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汉黄陂在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黄陂历史名人录 黄陂世代才人辈出。相传县北的木兰山为代父从军的木兰将军故里;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出生于黄陂,在这里度过少年时期;元末南方红巾军著名将领倪文俊早年为武湖渔民;清嘉庆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39年间出了文武三榜眼,分别为武榜眼曾大观,文榜眼刘彬士、金国钧,后分别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浙江巡抚和翰林院编修。清咸丰年间,城关人周恒祺官至直隶布政使;长堰人王正起历任山东总兵、提督军门,诰封“振威将军”,以捕杀慈禧太后宠信太监安得海而闻名;黄陂黎家河(今属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人称“黎黄陂”;辛亥革命时期奋起救国的著名人物有蓝天蔚、蔡济民、喻育之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黄陂籍风云人物有:大革命时期:唐际盛(黄陂党组织暨河南开封地委党组织创始人),吴光荣(黄陂县委第一任书记),蔡以忱(参加过“五四”运动,在党的“五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潘忠汝(黄麻起义总指挥),吴光浩(黄麻起义副总指挥,鄂豫边红军及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刘光烈(黄麻起义副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任士舜(黄陂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创建者)、杨学诚(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抗战时期任伪中央执行委员、伪陆军部长的汉奸叶篷,任湖北绥靖侦辑少将处长,武汉、重庆流氓帮会头目杨庆山,也是黄陂人。
黄陂文化教育、科技界著名人物有:陈宣恺(中华大学的创办人)、陈时(教育家)、陈启天(哲学家)、余家菊(国家主义学者)、胡秋原(学者)、涂长望(气象学家)、涂治(农学家)、田长霖(热物理学家)、彭邦桢(诗人)、冯铸(书法家)、王若愚(楚剧演员)、曾卓(诗人)、余传韬(教育家)、田长焯(飞机工程师)、韩德乾(农学家)、陈庆宣(地质力学家 )、李明(飞机控制专家 )、刘绪贻(历史学家)、冯今松(画家)、辜胜阻(人口学家)、荣获意大利加勋骑士勋章的万子美、棋王柳大华、笑星田克兢等。
政界人物有许建国(历任中国驻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大使)、王文生(全国政协副主席)、台湾前行政院长李焕等。
黄陂籍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后划归大悟)、杜义德、陈庆先、韩伟中将,袁学凯、张广才、熊伯涛、雷震、陈福初、叶超、李大清、方明胜、唐凯、童陆生少将,共计14人
㈡ 朱志祥的个人履历
1964年月至1967年4月,任黄陂县花园、祁家湾中心排灌站会计;
1967年4月至1969年7月,任黄陂县农机局会计;
1969年7月至1975年8月,任黄陂县供电所会计、副主任;
1975年8月至1977年3月,任中共黄陂县委组织部干事;
1977年3月至1983年2月,调中共孝感地委组织部工作;
1983年2月至1984年3月,任中共孝感地委组织部副科长;
1984年3月至1986年7月,任孝感地委组织部科长(其间: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湖北省委党校政治专业学习)
1986年7月至1992年12月,任孝感地区行署经委副主任,
1986年11月任党组成员,1992年5月任党组副书记;
1992年12月至1993年6月,任孝感地区行署经委主任、党组书记;
1993年6月至1996年3月任孝感市经委主任、党组书记
;1996年3月至2002年1月,任孝感市经贸委主任,
1997年6月兼市委经贸工委书记;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任孝感市经贸委主任、市委经贸工委书记、市政协秘书长;
2003年1月至2003年2月,任孝感市政协副主席、市经贸委主任、市委经贸工委书记;
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任孝感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任孝感市副市级干部;
2009年4月退休。
㈢ 武汉市林业局的领导介绍
陈伟 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局全面工作。兼管计划与资金管理、林业基金管理。归口管理发展规划与产业处。
1963年10月出生,湖北黄陂人,研究生学历。1983年08月任黄陂县植保站农技员。1986年08月共青团黄陂县委工作,先后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团县委副书记、团县委书记。1995年03月任黄陂县蔡店乡党委书记1996年01月任黄陂县蔡店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1998年04月任黄陂县政府副县长,并挂职任西藏乃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1999年03月任黄陂区政府副区长,并挂职任西藏乃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01年05月任黄陂区政府副区长,11月当选为黄陂区第二届区委委员。2004年06月任黄陂区副区长兼武湖农场,武湖办事处党委第一书记。2005年10月任黄陂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兼武湖农场,武湖办事处党委第一书记。2007年3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建国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正局级)
分管机关后勤、绩效管理、政策法规、宣传信息、信访、保密、安全、组织、劳动人事、统计、审计、林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森林公安、森林防火等工作,协助管理计划财务。归口管理办公室、政治处、森林公安局和林业基金站。
1953年10月出生,山西省潞城县人。1970年05月参加工作。1975年0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
曾在部队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政治部干事、干部办公室主任等职。1996年05月由武汉警备区调武汉市委组织部工作。1999年10月任武汉市蔬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2001年10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9年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12年8月明确为正局级干部。
彭杨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管森林资源及林政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保护、环城森林生态工程管理等工作。归口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处、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林业发展公司。
1962年2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 高级政工师 农艺师。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保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00年7月获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孝感地区农科所、黄陂县植保站、扶苏办和农业局工作。1990年3月至2000年1月历任黄陂县农业局副局长、中共黄陂区研子岗镇和鲁台街党委书记。2001年1月任武汉市农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1年9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景中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管植树造林、林业科教、林业技术推广、家园建设、林业集团发展等工作。归口管理植树造林处、林业科技推广站、林业集团。
1961年8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
1981年09月任新洲区林科所技术员。1983年05月任新洲区林业局种苗站站长、办公室主任。1992年03月任新洲区旧街镇副镇长。1993年12月任武汉市花卉开发中心党支部书记、经理。1998年12月任武汉市林科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2000年10月任武汉市花卉开发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2002年01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2006年12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2007年12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国繁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分管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明创建、老干、群团、计划生育、扶贫等工作。归口管理监察室、联系机关党委。
1954年2月出生,湖北汉川人,汉族,中共党员,市委党校大专学历,(1982.2—1983.12 参加中青干部党政干部及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73年04月任知识青年下乡到汉川县刘格公社。1975年11月任武汉自行车厂任职。1988年10月任武汉市物价局检查所干部。1990年05月任武汉市物价局检查所科长。1991年10月任武汉市物价局价格信息中心副主任。1995年08月任武汉市物价局综合法规处副处长。1997年06月任武汉市物价局价格事务所所长。2000年09月任武汉市物价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2001年12月任武汉市物价局人事处处长。2006年11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范卫国 巡视员
协助刘建国同志分管办公室工作。
1954年1月出生,湖北省汉川市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6年3月历任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菜场营业员、副经理,党支部副书记。1983年5月任江汉区食品水产公司党总支书记。1983年10月任江汉区民政局副局长。1993年9月历任武汉市民政局优抚处处长、办公室主任、社会事务处处长。2001年12月任汉南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2003年12月任汉南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区纪委书记。2006年11月任汉南区政协主席。2009年11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巡视员。
吴旻 副巡视员
协助李景中同志分管植树造林、林业科技推广站、林业集团工作。
1962年10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
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至1997年先后担任省农科院经济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省农科院办公室秘书科长;省农科院加工所副所长、党委委员。1997年至2001年任原农林牧业局办公室副主任、林特处处长。2001年至2008年历任武汉市林业局植树造林处处长、综合计划处处长。2008年7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副巡视员。
文小平 党组成员 森林公安局局长
负责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日常工作。
1958年12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
1981年7月参加工作。曾先后在武汉市农业学校、武汉市粮油科研所工作。1992年至2001年历任原农林牧业局外经处科员、科教处助理调研员、经作处处长。2001年10月任武汉市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局长。2009年1月任武汉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森林公安局局长。
㈣ 解放年代“十大将军”都是谁比如刘伯承、张学良、杨虎城等等……
楼上的朋友说的有误,你说的是十大元帅!不是十大将军!另外,对于楼主所提的刘伯成、张学良、扬虎诚几为杰出将领的情况在此先做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刘伯成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军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在我军的不同几个时期都有伟大的贡献!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军衔!是开国我党我军公认的三十二个军事家之一!
张学良将军是国民党杰出的爱国将领之一 !是民国时期东北军的主要将领,东北易帜,张学良将军被民国政府任命为海陆空军副总司令,民国一级陆军上将。后同出于爱国之心与国民党 西安绥靖主任 西北军爱国将领《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改变了我国抗日战争的格局,使的国共二次合作抗日,为我国的抗战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其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已犯上的罪名一直囚禁,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的到自由。而杨虎城将军则不幸遭到杀害!但综观张扬二人为中华民族的存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绩!真正的大英雄啊!
对于十大将军:
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
十大将军-粟裕简介
1984年1月25日,粟裕在中顾委举行的春节茶话会的书面发言中坚定地说:“共产党人的气概,从来都是知难而进的。”“我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真理,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前途,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是满怀必胜的信念的。”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家。1907年生,湖南会同人。侗族。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被朱德赞誉为“青年军事家”。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接着率领第2支队在南京、芜湖、潥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陈毅一起,率部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黄桥战役,粉碎了4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组织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又兼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3次自卫反击战,率先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华中、华东和第三野战军主要指挥员,组织指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
十大将军-黄克诚简介
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初期,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央军委顾问。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同彭德怀等一起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纪委常务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十大将军-谭政简介
1906年出生,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军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兼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南局第一副书记,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华南军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中央军委常委、顾问,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委副书记。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十大将军-萧劲光简介
萧劲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杰出军事家。1903年生,湖南长沙人。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曾两次赴苏联军事学校学习。1930年12月后历任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军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许多战役战斗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1月被“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诬陷为“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受到错误处理。在逆境中,他相信党,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忍辱负重为革命工作。遵义会议后,中央纠正了对他的错误处理。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1937年初,任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后兼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在此期间,他遵照古田会议决议精神,组建了留守兵团,率领部队出色地完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剿匪任务,稳定了边区秩序;打退了日寇数十次进攻,固守了千里河防。他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处理了陕甘宁边区反磨擦斗争中的许多尖锐复杂的问题。他多次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工作,有效地争取了中间势力。为解决“晋西事变”,他与阎锡山谈判,促使了和平协定的缔结。为了粉碎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他以身作则,领导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还重视研究军事理论,致力于军队正规化建设。他在留守兵团倡导了把战术和技术分开的军事训练方法,开办各种军政训练班、研究班培养干部。他多次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他写的《近战战术》被作为军事教材印发,他撰写的《游击战争指导要令》中的一些基本观点,被毛泽东采纳。他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和晋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
十大将军-王树声简介
王树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905年生,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他身遇危难,矢志不渝,一心向党,最后一路乞讨,历尽艰辛,辗转回到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晋冀豫军区(后为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0年6月,晋冀豫军区一分为二,分别组成太行、太岳军区,他改任太行军区专职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力量动员部部长。他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他说:“职务大小,都是为人民服务,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争名誉地位的权利。”在率领太行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使地方武装同正规军的比例由1941年的77:100上升到1942年的200:100,从而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1942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4年10月,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率部深入河南敌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起了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第5师一起在中原地区打通了华北与华中的联系。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豫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原解放区的创建与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为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建设和军事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
十大将军-陈赓简介
1903年出生,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十大将军-罗瑞卿简介
罗瑞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906年生,四川南充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曾赴西安协助周恩来工作。同年起任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在主持抗大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毛泽东制定的办学方针,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为各抗日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军政干部。1938年,在毛泽东指导下写出《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一书,系统总结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历史文献。这本书出版以后,对加强我军的政治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并在全国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1939年7月率抗大总校和延安其它学校的数千名教学员工越过日伪军封锁线,行程1500公里,进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1940年5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太行山区。他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总结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系列加强八路军政治工作的措施,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等文章。参与领导和指挥了百团大战以及华北敌后抗日斗争。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为培养干部、建设政治机关、加强政治工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后为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政治委员,为华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为新中国公安政法的建设,为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8年8月3日逝世。
十大将军-许光达简介
1908年出生,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第十七师政治委员、师长,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团长、八师师长,红三军第二十五团团长。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O师独立第二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
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1969年6月3日逝世,终年61岁。
十大将军-徐海东简介
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徐海东,1900年生,湖北黄陂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人。出身贫寒,当过11年窑工。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任农民自卫队队长,11月率队参加黄麻起义。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历任中共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营长、团长、师长。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后,任重建的第26军副军长兼74师师长,后任第28军军长、第25军军长,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下,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1934年11月,红25军奉中央军委指示撤出鄂豫皖苏区,向北转移,任副军长、军政治委员、军长。1935年9月率部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军团长。为把革命大本营奠基大西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温塘、张店、町店等战斗。特别是町店一战,取得全歼日军一个联队,毙伤敌近千人的重大胜利。1938年6月,因病回延安,曾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随刘少奇赴华中,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12月指挥周家岗等战斗,取得反“扫荡”的胜利,对巩固和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他骁勇善战,不怕牺牲,在战斗危急时刻,经常身先士卒,被群众誉为“徐老虎”,先后9次负伤,积劳成疾。1940年病情严重,仍随军参与指挥作战。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后长期治疗、休养。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0年3月25日逝世于郑州。
十大将军-张云逸简介
张云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892年生,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参与创建右江苏区。1931年3月率部进入湘赣苏区。同年冬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11月率两个连到江北无为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指挥第4、第5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在淮河以南、津浦路两侧积极打击日伪军。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与书记刘少奇等指挥第4、第5支队主力先后取得大桥、半塔集反顽作战和夏季反“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直接领导第2师同敌伪顽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斗争,同时注重加强根据地建设。1943年11月陈毅代军长赴延安后,他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4年7月部署第4师主力西进,基本上收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同年冬部署第1师一部渡江南下,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接着又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为创建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㈤ 黎元洪(黎黄陂)评价
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皮明庥:
史坛上对黎元洪之文著时有所见,但较之黎元洪的复杂曲折阅历和独特的时代特色、人物性格,研讨似有不足。湖北黄陂裴高才先生夙好文史,究心于乡邦人物,推出《首义都督黎元洪》一书,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对黎元洪进行颇为全面的解读,是一部具有学术和文学价值的作品,对深化辛亥革命及民初政局之研究均有裨益。
裴先生立足于对黎氏独特的身世与行状的把握,并将之与时代政坛闻人作比较研究,立论云:“如果说孙中山是英雄造时势的话,那么黎元洪则是时势造英雄。”正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时势以及民初政坛诡谲多变的时势,将黎元洪推上历史舞台,成为首义都督、民国总统。此一结局,决非黎氏本人事先之人生设计。黎元洪就是这样在不可意料、缺乏思想准备的境遇中,走上政坛顶峰的。
高才先生这部作品的另一成就是,对黎氏行状中之诸多谜团进行了解读。关于黎氏的一生,尤其是其籍贯身世,历来聚讼纷纭,各言其是。作者比较诸说,广事求证,为揭开谜底,进行深入考索,认定黎氏祖籍江西,世居黄陂,生于黄陂木兰乡东厂畈最为可靠。应该说,是颇有说服力的。
在相当长的时段中,由于我们的史学研究流行一种简单的二元对应模式,品骘人物时“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是革命,便是反动”。此种非此即彼之“一刀劈”史论,是难以真实界定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之人物的。我们要为历史留真,必须走出概念化、绝对化,如实叙介人物,不必拘泥于誉之或诋之的两极中。这也许就是此书的看点之一。
纵观黎元洪之一生,经历了北洋海军、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和两任民国大总统诸时段,其间有于国有功者,也有功大于过者,亦也功过相偿者,还有过失难辞者。要进行细心的理性评介,而不能以论辩取代事实。窃以为,黎元洪出山为首义都督是黎氏一生中关键之史事。论者常出其首义前还杀过革命党人,但此事系传闻,无确证。历来文坛上常将黎讥为“床下都督”,更缺乏佐证。事实上,在1911年10月10日晚首义枪声大作时,身为新军协统之黎元洪并没有奔赴军营,指挥部下反抗革命军,而是避处于黄土坡僚属家中静以待之。相反,湖北新军另一统军人物张彪却在第八镇司令部组织士兵进行顽抗。此时此刻确乎为关键时刻,黎元洪与张彪的态度迥然有别。当时,作为湖北新军第二号人物的黎元洪居然在起义大火燃起时,对清军安危不挺身而出,而作壁上观。可见其不想与革命军为敌。黎的这种态度,才有可能被起义军请到谘议局大楼开会,并被拥立为湖北都督。以前的史论中,对这一关键史实缺乏认知,这是不能不顺便提到的。
作为两任民国总统,黎元洪可圈可点的史实很多。当时他受制于北洋军阀,也曾想有所作为,乃至一度谋南下,与孙中山的护法相呼应或参与,但毕竟由于势单力薄,也不具有孙中山再造共和的意志,因而,黎氏不能与进步潮流同行。但黎氏居京期间,最为重要的政治姿态是,当袁世凯帝制自为时,黎氏坚决予以拒绝、反对。这是黎氏的大节大德。从黎氏附和参与武昌起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这两件决定性的大事而言,黎氏在近代政坛上还是显示出了独特的灵光的。作为一位军界闻人、政坛巨子,而且在大事上并不糊涂的黎元洪,在史册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㈥ 武汉市黄陂区区长是什么级别
副厅级。
武汉市是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都是厅局级副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职务共10级,分别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6)黄陂政协副主席扩展阅读
厅局级副职包括:
地级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新疆兵团农二师副师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长春市朝阳区区长)。
直辖市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
省直管市正职。
㈦ 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出了多少大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
邓逸凡 中将 水口镇小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广州军区 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 政治委员
王国湘 少将 刁坊镇建兴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
林绍新 少将 宁中古塘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空军少将
柳河生 少将 兴城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赖佛新 少将 兴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副校长
【民国将军(中将)】
刘绍武 中将 黄陂镇甘砖村人,国民革命军徐州第七兵团六十四军一五九师师长、六十四军副军长
刘既漂 中将 叶塘镇留桥村人,西南政府防御工事总工程师
刘铸军 中将 径南镇胪声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第三十四集团军野战补训师师长,暂编第五军副军长,国防部中将部员
李 振 中将 刁坊镇刁潭村人,国民革命军川东军区副司令员,西南军区司令部高参室副主任。解放后任四川政协副主席、省参事室主任
李振球 中将 新陂镇黄沙陂人,国民革命军六十五军中将军长
李怀苍 中将 叶塘镇田心村人,国民革命军某部团长、财政处长,中央 高级少将参谋,194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洁之 中将 新陂镇上长岭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七战区军粮计核委员会中将副主任,解放后任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政协副主席
李新俊 中将 新陂镇下楼村人,国民革命军广西省第十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中将保安司令,国民政府政务部常务次长、部长
李伴奎 中将 兴城镇米寨村人,国民革命军五十五军副师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解放后任武汉市政府参事
萧冀勉 中将 叶塘镇大路下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编训司令部司令官
萧君勉 中将 叶塘镇大路下人,国民政府总统府中将参军
张醁村 中将 永和镇大成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总部及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顾问
陈 侃 中将 大坪镇潭坑村人,国民革命军广东省保安司令部高级参议、视察组主任
陈仲宾 中将 龙田镇羊岭村人,“南韶连”军务督办
陈道行 中将 兴城镇杨桃树下人,中将高级参谋,第三战区工兵团司令
陈宇飞 中将 兴城镇北街人,国民革命军军政部军械司中将司长、第二 兵站中将司令
陈茹玄 中将 龙田镇碧园村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代理主任委员
陈隐冀 中将 兴城人,国民政府军政部陆军署中将军械司长
罗梓材 中将 宁新镇水楼村人,粤军第四路军第十二集团军参谋长,解放后任广东省工业厅厅长、手工业局局长
钟 彬 中将 龙田镇,川鄂边绥靖公署事主任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饶景华 中将 宁中镇丝光村人,广东陆军第三独立团团长,虎门要塞司令
廖鸣欧 中将 刁坊镇圩东村人,广东第二行政区行政督察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刁作谦 中将 兴城西郊观音堂人,外交部顾问兼陆军中将参谋,参与1945年南京日军投降受降典礼。
赖 刚 中将 福兴神光山赖屋人,广西省保安处中将处长、桂北师管区司令,广西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民国将军(少将)】
王 杰 少将 宁中镇和一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兵团司令部少将 副参谋长,后升任师长
王振汉 少将 宁中镇和一村人,广州卫戍司令部处长、救国军军长
伍汉屏 少将 新圩镇虎洞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少将、四七二旅长
刘 灏 少将 合水镇双溪村人,1917年护国军第四军陆军少将
刘洪若 少将 罗岗镇白水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少将主任,1931年任江西大余县县长
刘飞军 少将 径南镇胪声村人,国民党陆军军部少将参谋长
刘冠亚 少将 龙田镇曲塘村人,国民革命军旅长、少将副师长
刘定藩 少将 罗岗镇白水村人,国民党闽粤赣“剿匪”总指挥部参谋长
刘圃耘 少将 罗浮镇人,国民革命军联合总司令部军医署经理科科长
刘柏贤 少将 新陂镇五栋楼人,国民革命军广西十二行政区保安部少将副司令
刘倬环 少将 坭陂镇陂新村人,陆军暂编第五军第 十四师少将参谋长
李 明 少将 新陂镇家庄村人,国民革命军六十五军一八七师少将师长、六十五军副军长,解放后任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
李则芬 少将 新陂镇下楼村人,国民革命军九十八军副军长
李安定 少将 新陂镇下楼村人,国民革命军福建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兼闽东保安司令部少将特务团团长
李康秀 少将 新陂镇上长岭人,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交通兵团长
李益群 少将 宁中镇文一村人,国民革命军豫西师管区副司令,广东粤中师管区副司令
吴达连 少将 黄陂镇联丰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兵团总务处少将处长
吴应环 少将 合水镇富和村人,国民革命军粤保安司令部兵役处处长
何宝松 少将 石马镇新群村人,国民党陆军少将,解放后任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副主席
何天祥 少将 石马镇新群村人,国民党少校军法处长,广州北校场少将无线电 台台长
何孟淳 少将 石马镇新群村人,国民党广州行营政治部少将主任秘书,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府参事
何廼英 少将 石马镇新群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少将副师长,丰顺、兴宁等县县长
何扬番 少将 永和镇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军一六五师师长
何沧浪 少将 宁中镇和新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兵团司令部参谋长
何廼黄 少将 永和镇人,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军事杂志》主编
何学植 少将 石马镇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一三三师少将师长
张 琛 少将 宁新镇大岭村人,国民革命军六十五军副军长、代军长
张 威 少将 兴城鹅湖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七战区余汉谋高级参谋
张浩东 少将 兴城镇人,国民革命军第七战区长官部高参
张伟民 少将 宁中镇鹅一村人,国民革命军少将副师长
张一中 少将 兴城鹅湖村人,国民革命军六十二军少将副军长
张立群 少将 叶塘镇下中社人,国民革命军少将师参谋长
陈 师 少将 石马镇刁田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一六七师副师长、第七战区司令部高参
陈 定 少将 石马镇人,国民革命军一五七师副师长,解放军第六步兵学校校务部代部长、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省政协委员
陈公天 少将 石马镇新群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二军少将参谋长
陈名勋 少将 石马镇新田村人,国民党国防部少将参议
陈寄云 少将 兴城镇洋岗村人,中国远征军第七十一军少将炮兵指挥官
陈绍鹏 少将 坭陂镇东山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械库库长
陈伟霖 少将 坭陂镇东山村人,国民党六十五军政治部少将主任,解放后任兴梅联合委员会顾问、广州市政府参事室兼主任秘书
陈郁萍 少将 坪洋潭坑村人,国民党一五九师少将参谋长,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广东省手工业局副局长
陈森莲 少将 石马人,海南防卫司令部警保一师副师长
陈世光 少将 水口镇河东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编练司令部副参谋长、福州绥靖公署少将总务处长、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高参
陈杰夫 少将 石马人,国民革命军少将炮兵指挥官,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
陈挹寰 少将 兴城镇夏屋陈人,国民革命军国防部荣誉军人第六教养院少将院长,兼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师长、江西省参议员
幸中幸 少将 径南镇章峰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长官部少将参议
幸振芳 少将 径南镇双梧村人,陆军八O四总医院少将院长
林初耀 少将 黄陂镇龙溪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师长
罗炽杨 少将 新陂镇家庄村人,粤军第四旅少将旅长
罗翼群 少将 龙田镇燕塘村人,大元帅府少将参军,广东宪兵司令,东征军总参议,解放后任省参事室副主任
罗策群 少将 宁新镇大圳村人,国民革命军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少将副师长兼旅长
罗倬汉 少将 龙田镇鸡公桥,国民革命军联勤总部广西供应局局长
罗阳模 少将 大坪人,国民革命军团长、少将参谋
钟之辉 少将 黄陂人,广州行辕第一处少将副处长,国防部第七部新兵训练处编练组少将组长
钟翊群 少将 黄陂虎留村人,七十一军驻粤办事处少将处长。
饶崇诗 少将 宁新镇洋岭村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军队党务处副处长,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团第三分团少将政治总教官
黄文思 少将 大坪镇大塘村人,国民革命军一五九师少将副师长
彭展寰 少将 罗岗镇,国民政府国防部少将高级参谋
曾适存 少将 宁中镇土坑村人,国民革命军甘肃河西警备司令部第二处少将处长
曾问吾 少将 黄槐镇槐东村人,中央边务室少将主任,新疆吐鲁番县长
谭 忠 少将 福兴镇,国民革命军滇边游击挺进纵队第一支队司令、少将副司令、云南省保安第二师副师长
廖 慷 少将 龙田镇凉伞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军长兼四十五师师长,第三十一军军长
廖 淦 少将 龙田镇高陂村人,国民党第三战区作战研究室少校主任、广 东陆军军官学校教官、陆军某部少将参谋
廖中天 少将 合水镇富和村人,粤中师管区副司令,广东绥靖公署少将高参兼总务处长
廖颂尧 少将 龙田镇凉伞村人,湖北省政府参事,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参议,第六十五军独立旅少将旅长
廖毓清 少将 新圩杨阁山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团长,作战司令
潘 标 少将 永和镇湖尾村人,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部第四区少将抗日指挥官
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是哪十位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
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㈨ 陈毅是谁
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从网络上打上 陈毅 这两个字 然后你就会充分的了解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