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住房建设 > 创新住房建设管理

创新住房建设管理

发布时间:2020-11-26 03:26:29

『壹』 如何创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

  1. 建立和完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 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回生产管理答基本制度

  3.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把握处理的若干关系问题

  4.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把握好的七个关键管理环节

  5. 切实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率,试点推行施工现场“数字化”监控,安全管理数据“信息化”采集,实现“适时监控、及时决策”,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6. 监督管理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

『贰』 如何实现新时期我国房地产业的创新发展

1、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业的政策障碍已经扫除
备受关注的我国房地产领域何时向我国保险资金开放的问题,已于2007年5月经中国保监会原则通过,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我国保险公司进行房地产投资已原则上获得批准,保险资金投入房地产领域已无政策障碍。不过,目前尚未正式开始进行操作,因为保监会还需要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这是保监会首次对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解禁问题发出的明确信号。至于实施细则何时出台和年内能否见分晓,目前保监会还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因为在实施细则出台以前,还需经过一个对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的实质性研究阶段,而这一阶段工作尚待正式启动。保险公司对房地产业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投资比例的上限有何规定,所投资的房地产项目有何限制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确定。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松绑了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基金等领域的手脚,却并未对保险资金是否可以投资房地产加以明确阐述,因此留给业内无限想象空间。国外经验表明:成熟和规范市场的房地产项目能为保险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和现金流入,符合寿险业务的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增加类似投资有助于保险公司持续改善投资收益率。然而,鉴于保险公司对房地产投资缺乏经验,在尝试投资初期应以类似于投资现有成熟项目为主,或以投资房地产基金等间接形式进入,以确保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控制。

2、汇率弹性增强使外资更多地进入房地产市场
央行于2007年5月19日就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而同时出台的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和增强汇率弹性等三项措施,对房地产业而言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无疑对贷款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都属负面的利空消息。而提高汇率的弹性则不然,因为当今宏观形势表明:汇率弹性的增加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的加快。而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又意味着国外投资客热钱流入我国房地产的数量和时间将增多和加快,这将对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资本项目还处于管制之下,但国际热钱总还是能够找到相关渠道暗渡陈仓,悄然进入我国房地产投资领域,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以及人民币汇率加速上升的三重利益刺激下,投资中国房地产将成为外商和外资规避风险和获取利润的更多选择。就国际惯例而言:一国货币的升值,一般就意味着其国内经济整体向好,投资机会较多,而且收益水平也相对可观。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继续和加快升值将会带动外资和外商对我国投资的增加。然而,事实上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目前各个行业中的投资机会并非很多,有些产业已经或将要形成过剩的趋势,这与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高回报率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也就促使了国际投资热钱更多地将我国房地产投资作为资金追逐的投资乐土,因此人民币升值给房价上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新时期房地产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改变房地产增量与存量市场不平衡状态
进入21世纪,我国房地产业无论是现实供应量还是预期供应量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与同期我国城镇人口增长及相关住房需求相比,即使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因素,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也是较为充足的。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各主要城市存量住房上市交易量不足住房保有量的1%。而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该比例一般接近15%。由于存量市场规模小而增量市场规模大,使得我国房地产由增量市场主导,存量市场缺乏对增量市场的价格平衡与制约机制。增量市场的价格主导了存量市场的价格决定,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决定方式。由此可见,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和房地产调控的不力,关键问题不在于新建住房的不足,而是房地产存量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因此,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就应该从发展房地产存量市场入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推进住房产权制度的明晰化,对存量住房进行规范和管理。采取多种手段推进存量住房进入市场交易,包括推动房屋产权证的登记工作,清理原产权单位和住房所有者的模糊关系,明确界定房屋的产权。二是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活跃存量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市场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引导建立和完善住房信息系统,规范和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三是减轻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鼓励和促进现有住房进入市场流通。四是适时开征房产税。对持有的房地产征收房产税,引导房产的有效利用,推进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4、通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来加快保障住房供应
认真贯彻和落实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中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关键是要在各地加快建设和推出保障性住房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健全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公开和公正。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比较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在保障性住房推出时具体怎样对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住房、资产状况进行审核就成了一大难题。今年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实质性工作全面启动,但建设主管部门里仍仅有两三个人在专门或兼职负责,显然同其巨大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国家建设部应该在住房保障工作的机构上进行调整,人员上进行充实,内容上进行细化,制度上进行完善,以确保我国为中低收入消费者谋福利的住房保障政策真正得到落实。住房保障主要是依赖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进行。像廉租房,所有投入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来完成,租金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因此,廉租房是最纯正的保障性住房。其次是经济适用房,它是有政府拨土地建设,在成本基础上加收3%的利润后出售给中低收入者。至于限价房,只是比一般商品房售价略低一些的商品房而已,并不属于保障性住房范畴。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错误地理解和制定政策,对解决中低收入消费者推出的主要是限价房,而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推出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也将在今年加大力度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得以改进。

『叁』 如何创新城镇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

(一)逐步完善“多元共治”的善治格局
全面梳理社区工作,合理划分城市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的职责任务,细化具体工作和服务内容。完善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和服务站参加的例会制度;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社区代表联络员(即社区准人大代表)多方参与的社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讨论社区社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协调沟通相关工作,尤其抓好以下四个着力点,推动社区“多元共治”善治格局的建立和完善。
1.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我国基本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现阶段,基层政府应该从微观的经济活动中退出来,整合和增强社会管理的职能。
一是要切实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城市区(街道)和乡镇一级的基层政府应该加快调整职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经济职能剥离出来,交由上一级政府处理。让基层政府不再有经济指标的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去,使社区与基层政府发生的互动被限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
二是要把公共服务尽量下沉到社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事务要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下沉到社区,把社区服务站建设好,把公共服务送到居民的身边。通过严格设定专职岗位、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等,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分设,强化社区服务站的政务服务职能。
三是要规范政府部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关系,逐步理清社区自治组织承担的行政事务,规范政府部门设置的各类行政考核活动,对凡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社区居委会。市、区(县)各部门进入社区工作,应由市、区(县)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分级审批。各部门经审批允许进入社区的事项,在坚持“权随事转、费随事转、事费配套”原则下,明确授权内容、对象、权限、时限和拨付的经费。通过基层政府职能的调整,让城市社区从受到的行政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充满活力,与基层政府有着明显分界的社会实体。
2.积极发展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级,没有充分发育的各类社会组织,就不可能让城市社区的社会管理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不断强化社区居委会引领社区自治的功能。要做实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会,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推行社区“准人大代表”机制,实现社情民意的有效传递;扩大社区直选范围,强化新型社区自治组织保证;鼓励社区居委会扶持和发展其他社区自治组织,壮大自治组织队伍。
1.明确社区工作人员身份和待遇。
针对当前社区岗位留不住优秀人才的现实问题,省政府应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待遇等基本问题,建议将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定性为政府雇员,实行公开招录,工作待遇参照公务员管理,考核主体以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为主,推行岗位述职和民主评议方式。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定性为社会工作者,以社区选举和政府统一选聘专业社会工作者两种录入形式,待遇享受同等职级的公务员薪酬,考核主体为社区居民。
2.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
一要妥善定岗定编。要根据社区规模,明确各种类型社区工作者的配备标准,严格控制社区岗位职数。建议社区规模在1000~2000户以内,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配备工作人员分别不超过5人、3人,2000~3000户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配备不超过7人、5人,总体规模宜控制在3500户以内。
二要切实规范管理。按照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通过在岗培训、转岗安排等方式,逐步实现社区工作队伍的规范管理。对于不适合社区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行有序置换,对于同一岗位不同职级、待遇的管理行为,进行有序规范和统一。
三要增强岗位稳定性。建议社区居委会任职期限延长至5年,保持社区岗位的稳定性。
3.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一要加快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不断改善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结构。严格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招录标准,其中年龄控制在40岁以下,学历为大专以上,具有相关服务经验。
二要实行社区工作者全员培训。建立3年一度轮训制度,明确培训时间和内容。鼓励和引导我省社区工作者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将给予每月定额补助。
三要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经济上要增加社区工作者的收入,政治上要在公务员录用、干部选拔等方面给予优待。
(四)加强以增强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宗旨的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共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区域性、群众性等特点的文化,包括社区意识、社区情感、社区人文环境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除了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的信任。新型社区是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同一社区居民构成越来越复杂,人们可能具有不同的职业、来自不同的阶层,甚至是暂居社区的流动人口,由于没有“单位制”条件下一起工作的交流机会,同一社区的居民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同时,由于城乡社区之间社会流动的加快,社区新成员还面临着有效融入社区的问题。只有通过文化的形式才能把社区居民凝聚起来,增强对社区的归宿感。
1.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重在建设。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大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要建设好社区文化中心。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走“共建、共享”之路,发挥住社区单位在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2.大力支持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社区要配备有文艺专长,热心于社区文化事业的专职工作人员,参与社区各类文艺团体的管理工作。政府要把为社区培训文艺人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组织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使之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带动人。支持社区居民自发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3.致力于培育社区的文化特色。每一个社区应根据本社区的地理位置、人员构成、文化层次等,创建本社区文化活动的品牌,形成本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肆』 哪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伍』 论文题目是建设银行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研究,那本文的创新点写什么比较好呢,说空话废话的就别回复了谢谢

关于住房贷款的论文我之前看到过(财富涌现与流转 )里面的有这类的范文,你可以参考学习吧~~~

『陆』 十八大提出的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柒』 如何加强政府建设进而推进管理创新

1、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
2、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做到权责一致。权力就是责任,有权必须尽责,权力与责任必须对等。
5、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要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捌』 如何加强社区建设 创新管理工作

一、完善机制体制,发挥城市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
社区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终端”,是传递党政关爱的桥梁。各社区要切实履职尽责,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要加强社区居委会体系建设,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机制,引导社区多元建设主体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要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明确软、硬件建设标准,积极争取发改委和财政部门增加投入,发挥市场多元主体作用,多渠道落实资金,大力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开展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居民会议、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要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探索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整合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协调处理群众利益问题,加强社区舆情掌控,强力推进网络问政,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在城市社区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重大舆情报告、疏导与防控机制,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要着力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社区工作监督管理机制,围绕人、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制度和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等,着力形成自律与他律、要求与制度相衔接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二、改善民计民生,发挥社会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
保障社会底线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是时代赋予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改善民生入手,切实构筑底线公平。要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对象调查、认定、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要制订社区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小组和应急小分队,组织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和相关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切实增强社区灾害应急处置及防灾减灾能力。要加强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劝导和生活救助,引导其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同时加强辖区内精神病人基本情况调查,逐一建卡立档,强化监管,确保管控万无一失。要大力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攀穷亲”、“结穷对”、“帮穷户”,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帮扶。要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搭建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平台,增强社区扶贫济困作用。要重视福利彩票销售,积极配合开展福彩销售进社区工作,大力搞好公益宣传,树立“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福彩公益形象。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和工作评价体系,推行“乡、村两级联查联审制”、“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制”、“票决制”、监督员制度和资金发放打卡直发制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审批、公示等程序,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使社会救助工作真正成为阳光操作、对象准确、管理规范、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
三、深化服务内涵,发挥公共服务的利民惠民作用
为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各社区务必把为民、利民、舒民、安民、娱民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努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确保居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搭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为推进社区服务奠定基础。要健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落实促进就业服务政策,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城镇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基本技能培训服务,积极开展创造“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促进和吸纳下岗职工在社区就业。要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警察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安置帮教、守楼护院等活动,认真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社区。要着力打造宜居社区,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业主管理和物业服务“三驾齐驱”的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格局,完善社区环保听证制度和环境卫生考核评比制度,探索建立社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为居民提供卫生环保、物业管理、日常综合维修和绿化维护等基础性服务,促进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要切实贯彻娱民宗旨,以社区市民学校为载体,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努力打造文明社区。要建立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行就业信息、致富信息、家政服务信息等居民需求的信息公布制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要强化为老服务,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大力发展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老年医疗保健、社区老年文化体育教育、社区老年参与社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向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迈进。要切实改进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依托社区工作站无偿为群众提供代理服务,主动为民解难,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文体和教育服务、社区公共安全和商业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需求的生活服务圈,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要加强社区服务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从社区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党员岗位承诺、设岗认责、志愿服务等活动,推进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培育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充协同作用
社会组织具有凝聚城乡居民有效参与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各社区务必大力扶持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逐步构建政府服务机制同民间服务机制互联、政府服务功能同民间服务功能互补、政府服务力量同民间服务力量互动的公共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提供服务”的积极作用。要推行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备案制度,消除社区社会组织成立门槛,发展社区自治和服务多元主体,活跃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改善社区社会组织管理。要协调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的自助和互助性服务活动;帮助部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强化章程的核心地位,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现代组织制度,推动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努力扩大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要着力推进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职能和资源优势,结合“先锋岗”、“示范岗”创建等活动,搭建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慈善捐款”等公益事业,积极做好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帮扶弱势群体等工作,树立“诚信自律、服务社会、开拓创新、特色品牌”四个新形象,切实提高社会组织美誉度和公信力。
五、夯实工作基础,发挥社区队伍的支持支撑作用
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精神面貌好、整体素质优、工作作风实、创新能力强的社区人才队伍,为社区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要加强社区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提升队伍“战略思维、科学发展、开放创新、执行落实、沟通协调”五大能力,培育“顾全大局、真抓实干、亲民爱民、勤奋学习、清正廉洁”五种作风,提高社区工作效能。要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准入制度,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开发,加快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步伐,加大社区配备和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力度,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拓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范围。要普遍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搭建社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开辟社区志愿服务基地,连通社区志愿服务供需渠道,组织和指导社区志愿者广泛开展社区救助、助残、优抚、居家养老、再就业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要推行社工人才和社区志愿者注册、培训、时间储蓄和“星级”评定表彰等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要建立社区工作队伍档案数据库和社区人才储备制度,使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向专业化、知识化不断迈进。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帮扶服务,对残疾流浪儿童、精神病人、艾滋病病人、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和社会功能缺失人员进行疏导和矫治,帮助他们修复功能、回归社会。

阅读全文

与创新住房建设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