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的房屋建筑格式是什么 和什么和什么等方面
日本和式建筑与室内所体现出的一种“自然、淡泊、雅静”的境界,或者说它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生态观,乃是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特征的真正本质。今天,日本和式建筑室内也成为了人们暂时远离喧嚣尘世、舒缓身心压力、回归自然以求得片刻闲逸的乐土。
在人类的设计思想经历了由“以机器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直至今天的“以自然为本”的崭新的生态设计观,在经历了20世纪末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痛苦之后,开始追求“简略设计”(后现代主义新的设计文化观)、“简单生活”、“适度消费”,这与日本哲人、茶道鼻祖千利休(1522-1591年)所提倡的“简朴生活”的茶文化理念是极其相似的。赖特是享誉世界的一代建筑大师,其独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漫长的建筑设计生涯中他和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日本和式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曾对其创作思想与创作活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说“日本的建筑……具有有机的特点”,它使用与人非常亲近的木材这种材料,其建筑不是表现和自然的对抗与对立;而是去努力表现与自然的统一与谐调;在建筑处理上注意每一个细节都和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而日本建筑室内中所凝聚的那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则正与当代倡导的“生态设计”的主流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进入21世纪,在人们一改往昔贪图“奢华、享乐”而转向“崇尚自然、追求简朴(并非贫穷、简陋)”生活方式的今天,日本传统建筑与室内的独具的自然风格与形式,营造手法与细部处理,以及其中所深涵的哲理,一定会对现代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启示作用。
② 日本设计的特点
日本建筑的特点
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一时的建筑热潮。国外建筑师尤其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出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之语)。马国馨在本书中讨论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斯特林,意大利的皮阿诺、罗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次浪潮,如铃木博之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同时代性”,即不仅是追求一种异国情调而是和别的国家“现时”同一水准的内容,是日本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平起平坐”。马国馨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尚没有完全达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浪潮将深刻影响到日本建筑界。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他们既有彼此在一定时期内共存的一面,也有产生激烈冲突的一面,由此将引起日本建筑系统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与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在西方建筑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情况下,日本建筑界作出了有力的回应,日本建筑文化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下健三、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家。而中国,虽经过长期的奋斗,但似乎还未能在国际建坛上起主要作用。整个20世纪,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国建筑师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大师(这里的“保守”指一种文化态度,没有贬义)。而力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则因为没能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而不为国际建坛所关注。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却只能落得“勇敢的牺牲”的结局。面对中国建筑的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资料:书名:日本建筑论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丛书)
③ 日本设计遵循什么原则
世博日本馆:“心之和,技之和”日期:2009-11-28 作者:程国政 来源:新民晚报 从杂乱的钢架还没成形,到紫色的“蚕衣”盖到屋顶,日本馆的营造虽然低调而平和,但一点也不弱化我们关注的目光,用雾降温如何进行?“凸”出去的“触角”、“凹”进去的“鼻孔”如何呼吸?我想知道的是,心与技如何通过这座安静的展馆微笑着链接时空。
安静而且平和,凹下去的是呼吸的“鼻孔”,翘起来的是“羊角辫”,蚕宝宝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孵化”成这样一个“淑女”身。
这是一栋关心环境的建筑,节能、低碳、可持续……你能想到、见到的各种“人-境”和谐的词语在这里都有精致的答案。于是,2010年上海世博园中的蚕宝宝低调而新锐、平和而浪漫、悦目可亲且可敬:建筑,设计扮靓生活!
大家都知道,世博会日本馆因了在上海建造,朱鹮、西阵织、蚕宝宝乃至鉴真……一切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被展示在这里,中日两国本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不是吗?
大家都知道,和其他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一样,日本也曾经历过大气、水质污染,绿地减少,水质下降,赤潮绿藻频发……钢铁、水泥等等技术高度进步带来的境不和、人不和乃至心不和让这个民族痛定思痛,治理了包括琵琶湖在内的一大批“受伤”环境。
什么样的技术才是“和”?心和之人会提供怎样的技术、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人自觉地寻找“心之和,技之和”。
爱知世博会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雨天不湿鞋的路面,涂有隔热涂料的路面能把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竹子编制的展区外壳,碎块、沙砾掺合铺设的园区道路……鞋子干爽的参观者当然喜欢这种高机能铺装技术,感觉凉快的人们当然喜欢这种“采菊东篱下”的自然野趣。还有更奇的:农田铺上一层保护膜,一番加工以后就成了停车场,世博结束后,农田还是农田,但“履历”多了一笔;厕所也因为技术人员添加的微生物和臭氧,排泄物少了污秽腥臊,多了静洁清透,一路“十八变”的水也成了花草树木的灌溉用水。在爱知,技之和让当地环境世博后“鸟儿已经飞过,天空依然湛蓝”。
不给环境添负担,于是,上海世博园区的紫蚕岛凹凸分明,饱满圆润,薄薄的紫衣吸收阳光,吐呼吸纳,让每一位走进去的“观者”神清气爽。紫蚕岛是一座建筑,是一个生命体,会呼吸、会吐纳。“凹槽把雨水引入馆下储水空间,通过水的蒸发,带动空气更快地流通,降低馆内的温度。凹槽是展馆内的换气系统和制冷系统中枢,是办公室的光源,还是支撑房顶的支柱。”日本馆设计总监彦坂裕就是这样设计构思的。他还说,紫蚕通体紫色是因为内嵌在膜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是深紫色的;作为屋顶的每一块膜的形状都模仿树叶,当然能量制造和传输的原理也和树一样。
不给环境添负担,于是彦坂裕笔下的日本馆“轻些,再轻些”,不打地桩,不用混凝土,“紫膜,与水立方外衣一样,重量比常规场馆减轻一半。材料轻,运输卡车就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少;膜有自洁功能,清洁的人力也省却了。”彦坂裕如是说。
彦坂裕是“默默无闻”的设计师,是日本国民的“沧海一粟”,但他的和谐之技展现的却是这个民族发自内心的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表达的是与世界朗朗灿烂的“微笑相连”。届时,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和谐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日本馆;夜幕降临时,就会看到紫蚕岛的灯光一起一伏在“呼吸”——蚕宝宝是活的!
心和,技艺温暖世界。
④ 让人赏心悦目的日本建筑设计,有哪些亮点
大家知道,日本现在很干净,被人称作是“亚洲的瑞士”,我们看到他们的街道、房屋都是窗明几净,有的时候在日本工地,你能看得到他们的建筑工地模板都很新,混凝土墙面也都像有光泽似的,建造出的房屋,就算过了十年也还能维持原来的模样,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维护方便的金属钢板
这类纵向的百叶窗,它们垂直线条会显得空间层高更高,而木质的窗片也更加温馨。
总结:综上所述,日本的建筑风格之所以会让人眼前一亮,少不了他们对于建筑的细心。不管是收纳还是装饰上,只要多些用心,都能处理得很好的。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不知道他们对于建筑的见解对你有无启发呢?
⑤ 日式建筑设计
成都没有,宜宾有,竹海的翡翠明珠度假村就是竹子的日式建筑,因为以前的老板是在日华人,所以风格以日本和风为主。
⑥ 日本建筑传统美学和现代建筑怎样融合
现代建筑进入日本初期建筑创作和理论界就存在“如何使现代建筑在日本的现实中生根”,即如何实现外缘向内核的转化,面对全盘引入的外缘文化,起初是那样生疏和束手无策,只是在钢筋混土建筑上加上破屋顶,称之为“帝冠样式”、“详和折变”。后来勇于探索的建筑师用现代建筑理论为过滤器,重新审视日本传统的文化“内核”本质特征,发现其空间的流动性,简明的意匠,构造和表现的一致性,使用材料与自然融合等都与现代建筑不谋而合,从而肯定了日本建筑的价值,为文化“外缘”向“内缘”转化奠定民族自信心。继而日本建筑师广采博收,从整个历史长河中找素材,多元的、全方位地挖掘文化“内核”与“外缘”的联系,如提倡从空间来把握传统文化,从中提炼出“空间的无限定性”概念,将“外缘”与“内核”的联系和转化成为可能现代建筑使用的物质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它可以容易自然地表现以“石”材为主,西方建筑“凝重”的文化特征,但通过钢筋混凝土来刻画表现木构架的造型形式,难以从本质上表现日本建筑特有的“轻盈”文化特征,日本建筑师通过钢、木、混凝土的复合型现代建筑材料,综合运用结构形式的表现,尤其是对细部构造的大量研究,将日本的建筑文化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关系,成功地实现了文化的“外缘”向“内核”的转化。同属东方文化范畴的日本,其建筑文化“外缘”向“内核”文化的成功转化,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华夏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积,内核质量亦趋庞大,表现出了巨大的独立性、纯正性和遗传性。在为悠远的历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时,这种“内核”文化又显得负荷过重、进程缓慢,对外来文化的反应能力及接纳能力相对不足。因此为摆脱其自身文化“内核”过于负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纳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现代文明精华,并将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核”之中,并加速实现这一转化。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
⑦ 日本的建筑设计,比国内如何值得去学吗有啥好校谢谢
从设计的角度,我觉得日本的设计确实是亚洲最好的。
学校东京大学啊,名古屋都是名校吧。
好像东京大学有安藤、桢文彦这些大师呢。
⑧ 关于去日本读建筑学研究生
一般来说,日本读建筑学研究生有四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比较适合没有日语基础的同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读语言学校的路子。这个路子基本是这样,去到日本先读语言学校,待日语达到可以考试的水平,直接参加修士的考试。留学签证也是凭借语言学校的入学许可等手续办理。
第二条,就是在国内先申请期望学校的研究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预科,在预科期间复习准备修士的考试。申请研究生大多数情况是要先联系教授,通过给教授看作品集和研究计划以及英语日语和在校成绩等,通过这些资料,拿到教授内诺,便可以申请入学了。
这种情况是凭借大学校方的入学许可办理签证。当然研究生这一条路,并不是任何学校都可以走的,有些学校是没有研究生制度的,只能直接参加考试或者先去别的学校读研究生再去直接考。比如东京大学工学研究科建筑学专攻的意匠系和计划系都是不收研究生的。
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研究生也是要直接参加考试的,不需要提前跟教授拿到内诺。看好出愿的时间,直接出愿考试就可以了。
再就是第三条路,和申请欧美院校一样,通过GRE和托福等成绩直接申请,参加和一般不同的特别选拔考试,这条路我个人并不是很清楚,具体的各个学校官网都有写,可以自己去查询。这条路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日语的相关成绩,用英语就可以了,所以相对就简单很多。而且竞争也不会特别大。
第四条路,也就是最最最直接的一条路,直接参加修士的考试。比如每年东大都会几个这样直接参加考试的学生,别的学校也不例外。具体流程就是,在国内直接去你想考的大学院的官网,查询该学校考试的出愿时期,在规定的时期内提交出愿所需的材料,和在日本国内的其他同学一样,审核材料通过就会给你下发准考证了。然后在考试期间你买个机票来日本参加考试就可以了。
⑨ 日本房屋建筑设计的细节有哪些值得借鉴
对于空间的利用来说,日本的房屋设计是比较科学的。不过日本房屋大部分都是回木质结构。与中国大答多数是钢筋水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楼房来说与中国没有太大区别,不过日本楼房的两侧为承重墙,门窗两侧则是石膏板和断热材料构成。
⑩ 日本传统建筑有什么特点
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一时的建筑热潮。国外建筑师尤其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出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之语)。马国馨在本书中讨论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斯特林,意大利的皮阿诺、罗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次浪潮,如铃木博之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同时代性”,即不仅是追求一种异国情调而是和别的国家“现时”同一水准的内容,是日本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平起平坐”。马国馨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尚没有完全达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浪潮将深刻影响到日本建筑界。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他们既有彼此在一定时期内共存的一面,也有产生激烈冲突的一面,由此将引起日本建筑系统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与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在西方建筑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情况下,日本建筑界作出了有力的回应,日本建筑文化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下健三、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家。而中国,虽经过长期的奋斗,但似乎还未能在国际建坛上起主要作用。整个20世纪,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国建筑师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大师(这里的“保守”指一种文化态度,没有贬义)。而力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则因为没能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而不为国际建坛所关注。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却只能落得“勇敢的牺牲”的结局。面对中国建筑的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资料:书名:日本建筑论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