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社保 缴费人员类别
本市农村户口人员参加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缴费人员类别选择 “本市农村劳动力”。
缴费工资基数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暂按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失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按上年度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按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
方式二:缴费人员类别选择“本市农村劳动力(24号文)”。 缴费工资基数确定:养老、失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暂按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工伤、生育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按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
(1)社保缴费3类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费征集方式:
一、比例保险费制
1、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因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
2、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3、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
二、均等保险费制
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这一制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普遍实施;而且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
㈡ 社保什么叫三类人员
上海缴纳社会保险主要分三类,一是外来非城镇户籍的从业人员缴纳的综合保险;二是郊区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缴纳的小城镇保险;三是城镇社会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㈢ 听说社保分为什么一类、三类等,请问这么什么意思
可以买社保啊,而且用人单位给员工买社保很正常的,因为不买社保也要买其他保险的。
而且社保是跟随你一生的保险项目,单位愿意给你买,你就乐意接受吧。
虽然社保分很多等级(购买费用高低不同对应的保险金额以及退休后享受的保障也不同)。但一般单位只会给你买最低档(总费用月510块/月,个人出100多块,公司出300多块)。
你是农村户口千万不要把你的户口再农转非了。因为转出来就不能随意转回去了。
留着你那一亩二分田地等着哪天开发到你家你就能赚一笔了,何乐而不为呢。
㈣ 深圳3类医保缴费有哪些区别
其中,一档以缴费工资的 8%缴费。按规定,一档缴费基数的上限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300%,下限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60%。按2015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753元计算,基本医疗保险一档缴费基数的上限为 20259元,下限为4052元。基本医疗保险二档、三档,分别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0.8%、0.55% 按月缴费,缴费基数全部调整为 6753元。二档的月缴费约为 54 元,其中个人缴费约为13.5 元;三档的月缴费约为 37 元。
医保档次不同待遇区别大
医保缴费有区别,享受待遇也就有区别。深圳医保一二三档的区别包括普通门诊待遇、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个人账户不足支付、门诊大型设备检查和治疗所发生费用等多方面。
一.普通门诊待遇
✴一档参保人
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普通门诊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社康中心的基本医疗费用,70%由个人账户支付,30%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
✴二档/三档参保人
◾属于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的,分别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按80%和60%的比例支付;
◾属于医保目录的单项诊疗或医用材料的,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支付90%,但最高支付金额不超过120元;
◾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给每位二档、三挡参保人的门诊医疗费用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总额不超过1000元。
二.个人账户家庭共用
✴一档参保人个人账户积累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超过的部分可以到定点药店购买医保目录范围的非处方药;可以为本人及其已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支付其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地方补充医疗费用;可以为本人及其已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的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费用。
✴二档参保人/三档参保人:无
三、个人账户不足支付
✴一档参保人
一档参保人连续参保满一年,在同一个医保年度内自付的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和地补医疗费用超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的,超过部分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70%(年满70周岁以上支付80%)。
✴二档参保人/三档参保人:无
四.住院待遇
✴一档/二档参保人
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起付线以上部分按规定支付95%或90%。
✴三档参保人
可到绑定的社康中心结算医院住院,或经结算医院转诊到规定医院住院,所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在住院起付线以上的部分报销比例为:一级医院:85%,二级医院:80%,三级医院:75%,市外医院住院:70%;因工外出、出差在非结算医院因急诊抢救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就诊医院的住院支付标准的90%支付。此外,一、二、三档参保人未按办法规定办理转诊、备案在本市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市外非本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分别按规定支付标准的90%、70%支付。
档次转换不影响年限累计
企业员工更改医疗保险档次,参保年限是合并计算的,即不同医疗档次的相互转换不影响累计缴费年限和连续缴费年限的计算。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醒,新的医保办法规定,参保单位为职工选择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形式,在医疗保险年度内不得变更。医疗保险年度指的是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每年7月1日至20日参保单位可以为本单位员工更改医疗保险档次。
㈤ 社保缴费有几种类型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保一般指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有“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农村的社保一般只有养老和医疗,都有国家资助。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慈善。其类型:美国的社会保险型、新加坡的储蓄型或累积型、英国的社会福利型等,主要以国家、集体、个人在筹资中的比例和保障理念决定。
㈥ 社保三类人员有何不同
养老保险要交到退休的年龄,一般是男的必须年满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退休,女工50周岁退休,并且必须缴纳满15年才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㈦ 社保三类人员包括什么区别
“三类医保”人员医疗费用网上结算简介
根据沪医保〔2007〕169号《关于印发<关于完善本市部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和实行医疗费用网上结算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今年10月18日起新增“老年遗属、高龄无保障老人、重残人员”(以下简称“三类医保”)三类人员可持社保卡(或医保卡)就医并上网结算。主要政策是:
一、适用对象及保障待遇:
1.老年遗属:门急诊、住院均报销50%;
2.高龄无保障老人:门急诊报销50%,住院报销70%;
3.重残人员:门急诊报销50%,住院报销70%;
“三类医保”人员报销范围参照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且不实行按比例分类自负办法。
二、就医凭证:
1.门急诊:同时出具和使用社保卡(或医保卡)和《就医记录册》
2.住院:需出具和使用社保卡(或医保卡)
三、就医管理:
1.门诊:
(1)实行定点就医与转诊制度。参保人员可在一级医院就医。因病情和诊疗需要转诊的,应在一级医院办理转诊手续,转诊至本市二、三级医院;如需再转诊的,可在二、三级医院办理转诊手续,转诊至指定的医保定点医院就医。转诊医疗机构原则上限1所,转诊有效期为3个月。
(2)对于需转诊的参保人员,由经治医师开具并逐项填写“门诊转院证明”,由门诊接待室审核、盖章,并进行刷卡登记。
2.急诊:
不实行定点就医,所发生的费用按规定支付。
3.住院
不实行定点就医。参保人员可在本市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包括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医疗,所发生的费用按规定支付。(医保办)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㈧ 社保缴费分为几个档次
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缴费:
根据缴费及对应待遇分设一档、二档和三档。如果职工是深圳户籍,单位应为其参加医保一档;非深圳户籍职工可在一、二、三档中任选一种参加。
医保一档缴费比例为8.2%(基本医保+地方补充医保),其中单位缴纳6.2%,个人缴纳2%,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最高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目前,医保一档缴费基数“上线”为22440元,“下线”为4488元。
医保二档缴费基数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目前为7480元,缴费比例为0.8%(基本医保+地方补充医保),其中单位缴纳0.6%,个人缴纳0.2%。
㈨ 社保三类人员包括什么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三类医保”人员医疗费用网上结算简介
根据沪医保〔2007〕169号《关于印发<关于完善本市部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和实行医疗费用网上结算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今年10月18日起新增“老年遗属、高龄无保障老人、重残人员”(以下简称“三类医保”)三类人员可持社保卡(或医保卡)就医并上网结算。主要政策是:
一、适用对象及保障待遇:
1.老年遗属:门急诊、住院均报销50%;
2.高龄无保障老人:门急诊报销50%,住院报销70%;
3.重残人员:门急诊报销50%,住院报销70%;
“三类医保”人员报销范围参照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且不实行按比例分类自负办法。
二、就医凭证:
1.门急诊:同时出具和使用社保卡(或医保卡)和《就医记录册》
2.住院:需出具和使用社保卡(或医保卡)
三、就医管理:
1.门诊:
(1)实行定点就医与转诊制度。参保人员可在一级医院就医。因病情和诊疗需要转诊的,应在一级医院办理转诊手续,转诊至本市二、三级医院;如需再转诊的,可在二、三级医院办理转诊手续,转诊至指定的医保定点医院就医。转诊医疗机构原则上限1所,转诊有效期为3个月。
(2)对于需转诊的参保人员,由经治医师开具并逐项填写“门诊转院证明”,由门诊接待室审核、盖章,并进行刷卡登记。
2.急诊:
不实行定点就医,所发生的费用按规定支付。
3.住院
不实行定点就医。参保人员可在本市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包括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医疗,所发生的费用按规定支付。(医保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