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将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
①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工资化,引导消费者“愿意内”购买商品住房,使潜在容的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
②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消费者“能够”购买商品住房的支付能力。
③理顺流通环节,完善中介销售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④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降低成本,调整供给结构,使之与消费需求结构相适应,增强购房的承受能力。
⑤完善和发展房地产金融市场,扩大住房消费信贷,支持居民买房。
⑥重视房地产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促进有效需求的形成。
2. 中国的住房问题该怎么解决
我国住房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住房建设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住房
建设对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社会有效需求,解决居
民住房困难,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
意义。然而,国家在推行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同
时,个人住房消费却“热”不起来,究其原因,不外
乎国家政策的不明朗化,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
恶化及个人消费观念的传统化这三种主要因素。
作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市场的主体—商业银行
怎样将国家政策及银行效益有效结合,改变个人
消费观念,既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使自己利
润最大,风险最小,推动住房消费的“火爆”。我想
借鉴美国住房抵押担保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推进
我国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住房消费信贷金触服务不完替
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把住房建设培育
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中央政府发展经济的政
策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金
融机构调控经济、服务经济的职能使得房地产信
贷在住房消费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
虽然加大了对消费信贷的重视程度和投人,但是
显现的问题又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归纳起来
有:.
i、手续繁琐,效率不高。在现有社会信用环
境和缺乏个人资信查询档案制度的情况下,银行
为规避风险,不得不对贷款人采取原始的资信审
查手段:上门核实身份证明,收人证明等。因涉及
房产登记部门和保险机构,使得银行审贷过程加
长,效率低下,客户不满。
2,贷款额度低,期限短,利率高,付现额度大。
按人民银行颁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条例》规
定,办理个人住房贷款过程中要涉及到银行、房地
产商、保险公司、房产交易所、律师事务所、房产评
估所等多个中介部门,同时需缴纳一定的办理抵
押物评估、保险、登记和合同公正费用,加重了贷
款人的经济负担。而商业银行发放个人抵押住房
消费贷款的额度占银行房地产信贷部贷款额的6%,占贷款总额的1%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短则3一5年,最长
的是20一25年,住房款项付现比例一般为住房总
款的30%左右甚至更高。
3、商业银行贷款的责任管理模式过于粗放。
各家银行的基层单位对责任贷款管理强调个人贷
款、小额贷款一旦出现风险,无论何种原因一律由
经办人负完全责任直至收回方可解脱责任。这种
粗放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拓
展,不利于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所以基层信贷
员宁可发放经过上级行审批,集体承担风险的个
人住房消费贷款,而不愿发放自己承担风险的个
人住房消费贷款。
4、银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经营收人与成
本支出不划算。由于发放企业贷款手续相对简
便,经营成本低。而住房消费贷款客户面广、量
大,造成商业银行放款工作量加大,管理成本增
加,现行的利率规定使银行贷款期限越长,收益反
而越小,加上此项贷款风险预警手段不足,使银行
开办此项业务积极性不高。因此商业银行热衷于
企业的“批发贷款”,而影响到住房消费贷款的深
人开展。
3. 求篇论文 题目是 关于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问题探讨
问的好!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从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开始的,只不回过是“次级”个答人住房贷款证券引起的。长期看证券化只是把风险转移了,美国就是这样:银行转移给投行,投行转移给保险,保险转移到。。。。。说起来太长了!
你不妨论述下它的缺点还好些,有现时的例子很好写!
如果还是要照书上说的“证券化是金融衍生工具,增强了企业流动性之类云云”,就未免显得自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之嫌了。
4. 目前我中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一,有效收入不足.当然经济学里没有有效收入这个概念,算是开个玩笑.贫富差距过大回,大量的国民无力消答费.比如年轻人需要房子,可大多数人买不起,而房产却有大量积压.
二,计划生育政策或者说人口政策.加剧了家庭经济生活的不稳定.而配套的改革太过迟缓,比如社会保障机制和医疗体制的虚弱.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加深,增加了人们储蓄的欲望.
三,过去税收政策长期过多的向出口倾斜.外部需求的锐减使大量企业破产,相关的人员收入也会锐减.而且大量优质产品只对外供应,使中国人对国货的信心大打折扣.上次成龙的有争议的言论有部分就是指这.他不是说中国产品不好,他是说中国好的产品只孝敬洋鬼子,让中国人觉得中国货不如日货.
改善需求或者说扩大内需是宏观调控的内容,是短期化行为,现在对中国而言恐怕未必有太大的效果了.中国现在需要的是财政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公平,政绩考核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
现在只去追求扩大内需,使用激进的财政刺激支出,过松的信贷控制,泛滥的流动性去推动经济几个季度两三年的增长只会加大未来经济波动的幅度,增加经济动荡的烈度和痛苦.很不幸,中国正在走这条道路,着眼未来的改革却迟迟未见成行.
5. 09年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现象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目前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可采取的措施:
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解决住房问题的起始是安居房,同时扩大对廉租房的供应,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民生等社会大局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农村问题,如基础建设,这是一直困扰城乡差距的重大问题。同样的公民,不一样的生活配套,不一样的生活现状。这条政策,作为“国十条”的第二条,符合十七大的会议精神,可以看出这是对十七大精神的执行。
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路网不仅是财富连通的源泉,也是国家GDP增长的原始动力。如此一条政策,首先解决和填补了通路的城市空白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金融海啸的影子吹走,而且会把由于工业倒闭带来的失业人口找到工作出路。可谓箭无虚发,一箭双雕。
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物质和精神同样重要,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解决精神需求和医疗问题以及教育设施建设,也是扩大内需的一种方式。可以想象如此一来,城乡差别逐渐缩短,对于实现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环保问题,不仅是我国的独有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当我们面临不可再生的资源逐渐呈现短缺迹象,当我们因破坏生态平衡而遭遇自然报复,环保的课题上升成为世界聚焦的人类话题。
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如何让我国立于世界国家常青之林,高科技的进步正是一个体现方式。
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国是四川,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如今,当物资稀缺对于灾区的重建设置了种种障碍,这条政策不仅仅是给重建地震灾区带来了至高无上的精神慰藉,也是对于灾区最大的物质支持。
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我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农村的低收入水平是城乡差距的主因,是贫富差距的问题体现。这样的惠农政策,是对农村问题的直接解决。
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当我国工业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改革创新或者企业升级才有出路。另外,为了企业增值税改革付诸千亿资金,实实在在的鼓励。
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取消信贷规模限制,与“减息”如出一辙,是扩大内需的金融杠杆。
6. 有效需求的问题探索
中国对有效需求问题的探索
有效需求问题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中国曾采取多种措施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但效果却不十分显著。本文在回顾有效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收入-支出模型,并以此来解释中国的有效需求问题。
需求不仅仅是指对商品和劳务需要的欲望,更注重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人们的欲望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而需求不止是一种欲望,更是一种支付能力。有效需求的概念是凯恩斯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总需求。供给者、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总是大于对现实的估价,因此会使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应不足。有效需求的不足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造成大量非自愿失业。由于主流经济学是“需求决定论”,这就决定了有效需求在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有效需求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不考虑国外部门的条件下,有效需求由两大部分成,即消费(C)和投资(I)。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有效需求产生影响。要研究有效需求问题,应从这两方面着手,分别阐述它们对有效需求的作用。本文依据一种新的理论对收入分配引起的消费(C)的变化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作以论述。
这里要用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来对有效需求问题给予阐述。这一理论模型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产生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作出解释,进而说明消费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肯定,这种新的理论是从消费不足的角度论述有效需求不足的。假设整个宏观经济由企业、家庭和金融三个部门构成。与企业部门相关的变量主要有: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利息和利润。前三者构成企业的成本,利润构成企业的收益。对于家庭部门来讲,企业成本中的劳动者报酬形成工资收入。企业的利息利润构成居民的非工资收入。经验事实表明,工资收入主要是低收入者工人的收入来源,而利息利润(非工资)收入则主要是高收入者资本家的收入来源。这里借用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的假设,假设资本家不消费,工人不储蓄,全部产品由工人购买和消费。这样收入在不同阶层的分配直接影响消费倾向,进而引发有效需求问题。 以上是此模型的假设前提,下面建立国民经济的收入-支出模型。
在等式的左边,W为工资,D为折旧,R为利息,π为利润。其中D=dK,即折旧等于折旧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R=iK,即利息为利息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等式右边C为消费,I为投资。(W+D+R+π)构成总收入,(C+I)构成总支出。当总支出(C+I)大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当总支出(C+I)等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当总支出(C+I)小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π0时,企业会增加投资,扩大产出量。本期的投资会引起下一期资本存量的增加。在企业的成本中,D=dK,R=iK,即(D+R)=(d+i)K。所以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折旧和利息成本。投资的增加导致成本的上升,若要继续获取利润,下一期的投资则必须以累积的比率增加。这种循环造成经济的高涨。在经济高涨的过程中,企业的利息成本和利润持续快速上涨,意味着家庭部门的非工资收入上升较快,工资收入虽也有所增加,但速度相对较慢,工资与非工资收入比例W/(R+π)下降,收入分配恶化,消费不振,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经济的过速膨胀。一旦金融体系不能支持企业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就会出现π<0的后果,于是企业便缩减投资,这又使得利润进一步下降,投资进一步缩减,造成经济的衰退。 (一)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认为,经济系统由两大部类构成,第1部类生产生产资料或资本品,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或消费品。在这里,“我们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者当作全部剩余价值的所有者”,也就是说,在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中,资本所有者或资本家作出剩余价值的分配决策与其投资、储蓄和消费的决策是合一的。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两大部类间进行交换的产出的价值必须相等,而且产生这一交换的彼此间的需求也必须相等。为达到这一点,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马克思假定,第1部类和第Ⅱ部类中的工人和资本家的支出函数都是既定的,即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没有储蓄与投资,边际消费倾向都为1。而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第1部类和第Ⅱ部类中工人的支出函数既定,边际消费倾向仍为1,但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投资(即追加资本),一部分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马克思进一步假定,在第1部类经营的资本家的支出行为取决于第1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了保持均衡,第Ⅱ部类的资本家的投资与消费行为取决于第1部类能为第Ⅱ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提供多少资本品。同时,马克思假定,剩余价值必须完全花完,没有闲置部分。所以,一旦积累或投资的份额固定下来,消费的份额就会自动地被决定,从而任何不足的总需求都被排除在该假说之外。
可见,在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中,剩余价值的实现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形式上看,与工人的消费没有直接关系,它完全取决于资本家的有效需求;反过来,有效需求的规模又决定着剩余价值实现的大小、工资与剩余价值问分配的比例。在均衡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量与实现量是一致的。从剩余价值的实现角度看,有效需求的大小由资本家的投资和消费决策决定。由于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实现量主要取决于资本家的投资决策,而投资又取决于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但马克思没有遵循这个思路去解决有效需求问题,而是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出发,去分析有效需求的决定问题。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需求“本质上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因而也就是,第一是由全部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比率决定的,第二是由剩余价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润、利息、地租、赋税等等)的比率决定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实现量取决于资本家的预付资本量。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越多,剩余价值的实现量就越多。 马克思的均衡假定分析说明,均衡的可能性取决于所有行为主体的行为协调,但协调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是达不到的,实际上,“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于“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这表明,一方面,剩余价值生产量与剩余价值实现量不一致、有效需求不足是一种常态。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的不完全实现从而有效需求不足源于不同部门的比例失调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约束。
比例结构失调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虽然在再生产公式中,剩余价值或利润的实现在形式上仅取决于资本家的投资与消费支出之和,似乎与工人的消费无关,也与比例结构无关。但资本家的支出是由其预期收入即利润决定的,而利润的实现程度是由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之间的比例状况决定的。如果需求与供给结构不对称,比如在简单再生产中,第Ⅱ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价值量大于两大部类工人的工资总额,商品价格就会下降,从而使资本家的实际利润减少,这不仅会降低他们下一期的支出能力,而且会打击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最终使有效需求趋于下降。“有些部门可能生产过多,因此另一些部门可能生产过少;所以,局部危机可能由于生产比例失调而发生”,这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由于这种比例失调而引起的市场价值的提高或降低,造成资本从一个生产领域抽出并转入另一个生产领域,造成资本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转移。”因此,资本在各部门间配置的比例失调是不可避免的。
7. 中国住房政策的建议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详细: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大致这样:首先从1981年开始,在深圳和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的试点,在这以前,国内只有房地产开发,没有商品房开发,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单位造房子主要是用于内部职工福利分配的,包括政府造房子也是用于福利分配,没有房地产市场。由于当时搞试点比较成功,后来就小范围的开始试点开发。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视察后发现特区搞市场经济建设之后城市的面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房地产开发非常成功,认为开发区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于是他就吹响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号角,由沿海城市一带开始展开,特别是在海南、北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大城市,但时间不长,由于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严重的泡沫。
1993年朱镕基总理到海南视察,发现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场迅速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泡沫。于是朱镕基总理一声令下:停止银行贷款。银根收紧后使刚刚起来的房地产市场立马遭到重创,造成的结果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波澜不兴。
1998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是关键之年,分水岭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开发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纷纷卖掉退出市场。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开始发生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主要一个是取消福利分房,也就是意味着所人们要取得住房,都要到市场上去买房,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快速上升。这政策的第一效应就是“赶末班车”——凡是有钱的单位纷纷购买现房,把当时市场上所有当时卖不掉的现房一扫而空。这时的房改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而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又创造出巨大的有效需求。不断地降低利率,还有按揭门槛降低,当时首付只要30%、20%,有的银行甚至提出零首付。还有价格政策,在这之前商品房的价格受到物价局的管制,不能随便涨价,是限价的。但是在这时候取消了这些管制,为后来开发商涨价提供可能,这以后开发商自己喜欢怎么定就怎么定,开始乱涨价。于是1999年至2003年为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期。2003年到达高峰,暴露出房价过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4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主要特征是收紧土地与信贷两个闸门,以调控供给为主。
2005年中央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主要特征是供给与需求双向调控,以调控需求为主。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2006年,成交量开始上升,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当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在下雪的时候,北京、深圳、广州这些城市却是一片艳阳天,房价涨得很快,就像以前的长三角,结果导致3月份调控的政策又进一步加强。
2006年的宏观调控主要特征是以调整房地产产品结构为主。目前的房地产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变: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以投资主导向以消费主导转变、由短期投资向中长期投资转变、由以土地为中心向以产品为中心转变、由以增量市场为主向以存量市场为主转变、由普涨普跌现象向有涨有跌现象转变、由笼统市场向细分市场转变。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1998年开始起到的房地产市场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然后从2003年到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整,估计到2007年底差不多调整完毕,然后,随着2008年奥运会这个东风的作用,中国新的一轮房地产,在把头部转化为底部以后,又有一波上扬。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风险被释放、泡沫被消减、结构被调整,不合理的状况被缓解,积压的房子被消化,这就为下一轮发展夯实了基础,从2008年开始新的一轮平稳增长,这是一个台阶式的上扬,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特征。
给分吧。
呵呵,我的回答不错吧,如果采纳j就请加分额..多谢多谢.2011-08-10 2:31:51
8.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特点、影响及对策。
桂林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考试题目!!!
(1)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我国自1997 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的走势,市场物价总水平随之下降,市场疲软,供过于求现象明显,库存增加,即期消费减少,居民储蓄倾向增加,下岗失业等经济衰退现象也出现了。
(2)影响:
中国的现状是有效需求不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即便是人们的需求量尚未达到或者完全实现,但由于存在着价格门槛因此也不会进行消费。由此导致的生产萎缩,经济下滑成就了中国如此高的失业率。
(3)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我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农村的低收入水平是城乡差距的主因,是贫富差距的问题体现。这样的惠农政策,是对农村问题的直接解决。
八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信贷规模限制,与“减息”如出一辙,是扩大内需的金融杠杆。
9. 中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建议和措施
一,有效收入不足.当然经济学里没有有效收入这个概念,算是开个玩笑.贫富差距过版大,大量的国民无力权消费.比如年轻人需要房子,可大多数人买不起,而房产却有大量积压.
二,计划生育政策或者说人口政策.加剧了家庭经济生活的不稳定.而配套的改革太过迟缓,比如社会保障机制和医疗体制的虚弱.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加深,增加了人们储蓄的欲望.
三,过去税收政策长期过多的向出口倾斜.外部需求的锐减使大量企业破产,相关的人员收入也会锐减.而且大量优质产品只对外供应,使中国人对国货的信心大打折扣.上次成龙的有争议的言论有部分就是指这.他不是说中国产品不好,他是说中国好的产品只孝敬洋鬼子,让中国人觉得中国货不如日货.
改善需求或者说扩大内需是宏观调控的内容,是短期化行为,现在对中国而言恐怕未必有太大的效果了.中国现在需要的是财政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公平,政绩考核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
现在只去追求扩大内需,使用激进的财政刺激支出,过松的信贷控制,泛滥的流动性去推动经济几个季度两三年的增长只会加大未来经济波动的幅度,增加经济动荡的烈度和痛苦.很不幸,中国正在走这条道路,着眼未来的改革却迟迟未见成行.
10. 房地产需求的有效需求
所谓房地产的有效需求,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现实需求,从微观经济的意义上来讲,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的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宏观经济的意义上来讲,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因此,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必须从微观上把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宏观上把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培育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要从两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流通,使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买到合适的住房;
另一方面,则要随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排除体制障碍,调整消费政策,支持居民买房,创造条件使潜在需求尽快转化为有效需求。具体来说,其主要途径是:
(1)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工资化,引导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住房,使潜在的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
(2)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消费者“能够”购买商品住房的支付能力。
(3)理顺流通环节,完善中介销售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4)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降低成本,调整供给结构,使之与消费需求结构相适应,增强购房的承受能力。
(5)完善和发展房地产金融市场,扩大住房消费信贷,支持居民买房。
(6)重视房地产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促进有效需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