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发布时间:2021-03-13 13:53:17

Ⅰ 如何设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 人员绩效考评的评价对象是中各个层次、各种岗位的人员的工作成果。既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也应该包括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评价目的是评判他们对的贡献程度后运用评价的结果,提出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得人员继续为做出贡献。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其业绩多半体现在所管辖的组织的整体业绩。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营者的业绩则体现在所经营的所取得效益以及与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处理状况。从评价结果来决定经营者的年薪、荣誉或承担损失。
二、 拟定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1、 收集内部或与相关的资料,进行体系轮廓设计。按层次结构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经营业绩。
一级指标 A1=国有的经济效益 A2=市场地位 A3=对公众顾客关系 A4=同国家的关系 A5=员工关系及能力发展 A6=股东关系
二级指标 B11=生产要素的利用 B12=优质产品率 B13=商品销售率 B14=资金利税率 B15=成本利税率 B21=市场占有率 B22=增长率 A31=环境污染状况 A32=产品对消费者的满足性质 B30=对公益事业的贡献 B31=污染状况 B32=产品满足性质 B33=服务 B34=对公益事业贡献 B41=税收 B42=国有资产的保值 B51=员工的报酬水平 B52=员工的发展 B61=股东的报酬率 B62=股票的走势 B63=资本金的利润率
三级指标 对应于 B11 C111=全员劳动生产率 C112=原材料利用率 C113=生产能力利用率 C114=成本费用利润率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如下:
以上指标中,既有财务数据为基础的硬指标,又有一些主观判定或市场调查的资料为基础的软指标,从而全方位的对经营效益做出评价。
2、 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系统。统计指标系统是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而设计的,是为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的。它将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清晰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表示出来。统计指标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辅助系统。

Ⅱ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原则

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模式下的治理效益评价体系,需要构建一套实用的,能够全面准确地判断和评价水土保持治理效益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全面反映影响水土保持治理效益各因素的现状。指标体系中既要包括能反映生态、社会、经济各系统本身主要情况的指标,又要包括能反映其相互间协调程度的指标,还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为了能够运用指标体系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各主要方面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所选指标要尽可能量化,同时对一些有重要意义而又难以定量的因素,可用定性指标进行描述。③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本身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相互间的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要求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其现状,又能反映其主要变化趋势。④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选指标应该针对研究区域的实际状况,而且比较易于测定或获取。⑤所选指标应该与不同治理模式有密切关系或对其有直接影响。影响治理模式的因素很多,只应考虑与治理模式有密切关系或有直接影响的指标。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工作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系统性原则。指标的设置要从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各个主要影响因素。②可比性原则。同一指标对所有的评价对象应具有相同的标准尺度,便于评价对象间相互比较和分析。③通用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尽量满足能够反映各方案的要求,避免选取某些仅对某一方案适用的特殊指标。④简洁性原则。指标的描述要简洁准确,指标的含义要明确具体,避免指标之间内容的相互交叉和重复,同时,在不影响指标系统性的原则下,尽量减少指标数量。

Ⅲ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两步来完成,具体如下:

(1)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按照环境影响因素对基坑降水活动的敏感程度可以划分为:敏感因子、重要因子、一般因子。敏感因子是指对基坑降水活动极为敏感或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重要因子是指对基坑降水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或者基坑降水活动较容易改变其环境性状的因子,而一般因子则是对基坑降水活动影响不大或者基坑降水活动不易改变其性状的因子。一般选择敏感因子和重要因子作为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要素,尤其敏感因子的选取对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基坑降水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基坑降水的环境因素,即环境固有的工程能力,表现在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条件(如支护模式、降水方式等);二是基坑降水所影响的环境,即环境承受的工程能力,表现在周边环境(如已有建筑物、管线、道路、堆载等)对基坑降水的响应。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要素分析如图3.2所示。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是用来表征具体环境特性和质量的指标体系。因为实际的环境千差万别,研究内容各不相同,所以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解决不同区域的环境评价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建立相对统一的指标体系又是可行的。

图3.2 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指标体现构建方法常用的有综合法、分析法、目标层次法、交叉法、指标属性分组法五种。根据评价目的,即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本书采用目标层次法,设计了目标层次式的指标体系结构。评价指标的选取是通过对环境影响要素的理论分析,结合已知基坑环境影响作用,响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区分不同层次的因素指标,进行分层归类,建立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准确性的指标体系。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3所示。

图3.3 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Ⅳ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什么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

Ⅳ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岗复位绩效评价指标要制尽可能量化。尽可能将能够量化的指标量化,不能量化的标准化,不能标准化的行为化。
二、突出“目标导向”。设计绩效指标要注意组织目标与岗位目标的一致性。
三、突出少而精的原则。设计绩效指标体系要做到结构简单、言简意赅,让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充分了解绩效评价系统,有效缩短信息的处理过程乃至整个评价过程,提高绩效评价的工作效率和员工接受度。

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6.3.1.1 代表性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目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评价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2个,即压力-状态-响应评价体系和土地条件变化评价指标体系。

(1)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体系“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体系是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署、联合国环境署在1996年联合开展的土地质量指标研究项目中所提出的研究成果。该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回答发生了什么、为了什么、我们如何做这3个问题。其中,压力指标用以表明那些造成妨碍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和消费模式或经济系统的一些因素;状态指标用以反映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用以表明人类为促进持续发展进程所采取的对策。这种方法适合于选取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而对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不太适合。PSR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提供的是一种评价思路,它强调在分析应用过程中,必须把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结合起来考虑,而不能仅仅依赖某一项指标,孤立地考察一项指标往往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各国各地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补充、完善来灵活运用。

(2)土地条件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条件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M.Vieira等人提出的。在这个指标框架中,M.Vieira提出了定性和定量两种土地条件变化指标,其中定性变化指标要求直观、易于获取,如土壤颜色、地表形态等;定量指标应强调计算方法的规范与统一。具体应用指标的选择一定要立足于评价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变化指标的观测频率取决于指标本身的特征,在观测值的分析比较方法上,可采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假设比较等综合分析,并通过因果分析分辨出是自身内部因子还是外部因子。

到目前为止,国外关于土地生态评价的系统、完整的一套指标体系尚未见报道。然而可以肯定,所有的这些工作都会为将来土地生态评价领域形成系统的指标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6.3.1.2 本次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构建方法及拟选指标

本次研究在借鉴相关学者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情况,依据上述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通过对影响生态安全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的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综合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制约性因素或主导性因子的辨识,从中选取最能代表和反映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的具体指标,且以土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旨在促使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最终构建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拟选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土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状态、土地生态环境的经济状态和土地生态环境的社会状态三大类26个拟选指标(表6.1)。

表6.1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拟选指标体系

R&D: 研究与实验发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6.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有两大类: 一是定性分析法,又称经验法或专家意见法,包括理论分析法和特尔菲法 (Delphi),主要是凭借评价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借鉴同行专家的意见,综合后进行筛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主观性较强; 二是定量分析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独立性分析等,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客观性较强,缺点是比较机械且计算量大,不一定符合评价的实际。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专家调研法。

按照指标选择的原则,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拟选要素指标通过发放专家调查表的方式,征询有关专家意见。本次调查选择了来自多家相关单位的不同专业的专家共 55 名,请每位专家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全部 3 个评价方面和 26 个要素指标进行排序,首先对系统层方面进行排序 (从 1 到 3,1 为最重要),再分别对要素指标相对评价方面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如果专家认为还有其他重要指标可以列入,加以补充,并与原有指标一起选择和排序。根据专家排序结果,按递减顺序原则进行统计,专家调查统计结果见表 6.2。对于系统层方面,专家排序第一的赋值为 3 分,排序第二的赋值为 2 分,排序第三的赋值为 1 分; 对于要素指标,专家排序第一的赋值为 10 分,排序第二的赋值为 9 分,依此类推,排序第十名为 1 分。各个指标最后得分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S为各指标的最后得分;fi为各指标的赋值;pi为各指标的排名。

在进行专家调查过程中,有些专家也提出了其他的要素指标,对这些要素指标,课题组又组织了一些专家进行专门讨论。专家一致认为,这些要素指标虽然比较重要,但其重要性略差于课题组所选的要素指标,因此没有再次进行专家调查。

表6.2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拟选指标统计排序

续表

注:*表示指标排名,**表示指标得分。

表6.3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6.3.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要素指标选择的4个原则、拟选指标排序状况和专家讨论的意见,课题组筛选掉了分值低且差别大的一些指标,从而最终在拟选指标体系中选出17项最终要素指标,并主要根据得分和重要性排序情况,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赋值和计算(具体见本篇第七章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最终指标体系框架见表6.3。

Ⅶ 工作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有哪些

A. 测定指标与评定指标结合
B. 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结合
C. 相对性指标与绝对性指标结合
D. 统一性指标与自拟性指标结合

正确答案是A、B、C、D 4个答案都选。

阅读全文

与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