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的大事记
行业会议建设
2004年6月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开始发展行业会议建设,结合当前各行业的热点、难点,本着指导性、示范性、研讨性原则,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监察审计;房地产相关政策、房屋产权登记、房屋征收补偿、物业管理:市容治理与城市规划、环境整治;新闻发言人与危机应对、交通应急、高速公路管理;投资项目经济评估评价、投资项目管理与投资项目后评价、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不断进取,并得到中国相关行业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已经成为中国本土行业会议建设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机构。
执(职)业建设教育建设
2004年7月份中建政研根据当前市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始发展执(职)业建设教育建设,为国家指定专业培训机构,组织建立了国内相关专家库。
内训板块建设
2005年是中建政研完成自开创以来最为辉煌的一年,开创内训板块在“超越自我,终身学习”成为当今时代的共识,愈来愈多的企事业单位更加注重本单位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内训板块中快速定位了职业教育、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法律法规,现代项目管理、招投标、造价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EPC工程总承包、国际工程等)法律法规体系、城市建设规划、综合管理(财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集团管控、经营管理与技术)、投资领域、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最新政策解读分析、房地产融资、房地产项目管理、房屋产权登记、房屋拆迁、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物业管理、物业盈利模式)七大板块。
同年相继承接上千家企事业单位内训定制服务,并且签订了长期需求协议。中煤国际,中国风电集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北方重工、中航国际北京公司连续签约为培训供应商。同年9月份中建政研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相关课程,正式开创了具有针对性强,参加人员广泛,培训时间、地点灵活的新模式。
科技项目申报及咨询建设
2005年10月份中建政研继续建立自己有着良好的政府背景和强大专家团队,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策群力解决路径和务实精神。创建了将高价值的咨询服务、切实可行的实施能力与持续改善三者紧密结合的方案模式。咨询内容尤其擅长战略规划、组织优化、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制度体系、项目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评价、项目资金申报等,在各类企事业项目管理能力与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端研修建设
2005年11月份中建政研率先发起改革扛起了高端研修的旗帜。在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企事业管理层带来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严峻的挑战,为在薄云诡谲中乘风破浪、随意驰骋,不仅要有过人的胆略和魄力还要具备极强的洞察力、判断力、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中建政研率先发起改革扛起了高端研修的旗帜。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通力合作,开创了企业总裁研修,高端研究生班、建设领域公共管理硕士(MPA)、建设项目管理硕士、房地产卓越总裁研修、资本运营总裁研修、领导商略高级管理研修等课程。通过国内外最顶尖级教授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授课在通过研修后颁发相应学位或证书。培养了大批的成功人士。受到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赞扬。更是率先获得美国PMI项目管理培训机构资格证书。
国际交流建设
针对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建政研在2006年4月份正式开展国际交流业务,广泛开展对外建设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 、韩国、芬兰、巴西、东南亚等国外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组织考察培训40多期,团员600余人次,为国内外建筑业交流构建了平台,为增进企业与政府的交流,中外建筑业的合作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并且获得承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外专局等相关国家政府机关部门委托的其他外事工作。7、软件开发推广建设2006年7月份推出产品开发与推广建设,中建政研在确立了软科学领域的地位后,积极探索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在软件开发与推广方面,尤为突出,现在中建政研正加大投资力度,对新产品战略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设计程序等多个方面全面研发,取得不俗的成绩。曾经为普乐软件系统搭建了销售平台,堪称中心产品研发的成功里程碑。
论坛组织建设
2008年3月份为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协作,中建政研坚持高端、前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搭建了高层次、高效率的交流合作平台,开创了论坛组织建设。2006年同年组织了“海峡两岸FIDIC及国际工程合同管理高级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前沿发展论坛”、“融入北京那--大厂发展论坛”、“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高层论坛”等大型高峰论坛。受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高度认可与赞赏!
Ⅱ 工业革命前 城市景观演进
中国城市景观变迁160年(1840—2000)
--------------------------------------------------------------------------------
自鸦片战争以来迄今160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的中国在工业革命、政治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塑造下,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的历史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时期:鸦片战争后至解放前的城市景观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城市景观。
1840—1949: An Era of Walled City
鸦片战争后直至新中国成立的100年间,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因而带有复杂和畸形的特点,由此所引发的城市景观变迁也远较历史时期的任一阶段都要巨大。
1840—1949年之间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911年,从鸦片战争爆发至清王朝覆灭的70年。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在中国沿海、沿江以及边境地区的50多个城市开辟了商埠或强占租界地。此外还迫使清政府在内地的重要城市自开商埠。据统计,在20世纪上半叶,全国共有商埠107处。开埠城市,特别是沿海、沿江、沿铁路线的城市,由于交通运输的便利,资本主义工商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阶段:自1911年民国成立到1927年国民党掌握政权。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鼓舞了向工业投资的热情,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这给些城市注入了新的血液。到20世纪末,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无锡,已发展成为国内的“五大工业都市”。
第三阶段:1928—1949年蒋介石政权对中国实行独裁统治的22年。全国大多数城市建设较少,景观变化不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东北的资源,并使东北成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对东北的重要城市进行了殖民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都发展成6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华东、华中的大多数城市陆续被日军侵占,战火使这些城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一部分企业和高校的内迁,内地的一些城市得到了发展,如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等。抗战胜利后,内迁单位回迁,这些城市又趋衰落。
城市景观变迁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征(我们主要从城市的整体布局、街巷、交通与建筑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城市景观变迁):
1、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本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才在旧有基础上发展,并形成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侵占、独占局面或设立多个租界地的半殖民地式资本主义新城市,其景观变迁之大,是以往任何时候所没有的。如上海、天津(到1902年,天津市内已遍布九国租界各国租界)、武汉、青岛(据统计,有24国建筑物,多达299处,共1000多栋)、哈尔滨、大连、广州等。城市景观都带有明显的殖民化色彩。
由帝国主义新建的城市,在整体布局上有一定的规划,城市街道有系统性,城市绿化较好,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居住区严格分开,建筑形式完全是搬用占据者本国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如大连等。
在分布有多个帝国主义租界而发展较快的传统城市中,租界和旧城区在有的城市中互相分离,有的则彼此交错,这些城市在整体布局上显得混乱。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不同的租界内各自为阵地进行建筑活动,形成多中心布局,如上海、天津等。各个租界均有各自的中心,在城市建设上相互之间无可协调,故无统一的城市规划可言。作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其建筑格调多沿用各国习俗,风格迥然不同。建筑形式形形色色,纷然杂陈。在百余年间,西方各国流行的冠以各种复兴名义的建筑形式,如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乃至现代建筑,以及带有地方特点的欧美各国种种不同的建筑形式,有富于浪漫色彩的哥特式建筑;有反映西洋古典复兴思潮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还有在“新建筑”运动时期中出现的强调功能,净化造型、注重经济的欧美现代式建筑,在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城市中广泛应用,天津、青岛就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建筑种类齐全、建筑形式多样、建筑质量较高仍是租界建筑的一般特点。
在上述两类城市中,随着租界、码头、工业区等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列强一般把商埠、租界和生活区建在城市环境最好的地方,有的租界占地竟超出旧城区好几倍,如上海的租界面积相当于16个上海城,天津的租界面积相当于10个天津城。城市在红不仅西式建筑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银行、邮局、公园、医院、学校、教堂、电影院、照相馆、跑马厅、咖啡厅、饭店、现代化的娱乐中心等方面,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也随着世界建筑的发展和新材料、新技术的传入而产生了中西融合的形式,传统的里弄建筑与商业铺面逐渐想向多样化演变,出现了西式的花园洋房、高层公寓建筑及西式或中西结合的商业大楼。城市的主要街道则由水泥路代替了过去的土路或石板路,同时行进着有轨或无轨电车、公共汽车、轿车、马车、自行车、黄包车。在港口内、码头旁,机动轮船与帆船往来频繁。在南方城市中,宏伟壮观的铁桥取代木桥横跨江河。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路灯和霓虹灯的普遍架设,很多城市得以向人们展示它们迷人的夜景。
2、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现代交通的发展而出现城市景观新变化的中国传统城市。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逐步发展,出现了新的工商业行业与现代化交通运输事业,一些传统封建城市的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由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而发展的传统城市中,铁路建设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较大,不仅铁路路线、站场、附属工厂等本身的建设,而且铁路通车后商业、运输业的发展或工矿企业的增加都使城市面貌与传统城市有了很大不同,一般表现在各种新式工厂的建立,火车站、码头等建筑颇为醒目,工厂区与工人住宅区多混杂在一起。城市中既有西式的洋房、商业大楼,也有低矮的棚屋和传统的商业铺面。这类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如完全依靠民族工商业成长起来的南通、无锡等城市。以无锡为例,城市中就有纱厂、面粉厂、织布厂、染织厂、火柴厂等,大厂多分布在运河沿岸和铁路车站一带,小厂多分布在城厢周围;南通则在1908年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区,工厂附近建有工人住宅区,1922年成立电话公司,1922年拆除城墙,修建环城路,新建了大量西洋古典风格的二层楼临街建筑,底层营业,楼上为住宅,车行道、人行道、路灯、绿化齐全的新式马路开始出现。唐山、蚌埠、郑州和石家庄则是因修建铁路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以唐山为例,随着铁路的修建,工矿业发展起来,人口逐渐增加,矿场、工厂周围原有的自然村、屯逐渐形成了成片的居住区和数条商业街,这些街区围绕矿、厂、铁路车站,连片向外扩展,城市建筑杂乱,包括西式楼房、传统四合院、棚户区。蚌埠在1908年修建津浦铁路后则以火车站为中心形成商业区。在这些城市中,轮船、公路、铁路及市内马路网络逐渐形成。民族资本的工业建筑早期规模一般都不很大,厂房也较简陋。采用的大多是中国建筑传统作法或初时流入中国的西洋建筑结构与形式。到后期,不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建筑形式,都表现了西方近代建筑的影响,且规模较大。
一些过去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处于交通要道或以手工业生产发展而繁荣的城市,近百年来则相对衰落,如运河沿岸的扬州等,城市商业区衰退,传统建筑破烂不堪,街景萧条,缺乏现代化气息。
3、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及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发生局部的变化,城市景观也有了一些变化,但基本上仍是旧的城市。
这类城市包括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省会而在本时期也有一定变化的城市,如西安、成都、太原、长沙、南昌、兰州、银川、西宁等。在这些城市中,各类商业建筑与娱乐场所组成的新城市中心布局,取代了封建旧城以官署寺庙为中心的布局,变成了近代城市的实际中心。而位于城内的传统商业街区多得以沿用,道路狭窄,绿化较少传统建筑无论是在商业街或在民居上还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整体上比较低矮,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阁楼式建筑仍是城市民居的主要形式;但这些城市在景观上均显现出现代化的趋势,旧城中及其周边地区都有新的商业街建成,城中西式高层建筑开始涌现,如邮局、银行、影剧院、饭店等,水泥路逐渐取代土路、石板路,主要街道得以拓宽,并装设路灯,人力车、马拉车、自行车、汽车及电车同时行进在这些城市的古老街道上,而飞机场也成为这些城市的最新景观,即便如此,这些城市在景观变迁的幅度上远不能与前两类城市相比。
1949—2000: An Era of Instrialization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由于解放前连年战争,中国大批城市都日趋败落,普遍存在着供水排水管道、道路、河道和房屋年年失修,基础设施不足等严重问题。解放初期,各城市都积极整修街道,加固桥梁,拓宽干道,装修路面,并安装路灯,初步改变了全国城市的环境面貌。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进入第一次城建高潮,城市景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计划初期,居住楼房多为二、三曾,居住区详细规划把若干房屋组成街坊,内设小学和日常商业点。计划后期,建设规模和占地范围不断扩大,这是的街坊都配以相应的服务设施,成为小区,或组织若干小区成为居住区,形成了“街坊—小区—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例如,上海的曹杨新村、北京的百万庄等,占地面积较大,有较齐全的学校、托幼、商店、粮油店等文教、商业设施;注重区内绿化、憩息场地和景观,居住环境较好。五十年代末期,由于城建用地日趋紧张,开始推行四层以上的多层住宅。
由于这一次城建高潮主要是围绕国家重点大型工业项目而掀起的,建设大多集中在工业城市,如西安、兰州、洛阳等一批城市经过规划,大规模的重建起来。
西安市在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布局,以旧城为基础,保留了汉长安故址和唐大明宫遗址。规划新区向东、西、南三方向发展。在布局结构上,保留了明代城墙,结合城门和原有干道,运用了传统的方格网和外来的放射路形式,较好地处理了工业发展与历史名称的关系,保证了这一重点城市的顺利建设。
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是内地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原有城市基础很差。“一五”计划时期,城市布局和交通干线的布置,发挥了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旧城中心区的布置上,运用了三向放射的手法。
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生产和城建的发展,一些城市内的古城墙、城楼和交通运输产生了矛盾,对这些古建筑去留的争议与日俱增,后来随着城市交通的建设,这些城墙、城楼等都被拆迁,被现代化便利交通设施所取代了。而这又以北京的拆迁规模最大,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的巍巍古城墙,在短短的十几年见便灰飞烟灭了,只剩下正阳门城楼、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形影相吊了。
新中国建立前,全国设市的城市共有58个。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由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一些县城被改为市的建制,如保定、秦皇岛、承德、满洲里、苏州、常州、温州、嘉兴等82个城市。位于滨洲铁路与嫩江交叉处的富拉尔基,“一五”计划时期是一个只有6000人的小火车站,现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个区,人口已超过20万,是“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建设而兴起小城市。它的布局更多的仿照了苏联新城市的布局手法。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无政府主义大肆泛滥,城市建设受到更大的冲击,造成了一场历史性的浩劫。
1966年下半年至1971年,是城市建设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城市规划被废弃,乱拆乱建成风。在这一段时期,北京的建设基本上是在脱离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在居住区盲目扩建,建筑上“见缝插针”,侵占了小区内的公共绿地和庭院,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
1966年8月,“红卫兵”首先在北京掀起了一场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运动,城市园林和文物古迹被列为“四旧”,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破坏。有不少街道在破“四旧”时,改变了大批街道的传统名称,大字报、标语到处乱贴,城市面貌遭到严重破坏。
“三线”建设时期,一切从战备出发,形成了不建城市的思潮。这时期建设的工厂统统安排在山沟和山洞里,不但不建城市,而且要求城市向农村看齐,消灭城乡差别。西北地区“三线”建设的工厂完全分布在深山区,工厂分散得十分零落。在陕西建设的某军工厂,把车间分散在几个县,相距100多公里,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极为不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城市住房建设大幅度增加,各城市都加强了住宅区的详细规划工作,注重成片成区的规划开发住宅区,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式样。同时,旧城更新改造以空前规模和速度展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时期的旧城更新改造无论是在其内容、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面临着过去大量存在的物质老化问题,而且更交织着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由于市场在城市功能中的地位上升,需要的空间日益加大,推动了“倒墙迁院”运动。城市建成区迅速向四面延伸,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都建立了新区。但这种改造有利也有弊。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改革开放16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中山市旧城区占地约5平方公里,建成史迄今已有800年。岁月悠悠,在山水城格局中形成了繁华的政治、经济和居住中心,至今仍存有不少明清古迹及近代史活动遗迹。就其建筑风格来讲,大体是以旧城风貌的商店、繁华的老街、岭南风格的民居,织成了一幅具有浓郁人情味的民俗民风画卷。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下,中山市选择了一条重点发展新区,然后改造旧区的道路。在旧区改造中增加绿地面积,增加配套设施面积,增加道路面积,降低建筑密度,降低人口密度。
沈阳旧城改建的速度比其他城市可能更快一些,绝大部分是拆迁旧房子改建。经改建后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新楼鳞次栉比,整个城市一派新面貌。但由于城市改建过快,人口密度上升,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不佳。而且城市过量的改建,破坏了城市历史文脉。沈阳是有二前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由于过量的改建使沈阳好像一座新城,失去了历史的连惯性。和平区大部分是解放前租赁地时的建筑,无论从街区面貌、建筑风格和设施条件都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风貌,可这个地区也同样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行列式方盒子住宅。
中国许多城市的旧城,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中心和省会城市,又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具有保护的要求,而有的城市则在近年的旧城更新改造中,把有特色的民居地段全部换了新颜。首都北京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城市规模相当于1949年的5倍,高楼大厦已湮没代替了小胡同和四合院,古迹越来越少了。皇城没有了,内外城墙被二环路代替了,一个赛一个的大厦把紫禁城包围了,天安门也小多了。
在许多城市内,极短时间窜起来的住宅,大多数像兵营,灰蒙蒙、单调的没有特色,只从商业利益出发,无所顾忌的将房屋瓷砖化和水泥化。广东潮州市的古城1992年在某些地段进行毫无顾忌的改造,到处混凝土的平顶楼房,高达七、八层,高踞于老平房之上,严重影响原有的城市面貌。
另外,新中国以后,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中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持续上升,城市道路设施迅速完善起来。各种各样的环路、立交桥、隧道、广场、步行街、公共停车场陆续在城市中出现,道路照明也不断提高。
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始对古代都城给予普遍而高度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加深,人们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和文化素质较大提高之后,越来越多的关心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古都旅游日益成为旅游的热点。许多城市在进行旧城更新改造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规划,以达到保护和改造的协调,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如苏州市在1996年初确定了古城内三个街坊的改造,一开始大片的拆迁旧房,建成“桐芳巷”式带有苏州传统风格的新居住区,后来减少了拆迁量,注意保持原由城市传统风貌,并结合开发旅游,改善居住环境。汕头市是著名的侨乡,旧城中心区——小公园地带经合理规划改造后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90年代至今,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第二次高潮时期。在“与世界接轨”的口号的推动下,许多城市开始向国际化城市迈进,城市面貌更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着。这一次城建高潮起始于商业、办公和旅游建筑,进而涉及高科技园区,高标准的住宅,甚至普通住宅。高架道路、高速道路、城市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新城市面貌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规划部门起的引导作用不够,有的城市本来保留了工业发展用地,却变成了动迁户的住宅用地,结果在工业区中插入一片住宅,打乱了布局结构。有的市中心的绿化用地,被商业侵占,或被外商“开发”成商贸办公区,破坏了原有的规划原则。其次是在城市建设中,有些大城市的中心街道改建不是向高水平看齐,而是追求浅薄的时髦,处处不锈钢、铝合金、玻璃幕墙、霓虹灯,还美其名曰“繁华”。而真正有益于市民的行道树、小绿地、公用设施、街头小品却被忽视了。
幸运的是,现在中国城市的管理者和设计师们已经看见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他们正积极地发挥着城市规划的作用,力图使中国的城市景观呈现出辉煌的面貌。
Ⅲ 关于今年北京市投300亿干40件"缓堵"大事是怎么说的
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交通委、市交管局召开《2017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据悉,今年本市实现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00万辆以内,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会达到60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7左右,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7.推进京津冀路网互联互通。完成京秦高速公路建设,实施京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加快京秦高速公路和京台高速公路综合检查站建设。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规划国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8.加快建设新机场配套道路。加快推进新机场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做好团河路等工程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规划国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9.推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2019年北京世园会相关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兴延高速公路、延崇高速公路建设,统筹做好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周边道路建设。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规划国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按时间节点完成
10.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及公交场站建设。加快推进苹果园、北苑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研究提出京唐城际铁路城市副中心站、清河火车站、星火火车站、丰台火车站和北京新机场草桥航站楼等枢纽周边配套交通方案。协调推进郭公庄公交站、首钢二通厂公交站等公交场站建设。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重大办、市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公共交通服务
研究制定指导意见规范共享自行车管理
11.继续加大公交专用道施划力度,新增公交专用道40公里以上。实施三环路、京藏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公交专用道科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形成连续的公交快速通勤走廊。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12.优化自行车出行环境,完善步行系统。完成600公里自行车道治理;加强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规范停放区域管理。在三环路以内主要道路人行步道上设置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占用人行步道;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步行绿道系统;在部分重点路段新建或改建一批人行过街天桥。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13.引导共享自行车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研究制定规范共享自行车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主体责任,规范停放秩序,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6月底前
14.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服务水平。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研究制定摆渡接驳专线管理办法,加快完善社区交通环境。推进公交站台设施改造,实施公交候车亭综合治理。组织开展金融街、中关村和国贸等地区定制公交线路和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15.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接驳换乘。研究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换乘方案,做好地铁S1线、西郊线、燕房线等新开通轨道交通线路的公交接驳换乘,实现站点周边500米内公交车站覆盖率达到100%。研究制定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所在区域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接驳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线网调整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整顿停车秩序30个区域停车管理纳入社会综合治理
16.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研究细化停车设施建设的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在用地选址、商业配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将地下空间综合整治与停车设施建设有机结合。
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民防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17.提高轨道交通驻车换乘(P+R)服务水平。制定加强本市驻车换乘停车场建设管理的意见,实现驻车换乘停车场随轨道交通新建、在建线路同步建设并投入使用,推动驻车换乘停车场“平改立”工作。建设苹果园、北苑北等交通枢纽的驻车换乘停车场,研究在城市副中心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之间设置驻车换乘停车场。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重大办、市规划国土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18.开展居住区停车综合治理。城六区各选择5个区域作为试点,将区域停车管理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畴。鼓励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共同参与,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增划车位、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等方式,增加基本车位供给;协调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错时共享;因地制宜引入社会企业参与停车治理,提高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城六区政府、市社会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国资委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19.深入推进路侧停车管理改革。扩大城六区和通州区路侧停车改革试点路段范围,完善路侧停车位规划设置,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创新优化收费管理模式,强化监管执法,实现“规范收费、人钱分离”。
责任单位:各有关区政府、市交通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20.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在加强占道停车秩序管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中心城区路侧停车收费价格,引导车辆合理停放。完善公共停车场定价机制,实现停车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引导社会单位自有车位以合理价格向周边居民开放使用。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21.加大停车秩序治理力度。研究制定违法停车清理拖移实施办法。加快推进道路交通标志标识和电子监控执法设施建设,加大违法停车非现场执法力度。持续开展停车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80条停车秩序严管街。研究建立城市副中心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交通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创新驱动发展分时租赁新能源小客车将达2000辆
22.加强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推进交通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跨部门数据融合共享。科学设置交通分级预警标准,构建综合交通运行预警管理指标体系。加强城市交通趋势预测研判,及时发布交通运行预报信息。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9月底前
23.着力推进道路交通信号系统改造。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实施主干道路信号灯绿波工程,优化调整100处路口、重要桥区及联络线关键节点信号灯配时,在重点拥堵路口探索实施反溢式信号灯控制系统。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交通委
完成时限:12月底前24.加大新能源小客车分时租赁推广力度。鼓励引导新能源小客车分时租赁发展,以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等区域为重点,加快推进新能源小客车分时租赁网点建设,实现总体规模达到2000辆。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区域交通治理综合治理故宫什刹海等重点区域交通
25.在城六区实施区域交通综合治理。以故宫、什刹海、大山子、清华大学、天坛医院、石景山万达商务区等区域为重点,组织实施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努力打造交通运行组织高效、交通节点畅通、空间资源匹配共享的交通综合治理示范区。
责任单位:城六区政府、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26.优化重点路口路段交通组织。根据重要路口路段交通流量变化特点,结合道路疏堵工程建设,重新施划道路标识标线,科学调整机动车车道宽度。针对重要路段潮汐交通流的特点,开展路口可变导向车道建设,增加设置潮汐车道,提高通行能力。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27.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聚焦74处交通堵点、129处秩序乱点和动态挂账点位,制定治理台账,综合运用各类执法手段,加大对机动车闯禁行、闯红灯、酒后驾车、违法停车、乱并线、占用公交专用道和应急车道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管理,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秩序。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各有关区政府、市交通委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28.加强对学校、医院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管理。学校、医院要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门前秩序的管理,加大对违法占路停车、不按交通标志行车等行为的劝阻力度。
责任单位:各有关区政府、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执法局、市教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29.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取缔无照占道经营违法行为,严格管控道路两侧经营商户占道经营行为,加强对经过审批许可设立的便民服务点等占道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确保道路交通顺畅有序。
责任单位:各有关区政府、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30.加强道路交通运输秩序管理。打击各类非法营运行为,营造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强化对出租汽车和省际客运、旅游客运车辆监管,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坚持交通运输专业执法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相协调,部门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切实提升执法效能。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市城市管理委、各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31.实施超标电动车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采取严格措施,强化对超标电动二轮、三轮、四轮车的管理,控制增量、消化存量,规范行驶秩序。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32.在远郊区实施区域交通综合治理。以新城、重点商圈、旅游景区周边道路为重点,开展区域交通综合整治,改善交通环境。
责任单位:各有关区政府、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城市交通管理
鼓励重点功能区内企业
实施弹性工作制
33.健全完善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匹配机制。研究制定利用疏解腾退土地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等政策,形成城市功能、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模式。
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各有关区政府、市交通委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34.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手续办理效率。研究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工作的指导意见。调整优化道路交通设施管理机制,统筹完善相关审批、建设和管理职责。
责任单位:市编办、市规划国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35.研究代征代建道路用地管理办法,规范项目验收。组织开展代征代建道路的清理和移交,制定城六区未实施的代征代建道路用地腾退计划。
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六区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36.抓紧推进《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制定、修订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37.大力推广“互联网+”办公模式,鼓励中央商务区(CBD)、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重点功能区内企业实施弹性工作制,从源头上减少高峰时段交通出行。
责任单位:各有关区政府、市交通委
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加大交通宣传
推进治理交通拥堵
互动平台建设
38.做好缓解交通拥堵措施的宣传工作。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交通发展成就、交通治理理念,倡导绿色出行,营造缓解交通拥堵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39.推进治理交通拥堵互动平台建设。继续办好“治堵大家谈”广播节目,邀请交通、法律、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交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分专题进行解读,推动社会各界在治理理念和思路上逐步形成共识;推出“交通缓堵,我来说两句”网络互动栏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交通委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40.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交通宣讲团、“一区一警”作用,通过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的方式,讲好交通故事,展现行业精神,宣传管理政策,引导绿色出行,培育交通文明。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首都精神文明办、各区政府
完成时限:12月底前
Ⅳ 六合大厂无限级电话号码
呵呵,哥们,我也在找这款游戏,很经典,超爱,是我念小学 的时候玩的,年份大概是在2002~2004年的那个游戏版,我还记得有权个场地是在一个地道里被滚石追还是什么,然后还有一个是在海上的,有个角色在空中可以放旋
Ⅳ 住房建设怎么样房顶不漏水
房顶不漏水,需要加一个时间期限,按国家规定,建筑防水质保期限是5年,从竣工验收开始计算,所有的建筑物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做的防水,因此5年内漏水的几率比较低,但是把时间拉长一点,可以说楼顶必漏。
先给你结论,要想楼顶一辈子不漏水,就要用聚脲防水涂料。
我以前回答沥青防水的问题,可以参考:
沥青具有天然的憎水性,因此很早就被用来做防水。
现在仍然有很多防水工程使用沥青,因为价格低廉,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客户觉得便宜很多,施工方由于成本极低所以利润率极高,因此都愿意采用。
环保方面自然不用多说,无论施工的时候对工人还是使用过程中对用户,都有不利影响。
提问者问,楼房漏水可以用沥青防漏吗?答案是既可以,也不可以。
说可以,是因为,沥青确实可以起到防水防漏的作用,因此当然可以用沥青防漏。
说不可以,是因为,沥青只能暂时防漏,时间一长就会再次漏水(大部分两三年左右),如果再次漏水,维修非常困难,因为原来的沥青很难清理干净,要做别的真正管用的防水材料,就要花很大力气和代价,把原来的沥青清理干净,如果不清理,就只能继续在上面做沥青基的各种防水材料,依然继续漏了修,修完再漏的循环,不但不省钱,还操心,严重影响心情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水材料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防水材料的性能也越来越好,但不要幻想,有又便宜又好的防水材料,如果有,早就垄断市场了,根本不用您在众多防水材料中费力选择,便宜的质量差,质量好的不便宜,要便宜还是要质量,在维修之前您要做出选择。
防水看似简单,实则套路很深,市场上所有的防水材料,都宣传自己好,但是事实肯定不是这样,否则哪还有漏水要修呢,对不对?
教给大家一个判断防水材料的简易办法:
国家规定,建筑防水质保期限是5年,之所以规定5年,是由于绝大部分防水材料只能达到这个程度。
因此,您注意看,只要是国标的防水材料,不管是什么种类,不管厂家是不是全国知名还是外国品牌,不管怎么宣传,只要是国标的,大厂、小厂生产的产品质量是一个水平线,只需要选择性价比高的就可以了,质量都是保5年左右。
如果是非标的防水材料,价格会便宜很多,但是质量自然不如国标产品,但再假的防水材料,也不会做上去马上漏水,做完马上漏水的都是施工的原因,大部分能挺两三年。
很多朋友会疑惑,国标的防水材料才能保5年,为什么周围很多邻居家一辈子也没漏水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漏不漏水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筑质量,建筑质量是基础,小时候很多水泥砌的水池鱼池,什么防水材料也没做,一样不漏水,就是由于建筑质量好的原因。越小型的建筑,越小面积的地方,建筑质量越不容易出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卫生间漏水是很少的,而顶楼的楼板漏水的很多。同一栋楼,有的人家漏水,有的人家不漏水,这就是看不见的局部建筑质量差异造成的,我们也可以归结为“运气”。而一旦漏水,就表明这块建筑质量已经发生问题(一般的漏水是基本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大家放心),局部建筑质量问题只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越来越严重,不会越来越好,所以,如果防水做不好的话,反复漏水反复维修就是常态。因此,选择可以彻底解决反复漏水问题的防水材料,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这是比较科学理性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公认聚脲材料,是防腐蚀、防水、耐磨最优秀的防护涂料,最初是采用喷涂聚脲技术在大型工程比如高铁上应用,现在最新发展的脲基防水涂料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民用领域,也是建设部防水专项科技成果推广技术,这是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反复漏水问题的材料,但要注意,这个技术的门槛很高,不是企业名气大规模大就有,真正能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很少,最直观的辨别方法就是这个材料的价格绝对不便宜,贵的不一定保真,但便宜的一定是假的。
Ⅵ 唐山30年来的变化 主要是城市建设方面的
.
唐山 从废墟上崛起的新城
时间:2008-7-23
唐山,曾是中国冀东重要的沿海工业城市,却被大地震毁于一旦。
1976年7月28日,唐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一场空前的地震灾害,让24.2万人丧生,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震亡,4202人成为孤儿,城市功能全面瘫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
曾有外国人预言:“唐山将从地球上消失!”但是,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后,唐山从废墟上重新站了起来。
沧桑巨变。如今的唐山又重新成为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比较合理、市政建设配套比较完善、抗震性较强、生产生活方便、环境比较优美的新型城市。
唐山是如何从废墟上崛起的?重获新生的唐山为了城市的安全,采取了哪些举措?为人类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经历了从毁灭到新生、到崛起,未来唐山振兴和腾飞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篇章1 震后重建10年速度
地震灾后安置和灾区重建,不仅仅是在一片废墟上再现高楼与道路、商铺与物流,更是要建立一个安居乐业的人间。
几世经营的繁华之地,并不可能在短期内重现。在世界地震史上,大地震后要建一座功能齐全的城市,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重建用了30年,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重建用了20年,而唐山仅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恢复建设。
唐山是如何在废墟上崛起的?震后重建给了人们怎样的启示?
“就地重建”方案出炉始末
现在的唐山是在地震之后的原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为此,唐山也被称为“废墟上崛起的新城”。
媒体曾报道,当年重建唐山的方案主要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主张将原有的城市放弃,异地进行建设。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避开市区底下的活动断裂带,减少地震的威胁;解放出市区地下的数亿吨压煤;节省原地重建所需的清理废墟的费用。
第二种是以唐山原址为基础,立足于原有城市,原地进行建设。原地重建可以保留唐山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的产业体系以及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特色;减少征地和搬迁的巨额费用,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城市原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此外,原地重建还能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感觉,即唐山真正地重新屹立起来了。
后来的重建方案选取的是第二种。据说,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唐山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冀东的工业重镇已为世人所知。“立足唐山,就地建设”,对保持唐山的历史特色和对唐山今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震后3个多月,来自原国家建委和全国各地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就编制出《唐山市恢复建设总体规划》。这就是:保留唐山市原有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清运废墟,统一规划,就地重建唐山。1977年5月14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
1978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唐山,希望唐山重建能够先进一点,能体现70年代建筑的先进水平,要规划出一个“先进”的唐山。后来,有关部门又组织专家学者于1978年3月和1979年9月对该规划两度进行修订。
按照这个时期的重建规划,震中所在的路南区由于破坏严重和地下大量压煤,将把原有的工厂和居民全部搬迁出来,将采煤塌陷区改为绿化风景区,只保留部分有代表性的地震遗迹;市区则在路北区的基础上建设;在丰润县城附近建设新区,将原来位于路南区的大部分工厂迁过去,并建立若干新工厂。在调整城市区划的同时,重建规划还包括搬迁大多数原来在市区内有污染的企业。
1982年1月的《唐山市恢复建设贯彻收缩方针的调整方案》确定了重建的基本原则:控制中心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原计划从路南区迁出的企业由92个减少到9个,并且规划了13个住宅小区。
废墟上的建设
由于新唐山是在一片废墟上进行建设,不同于别的城市在一片空地或荒原上进行新建,大量的废墟需要清运掉,而且废墟上建有成片、住有大量居民的简易房。清运废墟、搬迁倒面,是新唐山建设的大难题。
全部清墟工作分为几大部分进行:市统建部分,主要是为市统建房屋清理场地;市城建部分,主要是为修筑道路、桥梁、自来水、煤气、热力等基础设施清理场地;此外还有开滦、钢厂、机车车辆厂等大型的中央和省属企业,以及铁路、电厂等单位的清墟工作。1979年3月,唐山市成立了机械化施工公司,承担市内清墟工作。清墟的次序是依据施工的需要来安排的。清出的废墟,或运往市郊和附近县区的大坑,或由施工单位用来填充某地。对清运力量的组织、运输线路、倾倒地点、所需费用等,都要统筹安排。
搬迁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先在市区边缘地带或市内新规划出的空地上,建造第一批住宅,这批住宅建起来后,将应搬迁的居民迁进去,以腾出场地进行清墟和施工。市建设指挥部内成立了搬迁办公室,加强宣传教育,要求各单位广大职工和市民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和集体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制定正确政策,健全合理制度,以保证搬迁和分配任务顺利进行。搬迁进展顺利,使建设场地得到及时清整,基本满足了施工进度的要求。
为重建新唐山,国家拨款43亿元,还有大量钢材、水泥等建筑物资,并从全国调集了3000多名专家学者、7万建筑大军和省内20万建筑工人,展开了一场空前未有的重建新唐山的大会战。
在时间上,最初的重建计划提出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即“一年准备初步开展,三年大干,一年扫尾,到1982年全部建成”。当时,唐山市1年的财政收入5个亿,原计划想花5年时间25亿元资金就建成,但重建的过程要比预计的漫长,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实现。后来实际上花了50亿元,重建期从5年变为10年。
1986年7月28日,唐山抗震10周年纪念大会,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结束。 在一片瓦砾堆上,唐山的建设者仅用十年时间就完成了重建家园的任务,一个新唐山又拔地而起,重新屹立在冀东大地上。这一建设速度令一些外国人士惊叹不已。
重建后的新唐山
经过“十年重建”,到1986年底,唐山共建成了楼房和少量平房在内的住宅共32万多套,累计建筑面积1045万多平方米。目前,这些震后重建的房屋仍是唐山人居住环境的主体。在住宅以外,唐山的重建还完成了工业建筑200多万平方米,办公用房94万左右平方米,商业、文教卫生等建筑面积和水平也都大大超过了震前的水平,加上纵横交错的道路和城市绿化等工程,一并组成了一个新的唐山。
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1990年11月,联合国向唐山市颁发了“人居荣誉奖”,唐山成为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唐山市政府自此载入联合国“为人类居住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史册。
2003年,唐山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4年,唐山南部采沉区绿化项目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5年,唐山第三次荣获创建全国文明生态城市先进市称号,第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如今的唐山已经崛起为河北省经济第一强市,进入全国城市50强,创造了世界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市委书记盘点震后重建得与失
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唐山人民积累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经验。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对此进行了总结。
经验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地震救灾刻不容缓,为使救灾工作有序进行,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大地震发生后,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河北省、唐山市也建立了组织领导系统,发挥了强大的动员力量,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经验二:全国军民的无私支援。唐山大地震后,解放军赶到灾区抗震救灾,全国各地向灾区捐赠了大批物资,唐山4000多名地震孤儿分散到8个省份抚养,16万名伤员分散到17个省份救治,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万建设大军投入震后重建,每年建设250万平方米的建筑。
经验三:灾后重建注重科学规划。地震前唐山城建集中在一条走廊,空间逼仄。震后新唐山的恢复建设分为4个组团,这种规划模式和美国洛杉矶组团式城市布局相类似。这样安排,考虑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人口需求,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都具有较高水准。
经验四:遵循抗震救灾的客观规律。大灾之后极易发生大疫。唐山抗震救灾过程中,对卫生防疫工作高度重视,各项防疫灭病措施及时到位,灾区没有出现大的疫情。在重建过程中,遵循城市建设规律,充分听取方方面面专家意见,重建工作组织井然有序,进展顺利。
经验五:严格重建工作的管理。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所有救灾财物的管理都井然有序。大地震后,中央财政拨款高达40亿元,没有出现一起使用不规范的行为和贪污现象。近日,唐山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查阅当年档案发现,32年前的灾后重建就实行了统一采购、多家建设,令人赞叹。
赵勇也谈到,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唐山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存在一些遗憾,当然,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遗憾是,受当时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所限,灾后选择了原地重建,有些地区没有完全避开地震断裂带。
第二个遗憾是,没有对地震遗址实施完整保护。唐山大地震遗址对于后人研究地震规律有重要价值,而且是一笔带血的人类文化遗产。目前唐山也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地震遗址公园。
第三个遗憾是,城市规划设计总体水平不高。因为当时急于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唐山震后恢复建设的规划水平还不够高,建筑样式雷同,地标性建筑不多。目前,唐山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品味。
篇章2 “抗震型城市”从何入手?
在废墟上崛起的唐山,如今已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不过,很多人仍旧会关心并问到一个问题:地震后的唐山还安全吗?
32年前的大地震使唐山以积极的心态防震减灾,在进行震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全过程中,唐山市对抗震防灾对策问题始终给以高度注意并认真对待。从用地选择、建筑设计、建筑布局以及施工组织、监测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用地选择:回避地质不安全地区
大地震之后,负责唐山城市规划的相关部门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震地质安全性评价,划分了四类地区:适宜建设的地区、基本适宜建设的地区、基本不适合建设的地区和不适合建设的地区。如今,这四类地区被分别标以不同的颜色,在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图上显得一目了然。
唐山市在建设抗震性城市方面注意选择有利抗震的地段进行建设,对建成的城区进行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和水文地质的综合性勘察,在做住宅、办公用房、楼房等建设时避开危险地段,把处于地震活动断裂带附近的大型工厂迁出。
与此同时,与抗震设防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这些都与唐山大地震有较大的关系。根据国家有关建设抗震性城市的法律,震后重建中的唐山市配套出台了《唐山市建筑工程抗震标准》等一系列建设抗震性城市的地方性法规,健全了地面各种建筑、地下管网建设等抗震标准,还投资开展了唐山市城区地质构造研究,摸清了地质活动规律,使震后整个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抗震发展的新阶段。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回避地质不安全地区,从而增强抗震设防的可靠性。
唐山大地震之后不久,中国地震局制定颁布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现在更名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根据各地的地质构造、场地条件、历史统计等多种因素,首次明确了各地抗震设防的标准和要求,这使得全国整体上的抗震设防能力有所提高。根据这个区划图,全国地区抗震设防标准设定在烈度6至9度之间。其中,9度(不超过7级地震)要求的比较少,而要求达到8度的地区不在少数,例如,唐山的设防标准就从先前的6度提高到了8度。
建筑设计:最低要求为“8度设防”
震时的唐山是个不设防的城市,建筑物没有经过抗震设计,特别是医院、水厂、通讯、供电、消防等重要生命线工程,因为缺乏防震措施,在地震中全部破坏,失去功能。这是唐山大地震留给后人的最大教训。
对建筑抗震设防的重视始于唐山地震。经历了恐怖的地震之后,建设安全的唐山,一直是唐山市政府坚定不移的发展理念和目标。经过大地震后,唐山被国家划定为8度基本烈度区。震后的唐山立足于“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抗震”的原则,对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均按8度设防进行设计,对城市生命线工程设防标准适应提高到9度。
对震后唐山的关注,使很多人明白了什么叫做“8度设防”。这里的“8度设防”,指的是对建筑进行设计能够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也就是相当于大致6级地震,这在全国城市中并不多见。唐山市的建筑设计如果达不到这一抗震设防的最低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这成了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建筑布局:提高抗震设防能力
为了提高抗震设防的能力,唐山市在城市布局方面尽量减少高楼,大多以五、六层的楼房为主。如今,唐山街道整齐,楼层不高,而住房则被老百姓俗称为“火柴盒”式。从高处俯瞰,唐山的建筑群给人留下方方正正、结结实实的印象。
在建筑材料上,绝不允许建设抗震能力极差的青砖瓦房,而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式建筑为主。目前唐山市住宅建筑以内浇外挂、内浇外砌的剪力墙为主,4层以下采用砖混加构造柱,大型公建及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结合日照加大房屋间距,由原檐高1.6倍改为1.7至1.8倍,以利于震时人员躲避和疏散,减少损失。
几年来,与大面积的商品住宅建设同步,唐山市还推出了采用新型建材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住宅等新型抗震隔震房屋体系。
如今,唐山所有办公用房均具备了防六级地震的能力,400多个居民小区全部按照六级抗震标准进行建设。唐山市还在半壁店村推行了地震安全民居示范工程。
设防举措:双“管”齐下
唐山防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上下结合的办法,城市建筑实行双“管”齐下:建设局管地面以上,地震局管地面以下。
为把设防标准落到实处,重建工作认真注意了工程质量,办法是:加强对施工队伍管理,严格施工程序,严把工程标准;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整顿,严防不合格建筑材料进场;认真进行工程验收,对豆腐渣工程绝不手软,坚决推倒重来。
2002年唐山市政府发文规定,将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建设工程必须要有地震部门确认的抗震设防标准意见书。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的高层住宅、大型公共工程等,建设前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否则建设管理部门不予核准立项。目前唐山市的建筑按地震烈度八度来设防,市民在买房前可以先查看地震部门确定的设防要求意见书。
多项保障:考虑城市安全
为了考虑城市社区安全,唐山市建立了各处紧急避难场所。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大量增加绿地或室外空地的范围,从而使得地震一旦发生,有更多的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
在市区、中心区、社区中预留绿地,作为地震避险场所。比如,建设中心公园、区域公园、中心广场、区域广场、社区广场等。
此外,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建筑结构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防灾能力的提高。如:增加城市出口;采取多水源环形供水方式;采用多电源环形供电方式;有线、无线通讯相结合,机房分建;采用内浇外砌、砖混加构造柱、柜架轻板的建筑结构等等。
现在唐山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应急体系建设很周密,建立了各类紧急预案,甚至救援物资储备都一直没有空缺过。
为此,有人如是评价,“在同类地震地质条件的地区,唐山是中国最安全的城市。”
篇章3 再造新唐山: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
地震前,唐山具备所有重工业城市的弊病:污染重,工厂住宅交错混杂,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而一场毁灭性的地震灾难让它率先尝试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成果:唐山从城市功能分区、完善配套的生活区域,到市政公用设施、城市绿化系统,都力求改变传统重工业城市的混乱局面。
唐山人正在“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依海强市、以港兴市,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再造一个新唐山。
城市新目标:海洋经济强市
唐山是中国知名的煤都,1877年开平矿务局成立,奠定了唐山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城市工业的基础。“因煤而生”的唐山,也是“因煤而发展”。
为了显示出未来发展的无穷潜力,如今,唐山市把发展的理念转移到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从传统的“黑色产业”(煤炭钢铁等)向“蓝色产业”(海洋经济)转移,并确立了以市区和曹妃甸生态城为双核,北部山前城市带、南部临海城市带协调发展的“双核两带”城市空间新布局。
唐山位于渤海湾的北岸,是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周边有19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这种情况下,唐山市提出了“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战略转型思路。唐山的新目标是成为港口城市,建成一个海洋经济强市。
为了在打造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中发挥带头作用,唐山市积极推进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
2003年,唐山市在南部沿海正式开工兴建曹妃甸工业区,这意味着唐山市经济转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该工业区拥有天然的深水港,2005年底,两个25万吨的矿石码头已实现国际通航,其它几个国际航运码头正在洽谈之中。唐山市政府给曹妃甸工业区定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打造“中国北方的鹿特丹(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这已写入中国未来五年的重要发展规划。
唐山港京唐港区成为渤海湾迅速崛起的一颗璀璨的港口新星。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出海口,唐山港京唐港区已与国内外12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300万吨,跻身全国港口20强。
战略布局:沿海“四点一带”
唐山市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束缚。这个城市未来发展最重大战略布局是:以港口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发展临港产业为特色,实施“四点一带”战略,统筹沿海一线开发建设。“四点”即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即贯穿“四点”形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
曹妃甸新区是“四点一带”的核心和龙头,将建成能源和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中国北方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和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和海洋化工产业,同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
乐亭新区建成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滨海旅游胜地和市区产业转移承载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生态旅游等产业。
丰南沿海工业区建成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市区产业转移的承载区、曹妃甸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对接与配套基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建材产业。
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唐津两市区域合作的“桥头堡”,曹妃甸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辐射的承接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自行车配件与五金制品产业。
据了解,今年年内“四点一带”区域规划正式启动实施,将完成投入655亿元,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使其创造的GDP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再造一个新唐山。
新型城镇化建设
唐山市围绕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5%。
目前,唐山市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构筑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从唐山市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唐山正全面实施“14421”工程,努力打造魅力唐山、宜居唐山。“14421”工程具体如下。
一号工程:加快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和经适房、廉租房建设。
四大主体功能区:曹妃甸生态城功能区,抓紧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争取3-5年形成基础框架;凤凰新城功能区,抓紧启动总部基地一期、规划展馆、青少年宫等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体量大、造型新、功能全的标志性建筑,尽快形成大规模开发建设热潮;南湖生态城功能区,启动拓展湖面、环城水系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地震遗址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空港城功能区,开辟唐山通向世界的空中通道。
http://www.zxcsjs.org/hyxx/hyxx_nr.asp?id=4448
http://www.zxcsjs.org/hyxx/hyxx_nr.asp?id=4448
Ⅶ 大厂县政府县志办主任是谁
原来是康建军兼任的。
职务: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分管工回作:负责公共安全、城答乡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及城市社区管理等方面工作。主持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应急办、县志办);分管县建设局(园林局、拆迁办、市政管理办、人防办、地震局、建投公司)、城乡规划局、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公安局、司法局、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场管理办)、环境保护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城区街道办事处。
Ⅷ 大厂夏垫优空间二期楼房什么时候交房
一、交房指的是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内将符回合约定答交付条件的住宅交付于买受人的行为。该合同约定的日期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着小区物业管理建设正式启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用户共同管理和相互监督局势已然形成。
二、具体的房屋交付使用时间在买卖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里应该有明确的约定日期的,可以翻看购房合同里的具体约定时间。如果开发商如期未交付使用的话,开发商属于违约行为。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出卖人延期交付房屋的,应当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三、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按照延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Ⅸ 房产的税费怎么算,老证和新证有什么不同吗
一、我国房产证的新旧版本有很大不同。与新版本相比,旧版本有以下特点,需要查看:
1、格式内容不一样。我国的产权登记始于解放初期,权证由各地印制,格式内容并不统一。尽管1987年建设部统一过全国房屋权属证书样式,但目前证书格式内容仍不统一。有建设部式样的,有改造建设部式样的,有自行印制的,有本式的,也有一张纸的。
2、印制质量不一致。有大厂精工印制的,也有街道小厂粗制滥造的,所用纸张质地更是差别甚大。
3、没有任何防伪措施。
4、发证机关极不规范,有的叫政府,有的叫房地产管理局,有的叫房管处、所、站,因此,所用印章也不规范,不统一。
二、房产证新版本特点:
1、新的房屋权属证书由建设部设计监制,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印钞厂独家印制。
2、新证共分三种:即《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
3、内页印有统一规范的填写项目。由于是统一监制、独家印制,这就有效地保证了权证的规范、标准、统一,增强了权证的权威性。权证印制质量上乘,封面为红色(他项权证为兰色),印有金色国徽。
4、材料为进口护照面料,内页为粉红色印钞纸,采用了护照和钞票印制工艺。且增加了防伪功能,如注册号、团花、水印等,规范了发证机关和用印。
三、房产的税费计算方法
1、卖方:
①印花税--0.05%。
②营业税--5.5%(个人购买住房不满2年的普通住房)。
③个人所得税(转让收入-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合理费用)×20%。
2、买方:
①契税--1.5%(普通住宅享受1.5%的优惠税率,即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这3个条件的住房为普通住房)--3%(非普通住宅按3%税率征收契税)。
②印花税--0.05%。
(9)大厂住房和建设局扩展阅读
房产税征收标准:
一、房产税征收标准从价或从租两种情况:
1、从价计征的,其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一次减去10%-30%后的余值。
2、从租计征的(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从价计征10%-30%的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如浙江省规定具体减除幅度为30%。
二、房产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按照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年税率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