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资与社保的比例
工资基本上复是社保基数;因为制社保基数是你上年度收入总和的月均值;和你的工资差不多。
社保是按照你的社保基数为缴纳参考的。如果你第一次参保,社保基数就是你的工资。
社保分为5险和1金:5险种养老金:基数(工资)*30%(单位22%,个人8%);医疗:工资*8(单位6%;个人2%);失业1%(个人);生育1%(单位);工伤1%(单位);1金:公积金11%(单位5.5%,个人5.5%)。这是上海的标准,其它地方大同小异。
⑵ 社保按照基本工资缴纳,工资比例怎么分配
缴费基数抄不能只看工资标袭准,还要结合当地上一年度最低社平工资。一般最低不能低于社平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于社平工资的300%。且社平工资每年都不一样,是逐年递增的,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查询。一般公司为了给员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缴纳社保,都会选择将员工的工资申报成最低的社保缴费基数。这是因为社保的缴费基数与工资之间有一个对比值。如果工资标准高于最低社平工资,则按照工资标准来作为缴费基数;如果工资标准低于最低社平工资,则按照最低社平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例如某地社平工资50000元/年,最低月缴费基数按照60%计算,则为50000/12*60%=2500元,因此在申报时将员工工资基数统一记为2500元。养老保险企业20%,个人8%;医疗保险企业7.5%,个人2%;工伤保险企业1%,个人无;失业保险企业2%,个人1%;生育保险企业0.8%,个人无。
⑶ 社保占工资总额的比例
上海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养老保险总额的22%和8%。
2.医疗保内险,单位和容个人分别缴纳医疗保险总额的12%和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失业保险总额的2%和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生育保险总额的0.50%。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工伤保险总额的0.50%。
6.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交缴纳公积金总额的7%。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社保一般占工资多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图看不清楚,一般社保缴纳比例:个人承担专部分:属养老保险8%、失业保险1%、医疗保险2%;单位承担部分:养老保险20%、工伤保险0.6%、生育保险0.8%、失业保险2%、医疗保险8%。公积金比例在5--12%之间,单位自己决定。
⑸ 社保工资比例是多少
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⑹ 工资与基本社保比例如何计算
按照现行社会保险的规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原则上,应该依据本人工资内作为容缴费基数,可是一旦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或者高于300%的,就不按本人工资做缴费基数了,应该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或者300%缴纳,
⑺ 社保占工资的百分之多少
1,社保一年变更一次基数,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准。
2,个人交纳10%左右。
∴社保占上年度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十左右。
供参考
⑻ 社保与工资比例是多少
您好!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计算如下所示: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12%;
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
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
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⑼ 社保占工资的比例是多少
五险一来金的缴纳额度源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养老保险:单位缴19%个人缴8% 。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需两个条件:必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必须满 15 年及其以上。
医疗保险:单位缴6%个人缴2% 。从参保缴费之日起,满 6 个月后才能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率分为 0.6%—3.6%共 8 个档次,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单位所属行业特点核定费率。
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率为 0.3%,如果男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妻子没有参保,在生育时也能享受一定的生育津贴。
失业保险:单位缴0.6%个人缴0.4%,失业保险必须在缴满一年后才能享受,一般为交一年领 2 个月,交 2 年领 4 个月,但享受的最高时限不能超过 24 个月。
养老保险:个人承担1%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0.5%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