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谁
一、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知县刘昌绪。主持编修《黄陂县志》。
二、简介:
黄陂区(Huangpi),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陂区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
黄陂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2016年,户籍人口113.28万人。黄陂是武汉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区,是长江新城和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下辖15个街道、1乡、1场、3个开发区。
黄陂是一座有4400年筑城史、1800余年建置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拥有盘龙城,木兰文化,二程、辛亥首义四大文化名片。黄陂是湖北省第一台乡,第二侨乡,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超过30万人。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武汉之肺。
2. 木兰从军 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民间的一位女子,小时候学习起码,长大后骑得更熟练。正好遇到可汗招兵,他的父亲的名字在从军的名单里,和同乡里的少年都一起编在当兵的队伍里。她的老父亲因为生病不能出发。木兰于是更换男装,买马鞍和马匹,代替父亲参军,逆黄河而上,横渡黑山,骑马转战各地十二年,多次立下大功。嘻!男人能做的事女人未必就不能做,我看木兰从军的故事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
1:易(换),驱驰(骑马奔驰),余(我),次(应该)
2:余,古义:我;今义:多
市,古义:购买;今义:市场
次,古义:应该;今义:好坏
花木兰(412年-502年)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3. 木兰文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儿时读木兰辞时对木兰其人其事之史实,一片茫然。待五十年代初,有机会到武汉市属黄陂区(原为县)进行工作和探访,才蓦然间得知原来从幼就钦仰的女中豪杰木兰的故里就在黄陂。仔细踏访,黄陂的山山水水中,点布着巍巍的木兰山,山上有木兰殿;立新店有将军庙和木兰冢;北乡(双龙镇)有木兰故里;还有纪念性的木兰湖等等,编织成了一条斑澜多彩的木兰文化链。
史著如林的中国,关于木兰的载记虽语焉不详,但林林总总亦蔚为大观。关于木兰本事,最早的文字记载可推原到成于北魏,见于南朝陈代的《木兰辞》。至两宋时,收入《西文苑》、《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中。民国以来,成为中小学课文。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到黄陂,写下了韵味深沉、清丽动人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见《樊川文集》),诗中说的是木兰以女儿之身化妆男儿参加征战,在边塞上思归,还到明妃王昭君墓前(拂云堆,即今内蒙古之昭君墓青冢)去把酒。此诗成于唐会昌三年。《黄陂县志》载记:唐武宗会昌三年,杜牧游木兰山。此诗说明唐代时黄陂的木兰崇拜已经很盛,怪不得后来宋代名儒程大昌读了此诗后,在《演繁露》中,感慨系之:“观杜牧此诗,既有庙貌,又曾作女郎,则诚有其人矣,异哉!”这首诗是黄陂木兰事迹的最早记载。
近年来,黄陂区进行了扎实的史实、史料、史迹征集、研究工作,并由黄锂写成《花木兰将军三考》。他提出木兰是汉代人,家在黄陂。特别是史迹调查中,文中谈到黄陂双龙镇(今木兰山北之姚集镇大城潭村)有许多从周代到六朝的文化遗存,而古籍中的《木兰奇女传》云:“木兰,姓朱,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今黄陂)双龙镇人。”而在木兰山北坡立新店又有将军坟,并发现文字依稀可辨的“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凡此都证明黄陂为木兰故里。
笔者近年来检阅史乘,亦有创获。《古今图书集成》将有关木兰将军的史事和山川地志都列入该书“方舆汇编”、“方黄”、“黄州府部””———N74卷中。其中收录山川名胜、诗文史事条目颇丰。首先收入《木兰歌》(即《木兰辞》),意即表明木兰辞所叙述的木兰故事发生在黄州之黄陂。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体例严谨,汇罗资料精当,其对黄陂木兰史事言之凿凿,诚木兰故里在黄陂之有力证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5月10日第十版)
黄陂--花木兰的故乡 遗下汉冢思佳人
culture.cnhubei.com 文化湖北 3-30 8:50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胡彩丽 郑志方 通讯员 胡沛 实习生 程景年
花木兰的爱情秘史
3月22日,武汉黄陂姚集镇。初春的风携带着桃李花香,在温和的阳光里。一位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同乡,让这片土地充满了英雄的神奇色彩,并在两千年后极大地改变了黄陂人今天的生活。
传说西汉年间,黄陂姚集镇大城潭村被叫作双龙镇。该镇千户长朱天禄和妻子赵桂贞婚后多年未孕,听人指点食下木兰花蕊,生下一女,取名木兰。木兰生性活泼好动,天资聪颖,7岁就被青狮岭的道长和住持收为徒弟,修练武术。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木兰童年时期的传说,说她冒险到山洞里采集夜明沙(蝙蝠的粪便)为同村瞎眼的奶奶治好盲症,使计谋让一名当地的土财主捐资修桥……
木兰18岁那年,单于进犯中原。木兰既不忍让年迈多病的父亲再赴沙场,也不能违抗保卫国家的旨意,于是藏起女儿家的柔弱,乔装成男子上战场。在12年的战争生涯中,她靠食用一种草药掩盖自己女性的生理特征,驰骋疆场,在血与火的世界里拼杀,屡建奇功,获封“木兰将军”。
可皇帝赐予其官职和封赏时,木兰竟毅然请辞,并道出自己实为女子的真相,请求以平民身份返乡,侍奉双亲。木兰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回归女人的身份。
她的感情秘史少有人知。在战争中她与伍登将军出生入死,默默相爱却始终没有道明心迹。等真相大白之后,伍登却战死沙场。于是,木兰发誓终生不嫁。直至90岁高龄,木兰在黄陂去世。
现在,黄陂木兰山的玉皇阁,相传就是木兰将军凯旋后,皇帝的赐冠之所。后人还建起木兰坊、木兰殿、木兰将军祠等,以褒彰纪念木兰“忠孝勇节”的功勋和情怀。
美国人的免费广告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第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卡通片《花木兰》席卷全球,这给黄陂的旅游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1998年之前,木兰山、木兰湖景区每年的游人不足百万。1999年,游客陡增至150万。去年,景区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今年,木兰水乡、清凉寨以及云雾山等系列旅游点,也在建设之中。木兰品牌,从一个仅几十平方公里的木兰山,延伸到947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占去全区面积近半,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旅游区,成了名副其实的“武汉后花园”。另外,还有四万村民吃起了“旅游饭”,经营“农家乐”,从此走出贫穷步入小康,有的农户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月收入超过了4000元。
与此同时,黄陂区还抓住“木兰”文化,从1999年起就开始举办“木兰文化旅游节”,借节招商引资,先后引进项目50多个,协议资金就达10多亿元,并投资1.7亿元建设基础设施,让景区锦上添花。
鄂豫之间木兰之争
当“花木兰”文化在湖北武汉开花结果的同时,一场没有硝烟的纷争也暗地展开。河南虞城宣称,木兰乃河南虞城人,并也有木兰祠、木兰陵园等为证。除此之外,木兰故里还有宋州、商丘、亳州、谯郡和延安之说。
虽是一个传说,但在黄陂却有墓为证。木兰山脚北坡是木兰将军祠所在。院内有一大土冢,内是一座砖结构的汉墓。发掘时,其上还散布着板瓦残片,饰粗绳纹,是典型的汉砖汉瓦。其碑文虽已模糊不清,却依稀可辨“赦建木兰将军墓碑序”等几个字。这就是传说中的木兰将军墓。
木兰究竟是哪里人?晚唐诗人杜牧有诗歌为佐证。当年,他游览黄陂木兰山和将军祠后,对木兰将军的功绩大发感慨,作诗一首: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明《木兰古传》也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姓朱,父天禄……”
“木兰转战万里,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踪迹,加之木兰没有在朝廷当官,正史上没有留下记录,所以出现纷争是很正常的。”黄陂区木兰研究会会长明德运在谈论木兰之争时说道。
河南各地和黄陂均以能拥有与木兰相关的文化而引以为豪,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木兰品牌为大家所珍视,木兰精神已深入人心。花木兰,已经不单单为黄陂所独享,她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永远珍惜和保护。
但是,黄陂在这场争夺战中,不会谦让。记者了解到,有关方面正在设法保护这笔文化遗产,让花木兰长住娘家——黄陂。
4. 黄陂木兰 解读
木兰故里在黄陂
■皮明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儿时读木兰辞时对木兰其人其事之史实,一片茫然。待五十年代初,有机会到武汉市属黄陂区(原为县)进行工作和探访,才蓦然间得知原来从幼就钦仰的女中豪杰木兰的故里就在黄陂。仔细踏访,黄陂的山山水水中,点布着巍巍的木兰山,山上有木兰殿;立新店有将军庙和木兰冢;北乡(双龙镇)有木兰故里;还有纪念性的木兰湖等等,编织成了一条斑澜多彩的木兰文化链。
史著如林的中国,关于木兰的载记虽语焉不详,但林林总总亦蔚为大观。关于木兰本事,最早的文字记载可推原到成于北魏,见于南朝陈代的《木兰辞》。至两宋时,收入《西文苑》、《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中。民国以来,成为中小学课文。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到黄陂,写下了韵味深沉、清丽动人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见《樊川文集》),诗中说的是木兰以女儿之身化妆男儿参加征战,在边塞上思归,还到明妃王昭君墓前(拂云堆,即今内蒙古之昭君墓青冢)去把酒。此诗成于唐会昌三年。《黄陂县志》载记:唐武宗会昌三年,杜牧游木兰山。此诗说明唐代时黄陂的木兰崇拜已经很盛,怪不得后来宋代名儒程大昌读了此诗后,在《演繁露》中,感慨系之:“观杜牧此诗,既有庙貌,又曾作女郎,则诚有其人矣,异哉!”这首诗是黄陂木兰事迹的最早记载。
近年来,黄陂区进行了扎实的史实、史料、史迹征集、研究工作,并由黄锂写成《花木兰将军三考》。他提出木兰是汉代人,家在黄陂。特别是史迹调查中,文中谈到黄陂双龙镇(今木兰山北之姚集镇大城潭村)有许多从周代到六朝的文化遗存,而古籍中的《木兰奇女传》云:“木兰,姓朱,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今黄陂)双龙镇人。”而在木兰山北坡立新店又有将军坟,并发现文字依稀可辨的“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凡此都证明黄陂为木兰故里。
笔者近年来检阅史乘,亦有创获。《古今图书集成》将有关木兰将军的史事和山川地志都列入该书“方舆汇编”、“方黄”、“黄州府部””———N74卷中。其中收录山川名胜、诗文史事条目颇丰。首先收入《木兰歌》(即《木兰辞》),意即表明木兰辞所叙述的木兰故事发生在黄州之黄陂。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体例严谨,汇罗资料精当,其对黄陂木兰史事言之凿凿,诚木兰故里在黄陂之有力证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5月10日第十版)
5. 寻花木兰历史资料 越详细越好
年代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姓氏
据明人焦绂在其《焦氏笔乘》中说:“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清代《康熙黄陂县志》载:“木兰,本县朱氏女……假男子代父西征……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可见,木兰本姓朱,西汉人,出生于今武汉市黄陂区姚集镇大城潭村。黄陂朱木兰,有关文献、实物、 传记三重证据。
故里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最早言及木兰籍贯的是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他在《姓苑》一书中言木兰任城人。他认为木兰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之后。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贡原籍鲁国,即今曲阜一带,东晋南北朝时,曲阜曾属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称木兰是任城人,不过此说学术界并不认可。当前争议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四个地方。虞城由娘娘庙改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家乡;黄陂由木兰树称木兰山,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故里;延安在黄河西边百余里,也可“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那里有座万花山,也被附会为木兰故里。以上三地都认为木兰是隋朝或唐朝人。 1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是木兰故里,有花木兰祠为证。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决定,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 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满了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 2安徽亳州市也有史书文物建筑证明自己是花木兰故里。亳州说认为花木兰是汉朝人,早于北朝的木兰辞,符合逻辑。城郊有陵,并有多块石碑。 木兰亳州人之说主要有下列根据: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尝代父戍完(县),唐封孝烈将军”。 (二)清代,《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异口同声,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归德府志》云:“木兰,亳之谯人也。” (四)古代《亳州志》、《完县志》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 (五)清代由皇帝钦定的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内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称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兰祠赛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说:“木兰,亳人,魏氏女。” (七)完县(今名顺平县)木兰祠元代碑刻《汉孝烈将军记》言:“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 (八)木兰戍边燕山,《燕山丛录》一书对木兰的记载较为详细,云:“完县东门外有孝烈庙,榜曰孝烈将军。”《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县东或云即木兰女尝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将军。”有古碑称曰:“木兰姓魏,亳州人。” (九)历代学者,如元代学者达世安、明代学者朱国桢、明代诗人吴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白无误地称:“木兰姓魏,亳州人。” (十)木兰家乡亳州及木兰戍边之地燕山一带均有很多传说,不约而同地认为:木兰是汉代女子,从军的背景也是匈奴犯境。 3湖北黄陂县:据一些史料记载,湖北黄陂县城北20里为木兰故乡,古时曾置木兰县。在《湖北通志》、《黄陂县志》因黄陂有木兰庙、木兰将军冢。《木兰古传》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称:“木兰朱姓,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史传明示则成为湖北黄陂人“与木兰同籍”的最大理由。黄陂双龙镇有座“木兰山”,山的北坡有一大土冢,冢前墓碑铭刻“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木兰山上尚存“唐木兰将军坊”,上镌“忠孝勇节”。
《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
6. 湖北的黄陂这一地名有什么来历
湖北黄陂现为武汉市黄陂区。陂,池塘也。公元前648年,楚成王灭黄国,迁黄国臣民于此。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楚国令尹孙叔敖筑陂塘灌溉农桑,因此地多黄国后裔,故得名黄陂。
汉属荆州江夏郡西陵县。汉末大将黄祖于此筑城,名黄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黄陂黄花涝置石阳县,为魏国荆州江夏郡驻地,为建置之始,有1800多年的历史。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南齐建元元年(479年),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先后三次设置木兰县,木兰县驻地位于花木兰出生地黄陂大城潭镇(今黄陂区姚家集街道大城村),所辖地域包括今黄陂区北部和红安县西南。唐武德三年(620年)废除木兰县,并入黄陂县。
唐为南司州、安昌郡驻地。后南司州更名黄州。黄州改治邾城,黄陂属淮南道黄州。宋属淮南西路黄州齐安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属湖广行省黄州路。明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
中华民国,先后属鄂东道,江汉道、省直辖。自民国二十一(1932年)年起,先后属第四、二、三行政公署及鄂东行署。
1949年,黄陂属孝感专区管辖。1959年,划归武汉市。
1998年,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行政级别为副厅级,享有地级市经济权限,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
(6)黄陂县志扩展阅读
黄陂的地理环境
黄陂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陂区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
黄陂区位于长江中游,大别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为江汉平原与鄂东北低山丘陵结合部。大体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
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属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50—850米,面积占全区的17.8%;有武汉市最高峰双峰尖(872.5米)。中部为平原丘岗区,海拔在30—150米之间,面积占全区68.9%;南部为平原湖区,海拔在30米以下,面积占全区的13.3%。
黄陂区水资源丰富,拥有“百库千渠万塘”之称。有长江、滠水、府河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799.91公里,流域面积3504.3平方公里。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充足。黄陂区有湖泊35个,其中武湖、童家湖、后湖较大,黄陂区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
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春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干燥阴冷。多年均日照时数1917.4小时。多年均降水量在1202毫米,为中南地区降水量较均衡的地区。
7. 前川的文化
前川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邑重镇,我们的先祖在这片热土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遗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构塑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昔日“黄陂十景”即有五景在前川(“甘露呈祥”、“鲁台望道”、“夜台钓月”、“铁锁龙潭”、“西寺晚钟”),尤以“二程”文化卓然独秀。这是前川诞生的胎记、精神的宝库、独特的地标。它使前川活力四射,魅力无穷。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予精心保护,已经损毁的重要文物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修复,还应新建一些新的人文景观,以彰显前川丰富的文化底蕴。 鲁台望道黄陂大桥东端,岿然一山,此即鲁台山。北宋中叶,程颢、程颐兄年曾在此筑一高台,名“望鲁台”,宋称“鲁台望道”,以遥望尼山,寄托仰止之情。北宋期山上始建“清远亭”,南宋时为纪念二程改称“双凤亭”。亭侧有一聪明池,相传为二程研墨洗笔之处,池中有涵虚亭一座,系二程常来攻书之所。亭东里许,有一摇碧荡翠的“流矢湖”,因二程兄弟常在此习射而得名。明景泰年间(1450—1457)在鲁台山南麓建有“二程祠”,后相继改为“二程书院”、“望鲁书院”,与濂溪、南岳、岳麓、石鼓书院齐名。清代增建讲堂学舍,后改名为师范学堂和县模范高等小学堂。抗日战争时期被毁于日寇铁蹄之下。1962年政府拨专款维修,当代著名文豪郭沫若亲笔题写“双凤亭”金字匾额,斯亭即灿然生辉。本世纪初,政府拨款重建,古亭焕发青春光彩。登临峦巅,仰观亭翼若飞,古木参天;俯视,岸映西州城半出,虹栏吸波润青云;极目远眺,十里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历代文人骚客登揽胜抒情,吟古咏物,留下了大量锦诗妙文。惜之文迹寥寥,书香气微微。
鲁台因“二程”兄弟崇尚孔子儒学,“筑台望鲁”而得名。还有与二程兄弟相关的涵虚亭、二程祠等建筑,鲁台山下的一洼水面也因二程习箭练武典故得名流矢湖,古称鲁台为黄陂文峰。又据这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掘东周古墓葬群的考古成果,鲁台还可能是商周方国的古都或“荆”的政治中心。鲁台是黄陂集中展现文化底蕴的最佳处,更是擦亮“双凤亭”、“二程”理学文化品牌的最佳载体。
活化利用鲁台文化资源,可就地包装“鲁台古镇”项目,打造文化旅游景点。该景点拟由己建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复建二程书院)即将开建的双凤亭公园和设想中的文化老街组成。设想中的老街,实为以区博物馆为龙头,以民间各类非遗博物馆为主体的博物馆群。 还原古城墙记忆。前川为古黄陂县治之所在,明初始建的县治火砖城墙,曾在清末湖北城池评比中名列前茅,但解放后因城市建设却已几乎毁尽。为重现前川城垣古韵,可利用光荣里南端、滠水西堤旁残留的城墙建城根小广场,并在北侧复建小东门(文昌门),或在双凤大桥头小游园复建大东门(昭明门)。形成城垣古韵景观与滠水河畔风景交相辉映。
还原老街坊记忆。老城区的前川大道、文教巷、人民道、民安街四条街道合围区,很多历史文化元素与这里相关,如文教巷古称草庙巷,是二程夫子诞生处;人民道上古有黄婆桥,有“宋太祖微服过此,求水於黄婆的故事。有“带河蜿蜒余三里,发源于东坂,西抵黄婆桥”的记载。以这些历史元素为背景,启动木螺钉厂周边的旧城改造,在合理布局建筑物后,将高楼大厦的间隔空间适当集中,以明清街肆的形式,在这里复建程乡坊、“二程”故居、带河、黄婆桥等,并将县城的城隍庙及戏台等也移建于此。高楼下低矮的明清街肆,既是这片住宅小区的公共活动场地、园林绿化空间,仿古店铺也可用来经营黄陂特产、黄陂名吃等等,这里是展示古县城历史文化、延续古城商脉的“活化石”。 黎黄陂广场在黄陂二桥西、黄陂大道南、人民银行旁的一块低洼地,昔日是一片洪波涌翠的芦苇荡。这里是黄陂前川的东大门, 318国道从它身边穿过。广场北数行霜树,几簇烟树,碧野阡陌连畴,莱青花香,寒潭澄碧,水草丰茂。去年区里在这里建起一座面积宽敞,景色宜人的“黎黄陂广场”。广场内林隐涌道,花缀绿茵,湿圃生烟,紫藤满架,燕语莺歌蝶舞,音乐喷泉溢彩流光,中华民国开国元勋黎元洪一身戎装,仗剑肃立在广场中,深情地注视着他的故乡。铜像底座上国家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和国民党元老题词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龙潭清波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脑海里留有深刻印象,他在其早期散文《俄乡纪程》中就写道,“母亲去世,一家星散,我只身由吴而鄂,由鄂而燕。黄陂铁锁龙潭的清波皓月,也曾使我低徊留恋;以至于北京南湾子头的新柳,丝丝的纤影,几番几次拂拭我的悲怀诗思。”
铁锁龙潭不仅承载了“锁镇泥龙”等传说,还与祭祀文昌神有关。明县令胡仲澜在其《建文昌祠碑记》中云,“嘉靖闯郑中宪公佶举进士,邑父老共见文昌元衣白骑陟降於鲁台之巅,今城中有铁锁龙潭故名迹,其地传而属之,中宪即以此地祠之,以招鲁台陟降之灵。”清同治《黄陂县志》也说,邑人郑中宪,捐铁锁龙潭胜地一区,邑侯胡仲澜从而建祠祀文昌,后倾圯,同治辛未又重修文昌帝君宫。从《建文昌祠碑记》的结束语:“行将观其化被,誉髦文风愈盛而科甲愈多,岂非一邑之福哉。”也可得之,铁锁龙潭寄托着黄陂人的“科甲愈多、人才辈出”的梦想。
铁锁龙潭进行旧城改造时,不但要考虑按胡仲澜《碑记》“龙潭谛观景物,春则水满四泽,旋邱如壁,迤逦浮桴,游於太极;夏则柳暗莲香,鱼翻荷绿,淡云轻风,前川可续;秋则霜林瑟瑟,满目凄清,木叶虽脱,石柱嶙峋;冬则积雪平崖,层冰振玉,寒云不流嗒焉空。”的描述复原龙潭景观,还要延续这里的历史文化脉络复建文昌祠,并采用适当的方式为纪念瞿秋白曾在这里吟诗赏月留下的痕迹。
8.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8)黄陂县志扩展阅读: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花木兰(一说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06年。)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汉剧、昆曲、秦腔、平剧、黄梅戏等20多种,特别是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再说“朱”姓木兰。唐白居易在《戏题木兰花》中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也写有《题木兰庙》一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这说明木兰的故事在唐代已经脍炙人口了。
杜诗里的木兰庙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至今还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坊等遗址。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根据上述史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木兰应姓“朱”。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鲜卑族人等说法。?查阅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
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9. 有人知道老的黄陂八景
陂邑十景:
一、铁锁龙潭
寒烟百尺古城西,神物何年借此栖。
夜月扬髯森似戟,春涛起蛰振如鼙。
冥飞铁柱空留锁,幻出琼泉渐作溪。
我欲乞灵消旱魃,豢龙今已属鲸鲵。
铁锁龙潭:在黄陂城内旧县署西百步外,古时是一片丘陵土墩。墩中有一座古肖寺,寺中神像的坐骑是一泥龙。寺旁有两根石柱子,高约丈余,明成化年间被风吹折一根,所存一根不知仍在否。传说上仓龙神违犯天条,被贬凡间附体泥龙。为了将功补过,泥龙乐善好施,每逢阴雨必化做人形在路口为赶路人撑伞相送,或借伞他用。一天,孝女贞姑替母采药途经此地,突降大雨,无处藏身。泥龙赶紧撑伞相送,于后每当遇雨,即撑伞相送,常来常往,产生了爱慕之情,并将第一次送伞之日定为约会之日,两人经常约会。这一现象不幸被古肖寺的一恶僧发现,当即用铁锁将泥龙锁住,使其动弹不得。贞姑几度赴约扑空,不免思念情切,滴下了三滴辛酸的泪水。泪珠落地,竟将地面砸出了三个孔,遂成了一口三眼井。井水翻腾,溢井而出,直漫到泥龙的尾部。泥龙得水,顿时获得灵气,大发龙威,上下翻滚,挣断锁链,带着贞姑腾空飞去。泥龙滚动过的地方,就成了一汪潭水。而后,有一渔人捕鱼时网得一副铁锁,所以叫“铁锁龙潭”。为了祭祀,明万历年间,县令胡仲澜兴建文昌祠,后来年久失修而坍塌。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改建为文昌宫,复修正殿一重,中祀历代帝君先贤。东侧有放生池,由放生公所管理。1909年(宣统元年)进步人土打破女禁,创办了黄陂第一所女子学校--木兰女校。当时封建传统观念毕竟根深蒂固,主事者虽冲破阻力,创办了女校,但却顾虑重重,仍把女子视为必加防范的洪水,把校址设在铁锁龙潭的中心处,原藏经阁的旧址上,而且四周筑起篱笆围墙,只开一门进出,几乎与世隔绝。
二、板桥仙迹
巨人何日学凌波,可有芒鞋踏破麽。
曾记踞桥黄石坐,难凭喷水白驴过。
步虚声逐人无影,脚赤泥穿石不磨。
讶怪仙踪徒一到,不曾略睡祗留蓑。
板桥仙迹:在黄陂县治西郊外有石板桥一座,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建,明永乐间重修。相传城西护城河洪水滔滔,百姓进出县城,车马受阻,过往极为不方便。黎民百姓急切地盼望能够架一座石桥。有一年终于开工建桥了,谁知道下石打基时,石料常被河水冲走。正在众水工一筹莫展、望水兴叹之际,一朵祥云飘然降落,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望着河水淡淡一笑。众工匠发现原来是泥木祖师鲁班,连忙上前求助。鲁班微微点头,说道:“你们不知道,石料之所以被卷走,是河水中的水蛇精在作怪呢。”说完随手捏一泥齿丢入河中,霎时白光一闪,血水翻涌,巨浪滔滔。鲁班趁机投石镇水,差人架桥。顷刻之间桥就架好了,但是水中余波未平,板桥也随之颤动不已。鲁班知道是妖孽在作怪,便走上桥去猛顿一脚,踩出了一道一尺多长的足迹,不仅镇住了妖孽,而且平息了水患。护城河变成了通途,黎民欢呼雀跃。从此,石板桥上留下了祖师爷鲁班的仙迹。
三、西寺晓钟
浮生底事水云程,客夜无眠分外清。
大抵钟声俱百八,西陵西寺倍关情。
西寺晓钟:西寺也叫木兰宫,在小西门外,距离大板桥不远。根据同治《黄陂县志》记载:西寺系唐贞观年间襄州都督尉迟恭所修,明洪武年间重修,为从前朝贺习仪之所,寺中的大钟系明朝万历年间邑人郑光禄监铸,重5048斤。县志有诗这样描述:竹阁春深梦未醒,木兰钟声动神听。数声清越传空际,敲落银河万点星。其晓钟清脆,回荡晨空,山村田野,一片静谧景象。围绕西寺和大钟,民间也流传着动人的传说。相传始铸西寺大钟屡屡失败,县太爷坐卧不安,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武湖有一对渔民夫妇是铸造大钟的能手,丈夫叫铁汉子,妻子叫银姑娘。县太爷闻讯大喜,于是马上命令他们百日之内将钟铸造完成,否则问他们的杀头之罪。夫妻二人也不敢怠慢,随即燃炉炼铁,九十九次的浇铸,终因无人祭炉而未能铸造成功。眼看百日期限已经到了,铁汉子深感无望,便与银姑娘相拥而哭。为了救丈夫,银姑娘深情地望了丈夫一眼,毅然纵身跳入炉内。铁汉子想上前阻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扯下了半幅白裙。爱妻丧生,大钟铸造成功,县太爷感叹之余,决定亲自试敲。铁汉子言道,此钟不仅声音悦耳,而且他走多远钟声也会传递多远。县太爷不信,赐他快马一匹,约定半夜子时起程,次日辰时试钟。铁汉子依约催马赶到武湖,黎明弃马乘舟。刚好时辰已经到了,耳边传来了悠扬的钟声。铁汉子触景生情,思念爱妻,痛哭着将白裙撕碎,当作纸钱抛入湖中祭奠。一会儿,碎裙变成了群群小鱼在水中腾跃。于是“西寺晓钟敲,武湖银鱼跳”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四、滠水冬温
木兰山麓浚源深,流向东城汇一津。
夜渡呼船常带月,秋波洗练净无尘。
群鸥出没寒犹在,积雪消融腊似春。
□□□□□□□,□□□□□□□。
滠水冬温:滠水发源于大悟光雾山,由北向南,纵贯黄陂全境,至五通口与谌家矶之间注人长江。据说,有一座“温泉殿”,温水奔涌,“溯雪常消青草洲”。传说上八仙闹海被下八仙斗败,受到了惩罚。这时,江海黄龙前来说情,并亲自送他们回府。谁知上八仙恩将仇报,反将黄龙扣押在洞府。何仙姑闻讯愤愤不平,救出黄龙逃到人间做了夫妻。黄龙取名齐天龙,何仙姑取名荷花。夫妻二人相亲相爱,驾舟打鱼为生,也常摆渡助人。一年,大雨滂沱,山洪爆发,良田淹没,生灵惨遭涂炭。齐天龙夫妇痛彻心脾,驾舟抢险,奋勇救人,使许多乡亲死里逃生。可他们夫妇二人却因劳累过度,不幸被洪水卷走。乡亲们四处呼号,八方寻找,后在县北不远找到了他们的尸体,人们便将他们夫妇合葬在滠水边。为了纪念这对舍己救人的夫妇,人们还在他们夫妇的墓前修建了仙侣台和仙侣洞,常年供奉。这件事情感动了上八仙和下八仙,以后每逢冬至忌日,群仙齐集于此,纷纷向河中洒酒祭祀,于是滠水就有了“冬温”之说。
五、木兰耸翠
突兀奇峰霄汉闲,相传千古木兰山。
翠流断避烟生石,绿染虬松云掩岚。
岭后一声清磐动,天边几点暮鸦还。
将军去后无消息,弱柳春来弄小蛮。
木兰耸翠:县北60里的木兰山为荆楚名岳之一。相传,汉代木兰山下有一千户长朱寿甫,膝下有一女名木兰,聪慧过人,不仅知书达礼,而且武艺超群,每日习文练武在山中,山山岭岭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山上遍布她用过的竹箭,好一派“低眉菩萨红妆样,怒目金刚剑侠同”的巾帼英雄气概。当时,胡羌入侵,可汗点兵。木兰女扮男装,毅然代父从军。转战十二载,木兰凯歌还。这时,漫山遍野的竹箭,竟然变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鲜花怒放,姹紫嫣红,好象在迎接木兰将军的胜利归来,又好象在欢庆木兰的丰功伟绩。绿的木兰树,红的木兰花,一经轻风摇动,顿时飞红摇翠,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木兰耸翠”的绚丽图画。木兰山不仅以木兰将军的家乡闻名于世,而且以自然景观和道教圣地吸引各地游人香客。十景中多已不再,唯此香火不断,现仍为黄陂县第一胜景。
六、钓台夜月
石蹬千盘垒一邱,云根翻动滠源流。
烟笼碧岫疑春晓,月浸澄潭若素秋。
仙去遗踪空有篆,人来野鹿亦同游。
应怜昔日垂纶者,起位三分有二州。
钓台夜月:钓台其实有岩无台,在县北5里处的滠水西岸,临河突兀一块高达数丈的砂岩,半腰刻有“钓台夜月”四个篆字,显得古朴大方,幽静宜人。据说宋代有个隐士,自负清高,一心欲效东汉严子陵的隐居生涯,以此图谋虚名,所以爱在月明风清的良宵,选择在此高台垂钓。一天,一路人见了问道:“先生,你坐这么高怎么能看见浮子的动静?如此垂钓岂不笑话?”宋隐士听了不屑地一笑,孤傲地说:“哼哼,你知道什么?象我这样钓鱼的只有雅士严子陵知道。”路人呵呵笑道:“严子陵是弃官隐居,担心汉光武帝刘秀来找他出仕,才天天在高处钓鱼,实则是为了居高临下便于观察,以便朝廷来人时,随机做出应变之策。皇帝又没有派人来找你,象你这样钓鱼不是东施效颦吗?可笑,可笑!”宋隐士听了大为不悦,索性置之不理。不料瞥见河中月影,只见月影在水中闪动,也象在笑他。他恼羞成怒,捡起块石头向月影砸去,顿时水泛波纹,月成两片。从此,在钓鱼台上观看河中的月影就成两半了,“钓台夜月”由此而得名,宋隐士则被贻笑后世了。
七、克寨屯军
黄尘四塞盗纵横,驰逐何人仗义名。
左泽列栅团练密,依山树帜指挥明。
不妨妇织还供饷,未辍男耕亦典兵。
封豕长蛇芟剃尽,至今原野寂无燐。
克寨屯军:旧址在县北约5里处。相传宋朝末年,县北一带盗匪如毛,经常出没于乡里打家劫舍,殃及百姓。由于官兵疲于与义军作战,无法顾及地方匪祸。乡民只好自己组织团练,傍水打桩编织木栅,依山立竿悬挂旌旗。男练刀枪不误农作,女练纺织筹办粮饷,人人齐心,户户协力,同仇敌忾,除暴安良。黄州知府为了表彰百姓惩恶扬善的斗争精神,特将“克寨屯军”列为十景之一。明《黄州府志》有上诗这样的描述。
八、鲁台望道
孤亭突兀倚云岑,遥望尼山几万寻。
松露垂枝疑振玉,篁风送响讶声金。
芹波绿漾沂川色,杏坞红分阙里阴。
宁独两贤瞻望切,至今思慕在人心。
鲁台望道:在滠水河东岸与县城隔河相望有一个山丘,原名无人查考,后名鲁台山。根据明间传说,宋仁宗时,有一河南人氏逾,钦命其为黄陂县令,不幸积劳病故,朝廷“官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加赠司空”。他遗下一子程珀,因年幼路遥,难返河南洛阳故里,于是寓居黄陂程乡坊。圣上见他是忠良之后,遂命其为黄陂县尉。后娶孝感女侯氏为妻,夜梦双凤投怀,于明道元年(1032年)生一子程颢,号明道。次年(1033年)又生一子程颐,号伊川。程颢、程颐聪慧,勤奋好学,读经论史,仰慕孔子,于是筑台于山椒,遥望东鲁孔子的故乡,所以山名“鲁台山”,或者叫“望鲁台”,也叫“鲁台望道”,后人又建双凤亭于其上,是纪念二程的古迹。
九、甘露呈祥
何时垂得山头露,今日犹传露未皠。
嶂雾晓滋春烂漫,岩花晴绕寺芳菲。
鲁台色借标丹凤,楚泽烟深上翠微。
闻说有龙祥瑞世,白麟赤雁与同归。
甘露呈祥:县东10里的甘露山,因世传陈武帝时曾降甘露得名。相传南朝陈武帝时,县东10里处有一翠岭,岭上住着一对夫妻,男耕女织,恩爱和睦。后来他的妻子身怀六甲,临盆产下一条小龙。丈夫将这个出生物当成怪物,操起一把铁锹向小龙砸去,只听见一声惨叫,竟斩断了小龙的尾巴。小龙就地一滚,而后腾空飞向云端,恋恋不舍地探出头来向母亲哭诉道:“母亲不必难过,你老只要唤儿几声,儿会回来探望双亲的。”母亲听后害怕其父生气,忍痛嘱咐他“莫回”,而小龙却听成了“恶回”。因此,只要听见母亲的呼唤,小龙回来时就雷电大作,雷雨交加。有一年,久旱无雨,禾苗枯黄,人畜染疫,百姓遭殃。小龙的母亲眼见满眼饿殍,生灵涂炭,心中万分难过。她眼含热泪,仰望长空,引颈高呼:“龙儿!”顷刻之间,风起云涌,雷鸣电闪,只见一条秃尾巴小龙,身背南海观音而来。观音大士将手中的紫金瓶朝下一倒,于是紫金瓶中滴下几点甘露,顿时大雨倾盆,禾苗复苏,瘟疫消除,人畜两旺。于是翠岭被人命名为“甘露山”,又称“甘露呈祥”。山下有甘露寺,1567年(明隆庆元年)重建,内祀二程及诸学者。
十、武湖烟涨
平湖气霭郁层霄,七泽波分入海潮。
望里有天尘漠漠,云中看树景寥寥。
涛喧万马金戈震,垒卷三江玉帐遥。
赚得将军浑好武,千年鹦赋憾难消。
武湖烟涨:武湖又名黄汉湖,位于黄陂东南部,相传为东汉江夏太守黄祖练武习射之处,湖面因日照受热,水汽蒸腾,浓雾弥天,在黄昏或清晨形成烟雾溟蒙的景象,山林房屋,若隐若现,如天上的仙境;人流车马,隐现其间,如腾云驾雾。这就是“武湖烟涨”,为黄陂的奇景之一。民间传说也附会而生。世传汉时江夏太守黄祖,常到湖边操练水军,其坐骑寄放在辛店马场庙,浸湿的铠甲就晒在湖中的晒甲山上。因此,该湖成为演武湖,其名也由此而来。后来黄祖兵败,被孙权枭首示众。黄祖饮恨黄泉成为鬼雄,仍愤愤不平,在地府重征旧部,占据武湖。每日清晨与生前一样,操兵演武,只杀得“万戟凝霜”,“千舸冲浪”,水珠四溅,风沙弥漫,好似浓雾烟云般。传说归传说,但这烟雾确实给武湖披上一层神秘面纱,放舟湖中,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感。
10. 为什么黄陂要叫黄陂
北枕大别山余脉、南濒长江的黄陂为武汉市新型城区。
黄陂古为荆地,春秋属黄,战国归楚,秦入南郡,自汉至南北朝,又分属时称西陵、安陆、石阳、滠阳、木兰、梁安、梁兴、黄陂、堡城等诸县中的二、三县,在宋至道三年(997年),现境域才统归始置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的黄陂县。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陂县,整县改设武汉市黄陂区,又结束黄陂县1420年的县治沿革。
黄陂置县也好,设区也罢,为名“黄陂”有何来由?以字释意,“黄”,或指颜色,或为姓氏,或有其他专意;“陂”,则为水圹、水边、山坡地等等。《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有文称:黄陂“本汉西陵县地,三国时刘表为荆州刺使,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黄”指“黄城”(今六指店街道寨上湾),“陂”指武湖,黄陂乃黄城与武湖之合称。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集古录》收录了(唐)侯喜复撰的《黄陂记》,《黄陂记》云:“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由来也”,清同治《黄陂县志》也有此说。明清时的地方志又多将鄂东的黄冈、黄梅等带“黄”字的地名与春秋时期的黄国挂上钩,黄陂、黄冈、黄梅等同属黄国,黄陂地处武湖之滨,先民怀念故国,故名黄陂,“黄”又指黄国。
黄陂的来由,民间也有多说。上古,江汉平原是江河湖泽连片,江汉平原东隅的黄陂南境也为汪洋泽国。 民间传说古代先民驾舟拓疆殖域,船抵安陆为安全登陆之地,船抵黄陂则为黄土之坡。民间还流传黄陂县名系包公所改,将包公与黄陂牵到了一起。相传,黄陂曾称定远,包公坐定远审断“子打母”案时,在县北研子岗将打母之幼童研为黄皮。为警示后人,包公将“定远”改为“黄陂”。查勘史料,黄陂从未名为定远,包公也未到过黄陂,今区委、区政府驻地之北虽有定远村,村名也只是现代以传说定之。此说更只能是“戏说”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