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当今社会某一现象的论文 ,拜托拜托···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从现实任务与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作了科学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不仅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先进的社会制度,能够适合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创造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比如中国根据自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探索了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表明劳动既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当然,究竟应该建立怎样贯彻社会主义原则的分配制度,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定。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博采世界文明之众长,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人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看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呢?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了。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也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但是,这并不就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长足进步之后,进攻的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以和平演变为主。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又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规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它面临着崇高宏伟而又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00多年来一些国家已经找到了各自成功的道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回,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践表明,虽然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改革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总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真理。但是在认识这一真理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却是沉重的。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这种多样化的趋势,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世界历史的走向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牛机和活力。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既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那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第1卷出版时说过:一些读者可能会以为他从这本书里会知道共产主义的千年王国看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谁期望得到这种愉快,谁就大错特错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各国的国情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不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的开放性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这也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但借鉴不能脱离本国国情照抄照搬。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曾经被神圣化、凝固化,以至于长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实践证明,不同国家试图用“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亦是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并且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更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社会主义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前进发展。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崭新形态,其产生和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着人类的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还需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更加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充满矛盾的客观进程。当前甚至今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全球化趋势将仍然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这种全球化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说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从已有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贰』 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2008年的这个多事之秋,美国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已被收购,美林自卖其身,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只剩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在勉力维持。全球金融市场也在面临不小的挑战。
美国的这场风暴,导火索应该归结到次贷危机。买房者向房屋贷款机构借钱买房,房屋贷款机构再向投资银行发放债券借款,投资银行寻找基金公司转手。而当买房者无力按时还款时,后三者皆无法获得利息,其中投资银行最为危险,手持众多债券,面临亏损。投资银行告急,给投资银行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得不替其偿还债务,亏损也是指日可待。美国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自己一手制造的经济深渊。美国政府挺身救市,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只得有保有放,救贝尔斯登不救雷曼。
而在这场大风暴中,我们看到我们中国并没有受很大的影响,好比风雨飘摇中的一支坚强的箭竹。这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导致的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富有、广大的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的矛盾势必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生产的相对剩余。这也许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在资本主义中,有产者或者说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靠机器、土地等资本品谋取高额收入的;而广大的无产者即工人劳动者是靠双手谋取劳动收入的。双手创造的收入无论如何是无法赶上机器所创造的利润的。资本家和地主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几千倍或几万倍。有产者越来越富有,无产者越来越贫困,这就是资本主义活生生的现实。在利益的驱使下,资本家追求更大规模的投资,但如果消费跟不上供给,就会产生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增加投资,使生产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不断压榨工人工资,使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这就引发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开始逐渐意识到,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提高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为市场提供足够的消费能力以支撑扩大再生产。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无力改变这一矛盾。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当工业革命大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之后,劳动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商品充斥市场,但是劳动阶层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提升,无力消费那些多余的商品。于是那些西方国家开始向其他地区寻找市场,当非洲、亚洲的市场被瓜分完毕之后,列强为争夺市场展开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如今,资本家们学会了通过不同的手段与伎俩榨取更过的利益,发放贷款,超前消费。次贷危机正是大胆放贷不计后果产生的后果。
矛盾的特殊性还告诉我们,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雷曼之所以在这次栽的最大,是因为它所持有的资产在次贷危机中亏损巨大,又无法及时注资来补充资本,势必如山倒,创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记录。和商业银行不同,投资银行不吸纳存款,对资金周转要求非常高。金融链的断裂是致命的打击,也就容易被商业银行收购。
如今美国政府救市,国家银行出资收购投行,正是一种化私有为公有的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透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中”十分类似。西方社会在遭遇重创后再度想起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再度引起世人的重视。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民群众为主一切为人民。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我们的房价居高不下,老百姓赚一辈子的钱,存一辈子的钱甚至还买不起一套房子。过低的收入,导致消费不足,而生产力的提高,带来大量商品的积压,通过出口虽然能够缓解商品压力,但是低廉的商品价格却常常成为贸易摩擦的导火索,而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却造成了目前的“流动性过剩”。
因此,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立足国内市场,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实际收入,提供大量低廉的住房,将群众从高启的房价下解脱出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如此才是长久之计。
『叁』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社会事件和现象.题目自拟.
2008年——2009年,美国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已被收购,美林自卖其身,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只剩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在勉力维持。全球金融市场也在面临不小的挑战。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的这场风暴,导火索应该归结到次贷危机。买房者向房屋贷款机构借钱买房,房屋贷款机构再向投资银行发放债券借款,投资银行寻找基金公司转手。而当买房者无力按时还款时,后三者皆无法获得利息,其中投资银行最为危险,手持众多债券,面临亏损。投资银行告急,给投资银行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得不替其偿还债务,亏损也是指日可待。美国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自己一手制造的经济深渊。美国政府挺身救市,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只得有保有放,救贝尔斯登不救雷曼。
而在这场大风暴中,我们看到我们中国并没有受很大的影响,好比风雨飘摇中的一支坚强的箭竹。这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导致的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富有、广大的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的矛盾势必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生产的相对剩余。这也许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在资本主义中,有产者或者说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靠机器、土地等资本品谋取高额收入的;而广大的无产者即工人劳动者是靠双手谋取劳动收入的。双手创造的收入无论如何是无法赶上机器所创造的利润的。资本家和地主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几千倍或几万倍。有产者越来越富有,无产者越来越贫困,这就是资本主义活生生的现实。在利益的驱使下,资本家追求更大规模的投资,但如果消费跟不上供给,就会产生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增加投资,使生产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不断压榨工人工资,使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这就引发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开始逐渐意识到,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提高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为市场提供足够的消费能力以支撑扩大再生产。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无力改变这一矛盾。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当工业革命大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之后,劳动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商品充斥市场,但是劳动阶层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提升,无力消费那些多余的商品。于是那些西方国家开始向其他地区寻找市场,当非洲、亚洲的市场被瓜分完毕之后,列强为争夺市场展开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如今,资本家们学会了通过不同的手段与伎俩榨取更过的利益,发放贷款,超前消费。次贷危机正是大胆放贷不计后果产生的后果。
矛盾的特殊性还告诉我们,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雷曼之所以在这次栽的最大,是因为它所持有的资产在次贷危机中亏损巨大,又无法及时注资来补充资本,势必如山倒,创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记录。和商业银行不同,投资银行不吸纳存款,对资金周转要求非常高。金融链的断裂是致命的打击,也就容易被商业银行收购。如今美国政府救市,国家银行出资收购投行,正是一种化私有为公有的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透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中”十分类似。西方社会在遭遇重创后再度想起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再度引起世人的重视。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民群众为主一切为人民。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我们的房价居高不下,老百姓赚一辈子的钱,存一辈子的钱甚至还买不起一套房子。过低的收入,导致消费不足,而生产力的提高,带来大量商品的积压,通过出口虽然能够缓解商品压力,但是低廉的商品价格却常常成为贸易摩擦的导火索,而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却造成了目前的“流动性过剩”。
因此,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立足国内市场,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实际收入,提供大量低廉的住房,将群众从高启的房价下解脱出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如此才是长久之计。
『肆』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解决不了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无产阶级政党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重大贡献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研究无产阶级如何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彻底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后人的实践中它又获得了新的发展
『伍』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写一篇学习心得,不少于1500字
文章的主要写作思路是一定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写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心得。
范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能够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对于我个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形成了理论体系,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只有形成了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并非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
没有理想与追求,人生便会碌碌无为,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思想越来越成熟,我们要对我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任。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正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指导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航线。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各行业的骨干,更加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强大。
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在实现这一伟大蓝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刻苦努力,打下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不断提高和拓展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将来在祖国各个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做好准备。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陆』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分析一下怎样度过有
1、生活中坚持科学唯物主义观点,就是要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存在的版、运动的,自觉地认权识并遵循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要承认精神、意识、静止服从于物质的关系,并认识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确立一个正确的看待世界视角,让我们所观察的世界和事物更加客观真实。
2、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最主要的就是可以教会我们,联系地、发展地看待世界和世界中发生的一切;可以运动矛盾的运动规律来看待事物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一切尊重客观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会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即要看到好的、更要看到坏的.辩证法可以给我们一个正确看待世界的方法,还生活一个本来的面目。
3、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就是让我们知道认识是永恒发展的,其发展过程是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不断走向更正确的,是无限地趋近于绝对真理的.其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而英雄的行为只有与人民的意志相符合,才能够成就英雄的事业。
『柒』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某一当今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变化与创新之上。那么,应该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形态呢?围绕这一问题,我国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以一些科研机构和重点大学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其一,注重马克思思想与西方人文传统的对话,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从中梳理马克思思想的逻辑线索的理论特征;其二,主张根据“第一手文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新进行翻译和解读,强调阅读马克思原始文本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从文本入手,才能真正厘清马克思的思想内涵和内容实质;其三,强调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当代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日益成为共识: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即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必须坚持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的研究方法。这不是一项文本梳理等案头上的工作,不能靠摘引书本上的词句抽象地演绎出体系,而是要深入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以及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析和研究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观念。
很明显,上述探索虽然在关注重心和研究策略上存在差异,但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毋宁说是相互补充的。事实上,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综合性理论工程,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而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一种思路。只有协同各种研究取向的思路,汲取国内外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反映时代的精神和实践的要求,才能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二、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很多,如下几个理论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1.现代性问题。现代性毫无疑问是目前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当代哲学界,西方许多著名思想家们关于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也都可以概括为现代性批判。相比之下,人们迄今为止对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有必要认真探寻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关联,特别是考察马克思对于现代性问题的价值判断。
在具体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对现代性进行了多维透视,用资本逻辑、历史观点、矛盾学说以及全球眼光看待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基本视角,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基本立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有学者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视为一种现代性批判,认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是从经济哲学这一特殊路径出发的,他力图从商品及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揭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社会关系,他的资本理论和异化理论蕴含着现代性批判的巨大潜能和诠释空间。亦有学者认为,以资本全球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而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则是现代性社会的哲学地平线。马克思思想的出场既是对资本全球化历史语境的现实批判,又是对现代性视域的一次大变革。还有学者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汲取灵感,认为“现代性”是当前时代占据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主导话语,是现代人生存命运和现代社会基本构架最为重大的塑造力量。而马克思生逢现代性的全盛时期,对现代性的理解、反省和批判是其毕生的思想主题,马克思所确立的关于“现代性”的“发生学”、“病理学”和“未来学”是对“现代性命运”的系统而全方位的考察。还有学者具体探讨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所包含的现代性反思的三个维度,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正是对现代性问题辩证的历史的扬弃,他对启蒙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现代与后现代两极对立思维,成为我们今天考察现代性命运最具洞察力的思想理论。
2.实践论问题。实践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近来实践论问题研究的新角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反过来,理论能否对实践进行检验呢?对此有学者认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因此,准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次是关于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的概念区分。有学者认为,尽管实践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实践活动形式,我国学术界却没有进行推进性研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个体是最为基本的行为单位,因而,承认以个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个体实践),与承认以集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集体实践)一样,都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再次是对实践概念内涵的深度挖掘。有学者仔细考察了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中的实践观,提出结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直至当代的哈贝马斯、阿伦特以来的实践概念的发展史,把对实践的理解推进到更广阔的思想内涵中去。还有学者从美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探讨。认为马克思以实践观为立论基础,将审美对象和主体的审美能力都看成是劳动实践的历史产物,强调人的感觉的解放,主张扬弃异化,追求全人类生活的高度自由,这种实践观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对此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3.价值论问题。价值论问题既与实践观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理论上的深度和高度。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观念日益更新的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更是成为人们理解与解释现实问题和人生意义的一种理论手段。因而,如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和变革,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支,价值论理论研究则聚焦于适合自身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以及基本理论问题的推进。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价值论思维方式的研究。有学者主张,价值思维是以人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实践思维,它要求置身于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现实生活实践关系中进行思考,从而将生活实践的结构、方式、形态和规则,提炼升华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思维方式。与实体思维相对立,价值思维要求以人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在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关系、矛盾运动及其动态发展过程中,分析客体的存在、性质之于主体的意义,并系统、综合、创造性地把握它们,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它们、变革它们。同时,价值思维又是一种属人的、以主体尺度为根据的、多向度的个性化的主体性思维,它与传统直观形式的思维相对立,是一种辩证的动态的生成性、过程性、历史性、批判性、否定性思维。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几大理论成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充分研究中国发展道路中积累的“中国经验”,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和命题,从而实现马克思理论的中国化、当代化,是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必由之路。具体地说,近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三: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突出出来: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牵动人心,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等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有学者对历史上的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明确区分了以国民经济的增长为目标的单纯“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界限。认为经济增长仅对经济而言,而发展的含义较广,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体制的进步;而“综合发展观”则注重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的关系,强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综合。有学者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总之,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还有学者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丰富和发展,认为它构成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探讨。如果说“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的话,那么,“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则更加具体地为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价值取向。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理想,而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类型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各不相同。在当前,如何克服个人主义带来的现代性局限和弊端成为建构和谐政治社会观的阻碍和困境,以民主、法治和正义的方式作为实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现实途径,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并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有学者对社会的不和谐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与生产理论、社会交换与社会结构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冲突表面上是人们在社会交换中一种对抗性行为和关系,但其根源在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不平等。还有学者则把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目标与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认为任何国家的国家机器都承担着社会公共职能,而社会公共职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虽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在生产劳动中、在生存和发展中构成的以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产生,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既可以靠国家和暴力机器的维护,也可以依靠大众意识的认同和承认,而“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无疑代表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哲学解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在当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补充和创新。
有学者认为,哲学的归宿在于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目标和归宿。“以人为本”决策的提出不仅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而且富于哲学家的意蕴和根据。有学者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进行了比较,认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应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指导,而最根本的是把具体的、现实的人作为“本”。还有学者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既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创造者,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解决一切(经济的或社会的)问题时,都要同与人(人的本质、需要、使命、尊严、权利)的利害关系联系起来,把是否对人有利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最高评价尺度和最终归宿。
我们认为,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未来导向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性的说明与导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之所在,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更加充分地体现这一风格。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超越的双重品格,既能够从哲学的角度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予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和合理的说明与解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关键,也能够以一种反思性的态度对现实提出质疑,从而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和价值取向。
『捌』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2011社会热点问题的论文,1500字左右.
用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待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关于就业方面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有所不同,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开始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几乎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新事物的发展是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必然会战胜旧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再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同时,要有创新精神。
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看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一)联系是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时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从大学生教育方面来看,高校普遍扩大招生,扩招后优质办学资源被快速稀释。各校的办学定位被快速模糊,加上培养模式的僵化,学校责任心的下滑,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也是大学生在社会上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从大学生本身来说,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出现错误,一大部分认为,大学生的工作应该是比普通的工人的工资、待遇还要好才符合他们的学历,他们把自己的学历看成了是高人一等的门槛,不愿意去从事那些本身是劳力的工作。
(二)联系是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社会的大背景来分析,这几年来雪灾、地震、全球金融的次贷危机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着紧张、急剧的局面。现在我国是处于经济的转型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市场竞争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加上,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更是冲击着整个市场的容纳能力。接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的发展部充分,相当限制了就业的机会。
以上的原因可以说是分别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其次,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其实,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的话,会发现:这是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自己在当今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创新的一条出路,我们可以长久观察发现,大学生做的这些工作并不只是单纯的一份生计,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发展了一家一家的连锁,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用马克思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会发现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因素。由联系的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是由时代的客观性以及影响的普遍性造成的,再次在发展观点的指导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另辟蹊径更是具有对社会的发展的创新。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应该从联系、发展的层次出发。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是在永恒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我们的现实问题,但是,不会永远是社会问题。
(帮下你地,哈哈,仲有一篇已经比左人拉,剩低里篇啦)
『玖』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分析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1、部分来的功能及其变化会自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告诉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为整个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带一路”建设在总体思路上显示了充分的包容性和务实性,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告诉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一带一路”找到了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带一路”成为我国未来向西开放、向内陆发展的重要战略,必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拾』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体阐述我们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辉煌成绩。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的持续快速发展。30年来,我国GDP约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跃至世界第四。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根据马克思原理,改革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
先谈谈改革的必然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根源在于生产力的提高,而任何时代的生产力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与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的矛盾,这时生产关系就要变革了,生产关系相对于社会上层建筑来说又称为经济基础,当经济基础需要变更或者已经部分变更时又与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这就需要对上层建筑进行变革。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所谓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矛盾的理论是解释一切改革和革命,一句话是解释一切社会变革的最基本最普遍最科学的理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体制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拿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将人民公社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解决了束缚农村
从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看中国的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取得很好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它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不断深化对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的时代,地球村”的事实越来越明显,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趋紧密,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孤芳自赏和自我封闭只会导致自己的落后,只有那些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既请进来、又走出去、在与别的国家别的民族交往中学习提高的国家,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中国加入WTO,吸收先进市场经济经验,及最近刚刚闭幕的奥运会
唯物辨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起加速和延缓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与外因是相对的,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内外因的方法论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重视内因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在国内我们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进行改革开放,因为它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保证独立民主的必要条件。它是国家发展的内因。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大要求,我们要更好融入世界中,参与世界竞争,才能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谋求长远的发展。对外开放是我们发展的外因,因此我们要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联系起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开放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物质利益得不到保障。实行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亦是共产党优越性的表现,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说,改革开放也是代表利益的必然性。推动农村公共卫生改革,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体制
中国近30年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既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这一基本原理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恰当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当前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才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我国从1994年8月开始实施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简称“948计划”。 扭转了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和储备不足的局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劳动力价值是指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着的劳动者的能力才能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劳动者的生存为前提,劳动者的生存和维持,则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工人的工资)的余额,即2。4元-0。4元=2元。这里边的0。4元,对资本家来说是可变资本,对工人来说是工资。如果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仅仅等于劳动力价值,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这样,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价值,于是剩余价值便生产出来了。因此,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商品生产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
试用劳动二重性原理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⑴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
⑵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不仅要形成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⑶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的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
⑷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首先是价值形成过程,即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和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仅够补偿劳动力价值。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因此,只要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就能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
⑸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