部 67人
靖安军 步兵第1、第2团炮兵团,2769人
新京警备骑兵第1旅 骑兵第1、2、3团,2311人
军政部通讯处
新京军乐队
军械厂
被服厂
陆军中央训练处
军需官养成处
兴安军官学校
宪兵训练处
军医养成处
以上共8549名
第1军管区 司令官 于芷山 上将 位于沈阳(辖奉天、安东、通化省)总人数为12321人
顾问 菅野谦吾 少佐
军管区司令部
第1教导队 (步兵、骑兵各1个团,炮兵连、学兵连)
炮兵队
汽车队
军乐队
医院
(以上名单位均驻于沈阳)
第1地区 位于安东(丹东) 辖混成第1、2、3旅,警备凤城、宽甸、辑安、抚松、蒙江、临江地区
第2地区 位于通化 辖混成第4、5、6旅,警备营口、岫岩、新宾、清源、海龙、桓仁、柳河、东丰、金川地区
第2军营区 司令官 吉兴 上将 位于吉林(辖吉林、间岛省)总人数为13185名
顾问 中野英光 中佐
军管区司令部
第2教导队 (步兵、骑兵各1团,炮兵连、学兵连)
炮兵队
汽车队
军乐队
医院
(以上各单位均驻于吉林市)
第3地区 位于吉林 辖混成第7、8、9旅,警备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安国、永吉、额穆、敦化、舒兰、磐石、桦甸地区
第4地区 位于长春 辖混成第10旅、骑兵第2、3、4旅,警备长春、伊通、双阳、九台、德惠、农安、长岭、乾安、辽源、怀德、梨树、双山、洮南、洮安、安广、镇东、开通、瞻榆、突泉、大费地区
第3军管区 司令官 张文铸 中将 位于齐齐哈尔 (辖龙江、黑河、北安省)总人数为13938名
顾问 河崎思郎 中佐
军管区司令部
第3教导队 (步兵、骑兵各1团,炮兵连、学兵连)
炮兵队
汽车队
军乐队
医院
(以上各单位均驻于齐齐哈尔)
第5地区 位于齐齐哈尔 辖混成第11、12、14旅,骑兵第5旅,警备龙江、甘南、安达、绥化、铁骊、海伦、拜泉、嫩江地区
第6地区 位于黑河 辖混成第13、15旅,警备黑河、瑷珲、奇克、逊河、乌云、呼玛、鸥浦、漠河、佛山、克山、克东、通北、依安、龙镇、德都地区
第4军管区 司令官 于琛澄 上将 位于哈尔滨(辖滨江、牡丹江、东安、三江省)总人数为17828名
顾问 关源六 大佐
军管区司令部
第4教导队 (步兵、骑兵各1团,炮兵连、学兵连)
炮兵队
汽车队
军乐队
医院
第7地区 位于滨江 辖混成第16、17、18旅,警备珠河、阿城、宾县、延寿、苇河、双城、扶余、五常、榆树、木兰、巴彦、东兴地区
第8地区 位于依兰 辖混成第19、20、21旅,警备依兰、勃利、方正、宝清,桦川、富锦、同江,抚远、饶河、通河、汤原、绥滨、萝北、凤山地区
第9地区 位于牡丹江市 辖混成第22、23旅,骑兵第6旅,警备穆棱、密山、虎林、宁安、东宁地区
第5军管区 司令官 王静修 上将 位于承德(辖热河、锦州省,兴安西省一部),总人数为9294名
军管区司令部
第5教导队 (步兵、骑兵各1团,炮兵连,学兵连)
炮兵队
汽车队
军乐队
医院
(以上各单位均驻于承德)
第10地区 位于承德 辖混成第24、25旅,警备承德、平泉、凌源、凌南、青龙、滦平、丰宁、赤峰、宁城、围场、隆化地区
第11地区 位于锦州 辖混成第26旅、骑兵第7旅,警备锦州、北镇、彰武、台安、磐山、黑山、义县、锦西、兴城、绥中、阜新、朝阳、建平地区
兴安省东警备军司令部 位于博克图 辖兴安骑兵第1、2团,兴安步兵第1营、扎兰屯陆军医院,其兵力为929名
兴安省西警苗军司令部 位于林西 辖兴安骑兵第3、第4团、独立山炮兵第1连,独立通信第1连,林西陆军医院,其兵力为858名
兴安省南警备军司令部 位于通辽东北之钱家店 辖兴安骑兵第5、6团,独立山炮第2连,独立通信第2连、钱家店陆军医院,其兵力为1052名
兴安省北警备军司令部 位于海拉尔 辖兴安骑兵第7、8团,兴安步兵第2营,其兵力为656名
江防舰队司令部 司令官 尹祚乾 中将 位于哈尔滨
司令部机关设:指导处、参谋处、副官处、轮机处、军医处,军需处
炮舰队:有“利绥”、“利济”、“江青”、“江平”、“江道”、“顺天”、“养民”号炮舰7艘
炮艇队: 有“大同”、“利民”、“惠民”、“恩民”、“普民”、“济民”号炮艇6艘
陆战队
装甲汽车队
补充队
修船所
船坞
煤柴站
富锦、黑河办事处
电讯所
医院
其兵力为719人

『叁』 没有意大利人,隆美尔本来能打赢阿拉姆哈勒法之战秘闻

1942年7月1日,隆美尔率领麾下的非洲军团向英军第8集团军发动了进攻,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就此拉开了帷幕。两军经过近一个月的殊死拼杀,奥金莱克将军率军挡住了德军。而此时的德意军仍然不可小觑。其中纳瓦莱尼将军的意大利第21军同德军第164步兵师负责防守从海岸线到戴尔-埃尔-赛因;奥尔希将军的意大利第10军同“拉姆克”伞兵旅防守从戴尔-埃尔-赛因到吉贝尔-卡拉西之间的地区。同时,德意军中的两支机动部队——拥有“公羊”装甲师,“利托里奥”装甲师、“的里亚斯特”摩步师的意大利第20军以及拥有第21装甲师、第15装甲师在内的非洲装甲军正部署在步兵后方。与之相对应,英军共有澳大利亚第9步兵师、新西兰第2步兵师、南非第1步兵师、印度第5步兵师、第23装甲旅、第7装甲师在内共5个师一个旅的兵力驻守,日后还将会调集更多军队。

▲在战斗中的英、德军炮兵阵地对比,左侧阵地上堆积如山的弹壳表明了英军炮兵的供应充足,而右侧德军真低上却缺少这样的“豪气”

然而,无论英军遭受了多么大的损失,他们的技术装备有多少损耗,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英军始终有办法弥补如此损失。而德军却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换言之,轴心国军队已经彻底失去了进攻能力。此次不成功的进攻第一损耗了本就稀少的补给,第二则让整个非洲军团装甲部队蒙受了损失。从此以后德军再也没发动起大规模反攻。而经历此战攻守易势,第8集团军这支被丘吉尔讽刺为“悲惨、不幸”的军队重新振作,在日后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率先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亲手埋葬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并且在地中海沿线掀起了一阵阵狂澜……

本文为筑垒地域与文汇报联合创作,主编原廓,作者Darjeeling。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一战、二战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筑垒地域:zhulei1941

『肆』 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的简历

1920年参加苏军。
1922年起在北高加索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工作,历任炮兵排长、连长、营长和炮兵团参谋长。
1924年任炮兵团长。
192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参加过苏俄内战,当时为列兵,曾在乌克兰和克里木对白卫军和马赫诺匪帮作战,在顿河和北高加索同反革命匪徒作斗争。
1935年6月任远东机械化第23旅炮兵主任。
1936年9月任基辅军区机械化第133旅炮兵主任。学院毕业后,任彼列科普步兵第5l师炮兵主任,在该师编成内参加了1939—1910年苏芬战争。后任敖德萨军区步兵第35军炮兵主任。
1940年8月—1941年5月任该军区机械化第2军炮兵主任。
1941年5月起任摩托化反坦克炮兵第1旅旅长,参加了卫国战争。后历任步兵第15军军长、骑兵第6军军长和骑兵机械化军队集群司令,在西南方面军参加了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罗夫诺、沃伦斯基新城、基辅和切尔尼戈夫等地的防御战。莫斯科战役时,参加了西南方面军右翼的进攻战役。
1941年底任第6集团军副司令。
1942年3月起历任第38集团军、坦克第1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司令。
1943年10月至战争结束复任第38集团军司令。曾指挥部队参加了哈尔科夫地区和顿河地区的作战,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指挥第40集团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和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等进攻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和强渡第聂伯河战役。指挥第38集团军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基辅、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利沃夫—桑多梅日和喀尔巴阡—杜克拉等进攻战役;在乌克兰第4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西喀尔巴阡、摩拉瓦—俄斯特拉发和布拉格等进攻战役。
战后,曾任集团军司令(1945-1948年)、莫斯科防空地域(后改为防空区)司令(1948-1953年)、莫斯科军区司令(1953-1960年)、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战略火箭军总司令(1960-1962年)。
莫斯卡连科于1953年参与了镇.压反革命贝利亚集团的运动。之后又扶摇直上,1955年3月11日晋升苏联元帅,1962年起任国防部总监兼国防部副部长,直到1983年才光荣卸任。
1985年,逝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宫墙下。

『伍』 川军一三三师师长谁

1935年5月川军20军杨森部改编,采用国民革命军133,,134,135师番号,杨汉域任133师师长,徐州会战后,135师裁撤,133师由副军长夏炯兼任师长。1946年20军改为整编20师,133师改编为整编133旅,陈亲民任旅长,1948年133旅恢复133师番号,陈亲民仍任师长,随后由景嘉模接任师长。1950年1月28日景嘉谟带领20军在四川北川率部投诚。

『陆』 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翻译,大意,今天的用法以及他们的出处

1、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味越是抬头看,就越觉得高远;越是用劲钻研,就越觉 得深邃。)——《论语•子罕》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5、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 名》
6、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宋代.罗大经《鹤林丕露•手写九经》
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必须反复地读,这样才能弄懂弄通。义:意旨)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读书之妻》
1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颐
11、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宋.朱熹
12、胸中书传有余香。——宋.辛弃疾
1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列夫•托尔斯泰
15、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俄.别林斯基
1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高尔基
17、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苏.高尔基
18、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苏.高尔基
19、对于书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样。——德.歌德
20、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英.卡莱尔
21、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里没有窗户。——英.约翰逊
22、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法.雨果
23、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法.罗曼•罗兰
24、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美.凯勒
25、好书的光亮超过星星。——俄罗斯谚语
26、好书如挚友,终身不相忘。——英国谚语
27、开卷有益,在乎用心。——清.李蕊《兵镜》
28、书籍是科学的成果,但科学不是书籍的成果。——英.培根
29、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3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履园丛话•读万卷书》
31、读书心在书,为事心在事。——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赚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赚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赚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20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2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2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2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2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2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2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251、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253、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2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5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6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2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6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2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6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26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6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26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69、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270、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7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7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27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7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7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7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27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27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27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唐·杜甫·恨别)

28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1、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8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

28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

285、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28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28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28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29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2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9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95、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9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9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98、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9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0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柒』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历史

应该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军吧老兄!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20军
一、黔军一部组成的第20军
该军的前身是黔军彭汉章的第9军一部。1926年7月,贺龙在湘西北率部起义,响应北伐,被编入黔军彭汉章第9军第1师。1927年2月1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下令将贺龙所属第1师改编为独立第15师,脱离黔军建制。同年6月15日,武汉政府决定将贺部独立第15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隶属第2方面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政治部主任,陈图南任参谋长。下辖:第1师,贺锦斋任师长;第2师,秦光远任师长;第3师,周逸群任师长。同年7月,该军利用第2方面军东征讨蒋的机会,由九江开抵南昌,与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
二、川军杨森部组成的第20军
该军的前身是川军杨森军事今天一部。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击败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相继占领武汉、南京、上海后,四川个军阀纷纷向蒋介石投诚。同年10月,杨森被北伐军总司令部任命为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朱德为第20军党代表。1928年1月,杨森与所属第20军郭汝栋部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军事集团,投靠了国民政府。同年5月,蒋介石为了川军混战,任命郭汝栋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同时,下令免去杨森与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同年6月上旬,郭汝栋被杨森打败后在川南一隅依附刘湘,杨森回驻万县自行宣布恢复第20军军长职。10月6日,南京政府发布对杨森“免予查办”的命令。此时,杨森将所部重新编为3个师:第1师,杨森兼任师长;第2师,何金鳌任师长,于渊任副师长;第3师,王仲明任师长,袁葆初任副师长。此外,还编有特种团(将校队)。同年底,杨森联合李家钰、罗泽洲、赖心辉等部掀起倒刘湘之战。
1931年1月,杨森趁罗泽洲与所属旅长陈光藻出现矛盾,联合李家钰,打着援罗驱陈的旗号,趁虚占据广安、岳池、顺庆等县,囊括了罗泽洲的防地。杨森攻占广安后,将所有兵力编为6个混成旅和1个直属队。其中第1混成旅,杨汉忠任旅长;第2混成旅,李君实任旅长;第3混成旅,杨汉域任旅长;第4混成旅,高德周任旅长;第5混成旅,夏炯任旅长;第6混成旅,刘治国任旅长。1932年10月,杨森为巩固地盘,除加强原有部队训练外,又把归来的部属编成将校队,在广安成立精练司令部,由向廷瑞任司令,邹文龙任副司令。不久,杨将所部编为3个师8个旅,分别由喻孟群、白驹、乔德寿任师长;由夏炯、杨汉域、杨汉忠、李朝信、刘治国、高德周、税古、杨淑身任旅长。
1933年10月至1934年9月,刘湘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兵分6路。对红军发动围攻。杨森率该军在参加此次围攻作战中,第3、第5混成旅被红军全歼。此次围攻作战后,杨森率部退至营山、渠县。1935年5月,该军因在追堵长征中的红军作战积极,蒋介石驻重庆参谋团将其下辖各师,统一排序改用国民党军第133、第134、第135师番号。其中第133师,杨汉域任师长;第134师,夏炯任师长;第135师,杨汉忠任师长。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隶属第19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9月,该军使用第6集团军番号,杨森任军团长,下辖第133、第134、第135师番号不变。1938年1月,该军参加徐州会战,军长杨森被任命为第27集团军总司令兼军长隶属第27集团军。该军在会战中伤亡惨重,兵员补充不足,被迫裁弃第135师,原第134师兼师长夏炯专任副军长,由原第135师师长杨汉忠改任第134师师长。此时,该军下辖第133师和第134师。同年6月,该军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杨森辞去该军军长职,由杨汉域接任军长,夏炯任副军长,下辖第133师,夏炯兼任师长;第134师,杨干才任师长。同年,该军先后参加了南昌会战、第1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等。1941年上半年,国民党军将赣东北地方保安团队编成暂编第54师,调归该军建制,在该军的编成内主要担任湘鄂赣边区游击作战任务。同年9月至12月,该军参加第2、第3次长沙会战。1942年下半年,该军暂编第54师奉命与第9战区直辖新编第20师对调建制关系,新编第20师(温鸣剑任师长)改隶该军。1943年3月至1944年8月,该军先后参加了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在此期间,军长杨汉域调走,副军长杨干才继任军长,第134师师长刘席涵升任该军副军长,军参谋长伍重严继任第134师师长。新组建暂编第20师归该军建制。1945年3月,该军所辖新编第20师被裁减。同年4月至5月,该军参加湘西会战和桂境追击作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20师,隶属第27集团军,杨干才任师长,原辖第133师改编为整编第133旅,陈亲民任旅长;第134师改编为整编第134旅,伍重严任旅长。1947年4月,该师隶属整编第19军,参加了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泰蒙战役和孟良崮战役。同年7月至1948年7月,该师隶属第14兵团,转战于华东战场和中原战场,先后参加了对鲁中解放区的进攻、回援津浦路战役、伏牛山东麓战役、大别山“清剿”战役、平汉陇海路战役、宛东战役、增援豫东战场的平汉路进攻战役等作战。
1948年9月,该师恢复第20军番号。杨干才任军长,伍重严任副军长,胡显荣任参谋长。原整编第133旅恢复第133师番号,陈亲民任师长;原整编第134旅恢复第134师番号,李介立任师长。此时,该军驻守襄樊一带,归第14兵团宋希濂指挥。10月,该军奉命乘船东下,开赴武汉,准备参加增援淮海战场的作战,当船运抵南京时,淮海战役已接近尾声,便留守长江防线,1949年4月,该军随归汤恩伯指挥,参加江防战役(解放军称渡江战役),在第7绥靖区编成内担任芜湖、鲁港、三山街地段的防御任务。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该军迅速南逃,被人民解放军追歼与皖南芳山镇地区,军长杨干才被击毙,副军长陈亲民、参谋长胡显荣等被俘。此战后,该军又在四川重建,以第133师师长景嘉模代理军长,辖第134师,萧传伦任师长;第79师,杨汉烈任师长。1949年12月,该军在西南战役中大部被歼,余部被迫在成都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三、川军郭汝栋部组成的第20军
该军的前身是杨森所属第20军郭汝栋师。1928年1月,杨森所属第20军师长郭汝栋,因内讧与杨森军事集团分裂,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军事集团。同年5月,蒋介石为了调起川军混战,任命郭汝栋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吴行天任副军长,所部改编为两个师、1个独立旅。第3师,郭汝栋兼任师长;第5师,廖泽任师长;独立旅,李逢春任旅长。6月上旬,郭汝栋被杨森打败后在川南一隅依附刘湘。10月,郭汝栋在刘湘和杨森混战期间,率部抄袭杨森老窝万县等地,杨森因此大败,郭趁机占据了酉阳、秀山、黔江等8县,所属部队除原来两个师、1个独立旅,又新增编1个师,以陈兰亭为师长。此时,该军下辖3个师和两个独立旅。
1930年5月,中原大战开始后,蒋介石调郭汝栋率部出川到鄂西驻防,以稳定后方。郭率部出川时,将部队改编为3个混成旅和1个独立旅。其中第1混成旅,王靖尘任旅长;第2混成旅,刘公笃任旅长;第3混成旅,萧毅肃任旅长;独立旅,花茂如任旅长。留下的陈兰亭和廖泽两个师编入刘湘的部队。1933年7月,该军番号改为第43军。

『捌』 国民革命军第20军的杨森部

该军的前身是川军杨森部。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击败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相继占领武汉、南京、上海后,四川个军阀纷纷向蒋介石投诚。同年10月,杨森被北伐军总司令部任命为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朱德为第20军党代表。1928年1月,杨森因包庇吴佩孚被国民政府明令免去20军军长,提升所属师长郭汝栋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令其讨伐杨森,同时,下令免去杨森与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同年6月上旬,郭汝栋被杨森打败后在川南一隅依附刘湘,杨森回驻万县自行宣布恢复第20军军长职。10月6日,南京政府发布对杨森“免予查办”的命令。此时,杨森将所部重新编为3个师:第1师,杨森兼任师长;第2师,何金鳌任师长,于渊任副师长;第3师,王仲明任师长,袁葆初任副师长。此外,还编有特种团(将校队)。同年底,杨森联合李家钰、罗泽洲、赖心辉等部掀起倒刘湘之战。
1931年1月,杨森趁罗泽洲与所属旅长陈光藻出现矛盾,联合李家钰,打着援罗驱陈的旗号,趁虚占据广安、岳池、顺庆等县,囊括了罗泽洲的防地。杨森攻占广安后,将所有兵力编为6个混成旅和1个直属队。其中第1混成旅,杨汉忠任旅长;第2混成旅,李君实任旅长;第3混成旅,杨汉域任旅长;第4混成旅,高德周任旅长;第5混成旅,夏炯任旅长;第6混成旅,刘治国任旅长。1932年10月,杨森为巩固地盘,除加强原有部队训练外,又把归来的部属编成将校队,在广安成立精练司令部,由向廷瑞任司令,邹文龙任副司令。不久,杨将所部编为3个师8个旅,分别由喻孟群、白驹、乔德寿任师长;由夏炯、杨汉域、杨汉忠、李朝信、刘治国、高德周、税古、杨淑身任旅长。
1933年10月至1934年9月,刘湘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兵分6路。对红军发动围攻。杨森率该军在参加此次围攻作战中,第3、第5混成旅被红军全歼。此次围攻作战后,杨森率部退至营山、渠县。1935年5月,该军因在追堵长征中的红军作战积极,蒋介石驻重庆参谋团将其下辖各师,统一排序改用国民党军第133、第134、第135师番号。其中第133师,杨汉域任师长;第134师,夏炯任师长;第135师,杨汉忠任师长。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隶属第19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9月,该军使用第6集团军番号,杨森任军团长,下辖第133、第134、第135师番号不变。1938年1月,该军参加徐州会战,军长杨森被任命为第27集团军总司令兼军长隶属第27集团军。该军在会战中伤亡惨重,兵员补充不足,被迫裁弃第135师,原第134师兼师长夏炯专任副军长,由原第135师师长杨汉忠改任第134师师长。此时,该军下辖第133师和第134师。同年6月,该军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杨森辞去该军军长职,由杨汉域接任军长,夏炯任副军长,下辖第133师,夏炯兼任师长;第134师,杨干才任师长。同年,该军先后参加了南昌会战、第1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等。1941年上半年,国民党军将赣东北地方保安团队编成暂编第54师,调归该军建制,在该军的编成内主要担任湘鄂赣边区游击作战任务。同年9月至12月,该军参加第2、第3次长沙会战。1942年下半年,该军暂编第54师奉命与第9战区直辖新编第20师对调建制关系,新编第20师(温鸣剑任师长)改隶该军。1943年3月至1944年8月,该军先后参加了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在此期间,军长杨汉域调走,副军长杨干才继任军长,第134师师长刘席涵升任该军副军长,军参谋长伍重严继任第134师师长。新组建暂编第20师归该军建制。1945年3月,该军所辖新编第20师被裁减。同年4月至5月,该军参加湘西会战和桂境追击作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20师,隶属第27集团军,杨干才任师长,原辖第133师改编为整编第133旅,陈亲民任旅长;第134师改编为整编第134旅,伍重严任旅长。1947年4月,该师隶属整编第19军,参加了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泰蒙战役和孟良崮战役。同年7月至1948年7月,该师隶属第14兵团,转战于华东战场和中原战场,先后参加了对鲁中解放区的进攻、回援津浦路战役、伏牛山东麓战役、大别山“清剿”战役、平汉陇海路战役、宛东战役、增援豫东战场的平汉路进攻战役等作战。
1948年9月,该师恢复第20军番号。杨干才任军长,伍重严任副军长,胡显荣任参谋长。原整编第133旅恢复第133师番号,陈亲民任师长;原整编第134旅恢复第134师番号,李介立任师长。此时,该军驻守襄樊一带,归第14兵团宋希濂指挥。10月,该军奉命乘船东下,开赴武汉,准备参加增援淮海战场的作战,当船运抵南京时,淮海战役已接近尾声,便留守长江防线,1949年4月,该军随归汤恩伯指挥,参加江防战役(解放军称渡江战役),在第7绥靖区编成内担任芜湖、鲁港、三山街地段的防御任务。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该军迅速南逃,被人民解放军追歼与皖南芳山镇地区,军长杨干才被击毙,副军长陈亲民、参谋长胡显荣等被俘。此战后,该军又在四川重建,以第133师师长景嘉模代理军长,辖第134师,萧传伦任师长;第79师,杨汉烈任师长。1949年12月,该军在西南战役中大部被歼,余部被迫在成都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玖』 剿匪总司令部的剿总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的剿总
1932年4月,国民政府特任何应钦为“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蒋介石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这是“剿总”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设于武汉,下辖左、中、右三路军,除左路军“围剿”湘鄂西苏区外,中、右两路军总兵力24个师6个旅30余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蒋介石嫡系部队),负责进攻鄂豫皖苏区,另有4个航空队支援地面作战,主要目标指向共军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何应钦的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则指挥江西、广东、福建以至湖南的国军,牵制削弱中央苏区红军的力量,配合北线作战。
1932年7月至1933年3月,以这两个总司令部为指挥机关,发动了对鄂豫皖、洪湖、湘鄂西和中共根据地的全面进攻,史称第四次剿共,中共方面则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第四次剿共结束后,“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于 1933年8月撤销,“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于1935年2月撤销。
第五次剿共之际,共军被迫离开江西,展开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继续“围剿”红军。抗战结束后,西北剿总改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 1945年9月1日成立军事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驻长春、北平、锦州、沈阳,负责二战结束后东北接收事宜,行营设政治委员会及经济委员会,分别办理行政、经济事宜。 东北行营内部设秘书厅及参谋、军务、交通、总务、经理、军法、人事、航警、通信等九处。 1945年10月东北保安司令部成立,设立冀热辽边区司令部,驻地绥中,东北剿总成立后改为秦皇岛,受东北及华北剿总指挥。 1946年8月22日东北行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1947年10月,改主任为陈诚。1947年1月1日内部机构改设主任办公室,第一、二、三、四、总务、经理、军法、新闻等八处。1947年11月1日东北行辕政治、经济委员会合并组成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该会代表行政院处理东北政务,下辖九省二市,对行政院所属部(会、局)设在东北的行政或事业机关给予指导、监督。 1948年1月17日成立东北剿总,驻沈阳,受国防部及东北行辕指导,司令卫立煌,同年6月2日东北行辕撤销,行辕政务委员会按原编制改称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 兵力方面则重新组建了在1947年冬季作战中被消灭的新5军,新编成新8军,使正规部队达到十四个军约四十八万。原华北剿总和东北剿总共同指挥的冀热辽边区司令部,改称锦州指挥所,并划归东北剿总单独指挥,由范汉杰任指挥所主任,指挥第6兵团共四个军十四个师,连同地方部队约十五万人,防守义县至山海关一线,重点防守锦州、锦西、葫芦岛,保障东北与华北的联系。卫立煌亲自指挥第8兵团、第9兵团共八个军二十四个师,连同地方部队约三十万人,防守沈阳及其周围的抚顺、本溪、辽阳等地,作为防御中心。由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指挥第1兵团两个军六个师,连同地方部队约十万人守长春,牵制解放军主力。辽沈战役前夕,东北剿总已经下辖正规军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总兵力为55万人,指导辽沈战役。1948年11月16日因锦州会战失败,宣布撤销。
总司令卫立煌副总司令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孙渡,万福麟,张作相,马占山,陈 铁参谋长赵家骧副参谋长宋子英,郝家骏,姜汉卿,袁克征,彭杰高参室主任苏炳文第一处处长宋子英第二处处长郑一民第三处处长姜汉卿(兼) 第四处处长郝家骏(兼) 总务处处长李万春政工处处长魏鸿绪工兵指挥官李贤炮兵指挥官杜显信(兼) 通信指挥官胡碧华(兼) 沈阳防守司令官梁华盛(兼) 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兼) 锦州指挥所副主任贺圭锦州指挥所参谋长唐云山,李汝和
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副司令官:杨宏光参谋长:董汉山第93军军长:盛家兴下辖暂编第18师、暂编第20师、暂编第22师,共9个团 第54军军长:阙汉褰下辖第8师、第198师、第291师,共9个团 新编第5军军长:刘云瀚下辖第43师 (该师后拨归94军建制) 、第195师、第293师、暂编第60师(后为第184师),共12个团 新编第8军军长:沈向奎下辖第88师、暂编第54师、暂编第55师,共9个团 独立第296师,共3个团 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副司令官:曾泽生、彭杰如第60军军长:曾泽生下辖第182师、暂编第21师、暂编第52师,共9个团 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下辖新38师(原属新一军)、暂编第53师、暂编58师,共9个团 第八兵团司令官:周福成参谋长:蒋希斌第53军军长:周福成下辖第116师、第130师,共6个团 东北第1纵队、东北第2纵队,共12个团 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参谋长:杨琨新编第1军 军长:潘裕昆下辖第50师、新30师、暂编第57师,共9个团 新编第6军 军长:李涛下辖第159师、新22师、暂编第62师,共9个团 新编第3军 军长:尤天武下辖第14师、第54师、暂编第59师,共9个团 第49军 军长:郑庭芨下辖第26师、第79师、第105师,共9个团 第52军 军长:刘玉章下辖第2师、第25师、暂编第54师,共9个团 第71军 军长:向凤武下辖第87师、第88师、第91师,共9个团 青年军第207师 师长戴朴,后扩编为第6军,戴朴任副军长代军长 下辖第1旅、第2旅、第3旅,共6个团 新编骑兵司令部 司令官:徐梁骑兵第1旅、骑兵第2旅、骑兵第3旅 沈阳警备司令:胡家骥第39军军长:王伯勋(由烟台海运葫芦岛) 下辖第103师、第147师,共6个团 第62军、第92军、独立第95师由塘沽海运进抵葫芦岛,与39军、54军一起组成“东进兵团”,司令官:侯镜如
第62军军长:林伟俦下辖第95师、第151师、第157师,共9个团 第92军军长:侯镜如下辖第21师、第56师、第142师,共9个团 1945年9月国民政府为处理接收事宜,改组李宗仁之汉中行营,成立北平行营。1946年9月1日,北平行营改组为国民政府北平行辕,李宗仁被委以主任之职,驻北平中南海居仁堂。1947年11月间,蒋介石到北平召傅等开会,合并张垣、保定两个绥靖公署,改组为剿总,司令傅作义,以冀、察、绥、晋北为作战区域,1948年秋天热河亦划入指挥区。1948年5月,北平行辕撤销。平津战役后,随着北平解放而结束。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陈继承、刘多荃、宋肯堂、上官云湘、邓宝珊、吴奇伟、冯钦哉、郭纵汾
参谋长:李世杰
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文第16军军长:袁朴下辖第22师、第94师、第109师,共9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6个团) 第94军军长:郑庭锋下辖第5师、第43师、第121师,共9个团 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第62军军长:林伟俦下辖第95师、第151师、第157师,共9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6个团) 第92军军长:侯镜如下辖第21师、第56师、第142师,共9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7个团) 第13军军长:石觉下辖第4师、第89师、第155师、第297师、第299师,共15个团 第35军军长:郭景云下辖第101师、新31师、新32师,共9个团; 暂编第2军军长(一零一军):李士林下辖第二七一师、二七二师、二七三师; 暂编第3军军长:安春山下辖暂10师、暂11师、暂17师,共9个团,后为第104军 暂编第4军军长:袁庆荣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第22军军长:左协中下辖第86师、新11旅,共5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3个团) 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张垣警备司令:孙兰峰下辖整编骑兵第5旅,整编骑兵第11旅 保定警备司令:马法五 1945年10月成立武汉行营,驻武汉,主任程潜,1946年10月改为武汉行辕。司令白崇禧,辖第3兵团(司令官张淦)、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和第5(信阳)、第13(南阳)、第16(咸宁)绥靖区,共35万余人,主力分布在以汉口为中心的平汉铁路确山至汉口段和长江北岸宜昌至安庆段。1947年4设立九江指挥部,负责进行大别山清剿任务。1948年3月武汉行辕改为武汉绥靖公署,6月合并九江指挥部升格为华中剿总,支援徐州剿总进行徐蚌会战。1949年4月之后改组为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对抗共军的渡江战役。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在武汉解放后,撤至湖南、广西,后因所属部队于广西损失过大而撤销。
其辖区部队与防区也常有变动,如:九江指挥所时期以津浦铁路、平汉铁路、淮南、江北一带为作战区域,武汉绥靖公署时期则以两湖、江西、安徽、河南南部为主,长沙绥靖公署成立后,则缩小为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一部为主。
总司令:白崇禧
副总司令:张轸、宋希濂、夏威、潘文华、徐祖贻、李品仙
参谋长:李品仙
第三兵团司令官:张淦副司令官:张光玮整编第7师师长:李本一下辖第171旅、第172旅,共6个团,曾为桂系第7军 整编第48师师长:张光玮下辖第138旅、第174旅、第176旅,共6个团,曾为第48军 整编第58师师长:鲁道源下辖第183旅、新10旅、新11旅,共6个团,曾为第58军 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胡琏整编第3师师长:覃道善下辖第3旅、第20旅、新1旅,共6个团,曾为第10军 整编第10师师长:熊远春下辖第10旅、第83旅、第85旅,共6个团,曾为第14军 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下辖第11旅、第18旅、第118旅,共6个团,曾为第18军 整编第85师师长:吴绍周下辖第23旅、第110旅,共4个团,曾为第85军 第十四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副司令官:杨干才整编第20师师长:杨干才下辖第133旅、第134旅,共4个团,曾为第20军 整编第28师师长:李勃下辖第52、第80、第192旅,共6个团,曾为第28军 第十三绥靖区司令官:王凌云副司令官:万式炯整编第9师师长:陈克非下辖第9旅、第76旅、预2旅,共6个团,曾为第2军 整编第15师师长:刘平下辖第64旅、第135旅,共4个团,曾为第15军 第十六绥靖区司令官:霍珂章副司令官:刘雨卿、李奇中、丁德隆整编第52师师长:倪祖耀下辖第33旅、第82旅,共4个团,曾为第97军 第五绥靖区司令官:张轸副司令官:赵子立、朱其平整编第46师师长:谭何易下辖第175旅、第188旅、新19旅,共6个团,曾为第46军 整编第97师师长:马拔萃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副主任:杨爱源、孙楚参谋长:赵世玲第19军军长:温怀光下辖第68师、暂37师、暂40师,共9个团 第33军军长:韩步洲下辖第71师、暂38师、暂46师),共9个团 第34军军长:高卓之下辖第73师、暂44师、暂45师),共9个团 第43军军长:刘效会下辖第70师、暂39师、暂49师),共9个团 第61军军长:赵恭下辖第66师、第69师、第72师,共9个团 第30军军长:黄桥松下辖第27旅、第30旅、第67旅,共6个团,曾为整编第30师 驻徐州。1945年10月徐州绥靖公署成立,顾祝同为主任,1946年由薛岳接任。1947年3月改为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部,纳编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原为1945年10月成立的郑州绥靖公署,1947年3月改为郑州指挥部),顾祝同为司令。1948年6月改组为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司令刘峙,指挥徐蚌会战。
1948年淮海战役时,徐州剿总战斗序列
总司令:刘峙
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
参谋长:李树正
副参谋长:章毓金
前进指挥部
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孙元良、赵家骧 参谋长:舒适存
副参谋长:文强、刘伯中、吴宝云
第二兵团
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适存、谭辅烈、王长海、高吉人
参谋长:李汉萍
谋长:董熙
下辖:第五军(熊笑三)
第45师(郭吉谦、崔贤文)第46师(黄宗颜、陈辅汗、郭方萍)第200师(周朗)
第七十军(陈德谋、唐化楠)
第32师(龚时英)第96师(邓军林、刘志道)第139师(唐化南)
第七十二军(余锦源)
第34师(陈渔浦)第122师(熊顺义)第233师(李芝、徐华)
第七十四军(邱维达)
第51师(王梦庚)第57师(冯寄异)第58师(王奎昌)
第十二军(舒荣)
第112师(余一凡)第238师(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军(谭心)
第287师(李芝)第288师(陈元良)
独立旅(新44师)(王屏南、耿文哲)
骑兵旅(陈陶、张荣甲)
备注:
黄宗颜渊为暂编14师师长,拨归邱清泉指挥,邱将其与第46师合并,取消暂便师番号,将黄调为第五军副军长。
二、第七十军第96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为快速纵队,师长兼任纵队司令,周志道为副司令
三、第181师米文和部是刘汝明系第五十五军建制,临时归邱清泉指挥,在马牧集牛王崮附近被歼。
四、济南战役开始时,第七十四军奉命空运济南增援,1948年9月19日济南机场被解放军炮火控制,仅运去第57师7个连,运去部分在济南战役中被歼灭。
五、第122师原为第十六兵团第四十一军建制,第十六兵团单独突围被歼灭后,收容残部编成第122师。
六、第十二军第238师驻灵璧地区整训,在解放军攻占灵璧时被歼灭。
七、第一百一十六军是在包围圈内编成,实际上是一个空番号,余锦源计划以第七十二、第一百一十六军编成一个新兵团,第一百一十六军人员均由第七十二军抽调,未编好即被歼灭。
第六兵团
司令:李延年
参谋长:梁栋新
下辖:第三十九军(王伯勋)
第103师(曾元三)第147师(张家宝)
第五十四军(阙汉骞)
第8师(周文韬、施有仁)第198师(张纯)第291师(廖定藩)
第九十六军(于兆龙)
第141师(甫绍武)第282师(肖续武、张毓金)
第九十九军(胡长青)
第92师(艾瑗)第99师(杨达)第268师(李慎言)
备注:
一、李延年原委第九绥靖区司令,因战略需要放弃海州西撤,将所辖第四十四军拨归第七兵团,李率司令部人员撤至蚌埠,加上由海上撤回人员改编为第六兵团司令部,指挥第三十九、第五十四、第九十六、第九十九军四个军。
二、第三十九军原属第十三兵团建制,驻河北昌黎,战役前未赶到徐州,后调蚌埠第六兵团指挥。该军序列中原有第91师,不再淮海战场,未列入此表。
三、第九十六军原在蚌埠驻扎,曾一度受刘汝明第四绥靖区指挥。
四、第九十六军第41师有写为212师、第282师有写为281师,是否番号更改或另有原因待查。
五、第九十六军原属第十六兵团,1948年10月底调蚌埠守备,后第十六兵团北上,该军留滞蚌埠,归第六兵团指挥。
第七兵团
司令:黄百韬
副司令:黄国梁、唐云山
参谋长:魏翱
下辖:第二十五军(陈士章)
第40师(曾正我)第108师(李世镜)第148师(刘清衵)
第四十四军(王泽浚)
第150师(赵壁光)第162师(李秾)
第六十三军(林湛、陈章)
第152师(雷秀民)第186师(张泽琛)
第六十四军(刘镇湘)
第156师(刘镇湘)第159师(刘绍武、钟世谦)
第一百军(周志道)
第19师(赵尧)第44师(刘鹤声)第63师(盛超)
备注:
一、第二十五军第148师在宿县被歼。
二、第一百军第19师在济南战役中被歼。
三、第四十四军第162师486团在扬州未归建。
第八兵团
司令:刘汝明
副司令:田镇南、曹福林、米文和、刘汝珍
参谋长:朱秀德、杨然
副参谋长:杨然、李诚一
部队:第五十五军(曹福林)
第29师(荣光兴)第74师(李益智)第181师(米文和、刘兴远)
第六十八军(刘汝珍)
第81师(葛开祥)第119师(刘广信、张勋亭、刘铁钧)第143师(崔贡琛、阎尚元、王保谦、李金玉)
备注:
该兵团前身是第四绥靖区。
第十二兵团
司令:黄维
副司令:胡涟、吴绍周
参谋长:肖锐
副参谋长:韦镇福、刘文修
下辖:第十军(覃道善)
第18师(尹俊)第75师(王靖之)第114师(夏建勋)
第十四军(熊绥春)
第10师(潘琦)第83师(张用斌)第85师
第十八军(杨伯涛)
第11师(王元直)第49师(何竹本)第118师(尹钟岳)
第八十五军(吴绍周)
第32师(黄子华)第110师(廖运周)第216师(谷允怀)
备注:
一、第十二兵团归国防部指挥,未明令归徐州剿总指挥。
二、第118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成快速纵队,师长兼任快速纵队司令。
三、1946年整编时,整编11师把原11师33团拨给118旅,后来重新调整故118师有33团番号,而11师有352团番号
第十三兵团
司令:李弥
副司令:赵季平、陈冰、李九思
参谋长:吴家钰
副参谋长:周羽皋
部队:第八军(李弥、周开成)
第42师(石建中、伍子敬)第170师(杨绪钊)第237师(孙进贤)
第九军(黄淑)
第3师(周藩)第166师(肖超吾)第253师(王青云)
第六十四军(李荩宣)
第156师(吴家钰)第159师(黄志圣)
第一百一十五军(司元恺)
第39师(韩肇琏)第180师(陈芳芝)
备注:
一、李兵团原辖第八、第九、第三十九三个军,淮海战役前第三十九军在葫芦岛,后调蚌埠归第六兵团。战役后期又将第六十四、第一百一十五军编入序列,这两个军都是仓促成立的,其中第六十四军是空番号,没有什么战斗力。
二、第六十四军原系第七兵团建制,在碾庄被歼。表中所列是在包围圈中成立的,兵员仅有王洪九部改编的独立旅和收容的散兵约4000人,所谓师长均未到职。
三、第39师司元恺部原由安阳空运徐州增援,后扩编成第一百一十五军,第180师原系第三绥靖区第五十九军建制,该军在贾汪起义,未参加官兵收容约3000人编成第180师。
第十六兵团
司令:孙元良
副司令:曾埂元
参谋长:张益熙
副参谋长:高健、熊顺义
下辖:第四十一军(胡临聪)
第122师(张宣武)第124师(严翊)
第四十七军(汪匣锋)
第125师(陈玲)第127师(李家英、张广汉)
备注:
第125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组成快速纵队,由该师师长兼任纵队司令,副司令为战车二团团长吴文芝
第三绥靖区
司令:冯治安
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李文田
参谋长:陈继淹
部队:第五十九军(刘振三)
第38师(杨干三)第180师(崔振伦)
第七十七军(王长海)
第37师(李宝善)第132师(过家芳)
总部直辖:第二十军(杨干才)
第133师(景嘉模)第134师(李介立)
第一百零七军(孙良诚)
第156师(王清瀚)第156师(孙玉田)
备注:
第二十军于淮海战役后期由华中调津浦铁路南端 西北军政长官公署
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在抗战之前驻地西安,代总司令张学良,后因西安事变与抗战而撤销。
抗战期间原为第八战区,1946年3月后改为西北行营,以张治中为主任。
1946年10月改为西北行辕。
1948年后改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驻地兰州,主要战斗区域为河西、青海以及新疆地区。
长官张治中、胡宗南,后又改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1949年春天更换主任为马步芳。
指导的最重要战役为兰州战役,以失败收场,后因酒泉起义而解散。
西北方面部队又称陇东部队,除了胡宗南部队、宁夏马家军(宁马)之外,以“青海马家军”(简称青马)最为重要,也是马步芳的主力部队。青马起家军队是100师和骑5师(后来的骑5军、整骑1师),82军成立时只含100师和骑8旅。后来青马大肆扩军,到西府战役后,不但82军增加了两个步兵师190师、248师,而且还另成立了一个129军,辖181师(青马内部称新编1师)、357师和骑8旅(82军另有骑14旅)。由于青马注意调配骨干部队和指挥人员,故82军后来成立的190师、248师、129军357师和骑14旅战斗力均不弱。
骑5军原来是马步芳之兄马步青的军队,后马步芳利用手腕攫为己有。打西路军时,该军也是主力(当时叫骑5师)。国民党政府镇压新疆三区革命时,让马步芳派兵,后者乐得扩张自己的势力,命该军去了新疆,后改为整骑一师。1949年,该师随陶恃岳起义。该师一个连曾在著名的“北塔山”事件中给蒙古军队以重创。
青马步兵师每师有两个步兵团(陇东作战初期,100师有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骑兵团较步兵团人数要少些。一个骑兵团大约2000多人,步兵团3000多人。青马步兵(至少82军如此)的每个步兵班都有一匹骡马驮一个斑的辎重和重武器,连营团更不用说了,因此青马行军速度很快,奔袭能力强。
青马还有许多保安部队,人们一般印象,国军的保安团都是不堪一击的,而青马的保安团却大不一样。青马的保安团有训练士兵、补充主力部队、配合主力作战的任务。青马士兵恃勇好杀的作战意志和作风在保安团就已经养成了。
青马自抗战前、共军“长征”时期就已经不断与共军冲突,给予中共李先念、徐向前的西路军相当严重的威胁,在兰州战役之前,对共军几乎没有败绩,毛泽东曾亲自指示,对于青马,只有“无条件投降”,没有“起义”、“收编”。而战役结束后,投降或被俘的青马干部,在离开当战俘的日子,又曾策动了几次反共的活动,均被镇压。
长官:马步芳(代)
副总司令:刘任、董其武
宁夏兵团 司令:马敦静第128军 军长卢忠良下辖256、356师、保安第2师 第11军 军长马清下辖168、189师、保安第4师 兰贺军 军长马全良下辖257师、保安第3师、骑兵第10师 第81军 军长马惇靖下辖35、294、258师 第82军 军长马继援下辖100、190、248师 第129军 军长马步鉴下辖357、新编第1师 第120军 军长周嘉彬下辖173、245师 第91军 军长黄祖勋下辖191、246、231师 第119军 军长王治岐下辖244、247师新疆警备司令部 司令陶峙岳下辖整编42、78师、整编骑兵1师、骑兵第4旅、骑兵第9旅

阅读全文

与黄陂133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